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政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7128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市政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Word格式.docx

g

原子半径/nm

0.037

0.074

0.082

0.102

0.143

0.152

0.186

最高化合价或最低化合价

+1

﹣2

+3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稳定性的强弱:

b>d

B.金属性的强弱:

f<g

C.元素e的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e<g

7.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①Al(OH)3②Al2O3③Al④NaHCO3⑤Mg(OH)2.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④⑤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C.除第一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9.若将铝粉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能放出氢气,且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Ba2+、Cl﹣、NO3﹣B.NH4+、CO3﹣、NO3﹣、Na+

C.NO3﹣、K+、[Al(OH)4]﹣、OH﹣D.Na+、Ba2+、Mg2+、HCO3﹣

10.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来混合溶液中Al2(SO4)3和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6:

1B.3:

1C.2:

1D.1:

2

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SiO2→SiB.SiO2→H2SiO3C.Si→Na2SiO3D.CO2→C

12.下列图示实验合理的是(  )

A.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

S>C>Si

B.图2为制备少量氧气

C.图3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

D.图4为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氯化氢与氨气相遇,有大量的白雾生成

B.用铂丝蘸取硫酸钠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

C.氯化亚铁溶液与无色的KSCN溶液混合,溶液呈红色

D.SO2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红色不再出现

14.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物质颜色是需要注意的.下列关于颜色的描述正确的个数是(  )

①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呈紫色

②KI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

③溴水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无色.

A.1个B.2个C.3个D.4个

15.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结论

S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SO2是电解质

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

还原性:

Mg>C

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粗硅

非金属性:

Si>C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有

A.③④B.②④C.①②D.全部

16.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

H2O>HF>H2S

②还原性:

HI>HBr>HCl

③酸性:

HNO3>H2CO3>HClO

④分散质粒子直径:

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A.①③④B.②④C.①④D.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分)

17.向一铝制易拉罐中充满CO2后,再往罐中注入足量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立即严封罐口,不一会儿就发现易拉罐变瘪,再过一会易拉罐又鼓胀起来,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1)易拉罐开始变瘪的原因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易拉罐又鼓胀起来的原因是: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图中A~J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D为金属单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是  ,H是  .(填化学式)

(2)写出J与D反应转化为G的离子方程式  .

(3)A在常温下也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硅酸钠被国家列为“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品”和“今后我国无机化工产品发展重点”之一.如图是用海边的石英砂(含氯化钠、氧化铁等杂质)制备硅酸钠的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1)要将上流程图中洗出液中的溶质析出,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结晶B.冷却结晶C.先蒸发,再冷却结晶D.先冷却,再蒸发结晶

(2)在以上流程中,要将洗净的石英砂研磨成粉末,目的是  .

A.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B.作为催化剂载体,增加反应物与催化剂接触面积,增加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C.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D.增加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降低生产成本.

(3)蒸发时用到的硅酸盐仪器有  .

(4)上流程中加入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0.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且均小于18;

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

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元素原子M电子层有1个电子,D的单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且有毒.

(1)画出B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若C元素某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2,则C元素的该核素表示为  .

(3)B、C、D三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

1:

1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  ,该化合物在水溶液

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4)写出D的单质与A、B、C三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1.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

I.若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Y和Z可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写出铜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Ⅱ.若Y和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2

(1)工业上生产Y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X的最高价氧化物通入到硅酸钠溶液中,实验现象是  .

(3)X单质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当电子转移0.4mol时,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  .

22.某小组同学为探究H2O2、H2SO3、Br2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打开活塞a,滴加氯水,关闭活塞

A中溶液变为红棕色

吹入热空气

A中红棕色明显变浅;

B中有气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混合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停止吹入空气,打开活塞b,逐滴加入H2O2溶液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

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实验操作Ⅱ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  .

(3)装置C的作用是  ,C中盛放的药品是  .

(4)实验操作Ⅲ,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

(5)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

【分析】用作半导体材料的物质其导电性应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据此解答.

【解答】解:

铝、铁都是导体,碳单质中石墨为导体,金刚石等为绝缘体,而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故选:

B.

【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67166Ho中质子数为67,质量数为16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据此分析解答.

67166Ho中质子数为67,质量数为16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66﹣67=99,由题意知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为67,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99﹣67=32.

故选A.

【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C.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失电子能力越强;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A.由于C、Si同属都IVA族,且C在Si的上一周期,则C的非金属性比Si强,则CH4比SiH4稳定,故A错误;

B.O2﹣与F﹣电子层结构相同,但氧的核电荷数少,所以O2﹣半径比F﹣的大,故B错误;

C.Na和Cs同主族,Cs金属性强,则Cs随着能力大于Na,故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

Cl>S>P,所以其最高价因为的水化物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减弱,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氢氧根离子中质子数为各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一个氢氧根离子中的质子数是9个,电子数是10个.

氢氧根具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

A、CH4具有10个质子和10个电子,二者不相同,故A错误;

B、NH4+具有11个质子和10个电子,二者不相同,故B错误;

C、NH2﹣具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二者相同,故C正确;

D、Cl﹣具有17个质子和18个电子,二者不相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

C.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X、Y、Z为短周期元素,则X一定为第一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应为He元素,结合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为F元素,Z为S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判断元素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e元素,Y为F元素,Z为S元素,则

A.Z为S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B.Y为F元素,无正价,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B错误;

C.X为He元素,性质稳定,不与水反应,故C错误;

D.非金属性:

F>S,则稳定性:

HF>H2S,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a、f、g的最高正价为+1,为第ⅠA族元素,原子半径a<f<g,故a为H元素、f为Li元素、g为Na元素.b、d的最低负极为﹣2价,处于第ⅥA族,b的原子半径较小,故b为O元素,d为S元素.c、e的最高正价为+3,处于第ⅢA族,c的原子半径较小,故c为B元素、e为Al元素,据此解答.

分析表中数据得:

a为H元素,f为Na元素,g为K元素,b为O元素,d为S元素,c为B元素,e为Al元素.

A、非金属性:

b>d,所以氢化物稳定性的强弱:

b>d,故A正确;

B、同主族从上往下金属性增加,所以金属性的强弱:

f<g,故B正确;

C、元素e为Al元素,氧化铝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故C错误;

D、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e<g,故D正确;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

①两性物质:

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

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

NaHCO3、KHS、KHSO3、NaH2PO4等;

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

(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

④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

Zn、Al等;

⑤某些非金属:

Si、S等;

⑥其它一些物质.如:

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

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

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

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

d、具有氧化性酸:

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解答本题.

①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①符合;

②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②符合;

③金属铝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但是铝不属于化合物,故③不符合;

④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与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④符合;

⑤氢氧化镁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但是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⑤不符合.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A.氟元素、氧元素没有正化合价;

B.副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只有第四、五周期容纳18种元素;

D.ⅠA族元素包含氢元素与碱金属元素.

A.氟元素、氧元素没有正化合价,故A错误;

B.副族元素属于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不含非金属性元素,故B正确;

C.第二、三周期容纳8种元素,第六周期、第七周期(排满)容纳32种元素,只有第四、五周期容纳18种元素,故C错误;

D.碱金属元素包含锂、钠、钾入、铯、钫,ⅠA族元素包含氢元素与碱金属元素,故D错误,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若将铝粉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能放出氢气,则溶液可能为强碱性或非氧化性酸溶液,如离子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不发生任何反应,则可大量共存,以此解答.

A.溶液中含有NO3﹣,与铝反应不生成氢气,故A错误;

B.碱性条件下NH4+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条件下CO3﹣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

D.无论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HCO3﹣都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首先发生反应Mg2++2OH﹣═Mg(OH)2↓、Al3++3OH﹣═Al(OH)3↓,然后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由图可知,溶解Al(OH)3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mL,根据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可知,沉淀Al3+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沉淀Mg2+、Al3+总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50mL,计算沉淀Mg2+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确定溶液中n(Mg2+):

n(Al3+),据此计算解答.

首先发生反应Mg2++2OH﹣═Mg(OH)2↓、Al3++3OH﹣═Al(OH)3↓,然后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由图可知,溶解Al(OH)3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mL,根据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可知,沉淀Al3+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0mL×

3=30mL,沉淀Mg2+、Al3+总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50mL,计算沉淀Mg2+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50mL﹣30mL=20mL,则n(Mg2+):

n(Al3+)=

×

20mL:

30mL=1:

1,故原来混合溶液中Al2(SO4)3和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1:

2,故选D.

【分析】A.二氧化硅与焦炭在高温下生成硅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

C.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

D.二氧化碳与镁反应生成氧化镁与碳;

A.二氧化硅和碳高温反应制得粗硅,反应方程式为:

SiO2+2C

Si+2CO,所以能实现一步转化,故A不选;

B.二氧化硅和水不反应,所以由二氧化硅生成硅酸不能实现一步转化,一般是先用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硅酸钠,再用硅酸钠和盐酸反应制取硅酸,故B选;

C.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反应方程式为:

Si+2NaOH+H2O═Na2SiO3+2H2↑,所以能实现一步转化,故C不选;

D.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单质,反应方程式为CO2+2Mg

2MgO+C所以能实现一步转化,故D不选;

故选B.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

B.过氧化钠为粉末固体;

C.不能在量筒中稀释;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A.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则酸性为硫酸>碳酸>硅酸,则非金属性为S>C>Si,故A正确;

B.过氧化钠为粉末固体,关闭止水夹不能使反应停止来制备少量氧气,故B错误;

C.不能在量筒中稀释,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C错误;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利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考点】焰色反应;

氨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

【分析】A.雾是小液滴,烟是固体小颗粒;

B.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C.SCN﹣与Fe2+无法生成红色溶液;

D.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原来的有色物质.

A.HCl+NH3=NH4Cl,生成氯化铵小颗粒,应为白烟,故A错误;

B.硫酸钠含钠元素,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故B正确;

C.SCN﹣与Fe3+形成血红色的溶液,与Fe2+无法生成红色溶液,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原来的有色物质,再出现红色,故D错误.

【考点】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焰色反应.

【分析】①K元素的焰色反应必须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

②碘单质遇淀粉试液变蓝色,碘离子遇淀粉试液不变色;

③四氯化碳能萃取溴水中的溴.

①K元素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滤掉黄光的干扰,故①正确;

②因单质碘才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碘离子遇淀粉试液不变色,所以KI溶液中I﹣不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故②错误;

③因溴水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溴从水中转移到CCl4中,CCl4因溶解溴呈橙红色,故③错误;

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