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9723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历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欧洲历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欧洲历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欧洲历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欧洲历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欧洲历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欧洲历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历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欧洲历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其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二战后,在苏联的影响下,又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从195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及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缔约国两个集团对峙的局面。

欧洲被划分为两个主要的政治经济阵营:

东欧的共产主义和西欧的资本主义,直到1990年左右,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编辑本段史前历史

  直立人和尼安德塔人在现代人类——智人出现后从非洲移居至欧洲。

最早的欧洲人骨骼发现于格鲁吉亚达马尼斯,距今180万年。

最早的生物学上的现代欧洲人出现于公元前35000年。

公元前7千年在巴尔干已有定居点的痕迹。

中欧在公元前6千年,北欧部分地区在公元前5千至4千年到达新石器时代。

公元前5508-2750年的库库特尼-特里波里文化是欧洲最早的大规模文明,也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意大利卡莫尼卡河谷就开始有了卡慕尼文明,留下了欧洲最多的超过35万幅的壁画。

  欧洲的铜器时代,也叫青铜时代,是一段变化和混乱交错的时期。

最重要的事件是中亚民族大举迁徙和入侵欧洲。

主流学者认为他们是原始印欧人,但是也有几种有争议的其他看法。

其他现象包括巨石崇拜的转播发展,经济上首次出现明显的阶级差别,以及与此相关的在巴尔干地区的第一个已知的君主制政权。

欧洲第一个著名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以及随后的希腊邻近地区的迈锡尼文明,始于公元前2千年早期。

  虽然早在公元前1100年爱琴海地区的人就懂得使用铁器,但是直到公元前800年该技术还没有传播到中欧,除了石器时代的陶器群文化进化而来的哈尔施塔特文化之外。

很可能是这项技术的优越性使得印欧人不久之后明显在意大利和伊比利亚站稳了脚跟,足迹深入这两个半岛(罗马建立于公元前753年)。

编辑本段古典时代

  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影响十分明显地表现在当代欧洲的语言、思想、法律和思维方式中。

古希腊是一群城邦的集合,从中发展出了早期的民主制度。

雅典是最强大的和最发达的城市,从伯里克利时代开始就是知识的摇篮。

公民论坛进行国家政策的辩论和立法,最著名的古典哲学家们从中产生,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者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作为希腊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亚历山大的军事成就把希腊文化和知识一直传播到印度河边。

但是在布匿战争中战胜迦太基强大起来的罗马共和国在这一地区崛起。

希腊文明传承到了罗马文化中,雅典本身也被归入元老院和罗马人民(SPQR)的旗下。

罗马从阿拉伯一直扩张到不列颠尼亚。

公元前44年当罗马到达全盛时,领导人尤利乌斯·

凯撒被怀疑破坏共和,意欲独裁而遇刺身亡。

在随后的混战中,屋大维篡夺了权力,收买了罗马元老院。

宣布共和国重生的同时,他实际上开始了罗马国家从一个共和国到一个帝国——罗马帝国的转变。

编辑本段古代希腊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

他在地中海区域孕育,其成就丰富多彩,灿烂辉煌,在古代世界放射出耀眼光芒。

古希腊的繁荣

  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海中的克里特岛出现了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500年左右希腊半岛的迈锡尼也出现了奴隶制国家。

克里特和迈锡尼的古老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爱琴文明是希腊历史的开始。

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在希腊兴起了众多奴隶制城邦,其中以雅典和斯巴达最为著名。

公元前五世纪,希腊进入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繁盛时期,奴隶制度充分发展起来。

手工作坊、商业贸易、交通运输、葡萄种植以及家务劳动都普遍使用奴隶,奴隶成了社会的主要生产者。

奴隶的劳动带来了希腊奴隶制的繁荣。

雅典工商贸易兴盛,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是最繁荣的城邦,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雅典民主政治

  

古希腊繁荣时期,绝大多数城邦废除了专制制度,实现了共和,一些城邦建立了公民享有充分权利的民主制。

雅典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著名的梭伦改革,建立了民主政治。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城邦政治充分民主化。

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没有国王,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掌握国家权利的最重要的机构。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

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

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基本实现了民主,但是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

奴隶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利。

编辑本段古代罗马

  意大利是罗马的发祥地。

公元前510年,一个奴隶制共和政治的罗马国家在意大利半岛崛起。

古代罗马继承古代希腊的文化传统,盛行奴隶制,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辉煌时代。

罗马共和国

  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

公元前510年,罗马建立了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三世纪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接着,罗马向海外扩张,与控制地中海西部的北非强国迦太基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争霸战,史称布匿战争,罗马最终击败了迦太基。

罗马还不断的向地中海东部发动征服战争。

公元前二世纪末,罗马取得了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元老院是最重要的机构,执政官是最高的官职。

罗马共和国的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奴隶主手中。

罗马共和国后期,共和制度出现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声势浩荡的斯巴达克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

一些军事领袖为获取国家权力展开了激烈争夺。

公元前45年,凯撒【JuliusCaesar,约前100—前40】夺得罗马最高权利成为独裁者,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

罗马帝国

  继凯撒后,屋大维[Octavius,前63—公元14]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全,被尊称为“奥古斯都”,实际上成了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建立后,版图不断扩大,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公元前3世纪,罗马帝国爆发全面的社会危机。

公元395年,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分别以君士坦丁堡。

罗马为都城。

公元476年,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入侵的冲击下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

编辑本段中古时代的欧洲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封建制国家。

封建等级制度

  5世纪末,日耳曼人兴起了。

一个个日耳曼国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

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

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

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臣下,臣下又将分得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下属,下属又将土地再分封。

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上为国王,下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不同爵位、封号的封建主等级。

个封建主之间以君臣关系依次隶从,构成了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

塔的最底层是农奴。

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占有土地,形成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各地。

教会的统治

  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把用武力夺来的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国因此形成。

政治上,罗马教皇被视为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地位至高无上,有权废立国王。

经济上,教皇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欧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不但剥削领地上的农民,还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

思想上,教会是西欧最顽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只是,禁绝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西欧城市的兴起

  西欧在中古初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变为废墟。

11世纪后,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发展起来。

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教堂、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生产者。

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

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栏杆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这些城市都建立在封建主的领地上,被封建主剥削。

城市为获得自治权,不断进行反对封建主的斗争,甚至举行武装起义。

琅城起义就是城市反封建主斗争的典型。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都是西欧当时兴起的著名工商业城市。

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东罗马帝国的败落

  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帝国。

因其都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而得名。

拜占庭帝国继承古希腊罗马文明而繁荣一时。

然而,其封闭保守,固步自封,不肯吸收其他文明先进成果。

皇帝查士丁尼为恢复昔日罗马帝国而频频用兵,导致民穷财尽。

在以后几个世纪中,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国力日渐衰落,国家四分五裂。

1453年,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掉了延续千年的古老帝国。

编辑本段中世纪

中世纪一般从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算起,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鄂图曼土耳其攻陷为止。

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更早或者更晚。

西罗马帝国灭亡导致西欧政治体制崩溃,但确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基督教统治结构。

基督教神权超越世俗政治权力。

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西欧再次形成一个暂短政治统一时期,但是查理曼死后,他的后代将帝国瓜分,西欧重新陷入分裂。

1054年,东西方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与东正教。

从11世纪末期开始,天主教西欧对穆斯林世界进行了长达2个世纪之久的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

天主教的神性受到质疑,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萌发。

  社会学家称中世纪是封建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最先出现在意大利北方的自治城市经济中。

中世纪见证了北欧和西欧第一次大规模城市化的过程。

许多现代欧洲国家把自己国家的起源追溯到中世纪的重大事件。

现代欧洲的政治疆界在很多方面是这一混乱时期的军事和王朝政治的产物。

中世纪早期

  中世纪早期跨度大约为从公元500年至1000年的五百年之间。

在此期间,欧洲的大多数地区基督教化,紧随罗马沦陷和9世纪法兰克帝国建立后的欧洲大陆卡洛林文艺复兴其后的就是“黑暗时代”。

与崛起的穆斯林世界发达的贸易车队,或者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宋朝相比,欧洲仍然蛮荒落后。

公元1000年君士坦丁堡已有30万人口,而罗马当时仅剩35000人口,巴黎仅有2万人口。

伊斯兰世界却拥有一打从西班牙科尔多瓦到中亚的大型城市,前者是当时世界最大城市,拥有45万人口。

拜占庭之光

  很多人认为君士坦丁一世(公元306-337年在位)是第一个“拜占庭皇帝”。

是他于公元324年把帝国首都从尼克美狄亚迁到拜占庭,并把后者重建为君士坦丁堡,也称NovaRoma(“新罗马”)。

罗马城本身从戴克里先治下开始就不再作为帝国首都。

有人把帝国的起源追溯到狄奥多西一世统治时(379年-395年)和基督教正式取代罗马异教,或者从他395年去世时东西方政治永久性分裂算起。

其他人将其定为之后的476年,传统上认为的最后一个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

奥古斯都被废黜时,只剩下东方希腊化地区的皇帝作为帝国的唯一权威。

也有人认为是希拉克略在位时(约620年)的帝国改组,拉丁文的头衔和使用被正式改为希腊文。

无论如何,这种转变是逐渐的,至330年君士坦丁在他的新首都举行落成典礼时,希腊化和不断深入的基督教化已经开始。

一般认为帝国于君士坦丁堡1453年陷落于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后灭亡。

  公元541-541年,全国流行的查士丁尼大瘟疫折磨着拜占庭帝国,包括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据估计查士丁尼大瘟疫使全世界1亿人丧生。

它使541年至700年间的欧洲人口减少约50%,可能也是阿拉伯人征服成功的原因之一。

封建基督教王国

  神圣罗马帝国于约800年法兰克人的国王查里曼被教皇加冕为皇帝时开始崛起。

他的帝国立足于法国、低地国家和德国,扩张至现代的意大利、下萨克森、波西米亚、匈牙利和西班牙。

他和他的父亲得到了教皇的暗中支持,因为后者想获得对抗伦巴第人的资本。

正式地说来教皇是拜占庭帝国的臣属,但是拜占庭皇帝没有(也不能)进行任何对抗伦巴第人的行动。

  在东方,突厥裔的保加尔人于681年建立保加利亚,成为第一个斯拉夫国家。

强大的保加利亚帝国是几个世纪中与拜占庭争夺巴尔干控制权的主要对手,在9世纪成为了欧洲斯拉夫地区的文化中心。

两个国家大摩拉维亚和基辅罗斯在9世纪的东、西斯拉夫地区分别崛起。

在9世纪后期与10世纪北欧和西欧感到了迅速崛起的维京人的力量和影响,他们使用他们发达的航海船只如长船等飞速地、有效率地掠夺、买卖、征服和殖民。

东亚裔的匈牙利人掠夺了欧洲大陆,佩切涅格人席卷了东欧,而阿拉伯人掠过南欧。

在10世纪中欧建立了几个独立王国,如波兰和匈牙利王国。

匈牙利人停止了掠夺,主要的民族国家也包括了巴尔干的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

接下来直到1000年的时期中,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从而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

中世纪鼎盛时期

  沉睡在黑暗时代的欧洲被新的教会危机所震动。

1054年一场不可调解的宗教分裂在罗马和君士坦丁堡这两个尚存的基督教派别之间产生。

  在11、12和13世纪的中世纪鼎盛时期,欧洲人口大量增长,带来了与前一时期相比巨大的社会着政治变革。

至1250年强健的人口增长极大地刺激了经济,使其达到了19世纪之前再未重现的高度。

  从约1000年开始,西欧经历了最后的野蛮人入侵,政治上更为稳定。

维京人在英伦三岛、法国和其他地区定居,北欧基督教王国在他们的斯堪的纳维亚故乡也发展了起来。

马扎尔人在10世纪停止了扩张,至1000年,信仰基督教的中欧匈牙利王国被承认。

除了短时期的蒙古人入侵之外,主要的野蛮人入侵都停止了。

  在11世纪,阿尔卑斯山北部的人口开始移居至新的土地,某些在罗马帝国末期回归到野蛮状态。

在被称为“大清除”的时期中,欧洲大量森林和沼泽被开辟为耕地。

在同一时期移民也越过了传统的法兰克帝国边界,到达了新的东欧前沿,越过易北河,在此过程中将德意志疆域扩大了三倍。

十字军在累范特建立了欧洲殖民地,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被摩尔人征服,诺曼人在意大利南部殖民,这些都是主要的人口增长和移居模式。

  中世纪鼎盛时期产生了许多不同形式的学术、宗教和艺术杰作。

这个时期经历了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意大利城市国家的兴盛。

仍然有强大实力的罗马天主教会号召全欧洲的军队参加一系列的对占领圣地的塞尔柱突厥人沉睡在黑暗时代的欧洲被新的教会危机所震动。

仍然有强大实力的罗马天主教会号召全欧洲的军队参加一系列的对占领圣地的塞尔柱突厥人(土耳其人先祖)进行的十字军东征------开创了西方殖民史上的先河。

对亚里士多德作品的重新发现启发了托马斯·

阿奎那和其他思想家发展起经院哲学。

在建筑学上,很多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在这一时期建造或完成建造。

教会分裂

  1054年教皇利奥九世坚持在五人团中拥有安条克、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三个席位,东西基督教会大分裂由此迸发。

从八世纪中期起,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在伊斯兰世界的入侵面前不断缩小。

安条克于1045年被拜占庭夺回,但是罗马帝国的西方继承者们宣称拥有对亚洲和非洲失落的席位拥的权力和责任。

教皇利奥维护西方一直习以为常的尼西亚信经中的和子说,引起了更大的争议。

今天的东正教认为在第四次大公会议上通过的第28条教规明文规定了罗马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互相平等。

东正教还认为罗马主教的权威只限于他自己的主教辖区,在主教辖区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威。

教会分裂还有其他较为次要的因素,包括圣餐礼的方式不同。

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分裂之后拉丁语和希腊语世界失和,达几个世纪之久。

  进一步的变革在欧洲的权力重新分配之中开始进行。

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于1066年入侵英格兰。

诺曼人入侵由于若干原因在英格兰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引入一批诺曼贵族,将英格兰和欧洲大陆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因此减弱了斯堪的纳维亚的影响。

它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王朝,创造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政府系统。

另外,基于岛国,英格兰发展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贸易关系遍布全球。

包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与许多关键的海上战略据点如百慕大、苏伊士、香港以及,特别是直布罗陀。

这些战略优势不断增长,直到二战之后都被证明具有决定性作用。

宗教战争

  在东西教会分裂后,新成立的中欧王国波兰、匈牙利和波西米亚等纷纷皈依西方基督教。

罗马天主教会发展成为强权之一,导致教皇与罗马皇帝之间产生冲突。

公元1129年罗马天主教会建立宗教裁判所,用强制手段保证西欧人信奉罗马天主教。

宗教裁判所裁判异端(异教徒)令其忏悔。

如其不从便判死刑。

在此期间许多领主与贵族统辖教会。

克吕尼的僧侣努力建立一所没有领主和贵族的教会,并获成功。

教皇额我略七世继承了僧侣们的事业,并订下两个目标:

摆脱国王和贵族的控制,与增强教皇的权力。

罗马天主教会的教区由于异教王国(斯堪的纳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的归正,基督教收复安达卢西亚失地与十字军东征迅速扩大。

到15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已经皈依罗马天主教。

  早期的文明复兴迹象在11世纪的西欧就已开始显现,意大利重新开始进行贸易,使得诸如威尼斯和佛罗伦萨这样的城邦的经济和文化得以发展。

同时,民族国家开始在法国、英格兰、西班牙和葡萄牙形成,虽然它们的形成过程(通常以君主、贵族封建领主和教会的对峙为标志)长达几个世纪。

这些新的民族国家开始使用自己的文化语言代替传统的拉丁语。

这一运动的主要人物包括但丁·

亚利基利与皮桑夫人,前者以意大利语著书,后者虽然是意大利(威尼斯)人但移居法国以法语写作。

另一方面,实际位于德国和意大利的神圣罗马帝国,进一步分裂成大量封建公国和小城邦,它们对帝国的服从只是形式上的。

  蒙古帝国兴起后的13与14世纪经常被称为“蒙古时期”。

蒙古军队在拔都率领下向西方扩张。

被他们征服的西方国家包括俄罗斯全境(除了诺夫哥罗德成为附庸以外)、钦察地区、匈牙利和波兰(仍然保留主权国家地位)。

蒙古的记载显示在由于窝阔台之死被蒙古召回之前,拔都计划完全征服所有的欧洲诸国,以对奥地利、意大利和德国的冬季攻势为起点。

很多历史学家相信仅仅由于窝阔台的死制止了欧洲被完全征服。

在俄国,金帐汗国的蒙古人统治持续了近250年。

中世纪晚期

  14与15世纪是中世纪晚期。

至1300年左右,欧洲几个世纪以来的繁荣和增长开始停滞。

一系列的饥荒和瘟疫,如1315-1317年大饥荒与黑死病。

  黑死病是欧洲史上的最大灾难之一,有过多次爆发,但是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4世纪中期,估计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于此次爆发。

人口减少导致社会动乱与部族战争。

法国和英格兰经历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扎克雷起义与英国农民起义,以及英法百年战争。

无独有偶,统一的罗马天主教会也被大分裂所动摇。

这些事件有时被统称为中世纪晚期危机。

  虽然有这些危机,14世纪仍然是一个在艺术和科学方面有着长足进步的时代。

复兴的、对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献的兴趣,引起了后人所称的意大利文艺复兴。

一个发现时代在这一时期末期发端。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到达顶峰。

切断了欧洲和东方的贸易可能。

欧洲人被迫寻找新的贸易路线。

比如哥伦布1492年探访美洲,又如达·

伽马1498年绕过非洲直航印度。

  在14世纪早期,波罗的海成为了最重要的贸易航运中心。

一个城市贸易联盟——汉萨同盟——促进了波兰、立陶宛和其他波罗的海国家的大片地区融入欧洲经济,也帮助了东欧列强的崛起。

包括立陶宛、波兰、匈牙利、波西米亚和莫斯科大公国。

  公认的中世纪结束时间,一般定为君士坦丁堡和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攻占的1453年。

土耳其人把该城作为他们的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该帝国一直延续到1922年,势力范围波及埃及、叙利亚和大部分巴尔干国家。

奥斯曼帝国对欧战争,有时也称土耳其战争。

在东南欧历史上的影响举足轻重。

编辑本段近代欧洲

  15世纪末以来,以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崛起为标志,欧洲进入近代时期。

近代包括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为止的三个世纪,大约从1500至1800年,或者从1492年发现新世界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止。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科学的重要性上升,技术进步突飞猛进,世俗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