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基础讲义精华知识点Word格式.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基础讲义精华知识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基础讲义精华知识点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
2游戏理论:
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
她认为幼儿时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
应该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
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P26
意大利蒙台梭利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的蒙台梭利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要点: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
特点是自由发展、有秩序、生气勃勃、愉快。
3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批评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观点:
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贡献:
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对教师作用的观点。
陶行知重要贡献是解放儿童的创造力[5个]: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陈鹤琴:
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先后在江西和上海创办省立、国立实验幼师和幼专,为我国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把课程内容分为:
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5项,被称为“五指活动”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简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
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简答]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共3点。
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
可分为四个层次。
按时间分——第一层次:
每一学年的教育目标;
第二层次:
学期教育目标;
第三层次:
一个月或一周的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单元活动目标。
“单元”可以是主题活动单元,也可以是教材单元。
第四层次:
幼儿园一日活动、一个活动或一节课的教育目标。
按目标指导范围分——四个层次。
第一:
指导本园的教育目标;
第二:
指导一个班级的教育目标;
第三:
指导不同活动组的教育目标;
第四:
指导每个个体的教育目标,即根据每个幼儿发展情况确定目标。
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第二节幼儿园的任务
[简答]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2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的原则[重点简答]
它包括两大部分:
教育的一般原则;
教育的特殊原则。
教育的一般原则
(一)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
(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2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3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三)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发展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四)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的原则(教育的特殊原则)
(一)保教结合的原则:
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三)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1教育的活动性2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四)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第三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全面发展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齐头并进、平均地发展,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
第二节幼儿体育
幼儿体育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体育的目标: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园体育的内容
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体育应以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
第三节幼儿智育
[填空]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幼儿智育的目标: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多种感官和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能力,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
幼儿智育的内容:
1发展幼儿的智力2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节幼儿德育
幼儿德育的内容
它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
1发展幼儿社会性:
(1)培养爱的情感
(2)形成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3)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和能力
2发展幼儿个性:
良好个性品质包括良好的性格,有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诚实、勇敢、意志坚强。
幼儿德育的途径:
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幼儿德育重点放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
第四章教师和幼儿
第一节幼儿教师
[简答展开解释]幼儿教师的素质:
(一)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
(二)健康的身心素质。
(三)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
(一)观察力: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主要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能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
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高低表现为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
既可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差异,也可观察幼儿个体发展的独特性。
案例:
一个教师讲手工课的观察感受。
(二)沟通的能力:
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1教师与幼儿的沟通:
有非言语和言语两种。
非言语沟通的途径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如微笑、点头、抚摸、搂抱、蹲下看幼儿的眼睛等。
在幼儿园中,言语沟通方面存在下列问题:
(1)教师习惯了自己讲幼儿听,总认为自己讲的是有价值的,而对幼儿的见闻、感受、提问等缺乏共鸣,所以很少有真正的双向交谈;
(2)谈话多在集体活动时,以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进行,个别交谈很少;
(3)教师对幼儿的谈话中,批评、否定多于表扬、肯定;
指导、命令多于情感、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4)教师以为幼儿理解了自己的话,其实幼儿并没有理解;
教师以为自己了解了幼儿的话,其实并没有理解。
(5)教师缺乏与幼儿言语沟通的技能技巧或必要的倾听的耐心。
比如幼儿口齿不清、谈话内容含糊、语法错误多时,常打断他们。
(6)对幼儿不能一视同仁,很少与那些教师认为不乖巧、调皮、不漂亮的幼儿交谈。
具体的技能是:
引发交谈的技能。
善于敏锐地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地引入交谈之中,或者善于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对某个特定话题的兴趣。
倾听的技能。
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老师很喜欢听我说”“老师觉得我的问题很有意思”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并相信老师是自己随时得以交谈的对象。
2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了解家长的技能。
一般来说,教师需要了解家长的需求与希望、家长的性格类型、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待人接物习惯等,以确定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沟通策略。
家长有四种类型:
第一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对幼儿园的工作都有正确的态度,沟通、合作都很容易;
第二类家长很关心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但对幼儿园的态度可能不大信任,甚至对教师可能较多指责,因此面对这类家长时,教师会感到压力,需要特别的冷静、理智,严于责己。
只要真心诚意地从孩子出发,就能找到与家长沟通的渠道;
第三类家长一般信任教师,而时常把教育的责任全托付给幼儿园。
对这这种家长工作的重点是让他们关心孩子的教育,帮助他们找回对孩子教育的信心,辅以有效的方法指导,变消极为积极;
第四类家长常常让教师困扰,自己不尽责任,可遇到问题就全怪罪教师。
对这类家长特别需要精心地、艰苦地、反复地沟通,并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来做家长的工作。
教师与家长交流的技巧注意多用“描述式”,避免“告状式”。
3幼儿之间的相互沟通能力
(三)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合理的分组表现出三个特点:
有层次、有特色、有变化。
有层次,指教师分组时纵向地考虑幼儿的水平差异。
有特色,指各组各有特点。
因为幼儿有不同的兴趣。
有变化,指分组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的。
第二节幼儿和教师的相互关系
儿童观的变化和对幼儿的影响:
儿童观定义:
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
在欧洲古代和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认为儿童仅仅是父母的隶书品,他们是带着罪恶来到人世的,打骂、体罚儿童是那时教育的特点。
文艺复兴运动后,儿童观开始出现了大转折,18世纪法国卢梭确立的“自然论”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有自己内在规律的自然的存在。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是一种革命。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第三节幼儿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概念]活动定义:
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过程就是“活动”,大致可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
幼儿的实践活动:
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
二是人际交往活动。
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自我意识。
2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
3实物操作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
人际交往活动的作用表现在:
让幼儿体验社会角色、是幼儿重要的信息源、是幼儿实际的社会生活。
现代社会儿童发展上出现的一些特点:
“421综合症”、“自然生态剥夺”。
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教师的“教”:
[概念]一是直接的“教”:
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
适宜的有:
对幼儿进行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使幼儿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人类用漫长时间创造的大量精神财富;
规定必要的行为规范、行动规则,讲解必要的社会生活常识等;
教给幼儿必需的知识或概念,让幼儿能高效率地获得比较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如哺乳动物的概念、生活习性、加减法等;
某些技能、技巧,需要教师用同种方法介绍给全体幼儿;
传递必要的信息,如国家大事等。
优点是:
清楚明确、系统有序、省时经济,而且教师操作起来有一定的模式的循。
缺点是:
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经验,对言语的理解能力又有限,因此对“教”的内容不容易真正掌握;
教师与幼儿之间难以双向交流;
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少,其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
[概念]二是间接的“教”:
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幼儿的接受学习:
在教师使用直接“教”的方式时,[概念]所谓“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
[概念]发现学习:
在教师间接“教”的时候,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影响幼儿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主动性、好奇心、自信心、坚持性
第五章幼儿园环境
第一节幼儿园环境
[概念]幼儿园环境定义: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
包括幼儿园内部环境,又包括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的要素的总和。
幼儿园环境的分类:
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好的材料、玩具除了安全、卫生、美观、耐用之外,应有变换性、多功能性,即一种材料或玩具可以用多种方式去摆弄它,去玩它,这对于保持材料、玩具的新鲜性,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是很有意义的。
另外,材料、玩具应当是经济的,有的昂贵的玩具玩法固定,有容易损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价值。
而水、沙、粘土等自然材料以及各种废旧物资如果加以有效利用,是非常符合幼儿特点及活动需要的。
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环境的教育性、环境的可控性: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精心地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
另一方面,根据幼儿需求,有效调控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
第二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重点简答]
5点: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体现教育性,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发展适宜性原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幼儿参与性原则(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培养幼儿主体精神,发展幼儿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合作精神,要注意幼儿的参与是权利,不是“帮忙”,幼儿在参与中发展,克服“幼儿无能的思想”开发性原则:
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幼儿教育系统。
经济性原则:
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第六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第一节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
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人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的参与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和信息源;
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等都能更好地得到保证;
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幼儿园教育需要社区的配合:
[概念]社区:
由居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结成的文化生活共同体,在城市以街道或委员会为基础,在农村,以乡、或村为依托。
幼儿园与其所处的社区、与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社区环境具有教育性,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是扩大教育的空间,更是其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小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等多方面的支持。
一般来说,文化和文明程度高的社区,幼儿园的园风、教育质量也都不错。
第二节幼儿园怎样与家庭、社区合作[重点简答]
家园形成教育合力,合力大小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
避免以“幼儿园中心”的态度对待家长;
教师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家园合作的思想。
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1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家园合作的方法1家长直接参与方面(家长开放日、爸爸妈妈老师制度、亲子游戏、夏令营活动)2家长间接参与方面(个别方式的家园联系——家访、家园联系簿、个别谈话;
集体方式的家园联系——家长专栏、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
家园合作的问题:
尚不够深入,较多停留表面,“三多三少”;
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脱节,家长来园常常不过是和幼儿一起玩玩,很难有针对性。
幼儿园怎样与社区合作:
1与社区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2为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服务,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3幼儿园与社区结合的问题:
是新课题,缺乏经验。
4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实例:
日本幼儿园环保活动
第七章幼儿园课程
[概念]课程定义:
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从这一课程意义上来说,课程不仅包括课表上所指定的教师有计划组织的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还包括学生自动自发的和有计划组织的所有课外活动,甚至包括课间10分钟活动。
在幼儿园,课程就不再是传统的“六科”学习活动,而包括各类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
幼儿园课程:
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课程的要素:
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1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入(离)园等;
2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
3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简答]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1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
2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3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
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
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
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3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师按课程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动2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3幼儿自选活动的提供与指导4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5家长工作和与社区的联系等。
一日活动的安排可参照以下建议:
一日生活安排尽可能减少环节的转换;
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来安排一日生活;
使用相对稳定的一日生活日程表,帮助幼儿掌握每一环节的名称,使他们知道下一环节干什么;
每一环节结束时有明确的信号,让每个幼儿意识到要转换活动了;
确定转换时幼儿集合的地点;
一旦幼儿集中后马上转入下一活动,即使还有部分幼儿未到场。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有三种:
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在幼儿园过多使用集体活动是不合适的。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方法:
1观察,重点是教幼儿学会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事物的方法。
2实验,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主要是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尝试和探索。
在使用实验方法时,应重视实验的过程,而不在乎是否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或有个什么了不起的发现,要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专注等科学态度3游戏操作4参观:
组织参观要注意几个要点(6个):
参观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进行;
参观前要做好准备,要取得对方发合作与配合,也需要得到家长们的支持;
参观时,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同时注意指导幼儿围绕参观的主要内容收集信息;
参观后,要组织幼儿谈话和讨论,并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幼儿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如绘画、手工制作;
5谈话、讨论:
教师和幼儿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思想、意见、感受、体验;
6讲解、讲述,在教学中,很少单独使用讲解的方法,因为幼儿注意力难于持久,如果讲解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简答]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手段:
1实物;
2图书;
3挂图、图片、照片;
4幻灯片、录象带;
5自制教具;
6多媒体。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
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日常活动与生活;
学习环境;
家园合作;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
第一,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使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需要、特点及个体差异,决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活动方式、指导方式等;
第二,了解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以及幼儿整体的发展状况,从而评价课程是否符合教育目的和适合幼儿。
评价的作用:
鉴定、诊断、改进、导向等。
教育活动的评价:
主要包括对幼儿、教育活动、教师这三个方面作出评价。
对幼儿的评价,不只是评价他们掌握与课程有关具体知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评价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方法、行为方式等。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重点是:
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目标一致的学习经验,所提供的经验是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经验相联系,使幼儿可有效地进行学习。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着眼于评价教师从设计、准备直到实施每一个阶段所进行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工作的技巧和态度。
[简答]课程评价的原则:
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评价应客观与真实。
第八章幼儿游戏
第一节幼儿游戏
[简答或论述]幼儿游戏的特点:
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
游戏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
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
游戏活动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的,教学游戏或游戏化教学。
[简答]游戏的功能:
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