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7406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文档格式.docx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文档格式.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文档格式.docx

影响温差大小的因素主要从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天气和气候状况等角度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

温差大小的比较

原因分析

海洋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陆地小

海洋比陆地热容量大,增温降温慢

高原地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

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的保温作用都弱。

海拔高,年温差小

阴天日温差小,多云雨气候区年温差小

云雨天气及气候使增温降温幅度变小

命题角度 大气的受热过程

[例] (2013·

北京高考)如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B

题组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015·

西安模拟)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上图中(  )

A.b增强B.d增强C.e增强D.c增强

2.图中b的最大值不在赤道,而在北回归线附近是因为(  )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比北回归线附近小

B.赤道上b经过大气路程比北回归线附近长

C.赤道地区的云雨天气比北回归线附近多

D.赤道上的白昼时间比北回归线附近长

解析:

1.C 2.C 第1题,强烈的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灰尘、水汽、温室气体等进入大气中,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以及对地面辐射能量的吸收和大气逆辐射增强。

图中,e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f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b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表示太阳辐射,a表示大气逆辐射。

第2题,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即b比c少),赤道地区虽然正午太阳高度平均比北回归线大,但因赤道地区比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多云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较北回归线附近少。

题组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的应用

烟台质检)读图,回答3~4题。

3.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①B.②C.③D.④

4.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减弱①B.增强②C.减弱③D.增强④

3.C 4.D 第3题,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于地面辐射。

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故正确选项为C。

第4题,人造烟雾主要是CO2等,它可以增加大气逆辐射,即增强图中的④,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考点二 热力环流[重要程度:

★★☆☆☆]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的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具体如下图所示(在下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等压面图的判读

[信息提取]

(1)图中A、B、C、D四地气压值的大小为:

PB>

PA>

PC>

PD。

(2)图中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A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B地,多阴雨天气的是A地。

[图示剖析]

(1)判断气压高低

①据“高高低低”确定水平气压差异。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

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者气压高,下凹者气压低,即PB>

PA,PC>

②据“低高高低”确定垂直气压差异。

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即PA>

PC,PB>

(2)应用气压高低分布的规律,可判断下垫面性质和冷热等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

夏季:

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气温较高;

上凸者为海洋(湖泊),气温较低。

冬季:

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气温较高;

上凸者为陆地,气温较低。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

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

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市,气温较高;

上凸者为郊区,气温较低。

④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近地面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A地;

近地面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B地。

1.热力环流的形成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1)温压关系:

(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

(2)风压关系:

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如上图中①②处风向所示)。

2.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分析

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局部小型环流的成因。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命题角度 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天气状况

浙江高考节选)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完成下题。

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获取信息

推断结论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山坡和谷地间的热力环流十分明显。

根据热力环流的知识分析,白天山坡气流上升,而此时谷地盛行的是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晴空万里。

晚上,大量山坡下沉的冷空气,下沉到谷地,导致了谷地中的气流上升,水汽容易凝结成雨

从图中可知,拉萨白天降水量小,主要集中在夜间(夜雨,晚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之间的雨)

[答案] C

题组一 热力环流的形成

瑞金模拟)图Ⅰ示意我国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

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图Ⅰ          图Ⅱ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C.③地气压高于④地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风向为西北风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下沉气流

1.C 2.A 第1题,读图Ⅱ可知,甲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大于乙地。

可推知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第2题,a位于北半球近地面,利用“右手法则”可推断为西北风,c为东南风或南风。

题组二 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江苏百校联考)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4.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3.B 4.A 第3题,大棚改变的是温度和热量条件,而对光照强度影响小。

第4题,门打开时,大棚和大棚外面形成热力环流,棚内温度高、棚外温度低,门口上方从里向外,下方从外向里,故选项A正确。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重要程度:

★★★☆☆]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类型

高空风

近地面风

图示(北半球)

受力

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斜交

近地面摩擦力影响风速和风向。

近地面摩擦力可以降低风速。

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

反之,则夹角越小。

1.影响风的三种力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水平气压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

大小随纬度而增加,赤道为零

不影响风速的大小

北半球使风右偏,南半球使风左偏

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相反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使风速

减小

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斜穿等压线

2.等压线图的判断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某时地面气压场图。

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

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压线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

(1)气压基本形态的判读

①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

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如图中A处;

由中心向四周变大的为低压中心,如图中B处。

②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

a.高压脊(线):

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处指向低处(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如图中C处。

b.低压槽(线):

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处指向高处(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如图中D处。

③判断鞍部

鞍部是两个高压中心或两个低压中心的中间部位,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如图中E处。

(2)根据气压场类型判断天气

高压区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低压区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低压槽气流辐合,多阴雨天气;

高压脊气流辐散,多晴朗天气。

(3)风向和风力的判定

①风向的判定

a.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b.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角度30°

~45°

,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

②风向表示方法

a.风向标——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b.风向玫瑰图(又称风频图)——坐标值表示风频率大小,方向表示风向;

是将风向分为8个或16个方位,在各方向线上按各方向风出现的频率,截取相应的长度,将相邻方向线上的截点用直线连接的闭合折线图形(如下左图)。

图中该地区最大风频的风向为北风,约为20%(每一间隔代表风向频率5%;

中心圆圈内的数字代表静风的频率)。

c.天气图上的风杆——画有风尾的一方,指示风向。

一道风尾表示风力为2级,每一短划(长划的一半)表示风力为1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风尾和风旗均放在风杆的左侧(如上右图)。

③风向的运用

利用风向可判断以下几方面问题:

a.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

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b.判断南北半球:

向右偏——北半球;

向左偏——南半球。

c.判断高压和低压:

近地面,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

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④判断风力大小

a.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b.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c.不同图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相等,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

命题角度 风向的判断

[例] (2014·

山东高考)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37.5°

N附近高空等压面向地面倾斜

高空为低压区,近地面为高压区

38°

N附近高空等压面向高空倾斜

高空为高压区,近地面为低压区

甲、乙两地位于近地面,且经度相同

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甲地近地面风向为西南风

题组一 影响风的三种力

临沂模拟)在低层空气中,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运动空气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这样,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开地面越远,风速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越小。

据此完成1~2题。

1.假设某地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则下面图示中能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随高度旋转分布形成的曲线的是(  )

 A     B    C     D

2.根据图示信息,高空大气高压可能位于该地的(  )

A.东侧B.南侧C.西侧D.北侧

1.A 2.B 第1题,近地面的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随海拔升高,摩擦力变小,夹角变小,最终与等压线平行,从而可知选项A正确。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高压应位于该地南侧。

题组二 等压线与风

沈阳模拟)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读图,回答3~4题。

3.若图示为北半球,P1>

P2,则O点风向为(  )

A.④或⑤B.③或④C.⑥或⑦D.⑤或⑥

4.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

A.③或⑦B.①或⑧C.⑦或⑧D.②或③

3.B 4.A 图示为北半球,P1>

P2,此等高面若在高空,则图中③表示的风向正确,若在近地面,则④表示的风向正确。

若P1<

P2,则③表示南半球高空风向,⑦表示北半球高空风向。

———————————————[课堂归纳·

体系构建]————————————————

1.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2.地面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

3.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近地面大气运动还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和等压线保持一定夹角。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5·

唐山调研)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下表,完成1~2题。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

城市

天气现象

(白天/夜间)

最高温/最低温

北京

28℃/18℃

上海

25℃/19℃

哈尔滨

24℃/11℃

西宁

22℃/3℃

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上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B.上海该日的降水可能是由台风影响所致

C.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可能是由冬季时气温降低所致

D.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由于距海近

1.D 2.B 第1题,温差小说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第2题,一天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

此时,哈尔滨最低气温为11℃,不可能为冬季;

距海越近受海洋影响越大,最高气温应该越低,从气温可以判断此时上海为夏季,可能受台风影响,带来降水。

双鸭山模拟)读北京某月某日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

A.气温、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气温、地面辐射

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气温D.气温、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4.图示最有可能的月份是(  )

A.一月B.五月C.七月D.十月

3.D 4.C 第3题,太阳辐射在正午时刻最强,夜间无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最大值相对太阳辐射滞后;

大气接收地面辐射升温,故其最大值出现在午后2:

00左右,相对地面辐射滞后。

由此判断图中a、b、c分别为气温、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第4题,图中温度曲线显示,此月份北京气温白天高达30℃以上,夜间气温也在25℃左右,为夏季。

滨州模拟)如图为我国某城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城市市区与郊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温差最大不超过4℃ ②温差最大不超过5℃ ③只考虑温度因素N点近地面的风向为东南风 ④只考虑温度因素N点近地面的风向为西北风 ⑤市区降水量小于郊区 ⑥市区降水量大于郊区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

6.造成该城市近地面等温线由市区向郊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人为热排放B.城市建筑密度C.工业活动D.纬度差异

5.C 6.D 第5题,根据图中等值线判断,城郊之间的最大温差接近5℃;

只考虑温度因素,则N地近地面风由N吹向M,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偏转为东南风;

市区温度较高,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因此降水量大于郊区,故正确选项为C。

第6题,受纬度因素影响,等温线应与纬线大致平行。

受城市人类活动影响,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江西调研)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

图1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2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

hPa)图。

据此完成7~8题。

 尚未点火前,天灯内的空点火后,天灯内的空气分子

气分子密度与大气一样受热,密度降低,质量减小

  图1

图2

7.下面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  )

A    B    C    D

8.在图2中a、b、c、d四地燃放孔明灯,飞得最高的与飞得最远的分别是(  )

A.a地、b地B.b地、c地C.b地、d地D.a地、c地

7.B 8.C 第7题,孔明灯底部点火以后,内部中间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内部两侧的空气则沿灯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

第8题,b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故在b地会飞得最高;

而d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故在d地会飞得最远。

沈阳测试)下图是某地区某一时刻气压分布形势图(单位:

百帕)。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出现降水的区域位于甲处和丙处B.甲地的气温一定高于丁处

C.甲处一定比丙处气压低D.丙处的风力一定大于丁处

10.如果图示天气系统向正东方向移动,48小时后北京市的气压变为1020百帕,则这段时间内北京市天气特征变化最可能是(  )

A.风向由西北变为东北B.风速由快变慢

C.天气由阴变晴D.气压先变低再变高

9.D 10.A 第9题,等压线越稠密说明单位距离间的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强,图中丙处等压线明显较丁处稠密,故D选项正确。

锋面气旋中降水区域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甲、丁可能出现降水。

第10题,可把图中北京向西移至1020百帕等压线与40°

N相交点位置,则风向由现在的西北风转变为东北风,A选项正确。

同时等压线变得更稠密,则风速由慢变快。

11.(2015·

滨州调研)下图是某山区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绘制的等压面和等温面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发现他们已绘制的信息①②③④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他们进行测量的时间可能是(  )

A.9:

00~10:

00B.21:

00~22:

00

C.17:

00~18:

00D.13:

00~14:

B 依据山谷风与热力环流知识可判断若只有一项正确,则必然是③正确,此时出现在夜晚,由于山坡冷空气下沉使谷底较温暖的空气上升。

12.下图是某区域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

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

A 从气流运动方向可看出,图中①位于高压中心、②位于低压中心、③④位于低压槽附近,故①气压最高。

二、综合题(共40分)

13.(2015·

山西调研)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各题。

(24分)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8分)

由此总结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请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等压面。

(6分)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由此可总结出不同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你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

(4分)

本题通过实验现象总结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及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