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现代汉语时量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9242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说现代汉语时量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再说现代汉语时量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再说现代汉语时量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再说现代汉语时量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再说现代汉语时量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再说现代汉语时量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再说现代汉语时量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说现代汉语时量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说现代汉语时量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前面能加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加数词后所形成的数量结构(即数量词)能表示时间(或时点、或时段)。

进而总结出现代汉语时量词有41个,即:

“世纪”、“年代”、“年”、“载”、“年度”、“周年”、“学年”、“学期”、“季”、“季度”、“月”、“月份”、“旬”、“星期”、“周”、“天”、“日”、“号”、“夜”、“宿”、“晚上”、“昼夜”、“晌”、“更”、“点”、“点钟”、“时”、“小时”、“刻”、“刻钟”、“分”、“分钟”、“秒”、“秒钟”、“辈子”、“下(儿)”、“下子”、“会儿”、“阵儿”、“阵子”、“段儿”。

这41个时量词不仅意义各有差别,用法上也不完全相同,陆俭明先生分别给予了详尽的描述,并对其中12组同义时量词一一作了解析。

同时又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时量词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有以下几类:

不定量时量词和定量时量词;

时点时量词、时段时量词和时点兼时段时量词;

数词受限制时量词和数词不受限制时量词。

2.其他人研究成果介绍。

继陆俭明对时量词的研究以后,时量词在北大版《现代汉语》教材中被独立为量词的一个次类,并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义:

表示行为动作持续或间隔的时间的量,例如“会儿”(等一会儿)、“年”(学了三年)、“天”(走了五天)、“秒”(跑了十秒)等。

几乎与陆俭明同时,翟英华2001年在《时量词探源》中从“时量词与时间名词、动量词的界限、时量词的特性及来源”等几个方面分析论证了“时量词是量词的一个新类”。

在分析时量词来源时,翟英华按产生的时间顺序重点介绍了以下时量词:

“日”、“月”、“年”、“岁”、“旬”、“载”、“世”、“秒”、“天”、“分”、“刻”、“宿”、“点”、“季”、“周”、“星期”、“学期”、“世纪”、“辈子”、“代”、“生”、“一会儿”、“一霎”、“一晌”、“一时”、“一刹”。

在分析时量词与动量词的界限时,翟英华说:

“从句法功能上看,时量词与动量词相同之处是都可作状语、补语、定语;

时量词与动量词的不同之处在于时量词同数量词组合起来之后,还可作主语、宾语、谓语,而动量词则不能。

”继翟英华之后,以“时量词”为对象的研究主要是杨正超的《现代汉语时量词研究概述》,他综合“常纯民、朱德熙、陆俭明、翟英华、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何杰、黄伯荣、廖旭东、李宇明”等人的观点,对量词的次类之一时量词的划类定名研究作了考察梳理,并以相关实例说明时量词划类定名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积极意义。

3.前人研究成果总结。

通过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时量词作为量词的一个次类有其独立性与合理性;

二、对于时量词标准的划定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陆俭明版,一种是北大版;

三、时量词与数词搭配具有很强的造句功能,在句法结构中可以充当主、谓、宾、定、状、补任一句法成分;

四、有关现代汉语时量词成员的划定目前存在颇多争议。

对于现代汉语中时量词成员的划定、例证与分类目前只有陆俭明一人,但翟英华等其他人在对时量词进行研究时又涉及一些陆俭明并未认定和讨论过的词,如“代、生、世、一霎、一刹”等。

何杰在《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一书中也曾说:

“春”、“春天”、“夏”、“夏天”、“秋”、“秋天”、“上午”、“下午”、“晚上”可以称为时量词,一般限用数词“一”。

翟英华更是表示:

在时量词的这个家庭中,它的成员还在不断地增加。

因为翟英华在对时量词的来源进行分析时得出,时量词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部分是由名词演化而来,一部分是由动词演化而来;

有的已经演化为单纯的时量词,有的尚在演化中。

下文,笔者将在陆俭明《现代汉语时量词说略》的基础上对尚存争议的时量词进行辨析。

论证过程中会借鉴前人对时量词的研究成果,如“时量词的衡量标准、时量词语法功能的总结、时量词特性的分析”等等。

同时,还需要参考他人对于相关语法点的讨论,如“现代汉语中‘一’的用法”,又如“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再如“量词与数词、名词的扭结”等。

例证分析需要借助一定的语言事实,自然也就少不了对语料库的依赖。

二、时量词辨析

在具体讨论之前,有必要先确立一个时量词的衡量标准。

在此,我们以陆俭明先生制定的时量词标准为前提,即:

前面能加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加数词后所形成的数量结构(即数量词)能表示时间(或时点、或时段)。

1.例证组(10个)

笔者将亟待被论证为时量词的这组词命名为“例证组”,共计20个,分别是:

刹那、念、瞬、弹指、须臾、瞬间、霎、霎时、晚、朝。

(1)释义举例:

现对上述20个词语逐一释义并举例说明。

释义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为准,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①刹那:

名[梵语]极短的时间;

瞬间。

1一刹那等于13.33毫秒。

2一念等于二十四刹那。

3一刹那的灵感往往萌发在寂寞独处之中的苦苦思索。

②念:

动[梵语]念头。

1一念为0.01805秒。

2二十念为一瞬。

3一念之间。

③瞬:

动[梵语]眼珠儿一动;

一眨眼。

1一瞬为0.361秒。

2二十瞬为一弹指。

④弹指:

动[梵语]弹动指头;

形容时间极其短暂。

1一弹指为7.22秒。

2二十弹指为一罗预。

⑤须臾:

片刻。

1一须臾为48分钟。

2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⑥瞬间:

名转眼之间。

1一瞬间,喊声四起,锣鼓齐鸣。

⑦霎:

名极短的时间,一会儿;

动同“眨”,眼睛闭上又立即睁开。

1他在一霎沉默之后伸开臂膀,迎着海风开怀大笑起来。

⑧霎时:

名霎时间;

极短时间。

1张老师心头一热,一霎时,那在泥泞的大车道上奔走的背影活跳在记忆的屏幕上。

⑨晚:

名晚上。

1临考前一晚我借书看了一晚,第二天顺利通过。

2大多数人在遇到他那样的处境,第一晚就会死去。

⑩朝:

名日;

天。

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一朝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2)分析说明:

上述10个时量词可以分为意义、用法相近的10组,下面对这10组时量词分别从意义、用法上加以说明。

至于“用法”,这一部分只讨论时量词与数词的搭配关系,后面再具体分析新认定时量词的句法功能。

①刹那、念、瞬、弹指、须臾:

这组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些是名词,有些是动词,但做时量词均来源于梵语。

在古代印度“梵典”《僧祗律》(又有资料是《倡祗律》)有这样的记载:

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照此可推算出具体时间来。

即一天一夜24小时有480万个“刹那”,或24万个“瞬间”,或12个“弹指”,或30个“须臾”。

再细算,一昼夜有86400秒,那么“一须臾”等于2880秒(48分钟),“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一刹那”却只有0.018秒。

值得注意的是,当这些词作为精准的时间计量单位时,前面所加数词没有限制,可以说“十刹那、二十瞬、三十须臾、四十弹指、五十念”等。

但这些时量词(除了由动词演化而来的“念”、“弹指”)与基数词“一”搭配时,既可以表示对时间段的精准计量,也可以模糊地表示“极短暂的时间”,也就是陆俭明先生所说的“不定量时量词”。

之所以“弹指、念”只能作为精准的时间计量单位,是因为在现代汉语中,“一”和一些动词搭配都可以表示“时间极为短暂”的意思,如“一转眼、一眨眼、一晃、一转身”等,这里的“一”不是数词而是副词。

②瞬间、霎、霎时:

这组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都表示“短暂的时间”,属于“不定量时量词”。

按照翟英华的“时量词演化论”,时量词“瞬间”和“霎时”是由名词演化而来,“霎”在根本上是由动词演化而来(因为“霎”的名词义“极端的时间”也是由动词义“眨眼,眼睛闭上又张开”引申出的)。

它们都属于“不定量、表时段、数词受限时量词”,前面只能加基数词,而且只限于“一”。

③晚:

陆俭明先生分析了“夜”和“宿”。

他表示:

“夜”、“宿”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只不过“宿”更口语化一些;

这两个时量词的前面都可以加不限量基数词(如“一夜、两夜,一宿、三宿”)和有标记序数词(如“第二夜、第三宿”)。

其实,“晚”和“夜”、“宿”的用法、意义也一样,用做时量词时前面加不限量基数词(如“一晚、两晚”)或有标记序数词(如“第一晚,第几晚”)。

④朝:

“朝”做名词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早晨”,一个是“日、天”。

朝做时量词是由名词义“日、天”演化而来的。

“朝”和陆俭明讨论过的“载”一样,属于一般词汇中的古语词,比“一日”更具文言色彩,常出现在整齐对称的俗语或标题中,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又如“四载扑所迷离,一朝水落石出”。

“朝”属于“表时点、数词受限制时量词”,前面只能加基数词,而且仅限于“一”。

2.异议组(16个)

以下16个词语在某些文献资料中被认定为时量词,但笔者对此存有异议,现分别做出辨析。

(1)罗预、霎那:

梵语中有“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我们上面也论证过类似的5个时量词:

“刹那、念、瞬、弹指、须臾”。

“罗预”之所以不被算作时量词,是因为不被《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收录,在这里暂不做讨论。

同样的还有“霎那”。

北大CCL语料库中有“一霎那”这种说法,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第1128页关于“霎”只介绍了“一霎”,相关复合词只介绍了“霎时”和“霎时间”,并没有“霎那”一词。

我们在此也不做讨论。

(2)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早晨、早上;

上午、中午、下午;

寒假、暑假:

何杰在《现代汉语量词研究》里说:

“春”、“春天”、“夏”、“夏天”、“秋”、“秋天”、“上午”、“下午”、“晚上”可以称为时量词,一般限用数词“一”陆俭明先生已经证明“晚上”可以作为时量词,如“我在他家住了两晚上”;

“春、夏、秋、冬”我们在上面也已经论证过,可以作为时量词。

但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早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寒假、暑假”这类词是否可以算作“由名词演化而来的时量词”呢?

我们知道,这些词的共同点是:

都可以与数量短语“一个”组成“数·

量·

名”结构,如“一个春天、一个早上、一个下午、一个寒假、一个假期”等。

既然这些词只能和基数词“一”搭配使用,那么是否可以看成上述“数·

名”结构省略量词后的用法呢?

华玉明、黄艳梅《现代汉语中“一”的用法》就有谈到:

“现代汉语中作数词用的‘一’也沿用古代汉语中直接放在名词前做定语的用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现代汉语中凡是可以与“一·

量词”搭配的名词都可以省略量词,直接说成“一·

名词”,如“一(座)山、一(个)字、一(条)河、一(朵)花”。

根据华玉明、黄艳梅的这句话,我们可以肯定“春天、寒假、上午”等并非时量词。

进一步分析,省略量词“个”、把数词“一”直接放在“春天、上午、寒假”等词前面时,数词“一”表达“一个”的意思明显弱化了,反倒多了一点强调和夸张的意味,比如“他们忙了一上午”,又如“一秋天残存的燥气都消失了”,这里的“一”更倾向于作为修饰成分,表示“全、满”的意思。

因此,由于现代汉语中“一”的用法具有特殊性,而上述名词又只能和数词“一”搭配,所以他们作为时量词的条件并不充分,不能算作时量词。

(3)代、辈:

翟英华《时量词探源》中说:

“代”有名词、时量词两种用法,做名词语素有“朝代”之意,如“唐代、宋代”;

做时量词有“一世”、“一辈”之意,如“祖孙三代”。

与“代”意义、用法相似的还有“辈”。

但笔者认为“代”和“辈”并非时量词。

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谈到“自主量词”,即“前边可以直接加数词,语义上自足而不需要在后边另加名词”。

时量词就属于“自主量词”,比如“三年、七月、1994年、一辈子、两晚、一生一世、一刹那、一阵子、一会儿”等,这些数量短语语义自足且表示时间义。

在表示时段义的数量短语后面往往可以加上“的时间”或“的功夫”,如“一会儿(的功夫)、三年(的时间)”。

我们依此规律对“代”和“辈”进行验证,不难发现,“三代、两辈”这样的说法不仅语义无法自足,而且不能表示时间义,更不能在后面加“的时间(功夫)”。

“代”和“辈”与数词搭配并非指时间,而是指人。

三、新认定时量词的句法功能

时量词和其他量词一样,在语法功能上具有特殊性:

1.时量词具有很强的粘附性——它的前面如果没有数词或指称词,语义上则不能成立;

2.除了单音节时量词的重叠形式外,时量词一般也不能直接充当句法成分而要组成量词短语,包括数量短语、指量短语、问量短语、约量短语等。

翟英华在《时量词探源》中有提到:

时量词相较于动量词有很强的造句功能,在句法结构中可以充当“主、谓、宾、定、状、补”各种不同的句法成分。

但并不是说每一个时量词都可以充当任意一种句法成分,不同时量词在句法功能上也有差异。

陆俭明先生在《现代汉语时量词说略》中已对他所归纳的41个时量词进行了句法功能的逐一说明,笔者在此也有必要具体分析一下20个新认定时量词担任句法成分的能力。

以下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1.刹那:

(1)主语:

一刹那为一念。

(2)宾语:

虽然只是一刹那,但却被我觉察到了。

(3)定语:

一刹那的灵感往往萌发在寂寞独处之中的苦苦思索。

(4)状语:

一刹那,全场掌声雷动。

2.念:

一念为0.01805秒。

3.瞬:

一瞬为0.361秒。

这是划时代的一瞬。

坠落,只是一瞬的事。

一瞬,暗堡炸得飞上了天。

4.弹指:

一弹指为7.22秒。

二十瞬为一弹指。

5.须臾:

一须臾为48分钟。

二十罗预为一须臾。

6.瞬间:

一瞬间指转眼之间。

比起恐龙的生存历史,这只是短暂的一瞬间。

彼此的生死存亡,取决于一瞬间的战斗。

一瞬间,喊声四起,锣鼓齐鸣。

7.霎:

“一霎”指“一会儿”。

我看到了永恒的一霎。

一霎功夫,她有了主意。

一霎,到处是一片海洋了。

(5)补语:

敌人胆怯得寂静了一霎。

8.霎时:

“一霎时”指极短的时间。

只用一霎时,他就破解了密码。

一霎时的功夫,他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一霎时,天昏地暗,大雪纷飞。

他们不得不延迟一霎时。

9.晚:

三晚是人熬夜的极限。

他们举行文娱活动,尽情欢度了美好的一晚。

晚餐吃得太好,经过一晚的囤积,就容易发胖。

即使是这样,他一晚也卖不出几枝花。

当日在丰镐住了一晚。

10.朝:

“一朝”有两种意思:

1指一个早晨,2指一日。

(2)状语:

当他处于弱势时,是一回事;

一朝权在手了,又是另一回事。

11.课时:

一课时是90分钟。

(2)谓语:

这门必修课32课时。

(3)宾语:

学校应该保证每周安排一课时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和相关教育。

(4)定语:

一课时的报酬是二十块。

这一单元老师讲了3课时。

12.礼拜:

一礼拜三回。

他耗了一礼拜却枉费心机。

给他两礼拜的工钱,让他走。

一屋子的膻味儿一礼拜都没散。

一些出口旅游鞋已被国外消费者称为“礼拜鞋”(穿一礼拜就坏)。

13.生:

一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

弗洛伊德用一生来研究焦虑。

孔子一生的事迹详见《史记》和《孔子世家》。

蒋廷黻一生著述不多。

李敖在冤狱中斗争一生。

14.世:

一世即一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他用一世书写大爱。

人马的损失,在努尔哈赤看来并不重要,最痛心的是一世的英名,由于宁远的失败而受到损失。

(5)状语:

他一世行走江湖,风雨无阻。

(6)补语:

我们管得了他一时,却管不了他一世。

15.通宵:

一通宵就是一整晚。

案上摆着他昨晚用一通宵拟就的“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

这是一通宵的战果。

他们一通宵搭好了柜台,焊好了架子。

他们挑灯夜战,整整干了一通宵。

16.春:

两冬一春过去了。

草木一春。

修复土地用了仅仅一冬一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冬一春的开垦,三亩废闲坑塘终于垦了起来,平整得如镜一般。

只一春,全区拍卖“两荒”80多万亩。

大干了一春。

17.夏:

一夏转瞬即逝。

他用一夏学会了蛙泳和仰泳。

经过一夏的苦干,建起了500平方米的厂房。

本人有慢性咽炎,经过饮用此水,一夏未犯胃病。

这衣服我已经穿了一夏了。

18.秋:

三秋亦指三年。

干部带领群众仅用一秋一冬就出劳动积累工1.75万个。

一秋的努力没有白费。

一秋一冬下来竟然赚了几十万块。

耕一春,收一秋,四季汗白流。

19.冬:

修复土壤浪费了一冬。

积蓄了一冬的渴求。

整整一冬一春,张建东愣是用铁锹在山坡上挖出一个个·

·

干了一冬,修出一块“天顶悬田”。

20.程子:

一程子指一些日子。

这一程子,我夜夜失眠。

(3)补语:

汽车跑一程子还停一停呢,你是不是该到站了?

四、结论

时量词作为量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出现频率很高。

它既是汉语本体研究的重点,又是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对时量词成员进行辨析有利于搞清楚语言事实,从而为时量词理论和方法的创建提供依据和基石;

因为没有对事实的清楚了解,理论和方法的创建便成为空中楼阁。

然而语言是动态发展的,语言事实也会随之变化。

因此时量词研究的真正成熟,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阶段,有赖于众多学者群策群力,更有赖于一辈一辈的学者发扬愚公移山的接力精神。

笔者作为一名中文系本科毕业生,受疑难与兴趣的推动涉足这一问题的讨论,深感力量单薄、起点不高、力气不足,对这一本体论研究的发展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但是笔者愿尽心竭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时量词理论大厦的构建献上一砖一瓦。

参考文献:

[0]卢卓群,《谈“一+动词”》,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4期。

[1]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

[2]陆俭明,《说“年、月、日”》,载《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创刊号。

[3]马庆株,《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载《中国语文》1990年第3期。

[4]陆俭明,《现代汉语时间词说略》,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