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759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堰市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十堰市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十堰市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十堰市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十堰市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堰市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docx

《十堰市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堰市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堰市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docx

十堰市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

十堰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理综试题

十堰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调研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60分(生物20分、化学60分、物理8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写在其它区域无效。

4.考生答题过程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

Ⅰ.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9小题,第1~19题每题2分;第20~29题每题2.5分,共63分)

1.下列哪种生命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实验装置

编号

放入种子

的数量

提供的环境条件

光照

水分

温度

空气

1

10粒

有光

适量

20℃

充足

2

10粒

有光

适量

0℃

充足

2.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某种环境条件,某班级生物兴趣小组制定了以下探究方案(见下表)。

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A.光照B.适量的水分C.适宜的温度D.充足的空气

3.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医生会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以提供营养,全营养液中不含有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维生素  D.蛋白质 

4.下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

B.若B代表的结构是胰岛,人进食后血管C内的胰岛素含量明显下降

C.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C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

D.若A为入球小动脉,C为出球小动脉,则血液流过B时会进行过滤作用

5.下列新个体的形成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蚕豆种子萌发长出新植株B.毛桃树枝上嫁接水蜜桃

C.马铃薯块茎形成新个体D.胡萝卜根尖组织培养成幼苗

6.右图为某家庭遗传病的遗传图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该夫妇再生一胎,健康孩子的几率是75%

C.该夫妇再生一胎,孩子患病的几率是75%

D.4若与健康男子结婚,他们的孩子都患该遗传病

7.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预防艾滋病的重点措施是切断其传播途径

B.通常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也会感染艾滋病

C.艾滋病是细菌性疾病

D.共用注射器吸毒不会感染艾滋病

8.下列颜色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夏季暴雨前出现彩虹B.氧气加压降温变为蓝色

C.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变为无色D.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9.下列有关生活常识或事故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临近中考,初三学生应适量食用蔬菜、水果,预防疾病

C.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

D.重复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1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取用液体药品B.检查装置气密性C.除去CO中的水蒸气D.过滤

11.某同学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充足的氧气(或空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12.关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光亮的铜丝放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蓝色,产生大量气泡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13.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白醋和食盐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14.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亮氨酸属于氧化物

B.亮氨酸中含有氧分子

C.1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3:

1:

2

1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白色小球和黑色小球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4种分子

B.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且个数比为3:

1

C.各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后都比反应前升高

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6.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CuSO4、NaCl、NaOH、MgCl2四种溶液

不另加试剂

B

鉴别Na2CO3、(NH4)2SO4、NaCl、NH4Cl四种溶液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并加热

C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D

除去N2中的少量CO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7.以下是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KCl、NaHCO3、KNO3、HClB.KNO3、NaCl、FeCl3、KOH

C.K2SO4、Na2CO3、NaNO3、KClD.Ba(OH)2、NaCl、Na2SO4、Ca(NO3)2

18.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向两份体积和浓度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19.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

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a形成过程中一定只发生物理变化B.b溶液中一定有NaOH和Na2CO3

C.得到的白色固体一定不是纯净物D.干燥剂一定由NaOH和CaCl2组成

20.能直接在家庭电路220伏电压下正常工作的用电器是

A.手机B.电视机C.手电筒D.遥控器

21.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注水的游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

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日食和月食

22.中国航天享誉世界,航天器的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则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A.密度大、熔点高B.密度小、熔点高C.密度大、熔点低D.密度小、熔点低

23.假设导体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

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D.电熨斗仍然能熨衣服

24.十堰地处山区,这里很多人喜欢吃腊肉、香肠,火锅更是以其麻、辣、鲜、香受到青睐。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D.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25.清明节小威一家乘车外出游玩时,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

他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司机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

在此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有

A.液化、汽化B.升华、汽化C.凝华、升华D.液化、升华

26.如图所示,小荷斜拉着行李箱匀速行走在水平路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荷先对行李箱有力的作用,行李箱后对小荷有力的作用

B.小荷对行李箱的拉力与地面对行李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荷拉着行李箱运动的过程中,行李箱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不拉行李箱,行李箱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7.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是

2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灯L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可能是灯L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一定是电阻R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可能是电阻R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9.如图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

A.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4πR2ρgh

B.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ρgh

C.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3πR2ρh

D.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2πR2ρh

Ⅱ.非选择题(共22题共97分)

以下试题为物理内容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30.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可以测出此处海水的深度,此种方法(填“能”或“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31.小明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如图是他设计的电路,图中的虚线框内是开关和电灯的位置,则A位置是,B位置是;小明请电工师傅正确安装完毕,闭合开关,电灯不亮,此时电工师傅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电路的故障为.

32.天然气、风能、煤炭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目前核电站通过控制(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获得核能;核电站发生的能量转化关系是核能→能→机械能→电能。

33.如甲、乙两图所示,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图;发电机是根据现象制成的。

如图丙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条形磁铁,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过程中,弹簧长度(选填“变长”或“缩短”)。

 

34.如图所示电路,灯泡L1、L2、L3分别标有“6V3W”、“6V3.6W”、“10V5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1)如果电源电压为2.4V,要使电流表示数最大,则应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A.

(2)只闭合开关S1时,要使其中一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只不烧坏,电源最大电压是V。

作图题(3分+3分=6分)

35.

(1)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

请画出其成像的光路图,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为吊车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其动力、阻力和阻力臂。

实验探究题(3分+6分+6分+6分=21分)

36.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刻度尺来测量细铁丝的直径,若线圈圈数为32,则线圈长度为,铁丝直径为。

 

(2)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37.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木块A分别在F1、F2和F3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1)实验时要水平、拉动木块;

(2)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和F3,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

(3)由、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3为1.6N,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2N,此时的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N.

(4)评估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