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8436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四节 开发管制原则

第八章 禁止开发区域

  第一节 功能定位

  第二节 管制原则

第九章 区域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

  第二节 投资政策

  第三节 产业政策

  第四节 土地政策

  第五节 农业政策

  第六节 人口政策

  第七节 民族政策

  第八节 环境政策

  第九节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第十章 绩效考核评价

  第一节 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节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

  第一节 省政府有关部门职责

  第二节 市县级人民政府职责

  第三节 监测评估

  附件:

1.辽宁省重点开发的城镇名录

     2.辽宁省农产品主产区(点状分布)乡镇名录

     3.辽宁省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4.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成果图

     5.主体功能区规划名词解释

序  言

  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经济更发达、区域更协调、人民更富裕、社会更和谐,为了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必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科学开发我们的家园。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有利于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有利于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制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编制,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建设美丽辽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必须切实组织实施,加强监测评估,健全法规、规章,建立奖惩机制,严格贯彻执行。

  本规划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是2020年,规划任务是更长远的,实施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修订。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全省陆地国土空间以及内水和领海。

鉴于海洋国土空间在主体功能区中的特殊性,有关部门将根据本规划编制全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另行发布实施。

第一节 自然状况

  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

  ——地形地貌。

全省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分列于东西,中部为东北向西南缓倾的长方形平原,地形概貌大致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气候条件。

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暖温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日照充足、温度适中、雨热同季、春秋季短、冬季寒冷、雨量不均、东湿西干。

  ——河流状况。

境内河流分布众多,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6条。

主要河流有辽河、鸭绿江、浑河、太子河、大凌河和大洋河等,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向中南部汇集,注入海洋。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分布广泛。

铁、锰、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钼、熔剂灰岩、滑石、菱镁、硼、金刚石、玉石等矿种己探明储量,均居全国前列。

  ——植被状况。

全省植被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

东部低山丘陵区森林覆盖率高;

中部平原及沿海低地以农业植被为主;

西部丘陵低山区以林地和农业植被为主。

  ——气象灾害。

暴雨、干旱、寒潮、低温等气象灾害常有发生。

  ——海洋资源。

海域广阔,海岸线长,海岛资源丰富。

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资源蕴藏量丰富,开发潜力大。

第二节 综合评价

  通过对全省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重要性、自然灾害危险性、人口集聚度、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优势度等因素的综合评价,全省国土空间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可建设用地资源相对短缺,但尚具有一定开发潜力。

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国土开发强度已经较高,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建设用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

工矿建设用地比重相对较高,绿色生态空间、生活居住与公共设施建设空间相对较少。

补充耕地任务繁重,节约、集约用地有待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工业园区用地、废弃盐田建设用地等具有一定的内部挖掘潜力。

  ——水资源相对贫乏,人均占有量少。

根据辽宁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全省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41.7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811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7%。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夏秋降水量较多,冬春较少;

辽西、辽北、辽中地区水资源不足,辽东地区相对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但环境容量压力依然较大。

一些地区剩余环境容量相对不足,局部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力。

工业和城市密集地区污染物排放量接近或者超过环境容量标准。

  ——局部生态问题有所缓解,但生态系统的总体调节能力仍然不强。

西北部水土流失区、科尔沁沙地南缘土地沙化区生态系统依然脆弱。

中部平原地下水漏斗区、沿海海水入侵区生态问题依然严峻。

辽东水源涵养区、辽河和鸭绿江河口三角洲天然湿地以及自然海岸带等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较大。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区域发展不够协调。

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不尽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及居民生活水平依然存在差距。

第三节 机遇挑战

  从现在到2020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决胜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态势对国土空间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空间需求面临挑战。

随着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和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深入实施,全省将继续保持竞相发展的态势和多点支撑的局面,中部和沿海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逐步饱和,保障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压力增大。

  ——城镇化进程加快,满足城市建设的空间需求面临挑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增加了扩大城市建设空间的要求,也带来了农村居住用地闲置等问题,优化城乡空间结构面临许多新课题。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需求面临挑战。

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尚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

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占用更多空间,甚至不可避免地占用一些耕地和绿色生态空间。

  ——水资源供求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满足水源涵养的空间需求面临挑战。

随着各方面用水需求的增加,水资源供需平衡将面临较大压力。

满足用水需求,既要依靠水资源节约和科学配置,又要恢复并扩大河流、湿地和森林等水源涵养空间。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满足居民生活的空间需求面临挑战。

全省正处于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阶段,对扩大居住等生活空间提出了新的需求,也因农产品消费需求增加而对耕地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树立新的开发理念,创新开发方式,调整开发内容,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

第一节 开发原则

  ——优化结构。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调整空间结构,保证生活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保持农业生产空间,合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保护自然。

按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根据国土空间的不同特点,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划定生态红线并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有度有序开发,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

  ——集约开发。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产业相对集中布局,走空间集约利用的发展道路。

  ——协调开发。

按照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进行开发,深入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陆海统筹。

按照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相统一,以及海洋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进行开发,促进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协调开发。

第二节 重大关系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应处理好以下重大关系:

  ——开发与发展的关系。

发展通常是指经济社会的进步,是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

开发是实现发展的具体活动,发展需要对国土空间进行一定强度的开发。

本规划所提开发特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限制或禁止开发特指限制或禁止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并不是限制或禁止所有的开发行为,并不是限制或禁止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体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

主体功能不等于唯一功能。

明确一定区域的主体功能并不排斥发挥辅助功能。

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作为城市化地区,主体功能是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集聚人口和经济,但也必须保护好区域内的基本农田等农业空间,保护好森林、水面、湿地等生态空间,提供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和生态产品。

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限制开发区域,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但也允许合理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允许发展那些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当地资源环境可承载的产业,允许进行必要的城镇建设。

对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

政府从履行职能的角度,对各类主体功能区都要提供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

  ——主体功能区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为了落实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

本规划按国家规划要求,将辽宁中部和南部部分市的市区确定为优化开发区域,就是要促进这类人口密集、开发强度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区域,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为其他地区腾出更多发展空间。

把沿海与中部地区的一部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确定为重点开发区域,是为了引导生产要素向这类区域集中,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经济发展。

把辽东山区和辽西部分地区一些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条件的区域确定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类区域的生态产品生产力,更集中地落实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尽快提高当地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

  ——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把农产品主产区作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是为了切实保护这类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区域的耕地,使之能集中各种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同时,也可以使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更集中地落实到这类区域,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面貌不断改善。

此外,通过集中布局、点状开发,在县城及一些重点镇适度发展非农产业,可以避免过度分散发展工业带来的对耕地过度占用等问题。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政府对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设计和总体谋划,是确保全省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是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在各地区各部门充分沟通协调基础上确定的。

政府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中的主要职责是,明确主体功能定位并据此配置公共资源,完善法规、规章和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市场主体根据相关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有序进行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形成,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府主要是通过编制规划和制定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这类区域集聚。

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形成,要通过健全法规规章和规划体系来约束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行为,通过建立补偿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自觉推进主体功能建设。

第一节 战略目标

  到2020年,辽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标是:

  ——空间开发格局清晰。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构建以“一带一区”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主要城市化地区集中全省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总量;

构建以“五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农产品供给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构建以“两屏一带两廊”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不同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更加突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自然优美。

  ——空间结构更加优化。

全省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在10.51%,城市空间控制在4760平方公里以内,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不超过6554平方公里,工矿建设空间适度减少。

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0633平方公里(6095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不低于35413平方公里(5312万亩)。

绿色生态空间扩大,河流、湿地面积有所增加,林地保有量不少于71673平方公里(10750万亩)。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和谐。

不同主体功能区及同类主体功能区不同地区之间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条件差距缩小。

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公共服务覆盖的人口基本匹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重大进展。

城镇化率达到75%。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生态退化面积明显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森林蓄积量达到3.2亿立方米以上。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增加。

用水总量控制在160.6亿立方米以内(不含境外调水量),重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75%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自然灾害防御水平进一步提升。

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产出率明显提高。

表1:

全省陆地国土空间开发的规划指标

  注:

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指标依据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关部门规划数据。

第二节 战略任务

  为完成上述目标,必须着力构建全省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构建以“一带一区”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以大连为龙头高水平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构建“一核、一轴、两翼”空间发展格局;

以沈阳为核心加快沈阳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步伐,构建“一核、五带”空间发展格局;

深入推进辽西北全面突破,使其成为活力迸发的新增长区。

全面推进县城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小城镇,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和承载力。

加快形成以国家优化开发和省级重点开发地区为支撑,以其他地区为组成的全省城市化战略格局。

  ——构建以“五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大力发展以高效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构建以中部平原粮食畜牧精品农业、辽北粮油和畜牧业、辽东林业及特色农业、辽西林草畜牧设施农业、沿海水产粮食果蔬等五大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其他地区为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

  ——构建以“两屏一带两廊”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大力实施青山、碧水等重大生态工程,构建以辽东山地丘陵生态屏障区、辽西丘陵低山生态屏障区、沿海防护林带、辽河流域生态走廊、凌河流域生态走廊为骨架,以国家级和省级限制开发区域为支撑,以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为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第三节 主体功能区划分

  根据国土空间综合评价,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国家和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以是否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以下主体功能区:

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按层级,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面。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应该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

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即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全省各类主体功能区划分如下:

  ——优化开发区域11324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65%。

  ——重点开发区域38861.4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6.26%。

  ——农产品主产区68411.6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6.22%。

  ——重点生态功能区2940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9.87%。

  ——禁止开发区域为221处各类保护区域,点状分布在上述区域之中,总面积为34268.03平方公里。

表2: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区划一览表

表中的一些禁止开发区域之间存在重叠。

第一节 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全省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包括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盘锦等8个市的36个辖区,面积1132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7.65%。

  区域功能定位: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陆海交通走廊,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辐射带动东北地区发展的龙头。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示范区,全省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统筹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强化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功能,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强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重要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强化沈阳、大连中心城市功能,加强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增强节点城市综合实力。

沈阳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东北亚商贸物流服务中心和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区域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是:

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

  ——优化空间结构。

减少工矿建设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适当扩大服务业、交通、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优化城镇布局。

进一步健全新型城镇体系,促进城市集约紧凑发展,围绕区域中心城市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加强分工协作,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优化人口分布。

合理控制沈阳、大连等特大城市主城区的人口规模,增强周边地区和其他城市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引导人口均衡、集聚分布。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

积极发展节能、节地、环保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特别是精细化工产业。

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海洋产业。

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节水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和现代种业。

  ——优化发展方式。

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推广天然气有效利用,壮大循环经济规模,广泛应用低碳技术,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达标排放。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

优化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区域一体化和同城化程度。

  ——优化生态系统格局。

把恢复生态、保护环境作为必须实现的约束性目标。

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净化水系、提高水质,切实严格保护耕地以及水面、湿地、林地和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好城市之间的绿色开敞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第二节 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

  一、沈阳市

  沈阳市域优化开发区域包括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东陵区(浑南新区)、苏家屯区、沈北新区、于洪区。

  功能定位:

国家中心城市,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东北亚商贸物流服务中心,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现代农业,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国内最大的民用发动机研发制造基地、具有影响力的“中国软件名城”。

  ——充分发挥沈阳市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以沈阳市为核心,以周边城市、城镇为支撑,打造辽宁省中部大都市圈,形成合理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实现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建设城市生态区,依托高速公路、国道、铁路绿化带构建绿色生态廊道,沿浑河、蒲河构建水体生态廊道,增加城市内部绿色空间。

加强细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

严格限制开采地下水。

  二、大连市

  大连市域优化开发区域包括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

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生态宜居城市,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

  ——以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建设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造船和海洋工程基地,国际一流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着力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

  ——以沿海防护林及海岸带为主构建沿海生态轴线,围绕铁路、快速交通线、绿地广场、公园构建城市生态区,以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护性园地为主构建绿色生态农业区。

严格控制海水入侵范围。

加强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保障海洋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三、鞍山市

  鞍山市域优化开发区域包括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

重要的冶金和装备制造基地,区域商贸物流中心,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

  ——做优精特钢和钢材深加工、先进装备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