苏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教案全套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0279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教案全套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苏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教案全套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苏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教案全套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苏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教案全套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苏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教案全套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教案全套2Word下载.docx

《苏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教案全套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教案全套2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教案全套2Word下载.docx

(二)相识的快乐

1、从相识到成为好朋友的条件

2、成为好朋友的必要性

(三)优良班风我们创

1、班风的含义及优良班风的体现

2、良好班风的意义

3、如何形成优良班

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简单,与学生实际结合紧密,学习兴趣较浓.

适应学校新生活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己在新的环境中所面临的不适应,了解为什么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以及如何适应学校新生活,做下一个阳光少年。

1、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的原因;

2、如何适应学校新生活,做一个阳光少年。

讲授法、举例法

导入新课:

面对一个新环境,我们往往会感到种种不适应。

怎样战胜不适应,尽快融入新环境,对我们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

1、做上阳光少年的实质是什么?

做个阳光少年,实质上就上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优质一种积极的心态。

2、为什么要做一个阳光少年?

做个阳光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珍惜今天所的,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希望,我们就会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中学时代。

3、怎样做一个阳光少年?

(1)进入中学后,生活环境、学习任务变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我们不应畏惧,不能退缩。

我们正在一天天长大,我们应该有挑起更重担子的勇气。

(2)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不仅需要迎接挑战的勇气,还要求每个人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于刚刚踏进中学校门的初中生来说,做好自我调适,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做好角色转换。

生活好比是在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位置。

面对新环境,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的变化。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应该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知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努力地去完成,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②做好心理上的调整。

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时会感到孤独和失落,而医治孤独和失落的良药是交往、乐观和自信。

我们应该把自己逐渐融于新的集体之中,在相互沟通中建立起新的友谊;

我们应该努力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因为乐观开朗能增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我们应该不断增强自尊和自信,因为自尊和自信是富有进取民的表现,它能够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③主动调整生活节奏。

我们要根据捕捞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适应新的作息时间,学会安排自己业余生活。

一、打开心扉说变化

二、做个阳光少年

1、做个阳光少年的实质

2、做个阳光少年的原因

3、怎样做个阳光少年

教学内容简单,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紧密,学习兴趣较浓。

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含义;

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1、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2、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讲授法

1、正确认识自己的含义?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

2、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1)我们应当保持这样一种感觉:

我知道自己的长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短处、缺点。

接受自己,诚实地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拿出勇气去突破自己,扬长避短,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

(2)认识自身的潜能。

因为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潜在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

(3)科学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常用的有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多种方法。

3、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试着用一些正确的方法去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我们就能逐步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

充分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超越自己,这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基本素质之一。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面对变化的世界、激烈的竞争,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把握未来。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含义

二、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三、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运用较难,结合实际讲解使之接受。

我自信我能行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信心的含义,了解自卑感的含义及其产生原因;

理解为什么要自信;

掌握自信对我们要求。

1、自信的原因;

2、怎样才能树立起自信心。

1、什么是自信心?

自信心是在对自己的自我肯定和充分估计的基础上,相信自己力量的一种心理状态。

2、为什么要自信?

(1)自信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快乐的重要因素。

一个有自信心的人,确信自己能够把某件事情做得很出色,并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

(2)一个获得成功的人,首先是因为他有自信心。

自信的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看似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使可能的成为现实。

3、自信对我们的要求?

(1)把握自己的长处,让自己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

因为每个人的性格、气质、特长、爱好都不相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别人擅长的对你来说也许是困难的,你拥有的别人也许终身都得不到。

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要把握住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只要找出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的潜力,在现有的基础上进步,我们就会逐步树立起自信心,不断走向成功。

(2)要超越自卑。

4、什么是自卑感?

它是如何产生的?

(1)自卑感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是个人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

(2)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会有很大差别。

当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时,就会产生自卑感。

要成功,除了自信外,还需要哪些条件?

(1)要勤奋。

因为走向成功仅有自信是不够的。

世界上不论什么事,如果不去脚踏实地地干,是什么也做不成的。

只有克服懒惰,才能从自己脚下踏出一条坚实的路。

惟有勤奋才能塑造最好的自我,才能充分证明“我能行”。

(2)要自信不自大,成功不自满。

因为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地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自己对自己的希望和挑战,是激励自己不断进取的一种精神状态。

(3)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因为制定目标,就能够不断获得成功的激励,顺利到达最终目标。

一、自信的含义

二、自信的意义

三、如何树立起自信心

1、要把握自己的长处

2、要超越自卑

四、自卑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实际意义重要,学生思考活跃。

做人从知耻开始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知耻的含义;

理解知耻的意义;

理解民族责任感同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以及与民族充满希望的关系;

掌握面对羞耻感时的正确处理方法,掌握如何培养羞耻之心。

1、知耻的意义;

2、面对羞耻感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3、如何培养羞耻之心。

1、什么是知耻?

知耻,就是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的标准,并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尿道德、不负责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

2、为什么要知耻、要有羞耻之心?

(1)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

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在受到他人或社会的批评和指责时,就会感到羞辱,从而改过自新,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去履行义务,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情。

(2)知耻,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

学会做人,应从知耻开始。

(3)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映,它能够催人奋进。

(4)羞耻之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定至关重要,对公民切实履行社会道德义务,树立道德责任感,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

3、羞耻感有什么消极作用?

这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为什么?

(1)羞耻感可能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2)正确的方法是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3)因为试图掩饰错误、逃避现实,或是采取不正当的方法来促使面子,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耻辱和痛苦。

4、培养羞耻之心对我们的要求?

培养羞耻之心就要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个知耻的人,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一个严于律己、文明优雅的人。

5、民族责任感同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以及与民族充满希望的关系?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既有其辉煌璀璨的一面,也有其阴暗屈辱的一面。

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在民族耻辱感的基础上萌动、产生和发展的。

只有勇敢正视“耻辱”,并从中汲取动力的民族,才是伟大的充满希望的民族。

一、知耻的含义

二、知耻的意义

三、如何正确面对耻辱

四、培养羞耻之心对我们的要求

五、民族责任感同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以及与民族充满希望的关系

内容易于理解,接受容易。

立身需要自尊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尊的含义;

自尊的意义;

自尊的要求;

自尊与虚荣、自傲的区别以及对我们的要求;

掌握如何维护自尊;

了解“勿忘国耻”的意义。

1、自尊的意义;

2、掌握如何维护自尊。

1、为什么要自尊?

(1)个人都有自尊心,人生若失去了自尊,生命便没有了价值。

(2)任何人的自尊心都应当得到尊重。

(3)自尊是成才和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一个人有了自尊,就会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为人处世就会光明磊落。

个人的生命因为有了自尊,才显得更加有力,社会也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人,才更加繁荣强大。

2、自尊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应该从自尊中学会尊重别人,从自尊中学会立身处世。

3、自尊与虚荣、自傲的区别以及对我们的要求

(1)区别:

自尊与虚荣不同。

自尊是对自己负责,追求的是踏实;

虚荣是为自己化妆,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和光彩。

自尊与自傲不同,自尊的人没有傲气,但有正气;

自傲的人自视清高,目是无人。

(2)要求:

要做到自尊不自傲,自尊不虚荣。

4、如何维护自尊?

(1)维护自尊应从实际出发,让自尊心保持一定的弹性。

(2)因为维护是人的本能和天性,交往中毫无自尊不行,自傲自负也不行。

5、“勿忘国耻”的意义?

自尊知耻,可以转化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可以转化成为民族的凝聚力。

“勿忘国耻”可以激励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从而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

一、自尊的意义

二、自尊对我们的要求

三、自尊与虚荣、自傲的区别及要求

1、区别

2、要求

四、怎样维护自尊

五、“勿忘国耻”的意义

教学内容简单,实际意义重要,学生学习积极主动。

我们的姓名和名誉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姓名权的规定;

使学生正确看待给他人取绰号;

理如何珍惜自己的名誉。

1、正确看待给他人取绰号;

2、如何珍惜自己的名誉。

引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姓名的决定和使用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权利。

每个人都应珍惜自己的名誉,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名誉,这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表现。

1、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的姓名权是如何规定的?

姓名权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重要内容,《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2、如何看待给人取绰号、喊他人绰号?

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给人取不雅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喊别人的绰号,其实质是取笑别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起绰号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等问题。

给人取绰号,应慎之又慎。

3、如何珍惜自己的名誉?

(1)一个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名誉,首先自己要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还要尊重他人的名誉。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的平等态度,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

(2)要做到诚信。

因为诚信不仅是经商的道德基础,也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还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

一个人有了信誉才能获得良好的名誉,如果失去了信誉,也许今天暂时可以欺骗别人,甚至获得利益,但是尽早会身败名裂。

实际运用:

P32—P35中阅读材料后面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姓名和名誉

一、我国相关法律对公民姓名权的规定

二、如何看待给他人取绰号

三、怎样珍惜自己的名誉

教学内容简单,与实际学习生活结合紧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教学氛围好。

维护人格尊严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宪法对公民人格尊严的规定,以及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途径;

使学生正确看待消费者的人格尊严;

掌握维护人格尊严对我们的要求;

掌握当被人误会时应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维护人格尊严对我们的要求;

2、掌握当被人误会时应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一、

(1)宪法对公民的人格尊严是如何规定的?

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守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当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受害人应怎么办?

依照有关法律规定,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如何看待消费者的人格尊严?

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竞争使经营者越来越认识到顾客的重要性,“顾客永远是对的”、“顾客是上帝”成为许多经营者的理念。

“顾客是上帝”体现的是一种对顾客的礼遇,是一种服务的心态。

作为“上帝“的消费者理应得到足够的尊重,但尊重和礼貌都是双方的,顾客也不能违背顾客与商家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

三、维护人格尊严对我们的要求?

(1)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对于公民来说,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要遵纪守法。

这寻是公民良好素质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四、当被人误会时,应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被人误会是常有的事,有些误会甚至可使一个人的名誉受损。

我们应当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消除误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一、劳动者的人格尊严

1、宪法对公民人格尊严的规定

2、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的救济

二、如何正确看待消费者的人格尊严

三、维护人格尊严对我们的要求

四、当被人误会时,应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教学内容简单,学生学习感兴趣。

受人尊重的奥秘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怎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及其原因;

理解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了解“认识到人与人是平等的”的意义。

1、怎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及其原因;

2、理解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可。

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是很苦恼的。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受人尊重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1、怎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1)青少年有强烈的自尊心,特别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然而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因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奥秘。

有的人只知道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自己却不去尊重他人,这不仅是十分错误的,而且最终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人们生活在一起需要相互尊重。

因为只有彼此尊重,社会生活才能和谐,大家才能心情舒畅,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2、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里的平等是指什么?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这里所说的平等,是指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3、什么是人格?

如何理解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1)人格,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做人的资格。

(2)人与人之间,虽然家境有好坏,天分有差别,社会地位有不同,但在做人的资格上是平等的。

任何人的人格都不容侵犯。

谁都不能侵犯别人的人格尊严,如果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同时,也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人格尊严,如果有人公然侮辱自己或者捏造事实诽谤自己,那么,自己就有权予以制止甚至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

4、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作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在我国,没有特殊的公民,也没有特殊的权利。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这就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5、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有什么意义?

我们要尊重别人,必须首先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是做到尊重别人的前提。

一、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平等的含义

三、如何理解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四、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五、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有什么意义

学生结合实际,积极思考,教学效果好。

学会尊重别人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怎样尊重别人,即尊重别人要注意的两大问题:

平等地尊重别人和从点滴做起以及平等地尊重别人的原因和要求;

使学生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1、平等地尊重别人的原因和要求;

2、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的家境情况、智力水平、父母的职务及职业等会有所不同。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差异,做到平等尊重他人呢?

1、学会尊重别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1)要平等地尊重他人。

(2)要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要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2、平等地尊重他人的要求及原因?

(1)我们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就必须做到不能以家境的贫富、智力的差异、父母职务地位的不同来论人,绝对不能把这些作为我们另眼看人、不尊重他人的理由。

因为家境有贫富差别,但富裕并不能作为炫耀的资本,贫穷也并不就是一种耻辱,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决不能歧视。

影响智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环境因素、实践因素。

一个智力平平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同样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即使是智力低下的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冷清点。

(2)人群中总会有一些人生得瘦小,体力较弱,能力较差,有的人甚至有生理上的残疾。

对他们,我们应该尽力关心和帮助,不能瞧不起他们,更不能欺负他们。

(3)我们还必须做到不凌弱欺生。

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要与不相识的人交往。

对熟悉的人要尊重,对不熟悉的人同样也要尊重。

3、如何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现象并不反映人与人之间在人权和法律地位上的不平等,而只是反映经济状况的好坏、社会分工的不同、管理制度的必要规定、接受更适合自己的教育等。

我们要承认这些差异,正确认识这些差异。

有些现象确实反映了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但这些不平等现象是与我国法律规定相违背的,也正是我们所反对的和解决的问题。

一、平等地尊重他人

1、平等地尊重他人的原因

2、平等地尊重他人的要求

二、从点滴做起

三、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本课内容简单,学生接受容易。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因及关键。

了解爱心的体现,理解为什么要帮助他人,献出爱心。

1、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因和关键;

2、帮助他人,献出爱心的原因。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因及关键?

(1)含义

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必要强加给别人;

(2)原因

如果我们能时刻并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世间的纠纷就会大大减少,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多一份和谐与温馨。

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己不爱干的事情,更不喜欢让他人来强迫自己做不爱做的事情。

其实,自己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

(3)能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时能否做到“将心比心,推已及人”。

2、爱心的体现?

爱心有时是惊天动地的,但更多的时候则在于点点滴滴的真情实意之中。

一次得力的救助,一次善意的批评。

一句关切的问候,一次适时的看望,一个及时的电话,一个亲切的微笑,一次碰撞后的谦让,一次跌倒后的搀扶……

3、为什么要帮助他人,献出爱心?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际上人生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上,而且也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上。

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使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满足和道德的升华,我们的人生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正如美国19世界哲学家拉尔夫·

爱默生所说: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伸出你的手去援助别人,而不是伸出你的脚绊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