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起重机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708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式起重机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门式起重机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门式起重机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门式起重机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门式起重机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门式起重机应急预案.docx

《门式起重机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式起重机应急预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门式起重机应急预案.docx

门式起重机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对门式起重机突发事故制定预案,减少人员伤亡及降低事故损失。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门式起重机施工。

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发生紧急事件时,现场指挥部在总指挥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见图1。

图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荣军

组员:

王太民董广泉丁琳梅向阳向童

安全消防组:

董广泉

环境安全组:

王太民

后勤救援组:

向童

设备抢修组:

丁林

安全保卫组:

梅向阳

3.2应急救援岗位职责

3.2.1应急救援指挥人员的主要职责

(1)组织制订门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状态下设立的办公室、安全保卫组、安全消防组、医疗救护组、后勤救护组、事故分析调查组、通信联络人员、善后工作组等内部机构的工作职责及各级人员的职责。

(7)负责门式起重机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3.2.2现场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对门式起重机事故现场的危险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

(2)传达和落实指挥部的指令和安排,保证现场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3)协调现场救援各职能组工作,按预案程序实施救援。

(1)做好现场保护和警戒工作,在保障应急救援工作安全进行的前提下应尽量保护现场。

(2)协助疏散和撤离事故现场周边危险区域无关人员。

(3)维持救援现场秩序,保证救援通道畅通。

(4)负责通信保障。

(1)将受伤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事故发展链条,防止事故的恶化和扩大。

(3)负责门式起重机的紧急抢修和应急设备的监测等。

3.2.5后勤救护组的主要职责

(1)负责后勤物资的供应,包括应急救援保障、设备技术资料、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通信设备及资金等。

(2)提供现场后勤保障服务。

(3)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通知相关医疗部门或送往医院。

负责现场设备抢修及设备保障排除。

3.3应急救援物资

表1应急救援物资表

序号

物资名称

数量

备注

1

救援车

3辆

2

照相机

3部

3

对讲机

20部

4

救援医疗器材

5套

镊子、剪子、热水袋(可做冰袋)、止血带、医用纱布、药棉、外用绷带等

5

安全帽

60顶

6

安全带

60副

7

雨衣

60套

8

手套

60副

9

氧气袋

10个

10

绷带

80卷

11

手电筒

50个

12

绳子

500m

13

梯子

20架

14

担架

3副

15

10t手葫芦

5个

16

吊车150t

1台

17

装载机ZL50C

1台

18

砂轮切割机

2台

19

氧气、乙炔设备

10套

20

干粉灭火器

20个

4、危险源辨识与事故后果预测

分析门式起重机伤害事故及原因,以下紧急情况均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1)触电事故;

(2)碰撞挤压事故;

(3)起重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4)吊具或吊物坠落事故;

(5)起重机倾翻、折断、倒塌事故。

5、预警和预防机制

依各类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由质检部、施工部和机务安全部负责监督检查。

6、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将事故信息上报上级组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6.1事故发生后的内部报告程序

发生事故后,现场操作或作业人员第一时间报告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现场确认并向应急援救指挥部报告情况(发生事故设备型号、参数、位置、事故程度、大致损失情况等),事故报告程序按图2所示流程进行。

图2项目内部事故报告程序图

6.2门式起重机发生危险状态时的紧急处置

可根据现场实际出现的事故(隐患)现象,参照各自设备维修使用说明书中的故障排除和紧急情况处置条款执行,以切断事故发展的链条,使突发危险从事故的临界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

应根据事件类型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切断危险电源、转移或阻挡坠落的物料伤人、受威胁人员的撤离、现场隔离等。

(1)现场警戒和隔离

根据现场人员状况和数量,警戒和隔离适当区域,同时应注意保证紧急救援的通道畅通,避免坠落伤害继续扩大和围观人员妨碍现场救援工作。

(2)现场抢险救出伤员

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下,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人员坠落情况,指挥抢险组人员,用相应的工具、设备和手段,尽快抢救出坠落的伤员。

(3)医疗救护组现场施救和送救伤员

(4)抢险必须由经过演练和专业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抢险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

(5)现场指挥人员可用扩音器(或话筒)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1)现场警戒和隔离。

现场指挥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由安全保卫组实施区域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

(2)安全消防组抢险人员迅速通知电工检查配电箱,检查停电的原因,如是电网停电,立即联系供电所,确定来电的时间,超半小时,启动发电机,把桥板放到不影响生产的地方,等来电继续操作;如因其他原因停电,组织持证维修人员,查明原因,解决问题后再进行调运桥板。

(3)如有危险吊具或吊装物时,应视情况切换备用电源或固定吊物位置。

(4)救援设备操作人员应由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和登高作业证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人员高空坠落。

(5)高空、地面抢险人员应统一指挥,协调行动,根据情况地面可设防止被困人员及施救人员高空坠落的保护措施(充气减震垫、防护网等)。

(1)现场警戒和隔离

根据现场情况,安全保卫组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

(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

通信联络人员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广播、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安全保卫组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

(3)紧急抢险救出伤员。

由安全消防组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汽车起重机、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体搜救受伤人员。

(4)医疗救护组运送急救伤员。

(5)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专家(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并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

(6)搜救伤员时,如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起重机在维修、吊装及运行过程中碰撞挤压作业人员时:

(1)立即停机或实施反向运行操作,应急救援现场安排专人监护空中物品或吊具,后勤救护组采取防护措施。

(2)安全消防组抢险人员穿戴必需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滑鞋等),进入危险区域救出伤员,若伤员挤压在物件中无法脱身,应采取其他必要的手段(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实施救援。

(3)医疗救护组负责救护和运送伤员。

(1)切断电源。

安全消防组迅速将起重机的总电源断开。

(2)安全消防组抢险人员用绝缘物(棒)或木制杆件分开导电体与伤员的接触。

(3)医护人员实施人工呼吸或其他方法救护伤员。

(4)总电源切断前禁止盲目施救。

(5)被困司机在起重机漏电的情况下,如未断开总电源,禁止自行移动,以避免跨步电压对人身的伤害。

(6)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服、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1)现场警戒和隔离。

根据现场情况,安全保卫组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

(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

通信联络人员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广播、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安全保卫组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

(3)紧急抢险救出伤员。

(4)由安全消防组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汽车起重机、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件搜救受伤人员。

(5)医疗救护组运送急救伤员。

(6)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专家(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如果已发生燃、爆事故,应同时组织消防组进行消防工作,注意着火的油和熔融状态下的钢(铁)水禁止用水来灭火。

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

(7)搜救伤员时,一般不宜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以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6.3事故确认、分析和救援程序

事故确认的内容包括事故地点、影响范围、事故类型等技术要求;分析程序的内容包括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初步分析事故趋势,确定应急迅速启动的程序。

门式起重机组长接到事故报警后,先初步评价和确认事故的地点、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事故类型,并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人员,指挥人员根据报告的信息结合门式起重机施工使用情况、安全运行状况、自然环境等情况进行初步研究和评估确认,做出应急反应。

第一,确认现场应急救援程序是否立即实施;第二,根据门式起重机事故的实际情况和现场的人力、物力资源情况采取应急救援措施;第三,根据事故的范围、损失情况及发展状况决定上报应急救援总指挥,应急救援总指挥,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报告情况决定启动门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决定上报上级部门,是否要求外部救援力量的支援,流程如图3所示。

图3事故确定、分析和救援流程

6.4事故外部报告程序

事故确认后,在项目上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相应应急指挥中心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外部报告程序如图4所示。

图4事故外部报告程序

应急救援总指挥接到报警后,在作好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的同时应按《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有关规定,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状、伤亡数量、损失情况及危险扩大趋势,是否需要外部救援等情况及时上报地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当地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中心,必要时启动地市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共同抢险和应急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

具体见《突发事件应急通讯录》。

6.5事故监控措施

包括监控和分析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有扩大危险趋势。

事故监控由现场指挥部具体实施。

(1)安排专人随时监控门式起重机事故现场(整机及构件的稳定情况、金属结构的变形及危险部位的变化、坠落吊物的稳定性、伤员抢救的进度等)情况,并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判断事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有无进一步扩大的危险。

(2)收集门式起重机原始资料,根据现场状况分析和认定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并对人员伤亡及物品损失情况进行汇总上报。

6.6人员疏散与安置原则、措施及启动条件

对门式起重机事故现场危险程度进行快速预测,对可能扩大的危险和发生整机倒塌或吊物坠落引发受害区域危险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温低温、腐蚀等物质)连锁反应,危及区域内的人员安全和财产损失时,应急指挥部应报请应急救援总指挥,确定是否实施人员疏散和安置。

(1)明确疏散路线和安置人员名单、数量、地点。

(2)应急指挥部组织和帮助疏散和安置。

(3)检查落实安置人员生活、安全等状况。

(4)根据救援工作的进度决定安置人员的回位。

6.7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

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清理,进行现场警戒,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