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到必修二专题四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7771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到必修二专题四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到必修二专题四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到必修二专题四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到必修二专题四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到必修二专题四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到必修二专题四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到必修二专题四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到必修二专题四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到必修二专题四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①对罗马而言,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②对世界而言,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1、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

背景: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恢复了天主教活动,并迫害新教徒。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了直接威胁,决定联合起来推翻它。

结果:

荷兰执政威廉三世被英国议会迎立为国王,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复辟王朝的统治结束。

影响:

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为限制王权创造了条件。

(2)《权利法案》(1689年)

国王无权废止法律;

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

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

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结果:

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1787年宪法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①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利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

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

特点: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不同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民主共和制)

国家元首(称谓与产生方法、职能)

国王,世袭、终身。

“统而不治”、国家的象征

总统,选举产生并有任期。

是政府首脑,总揽军政大权。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掌握行政大权

政府首脑即总统,行使行政权。

行政与立法相互独立。

议会和议员产生方式

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

下院议员民主选举产生。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两院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

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议会都行使立法权,实行两院制;

都是司法独立。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

(经济危机、阶级矛盾);

阶级条件:

英法德工人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理论条件:

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革命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亲身参加当时革命实践,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揭露分析。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内容:

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

②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共产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③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设共产主义。

意义: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以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完成了社会主义由实践到理论的重大飞跃。

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十月革命

①《四月提纲》

全面分析俄国革命的特点、任务、前途等问题

为革命指明了方向,革命运动高涨

2“七月事件”

概况:

俄军前线失利,工人和士兵示威游行,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镇压群众,公开反对革命。

政权完全转到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只能采用武装夺权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1月6日-8日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1月7日

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还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国内意义: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②国际意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它同时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

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美苏争锋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①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的雅尔塔体制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和基础

②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③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欧洲削弱,美苏实力增强,形成均衡。

过程:

①“冷战”的公开信号: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冷战”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

“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

②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发出了“冷战”宣言——杜鲁门主义。

③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目的:

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实质:

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④苏联的反击措施: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

⑤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

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3)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①消极影响:

军备竞赛使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②积极影响:

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不同制度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吸取教训,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不结盟运动出现,第三世界崛起。

▲2、新兴力量的崛起

(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①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②195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

③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共体”,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2)不结盟运动

人物:

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

时间:

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①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③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走向多极化

(1)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1991年,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标志战后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

(2)“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一超多强”(美、欧、日、俄、中)

表现:

a、美国:

唯一的超级大国b、欧盟成立: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经济政治一体化,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今25国),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c、日本:

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俄罗斯:

继承前苏联政治遗产,加强经济改革(特别是普京的务实政策)e、中国:

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提高。

(3)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标志:

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得到成员国的批准并生效,欧洲联盟成立,简称欧盟。

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4)俄罗斯走出低谷的表现:

①加强与欧盟关系,发挥在欧洲事务中的大国作用,并以此牵制美国

②车臣问题上不顾西方反对,采取强硬措施

③协调与独联体内各国关系,防止美国渗透

④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

(5)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①综合国力增强,已是政治大国

②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

③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恶化做出了贡献

(6)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必修二基本知识复习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耕作方式的演变: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耕作技术的进步: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朝: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推广。

③唐代:

曲辕犁

(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战国:

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关中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

东汉:

王景治理黄河。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基本经营方式:

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基本特点)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古代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后来出现了家蚕丝。

商周时期:

纺织业地位重要。

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

从事纺织生产的人被称为六职之一

汉代:

在考古出土中发现很多技巧高超、品种繁多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素纱禅衣和起绒锦等。

丝织品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

唐代:

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宋代:

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元代:

黄道婆推广织造技术,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明代:

蚕桑、棉花普遍种植,出现雇工和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水排。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市”的发展

秦代:

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汉代:

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六朝:

民间集市——“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唐代:

草市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

长安的市已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宋代:

“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限制,在城郊与乡村也出现”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明清:

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2)商业都会(商业集中之地)的崛起

有的城市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出现“市井”

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长安)

新朝:

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长安和五都)

长安(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洛阳市场超过长安规模,江南出现都会(扬、杭)。

汴京等都市的商业繁盛

清代:

苏州、汉口、佛山,景德镇,朱仙镇等工商业名镇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含义:

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

总之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了社会进步。

但在封建社会晚期,这种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

(2)“海禁”政策

“海禁”政策:

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世界;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及影响

标志: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影响:

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

②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19世纪6、70年代前后。

途径:

①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②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著名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最重大也是最深刻的变化;

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对封建社会起着瓦解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后)

条件:

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③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著名实业家及企业:

①张謇的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②荣宗敬、荣德生的江苏无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

(4)、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1912-1919年(或“一战”期间)

原因:

1.辛亥革命的推动(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2.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3.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掀起

4.“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主要表现:

实业团体不断涌现、新建厂矿多、新增资本多、轻工业(纺织业和面粉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了增长。

促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阶级基础

(5)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抗战前夕1927----1936)

(6)、国民党统治后期的困境(1946---1949)

①外贸逆差影响②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③官僚资本的压迫

④繁重的捐税负担⑤美国的经济侵略⑥内战的破坏

(7)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地区布局不平衡: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②行业分布不合理:

难以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绝大部分是轻工业,重工业则很少

③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所占比重很小:

1.与外国资本相比,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不如外国资本;

2.与封建自然经济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

发展艰难:

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表现)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三大改造(1953-56)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即社会主义革命)

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共八大(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科学论断,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内容或特点:

“大跃进”: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

人民公社化运动:

小社并大社、追求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危害: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受极大破坏。

(4)“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破坏(1966-76)

①“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②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时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教训:

①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③ 

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历史背景:

1)文革结束后,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2)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

①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③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始由此揭开序幕;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主要的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分户经营,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发展过程:

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这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式和社会面貌;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①管理体制:

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

②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增强了企业的自我改造和发展能力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

形成:

①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②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开放区;

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④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1.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2.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3.判断成败的三条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

4.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5.社会主义的本质。

6.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重要作用:

谈话对处于关健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1992年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4)1997年十五大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容:

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中国服饰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