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楼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28634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等奖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楼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等奖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楼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等奖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楼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等奖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楼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等奖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楼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等奖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楼上Word下载.docx

《一等奖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楼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等奖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楼上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等奖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楼上Word下载.docx

在贵州瓮安事件中,大量积案和积怨的存在,是导致党群干群警民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了仇官、仇警、仇富心理的重要原因。

杭州飙车案和邓玉娇案,也让网络上弥漫着仇富、仇官等情绪化心态。

以及由江苏“学历事件”对高学历的含沙射影,由此看出中国社会以及党内某些人存在的“仇才”端倪。

2、仇富仇官仇才的根源:

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

首先,群众并不“仇富”,仇的是“为富不仁”;

群众也并不“恨官”,恨的是“为官不正”。

其次,民风之不淳的根源是官风之不正。

官风之不正在于用人之风的不正,买官卖官、跑官要官、造假骗官、拉票推官、超职配官等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存在。

(二)某些部门、地方出现的跑官、买官、要官问题。

1、跑官、买官、要官的危害:

仇富仇官仇才的背后,是跑官买官要官的危害。

“跑官”之风,自古有之。

“不跑不送,原地不动;

只跑不送,暂缓使用;

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诸如此类的歪风邪气已经取代艰苦奋斗、实干进取成了一些党员干部的“谋官要诀”。

2、跑官、买官、要官的根源:

用人之风不正的产生在于“官本位”思想的至上,“一把手”权力的过于集体和难以制约,以及干部政绩评价体系不完善。

(三)某些干部心理弥漫的不学、不思、不作为问题。

1、不学、不思的危害:

跑官买官要官的背后,始作俑者是不学不思不作为。

当前的问题,是烟酒味浓于书卷气。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当前领导干部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归结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

二是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

三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

四是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二字到了某些干部身上,就变成萎靡不振、混风、玩风盛行。

2、不学、不思、不作为的根源:

一是利益驱动乱作为,二是压力所迫强作为,三是责任淡化不作为,四是能力不强不知如何作为。

“党的建设能否高枕无忧?

(一)7600万党员的“大”与“小”,党员管理教育需要更加专业化。

1、17倍的压力之“大”:

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党员的归属。

执政60年来,我党党员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截至2008年底,党员总数为7593.1万名,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7倍。

而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583.3万名,占党员总数的34%,1949年时这一比例仅为0.3%。

7600万人的队伍建设是一件大事,党员队伍在规模扩大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提升质量。

对于十分重视党员“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我们而言,入党后的党员先进性成为我们考量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点。

从现实情况看,这个领域存在许多值得警惕的现象。

一是党员思想的多元化。

党员身份的变化、党员收入的差异等等,客观上使得党员的思想状态、认知感受、价值认同变得更加复杂,党整合党员思想认同的难度加大。

二是党员结构的多元化。

党内既存在一部分生活困难的党员,也存在一部分非常富裕的党员;

既存在党龄达到几十年以上的党员,也存在党龄很短的党员;

既存在党员领导干部,也存在普通党员;

既存在文化程度高的党员,也存在文化程度很低的党员;

既存在工作在传统体制内,比如行政单位、国有企业的党员,也存在工作在新体制内,比如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的党员。

三是党内关系的多元化。

党员的生活状况、工作状况、财富状况、阅历状况,客观上会影响到党员与党组织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社会之间的亲疏关系。

党员队伍以多元化的结构形态和思想形态存在,成为新时期党建必须正视的基本条件。

2、7600万对于13亿之“小”:

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社会的认同。

一是党员队伍在重大关头与日常表现的差异。

党员规模越大,党与社会接触的界面就越大,如何在更广泛的领域展示党员的影响力和党的形象,需要在新的实践中给予回答。

每当面临重大考验时,党和党员的表现无疑是社会的中坚,尤其在战胜洪水、抗震救灾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非典等重大疫情过程中,党员都获得了表现的高分。

但如何实现关键时候“冲得上”与平日里“做得好”的统一,党和党员都需要作更多的努力。

二是党员队伍在人民群众眼里形象的差异。

社会和群众更习惯从细节处体察党员的作为,比如在拆迁征地中党员的表现,比如群体性事件中的党员参与行为,比如遵守社会秩序中的党员表现,比如社会舆论中的党员表现,比如社区生活中的党员模范作用等。

党员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不可否认地存在如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正常的利益诉求和一般意义上的行为,但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党员在处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的抉择,党员在维护执政党形象上的努力,党员联系其他社会成员的作为等,这些都成为社会评判党员的重要依据,坦率地说,这些领域、这些节点上的党员形象建设还面临很多难题,需要逐一予以破解。

(二)370万基层党组织的“上”与“下”,党组织建设需要更加立体化。

1、19倍的扩张,不代表新时期的我们不再需要生命力。

执政60年来,党的基层组织获得了蓬勃发展,截至2008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党的基层组织发展到371.1万个,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9倍。

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哪里思想最激荡,党组织就应该延伸到哪里;

哪里集聚的人气最旺,党组织就应该影响到哪里;

哪里矛盾最复杂,党组织就应该发挥作用到哪里。

曾经成功的“支部建在连上”遭遇新的命题,在新形势下有探索的必要。

2、370万的覆盖,不代表新时期的我们不再需要感染力。

不可忽视的是,尽管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社会结构变迁导致的人员流动、身份多元、产业业态多元等情况出现,使得“支部建在连上”的实施遇到了一些挑战,基层组织设置和运行都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压力。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在基层组织设置上已作出了不少探索,基层组织在有一定党员数量的“两新”社会组织、非公企业等领域设置推进较快,不少地方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做到了全覆盖,有不少农村地区把党的组织建到了产业链上、建到协会中,建到合作社里等等。

基层组织的生命力和先进性在运行,运行的质量决定基层组织存在的质量。

对于在新的领域里设置的党组织,须完成从追求覆盖率向追求影响力的转变,在这个方面,基层已经作了一些探索,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3、保持常态的集中教育,不代表新时期的我们不再需要凝聚力。

党的基层组织要建设成为有感染力、有凝聚力的组织,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当前,一些基层组织只讲政治活动,不讲文化建设,缺少可亲可信的活动载体;

一些基层组织只管普通党员,不管党员领导干部,难以做到支部活动一视同仁;

一些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偏弱,尚做不到“产业工人转移到哪里,党组织服务延伸到哪里”等。

近年来我们狠抓的固本强基、先进性教育等建设,既要强有形的阵地,更要强人心这个无形的阵地。

基层组织建设形态是党的建设形态的重要体现,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的组织形态,也改变着党的组织形态。

从“三湾改编”到“楼房党建”——“支部建在楼上”的启示

我党在白色恐怖时期,尚能探索“支部建在连上”这种科学模式,毛泽东同志在领导“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中,深切体会到“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经过实践总结,“支部建在连上”逐渐完善,遂纳入1929年底古田会议通过的决议案并形成定制,成为建党建军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延续至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思现在,国富民强,我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七千万党员的大党,却被基层的信访维稳等问题缠住手脚,对于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在基层社区焕发党建的生命力,在底层把信访维稳等问题解决在苗头阶段,是笔者参与“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一个重点思考的命题,如何解决?

社区已经捉襟见肘,需要更加往下,把党建工作阵地推进到楼房。

现将有关观点阐述如下:

(一)“支部建在楼上”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1、住进楼房了干什么——“支部建在楼上”适应了国家城市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城市化率达到50%,标志着城市化国家的初步形成。

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5.68%,处于走向城市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有专家预计2010年将达到50%。

50%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农村包围城市”迈入历史,党的工作必须把重点投向城市。

城市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人口的聚集,不管是城市中心区、次城市中心区、城市卫星城区还是城镇郊区,楼房已然成为大多数迈入小康的中国家庭的不二选择。

如果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革命战争时期是流血牺牲,在和平建设时期就转型为维护稳定、支援建设,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与80年前我们党选择在农村建党、在连队建党一样,在城市化的趋势下党的工作必须将楼房作为重要的阵地。

2、人老了、退休了怎么办——“支部建在楼上”适应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截至2008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预计2050年中国将步入超高老龄化国家行列。

研究表明,有大约1/3左右的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城市楼房的单门独户生活,使老年人过早处于被"

养"

起来的生活状态,城市信访群众当中很多一部分也是老龄人口。

老龄化问题在党员当中也不容乐观,以海珠区为例,2008年年底全区60岁以上党员15050人,占全区党员总数41.5%;

到2009年底这一比例扩大到42.82%。

相信在很多城市城区中也存在这样的状况,且老龄党员的比例一定随着人口老龄化越发提高。

面对如此众多的老龄人口和党员,笔者认为老龄化不一定是危机,首先要意识到他们的价值,“不抛弃,不放弃”是前提。

其次关键在于如何深化老年“四有”,有针对性地根据老龄人口和党员长期居住在社区和楼房的特点,对老龄党员进行创新形式地教育管理,使他们发挥余热,将老龄化趋势转危为机。

3、到了社区怎么办——“支部建在楼上”适应了党员社会化的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走向街道社区的“社会党员”越来越多。

主要表现为“六个增多”:

一是下岗失业党员增多,二是离退休党员增多,三是流动党员增多,四是处于待业状态的大中专毕业生、复员军人党员增多;

五是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村党员增多;

六是名义在单位,单位实际又管不到的党员增多。

面对这“六个增多”,许多街道社区虽然有所认识,但对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准备不足,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

显然,这种党员管理的体制、机制、方法和模式已与党员队伍的这些新变化新情况已不相适应,必须开辟新的阵地。

党员再怎么流动,总是需要居住的地方,在城市楼房当然就成为这些流动党员的“落脚点”,这也应当成为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如此有利于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的稳定。

其次是在居住地开展党建工作,不涉及工作单位的隐私问题,可使党员放心参与组织生活,有利于流动党员心态的稳定。

4、环境好了怎么办?

——“支部建在楼上”适应了社区升级化的趋势。

目前,不断有新的地区加入城市社区,如典型的城中村社区;

也有老的城市社区进行升级改造,如广州市为迎接亚运会进行的旧城改造和楼面整饰工程。

随着政府的加大投入,社区硬件环境上去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软件”问题,和谐社区的建设需要以每一栋楼房为纽带,需要以每一位党员为带头人,需要每一个社区党组织为骨干单位,需要以楼房党组织的和谐和党员的带动推定整个社区的和谐。

因此,楼房党建是社区党建的进一步细化,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催化剂。

(二)“支部建在楼上”比“支部建在社区”更具优势。

社区党组织之所以重要、能成为新世纪以来党建研究的热点,因为他们是党组织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在最基层的执政基础所在。

随着社区建设分工的进一步精细化,基层党员群众心态的进一步复杂化、以及基层社会、干群矛盾的进一步蔓延化,中共中央党校曾做过有关调查,5140名受访者认为“基层干群冲突”是未来10年的严峻统战,占受访人群的63.2%。

这就需要我们党的组织更加一针见血,直达矛盾中心;

需要我们的工作更加细致入微,做到基层党员群众心里。

相对而言,楼房党组织更灵活机动、更平易近民、更民主有力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在社区党组织面对诸多行政任务捉襟见肘的今天,楼房党组织更适合完成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历史任务。

1、从党的执政基础来看,楼房党组织比社区党组织更贴近群众、更贴近生活。

党的历史表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就是为了提高党组织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党的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党组织对公共权力的影响能力。

楼房党建的优势在于以一栋楼房为单位,把各种有共同政治意愿的人接纳到党内,扩大党员队伍,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的这个程度,楼房中的居民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阶层,为了更好的控制公共权力,我们必须把楼房中的党员凝聚起来,为了影响民众,我们党也必须在楼房中尽可能多的发展党员,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楼房党建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增强执政基础的题中应有之意。

2、从党的运作资源来看,楼房党组织比社区党组织更灵活机动。

传统党建能获取相当的垄断资源,新的趋势使社区党建必须采取一些与传统党建相区别的方法,也就是说要重新发掘可以利用的资源,这种资源就是譬如社区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等。

但对于楼房内的组织和党员来说,这些资源也不能成为我们党建工作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就是说,我们就必须再发掘新的资源,在楼房中增强党的凝聚力,扩大党的影响,。

这种资源的发掘过程,就是楼房党建产生的动因,也是对我们开展楼房党建提出了必然的要求,而要增强影响力,就必须有组织依托。

因此,从党组织设置的角度来说,楼房党建必须通过党组织的服务、宣传来扩大政党的影响力,因而更加灵活机动。

3、从党的运作模式来看,楼房党组织比社区党组织更民主有力。

首先是书记定位的不同,楼房党组织由于不再肩负行政职责,党组织书记没有相应的行政权力或者较大的党内权力,而要通过自身的个人魅力、科学管理和积极服务,使整个楼房党组织运转起来,因此楼房党组织对书记的要求更高、党组织的民主程度也更高。

其次,社区党建工作主要还是为了把社区中的党员吸纳到党组织中来,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而楼房党建的重点已经不在于如何对楼房党员进行管理,而在于通过一种服务的模式,以服务来促进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服务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设立“党员服务点”的形式,为楼房中的党员提供各种信息,提供党费交纳、党员组织生活登记等各方面的服务。

从700到7600万——“支部建在楼上”的困难

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也曾经有过“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的质疑,而毛泽东同志在“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中,也克服了如旧军阀习气、普通士兵政治和民主意识不高等诸多阻碍。

改革向来都不能一帆风顺,我们既要看到“支部建在楼上”的优势,也要意识到其难点,更要树立信心,百折不挠。

(一)党员人数少的困难,难不过革命战争时期的白色恐怖。

1927年,毛泽东同志实施完著名的“三湾改编”后,部队兵精将锐,面目一新,毛泽东对着只剩下700余名改编的战士豪情大放:

“我们就要到井冈山去了,要与井冈山的袁文才、王佐联系,建立根据地,建立我们的后方,发展我们的部队,夺取革命的胜利……”为何能有这样的自信?

楼房党组织首先面临着党员分散、人数比社区党组织更少的苦难,但是,人数再少,少不过83年前的700人。

但在去伪存真、优胜劣汰后,这700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精英;

在“支部建在连上”等措施的锻造后,这700人代表了先进的建党、建军制度,也正是从这700人开始不断壮大,最终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如700人的著名红一连,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同志在该连亲自创立了全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发展了6名党员。

83年来,红一连激情奋斗,战绩辉煌,不辱使命。

为什么战旗这样红?

是因为连队有了灵魂。

为什么兵锋如破竹?

因为有一个会冲锋的党支部。

这就是83年前我党的底气。

(二)党建任务重的困难,难不过旧社会压迫中国的三座大山。

和社区党组织一样,楼房党组织成立伊始就承担重要的党建、维稳、统战等重大任务,但权力更少、资源更少。

这个时候,回顾1927年4月五大时我党有5.7万人,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只剩1万多人,但到1928年6月六大又恢复至4万多人,1934年增长至30多万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又降至4万多人,但仅到1940年扩展到80多万人,1945年4月七大时121万人,1947年270多万人,到1949年10月448万人。

那些日子饥寒交迫,山高水恶,但为何他们能带领这支队伍滚滚向前?

那些日子九死一生,血战连连,但为何他们能带领这支队伍越打越坚?

谁能想到1921年南湖小船上的一盏小灯,能照亮整个中国,“支部建在楼上”的尝试必将恢复我党在基层的勃勃生机,再次传遍大江南北。

(三)工作资源少的困难,难不过建国初期的白手起家。

楼房党组织手上没有赋予的行政权力、没有庞大的经费支持、没有量身定造的活动空间,决定了只能自力更生、白手起家。

回顾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但我党经受住了严峻的历史考验,带领中国人民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地走进新时代。

相信“支部建在楼上”的探索在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指引下,能够不断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迸发出燎原的生命力。

(四)时间非常紧的困难,难不过两年前非公党建的全面覆盖。

基层党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的变革和应对已经时不我待,楼房党组织没有社区党组织那么充裕的时间。

新世纪以来,我党一直对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研究,而真正全面铺开和覆盖,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全国各地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横向到边、上下贯通”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非公党建的“全覆盖”是相当不容易的,因此,相信“支部建在楼上”得到中央的支持后,必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铺开。

现在,我们不是一穷二白,不是百废待兴,不是贫穷落后,最坚持群众路线、最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我们中的某些人却不敢面对群众,群众意识淡薄,甚至损害群众利益。

83年前中国共产党人能回答的问题,现在的出路在哪里?

从战斗堡垒到和谐家园——“支部建在楼上”的尝试

在分析当前基层党建的发展趋势和“支部建在楼上”的潜在优势后,海珠区委组织部在区委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海珠区新老城区交融的发展特点,并学习参考了非公“楼宇党建”全覆盖的经验,经过反复筛选,最终选择具有典型城区街道特点、曾经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百优青年志愿者”赵广军所在的江南中街道担当起“楼房党建”工作试点的重任。

(一)不搞运动,而是切实进行摸底调研和宣传发动,实现民众“群”聚。

“支部建在楼上”的总体思路是不搞运动式、亮点式、政绩式的“面子”工程,而是循序渐进,重点突破,最终实现“长效”和“实效”。

区委组织部和江南中街道党工委选取青凤、青葵、杏园、紫龙和聚源5个社区作为先行试点。

首先是对党员数量、构成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的摸底调查,这5个社区既有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建设的单位房改楼,也有部分是新建的商品房小区,聚源、青葵社区还有部分是平房(二层、三层)。

社区在册党员构成也比较多样,既有从国企、集体企业退休的老党员,也有刚走出校门的新党员,既有自由职业者党员,也有在职党员。

选择上述5个社区作为试点,覆盖面比较广泛,可以保证形成的做法、经验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其次是高效率的宣传发动。

在5个社区内部,MSN群、QQ群、移动飞信、BBS论坛等“群”式信息载体成为党建新平台,区域内一时“群”起呼应。

有建在生活投诉、互帮互助等方面的“生活群”,有建在时政、读书、旅游、电子竞技、舞蹈等方面的“爱好群”,有建在同学、同事、同乡等方面的“感情群”,还有建在工作群体上的“工作群”等,正是这些时尚的“群”,让党组织深入各式各样的社会群体中,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不树模范,而是通过播种子、掺砂子,实现党员联“网”。

一是党员组织上“联”网。

由区委组织部指导,从组织部、街道办事处和其他社区抽调党员骨干作为成员下到5个试点社区,会同社区党组织,采取上门谈心、个别座谈等形式,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和全体社区党员见一次面、谈一次心、给全体社区党员建立一份党员信息表。

截至12月10日,各试点社区已提出了拟建党支部数量设置建议,摸查出了社区在册党员在楼房(平房)的分布情况。

二是党员信息上“联”网。

区委组织部以“海珠组工”、“党援网”等中心纽带,带动党员联“网”:

一是突破了朝九晚五的限制,能及时掌握党建信息,随时接收党组织工作指令;

二是党员可以随时随地向组织汇报,党内沟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三是党员可以即时了解支部工作情况,参与积极性得到提升;

四是网上机会平等,党员之间没有学历、资历和级别的约束。

正是网络这些特性,激发了基层党员参与党组织建设的热情,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得到增强,为“支部建在楼上”打下坚实基础。

(三)不建堡垒,而是在社区建起一个个家园,实现组织“入”户。

楼房党组织不仅仅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更应该成为群众日常生活、学习的和谐家园,只有这样,党的工作才能融入万家灯火、才能融入柴米油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覆盖。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试点社区在楼房居住的社区党员比较集中,基本可以达到每栋楼房都有党员居住,比如青凤、杏园社区,其在册党员居住的楼道数量占社区总楼道数量的比例都超过了50%;

而在平房(二层或三层)居住的社区党员则比较分散,比如紫龙、青葵和聚源社区,特别是聚源社区,由于其平房(二层或三层)数量较多,其在册党员居住的楼道数量占社区楼道数量的比例较低。

针对此情况,可以采取分类组建的办法,即,对居住党员数量较多的楼房采取一栋楼房建立一个党总支的形式,更好的发挥示范作用;

对党员数量较少的楼房、平房,则根据地理位置,人员构成,联合居住在附近若干楼房、平房、街巷的党员共同建立支部;

对于在平房(二层或三层)居住的社区党员,针对较楼房分散的现实条件,可以通过一条街巷一个党支部的形式将其组建起来,便于党员活动开展。

从星星之火到万家灯火——“支部建在楼上”的成效

目前,五个社区的楼房党支部已经选举全部建立,并向全街铺开,在上半年实现全面覆盖,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党工委适时举行党员和群众座谈会,收效普遍良好。

(一)从基础上看,根基牢了,党的组织一竿子插到底。

楼房是整个城区结构的基层,支部建在楼上,广义地说就是把党的组织系统一竿子插到底,一直建到基层单位。

“支部建在楼上”调整完善了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伸长了党的领导触角。

之前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