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校对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8559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19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校对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校对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校对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校对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校对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校对稿Word格式.docx

《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校对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校对稿Word格式.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校对稿Word格式.docx

“理”可以推论、可以省悟,往往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而“道”只能“亲证”,只能实践,只要证到,人人都一样。

我们认为,钟老师的报告就是这种合“道”的报告。

他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借鉴了近几十年乃至百年来被人的成长实践和教育实践反复证实过的真理性的理论,更在于他用自己七十年的人生历程,近半个世纪的从教历程“亲证”了这些理论。

他是一位好老师、好班主任、好校长、好教育局长、好心育导师,他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好爷爷……所有这些“好”,都缘于他的爱好:

好学习,好实践,好思考。

所以,他的讲座不是在分享个人感受,而是在传道。

钟老师在传“育人”之道。

“育人”之道的本质是“育心”之道。

只要是“道”,首先是可以“行”的,就如同路是供人走的一样。

《中庸》上讲:

“道也者,不可须臾即离也,可离非道也。

”《易经》上讲: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不知”的后果如何?

是啊,如同路上有个大坑,“不知”的后果如何呢?

可能会掉下去!

所以,作为行道者,对于道上的坑陷不可不知啊。

不论你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莫不走在人生之道上。

所以,道对于人,真是“不可须臾即离”。

如何行“道”?

须先知“道”,这就是阅读我们这个报告整理稿的必要性所在。

这份材料是根据钟老师报告的录音整理的。

当初为了保留报告的现场感,我们用记录“口述历史”的办法,按当时钟老师讲话的语气原样照录。

我们费了好大的心血,搭进去了近一个月的所有业余时间,终于整理出了一个10万多字的初稿。

但是,由于口语语体再加上校对的疏漏,致使这个记录读起来并不清爽。

前些日子,有年轻的同仁向我们索要这个记录,说自己在教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困惑,想参考一下。

这对我颇有触动,因为我深知这份报告的参考价值。

但又觉得不能再拿当初的那个粗疏的稿子给人看,于是再次发心,用国庆放假的全部时间再次校对和编辑了这个稿子,结果就是现在的这个样貌。

我深知这个稿子并非已经完善,文字标点方面的问题肯定还有,但跟过去相比,要简明多了,清晰多了,好读多了。

文中的粗体字为整理时所加,是整理者认为重要的观点、结论或事例,加粗以示强调。

个别地方插入的说明性文字用()表示。

时隔一年多,当我再次校对编辑这个稿子的时候,我再次体验了贯注于钟老师报告中的那颗拳拳之心,我再次体悟到钟老师报告所传之“道”的难得。

这也是我们一再努力想让这个稿子以较完善的面貌面世的动力所在。

愿证“道”者的讲述对您的行“道”有助益。

专家简介

钟志农,浙江杭州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硕士生课程班结业,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首席导师兼德育导师,浙江省首届“十佳家长”,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首届“十佳专家”。

钟老师在文革中曾下乡到山西、内蒙和黑龙江,总计支边28年,历任中小学教师、班主任、教育科长、教委主任、高中校长、教育处长、教育局长等职。

1993年调回南方后,一直在教研和科研部门任职,并担任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退休后任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首席导师兼德育导师、浙江省学校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委员。

从1993年以来,钟老师主持的3项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含学科心理发展)课题,分别获浙江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一等奖、省推广奖(同一等奖),2002年他获得浙江省政府颁发的第三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18年来,他有近70篇论文在《人民教育》、《思想·

理论·

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等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

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20余部,教学光盘3套(计20张)。

2007年7月他的代表性学术著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出版,三年中已加印第10次,发行8万余册,被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范院校列为班级团体辅导师资培训教材。

2008年3月,钟志农老师与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心理辅导学术界老前辈吴武典博士合著的《团体辅导》一书由海峡两岸文化机构联袂出版,产生了广泛影响。

钟老师创办了全国知名的大型公益性论坛“心海扬帆”,十年中发展成为各地心理辅导教师聚集人气的网络平台。

他还应邀到全国几十个省、市讲学数百场,受到各地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中国心理学会从2005年以来一直将他列为授课专家,每年均邀请他在该学会组织的全国培训会议上作学术讲座。

2011年11月,由北京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拍摄的钟老师心理健康教育4集系列讲座在内网上播出,为广大农村和边疆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和心理教师提供了远程培训。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入选2012年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丛书》入选2012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如果您想对钟志农老师作更多的了解,请登录“钟志农老师的博客”。

报告正文

尊敬的省、市、地、县、区各位领导,尊敬的金川集团总公司总校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最美丽的季节来到中国的镍都。

之前我曾经有三到四次到过甘肃,这次能够受到金川公司总校的盛情邀请,在我们国家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修订稿之后的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来跟大家分享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我感到很荣幸。

谈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我们听到最多的现实反映是学生的负担重、老师的压力大,危机事件屡有发生。

面对这样一种现状,我们怎么去应对它?

我认为这里有一个思路的问题。

思路如果对了,可能会很快见成效。

假如思路没有理清楚,不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那么在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可能会在某些方面比如基础设施方面,或队伍建设方面有一些突破,但是从时效性上来讲,可能会长期徘徊不前。

讲到思路的问题,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比如说我们大家都可能为大中小学出现的学生自杀问题感到焦虑,国家为此也想了很多的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是从05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生命教育”。

国家的意图是什么呢?

很可能我们一些领导认为,现在的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因为对生命不够尊重,对生命不够珍爱,于是便推出这样一个体系很庞大的生命教育课程。

但是学生自杀,是不是因为他们对生命不尊重,或者对自己的生命不珍爱?

我想这个问题本身是要打问号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孩子如果走上跳楼自杀这样一条路,很有可能是两种情况所致。

国外已经有过很多的研究:

第一种情况也是最多见的,就是这个孩子已经陷入严重的抑郁症。

我们知道抑郁症患者当中70%以上的人都有自杀意念,其中22%的人会采取自杀行动,15%的会自杀成功。

所以说,抑郁症是自杀现象的第一杀手。

一个孩子如果走上了这条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心理疾病的困扰使他找不到出口。

第二种情况是在青少年当中比较常见的,我们称之为“冲动性自杀”,或者叫“报复性自杀”。

凡是属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是自己的生活处境不顺利,跟处在他上位的一些他的重要他人比如教师或父母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但是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他无力去反抗,无力去解释,无力去洗刷,于是就会在情绪的一时冲动之下采取这样一种极端的做法。

据研究,自杀者往往伴有幻想,他会幻想自己死了之后真相大白,他会幻想死了之后同学痛不欲生、老师后悔莫及、家长更是一辈子在心灵的痛苦折磨之中度过。

于是,为了这些幻想出来的虚幻结果,便开始了冲动性的行为,或者是他想用这些冲动性的自杀行为来报复他在现实生活当中无法去报复的那些重要他人。

对于这样的自杀者,如果你要跟他去讨论:

“某某同学你要珍爱生命啊,你不要站在这个楼顶上,那很危险,你这样如果掉下去的话,你父母一辈子会非常痛心的。

”他会跟你讲:

“你不要跟我讲这些话,我怎么不知道生命是珍贵的,我现在是活着不如死了好,我是痛不欲生。

”所以你跟一个站在楼顶上的学生去讲生命是珍贵的,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讲就走错了,一开口第一句话就错了,你说“生命是珍贵的”这句话就错了,因为现在的问题不是一个认知问题。

如果以为解决了“生命是珍贵的”这样一个认知问题就能够解决自杀的问题的话,那么就无法解释下面的这个现象——

我们中国的“生命教育”第一人,2005年以来“生命教育”的举旗人郑晓江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国务院专家津贴的获得者,他在今年2月17号(大年初八)的早晨七点半从他所住的二十多层的楼顶上跳下来,当场身亡。

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十分痛心。

因为郑晓江教授跟我有过交往,我们一起开过会,他也热情地邀请我参加他的课题研究,但是我对生命教育有自己的一些不同的看法,所以我婉转地谢绝了他的邀请。

但不管怎么样,郑晓江教授是一个好人。

一个自己认识的人死去了,往往会让人心里感到很沉重,同时也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就是对生命认识得如此透彻的人,对生命的意义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认识得如此透彻的人,他怎么会放弃自己的生命?

郑晓江教授的著作我基本上都有,差不多是他出一本我买一本,当时我就把书柜里的他的一本重要著作《学会生死》拿出来读了。

我怎么也搞不懂,郑晓江教授为什么会……所以当我看到他有一段重要的话,他说要把对学生问题自杀的干预从心理疾病的模式转移到生命教育的模式上来,我就觉得他的思路错了。

我的想法是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对学生自杀的干预要从生命教育的模式转移到心理疾病的干预模式上来。

因为只要有这种疾病意向的学生,他一定是陷于严重的心境低迷,我不说他当时就已经成为抑郁症,但是他一定会有非常鲜明的心境低迷的表现,这就是警钟。

这就是他心理疾病一个预兆或者是初级阶段,心理干预应该马上进入心理疾病的模式。

通过这个事情我想来说明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很重要。

我还想举一个例子,也是在2005年前后,我们国家还有一个从德育领域和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同时布置下来的全国性任务,那就是“感恩教育”。

我们这么多年来为“感恩教育”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当然,有很多包括“生命教育”在内的“感恩教育”,我们所做的工作并不都是白做的。

对于“生命教育”,尽管我不同意把它作为一个干预自杀问题的主要模式,但“生命教育”还是需要的,我们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上去。

那么“感恩教育”呢?

一个教育主题能够在全国同时起步我想一定是国家行为,那就是说,国家可能意识到我们80后90后00后的青少年似乎在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上经常出问题,老师们都感到困惑不解,特别是家长感到困惑不解,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不知道感恩我们父母,为什么对父母如此无礼,为什么不跟父母沟通?

于是便想去寻找答案。

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路出了偏差,认为我们的孩子不懂得感恩父母,所以全国就搞了一个“感恩教育”。

我曾经看到我们浙江省一个感恩教育的知名专家做的报告,半天时间,很有激情,师生当场都是痛哭流涕,家长孩子都拥抱在一起。

但是哭完以后,拥抱完以后,孩子不跟你沟通还是不跟你沟通,孩子跟你吵还是跟你吵。

这说明了什么?

是不是我们没有找对路子?

一个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私的,如果一个家长一天到晚把你要感恩父母这句话挂在嘴上去教育你的孩子,孩子心里会感到你这个父母是不是太自私,你养育我就是为了我感恩你吗?

我们都知道父母的爱应该都是无私的,我们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不需要孩子的回报,所以我是从来都不赞成父母把“感恩”这两个字整天挂在嘴边,这个有失父母的身份,降低了父母的品位。

孩子不跟父母沟通,并不是他不知道爱父母,没有一个孩子不爱父母。

孩子不跟父母沟通是某一个特定时段的特定现象,也是我们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所造成的一种后果。

从本质上来讲,亲子矛盾说到底,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矛盾。

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发生矛盾,谁应该承担起解决矛盾的主要责任,我认为应该是成年人。

因为我们是成熟的,社会化的,孩子是未成年的,他是社会化过程进程还没有完成的人,他还不懂怎样用一种成熟的方式与别人去进行交流和沟通。

所以在亲子关系卡壳儿的时候,采取主动的一方应该是成年人,就像美国是超级大国,朝鲜是弱小国家,两国有了矛盾,应该是大国向小国伸橄榄枝,不应该是小国去求大国。

同样的,老师跟学生的矛盾,说到底也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之间的矛盾,所以在解决师生关系问题的过程中,作为成年人处处应该站在高处,应该站在一个主动的地位,应该站在一个成熟的角色地位,这样的思路才可能是正确的。

举完这两个例子我们再来回顾现在学生负担重、老师压力大、危机事件屡有发生这种普遍的现象,不是靠下几个文件就能解决学生负担问题的,不是靠请几位专家给老师做一做团体辅导、教师心理工作坊,大家一起做做游戏,放松一下心情,分享一下自己的体验,就可以解决教师压力问题的。

我认为正确的思路是,我们要找到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我们现在老师的压力大,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老师没有工作的成就感,没有工作的效能感,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是我们得到的却很少。

我相信一个老师如果工作很有效率的话,再累再苦,就像习主席说过的:

“我是累并快乐着。

”再累你也是快乐的。

至于老师的心理问题,根本上讲不是因为工作上累,他累不是累在工作的那些时间上,不是累在作业上、备课上;

他累是累在心上,心里很累,他没有快乐感。

所以我们要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帮助教师获得自己职业的成功感,让老师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有了成效感才能去掉职业的倦怠感。

怎样让我们的老师获得职业的成效?

我认为最根本的是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认识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对象的成长轨迹。

我们的学生他从哪里来,他要到哪里去?

他走过了怎样的一条成长道路?

他现在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哪一个关口哪一个关键期,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他必然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我应该采取哪些预防的措施?

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导师,是一个灵魂的导师,或者用一句老话来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没有错。

文化大革命中,康生曾经骂过这句话,康生说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难道我们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还要那些地富反坏右资产阶级出生的人来塑造我们的灵魂?

当时这句话给了我很深很深的刺激,我们能够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能够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这是我们教师的角色要求。

我们不应该做“救火队员”,但是我们现在很多班主任,很多老师是在当“救火队员”,或者在当“维持会长”,我们疲于奔命,我们跟在孩子的问题后面去收拾烂摊子。

这就是说我们很被动。

被动在思路错了,我们必须要找到孩子成长的轨迹。

教师工作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的,如果不研究心理学,我们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是一个工匠式人物;

只有掌握了心理学,才能提升为一名非常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应该是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个问题是,要了解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了解人性,了解人的灵魂。

灵魂是什么,灵魂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秘的东西。

依我的理解,灵魂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每个人的人性,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他对于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渴望,归属的渴望,被尊重的渴望,自我实现的渴望,这些就是灵魂。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天使,每一个天使灵魂都是非常纯洁的,他的基本心理需要都是非常正当的。

如果我们教育不当,那么天使也有可能变为魔鬼。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这是个哲学的问题,到现在还在争论。

但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如果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不相信我们人的灵魂从本质来讲是纯洁的,他生下来是纯洁的,他是向善的,如果不相信人的本质是向善的,那么你就会很非常痛苦,就不能去做好教育工作;

相信我们的学生,我们就会很快乐

如果我们把理解学生的人性问题,理解他们的基本需要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很多做法、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是摧残人性、扼杀人性的。

如果我们能够把学生的成长路线搞得很清楚,对学生的成长轨迹非常清晰的描绘出一条线路图来,又能够对人的本性有足够的理解体察,我相信我们就能够获得教育的主动权,获得教育工作的快乐和收获,收获我们的幸福。

今年春节过后,国家召开了第一个最大规模的会议是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说:

“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型教育,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儿童孩子的教育,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要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网络,引导未成年人勤奋学习,快乐成长。

”这段话非常好,三次提到了未成年人,五次提到了教育。

那么,什么是教育呢?

所谓“教育”,我的理解是前辈对后辈,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先知者对后知者,先行者对后继者的一种引领。

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因为它是一种引领。

如果把教育理解成他做了坏事我去说他,指出问题骂他批评他,我觉得那是对教育的一种误解,那只能说是一种补救,因为他已经出问题了,真正的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因为我们是导师。

原始社会为了生产力的发展,才出现教育,要把生产技能传授给自己的子女,子女是无知的,他是一张白纸,我要从头教他,引领他学会狩猎,学会耕种,这才有教育。

教育本来是走在发展的前面,是他处在一种完全无知的状态下我们引领他前进。

等他出了问题之后,我们去纠正他是一种补救,它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教育。

当然补救也是教育的后续工程,补救如打补丁,打补丁一定会留下痕迹的,一个车轮胎如果打了补丁,下一次爆胎很可能还在那个打了补丁的地方。

所以这是我们对教育的一个根本的认识的转变: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做一个班主任,我们处处都应该站在一个主动地位置上,不能跟在学生后边,很被动很忙碌地痛苦着。

我能够把这个班带到什么方向上去,我脑子里是很清楚的,我要做哪些事情,一步一步的引着孩子往前走,这才叫教育。

前苏联伟大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22岁就在国际上发表了被全世界心理学界认同的论文,他是个非常有才华的心理学家,可惜英年早逝,37岁就去世了。

维果斯基这样的一个短暂的做学问的历程,在心理学史上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地位)有一句话,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他的一个著名的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就是中国人说的“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他说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育更应该如此:

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

你要教育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你就有一个前提,你得知道这个孩子他会怎么发展,对于他会怎么走这个路,你必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去找根据,这个根据就是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埃里克森的毕生发展理论或是叫做人生发展八段论,到现在为止依然被公认为是青少年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中最最重要的理论,虽然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但是埃里克森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老王按:

对于埃氏的批评主要有,认为他的阶段论缺乏弹性,如同一性、亲密、独立和社会情感发展的其他诸多方面不是串在一起的珠子,不会完全按照年龄阶段逐一发生,相反,它们是贯穿于人生大部分时间的重要问题;

还有一些问题的出现次序会因人而异等等。

当然,如同心理学领域内的别的一些重要命题难以获得“科学证据”的支持一样,埃氏的理论也存在同样问题。

对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

阶段一定会有,问题因人而异,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

而且,有这样的理论划分总比没有好。

关于孩子的发展,埃里克森讲到了两个很重要的观点。

第一,发展是分阶段的,他把人的一生分成八个阶段,他说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发展的特殊的问题,特殊的需要,特殊的危机,这个危机如果能够及时地化解,危机就变为转机,孩子就成长;

这个危机如果在这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没有化解掉,那么危机就会固著,就会停滞在这个地方,它就会成为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成为成长的一个障碍。

“危机”既有“危”也有“机”,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最最重要的关键期。

“关键期”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我们把它借用在心理学上来,而且心理学上人的这个“成长关键期”不会太长,特别是青少年,年龄越小成长的关键期时间越短,一两年、两三年,就是这么一段时间,在这个一两年当中你能不能抓住最最关键最最需要解决的那个危机问题,能否顺利地化解掉,就决定这个孩子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

这就是成长关键期。

早晨我从宾馆到这里看到旁边的幼儿园,小朋友都在那儿做游戏做操,栏杆外边是一排家长,车从旁边过去,从侧面过去,家长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看得清清楚楚,家长一个个都是身子在这里,头在前方,脖子伸的很长,在看着自己的孩子……当时我很感动,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人才,尤其像我们金昌市这样的地方,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办学,企业有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把我们职工的子弟教育好,能够多考出去一些,能够稳定我们这支职工队伍。

我看得很感动,但是我就心里想了一个问题,这么多家长当中有几位家长是真正能够了解他自己的孩子今后会走过怎样的一条道路的?

这个问题是很沉重的,到底有多少人了解他的孩子要怎么走,他应该怎么去当这个家长?

这是埃里克森告诉我们的第一个观点,就是成长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定问题。

埃里克森讲了第二个问题是发展又是连续的,虽然它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但是一个阶段与一个阶段之间并不是突变的,它是一个渐进的线性的过程,前一个阶段如果发展得顺利,就会给后一个阶段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前一个阶段如果发展受阻,就会给后一个阶段的发展设置障碍。

把这句话倒过来说,当你今天看到你的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其实不是你的问题,那是他前面的阶段教育出了问题。

如果你接手一个初中班级是有问题的,你为他绞尽脑汁但是收效甚微,我说这位老师不必烦恼不必自责,因为这首先不是你的责任,这是前面教育的发展受阻的问题,在小学教育阶段可能已经出问题了,甚至可能在学前教育阶段已经出问题了,甚至还要再早,是在他的家庭教育当中,是他在原生家庭初始阶段的成长中已经出了问题,可能他的原生家庭是一个病态的家庭。

最典型的莫过于我们的职业中学的学生。

我知道没有职高的老师在这里,但我还是要说两句关于职高的话,我们职业高中的老师真的很不容易,我去听过他们的一些课,我就发现职高的老师哪个老师能够从头到尾把一堂课顺利地上完,那么这个老师就是好样的。

有多少职高老师的课是上不下去的。

职高老师遇到这些困惑,难道是职业高中的老师不如重点高中的老师吗?

其实不是的,如果他们一旦突破了某些关键点的时候,他们能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比较良好的关系之后,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尊重热爱这个老师,当然前提是老师首先要尊重热爱这些孩子。

当这种良性的互动出现了之后,职高的学生会给出这样一个评价。

有一个职高学生,毕业以后写给他的老师的一封信,说某某老师你是我从小学到现在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职高学生的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遗留的问题。

我们的职业高中是在为九年义务教育收拾一部分的残局,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战场上杀得头破血流的,肢残体缺的,遍体鳞伤的,统统抬到职业包扎所——职业高中进行紧急抢救,然后疗伤之后,恢复元气之后,再把他们送到另外一条战线上,让他去做他能够做的事情。

如果没有职业高中的老师,我们这个社会不知道要增加多少不安定的因素,我们有多少个家庭要为我们的孩子误入歧途痛不欲生。

所以办好一所学校,就减少一所监狱,这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讲过的话。

那么,我这里打出的八个阶段(PPT),就是埃里克森讲的“发展是分阶段,发展又是连续的”的直观显示。

期别/年龄/心理危机/发展顺利/发展障碍

1/0-1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