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6555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Word文件下载.docx

《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Word文件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Word文件下载.docx

  10.班级管理常见的几种模式有( )。

  A.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B.制度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C.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D.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教师管理、目标管理

  11.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1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3.品德是( )。

  A.自然现象

  B.生物现象

  C.个体现象

  D.社会现象

  14.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 )。

  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B.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C.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D.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5.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诺笃尔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 )。

  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反复实践

  2.德育的形式有( )。

  A.家庭德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社区德育

  3.直观教具可分为( )。

  A.实物教具

  B.图形教具

  C.模型教具

  D.模象教具

  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5.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个阶段是( )。

  A.确定课程目标

  B.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C.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D.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6.广义的教育包括(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社区教育

  7.学生文化的功能特点有( )。

  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互补性

  8.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有(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论

  D.性善论

  9.素质教育倡导建立的师生关系是( )。

  A.平等

  B.和谐

  C.互助

  D.民主

  10.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有( )。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教育活动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1.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 )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的政治思想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4.从国家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可以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或者是具体的。

  5.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6.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指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等书面形式的材料。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9.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10.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1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12.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1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1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5.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 

四、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共20分)

  

(一)

  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

“李华同学在体育课上表现很活泼。

”老师点评道:

“很好。

”学生乙站起来说:

“河里的水很活泼。

”老师沉吟了一会,点评说:

“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句子不贴切。

”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

  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

( )[不定项选择题]

  A.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B.没有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

  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D.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二)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1.你认同老师的这种做法吗?

( )[单选题]

  A.认同

  B.不认同

  2.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有何依据?

  A.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B.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C.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D.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3.这些教学方法有何可取之处?

  A.学生学会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B.让学生学会开动脑筋

  C.让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D.让学生学会意义识知。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这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主要观点。

  2.D【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3.A【解析】教学策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

  4.C【解析】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5.B【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6.B【解析】只有领会了知识,才能很好地巩固与运用。

因此,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7.B【解析】精神或观念体现了学校的主导思想,所以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8.C【解析】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9.A【解析】学校的其他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

因此,教学是学校的中心。

  10.A【解析】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运作方式,可以将班级管理分为常规管理模式、平行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包含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11.D【解析】古希腊半岛有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由于地理的、政治经济的原因两者的教育体制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与方法也不同,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12.B【解析】少年期是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少年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所以是“危险期”。

  13.C【解析】品德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

  14.B【解析】卢梭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认为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越好的教育。

  15.D【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可知,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诺笃尔普。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和反复实践。

  2.ABC【解析】德育的形式主要有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

  3.AD【解析】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

实物教具和模象教具。

  4.ABCD【解析】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

  5.ABCD【解析】泰勒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

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6.ABC【解析】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属于广义的教育。

  7.ABCD【解析】学生文化的特征主要是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和互补性。

  8.ABC【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有三种:

内发论、外铄论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论。

  9.ABCD【解析】素质教育倡导建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和民主的。

10.ABCD【解析】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有: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是非判断题

  1.×

【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解析】略。

  3.√【解析】略。

  4.×

【解析】从国家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只能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可能是具体的。

  5.√【解析】略。

  6.×

【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7.×

【解析】分组教学与班级授课制比较有其优点,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分组教学在管理上不如班级教学的管理方便,从而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所以不能说分组教学就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解析】略。

  9.√【解析】略。

  10.×

【解析】错在只看到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而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和完善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人的发展过程。

两者不是一回事。

  11.×

【解析】

(1)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

(2)一个国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由政治决定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12.×

(1)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

(2)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13.×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

(2)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环境的配合,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14.√【解析】

(1)我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5.√【解析】

(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

(2)教学是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四、情境分析题

  

(一)ABC

  

(二)1.A

  2.ABCD

  3.ABCD

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机考真题及答案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2.一个I0岁的儿童能够通过9岁组的全部项目和10岁组的一半项目,按照比率智商计算,他的智商是()。

  A.90

B.95

C.100

  D.105

  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4.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兴趣

  B.认知内驱力

  C.高尚的动机

  D.成功感

  5.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6.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7.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8.关于人的学习工作中精神状态和注意力的变化模式,说法错误的一种是()。

  A.先高后低

  B.中间高两头低

  C.先低后高

  D.中间低两头高

  9.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10.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认知与情感成分

  11.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2.可采用()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13.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A.教学过程之前

  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之中

  14.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A.教材

  B.情境

  C.生存

  D.学生

  15.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

  A.年龄差异

  B.学习方式差异

  C.兴趣差异

  D.性别差异

  E.社会文化差异

  2.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

  A.遗传

  B.人际关系

  C.社会环境

  D.学校教育

  3。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

  A.获得

  B.转化

  C.猎取

  D.评价

  4.要想使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

  A.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

  B.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C.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D.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5.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

  A.结构化

  B.一体化

  C.网络化

  D.标准化

  6.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些感知规律包括()。

  A.强度律

  B.活动律

  C.层次律

  D.差异律

  E.组合律

  7.打篮球属于()。

  A.细微型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

  C.徒手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E.闭合型操作技能

  8.道德行为包括()。

  A.道德行为技能

  B.道德行为习惯

  C.道德行为认知

  D.道德行为情感

  E.道德行为体验

  9.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

  A.请求

  B.认可

  C.拒绝

  D.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E.自我欣赏

  10.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A.总体目标

  B.具体目标

  C.产生条件

  D.行为准则

  E.教学目标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

  2.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3.青年初期是个体在心理、生理和社会性上向成年人接近的时期。

  4.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横向的维度。

  5.元认知过程是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6.自我意识是个体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7.课堂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

  8.定势只可以成为正迁移的心理背景。

  9.学习者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识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叫做概念形成。

  10.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洛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这否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12.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3.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能通过训练获得提高。

  14.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地增强记忆。

  15.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8分,共16分)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学习了课文的最第一段,教师打出了幻灯片,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一想:

看着狐狸叨起了肉进了洞,乌鸦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

乌鸦会很伤心,心想:

唉,都怪我爱听好听话,才会上当。

乌鸦真后悔,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时就有肉吃了。

  老师正想总结,却有一男生忽然站起来,说:

“乌鸦心想:

嘿!

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

不就是一块肉吗,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

”顿时,全班哄堂大笑。

  1.你认为老师应该怎样对待这名男同学?

()[单选题]

  A.批评

  B.鼓励、启发

  2.老师的做法中体现了哪些教学原则?

()[不定项选择题]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王老师要求学生值日的时候把放在角落的痰盂洗干净,并对学生讲述了保持教室卫生对大家的好处。

但是学生无动于衷。

于是,王老师自己把痰盂刷洗干净。

几天后,王老师惊奇的发现班里的痰盂干净了。

王老师趁热打铁,利用班会和学生讨论了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

从此后,王老师再也没有为班级卫生操心。

  该案例中,王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E不定项选择题]

  A.树立榜样

  B.价值辨析

  C.强化与惩罚

  D.群体约定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B【解析】比率智商的算法是IQ一(智龄/实龄)×

100。

  3.C【解析】先行组织者技术是奥苏伯尔提出的。

  4.B【解析】略。

  5.A【解析】13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

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6.C【解析】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7.A【解析】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是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而进行分类的。

  8.D【解析】一般存在三种模式:

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和先低后高。

  9.C【解析】根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启发式。

  10.B【解析】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11.D【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12.B【解析】失眠可能由压力事件、脑力或体力劳动过度引起,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生物,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治疗。

  13.D【解析】略。

  14.D【解析】能主动自觉地关注学生是教师成熟的主要标志。

  15.D【解析】反射最早是由桑代克提出的。

  1.ADE【解析】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

  2.ACD【解析】略。

  3.ABD【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

  4.ABCD【解析】由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可知以上选项均对。

  5.ABC【解析】从迁移角度讲,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6.ABDE【解析】这些感知规律包括:

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

  7.BD【解析】略。

  8.AB【解析】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9.ACD【解析】肯定性训练可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请求、拒绝、真实表达自己意见和情感。

  10.BCD【解析】行为目标的陈述的三要素是:

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准则。

  1.-7【解析】略。

  2.√【解析】略。

  3.√【解析】略。

  4.×

【解析】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横向和纵向的维度。

  5.×

【解析】认知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

  6.√【解析】略。

  7.×

【解析】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要素的相互协调。

  8.X【解析】定势既可以成为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

  9.×

【解析】学习者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识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公共关键特征,这叫做概念同化。

  10.×

【解析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1.×

【解析】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是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12.√【解析】略。

  13.√【解析】略。

  14.√【解析】略。

  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