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6192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备课资料文档格式.docx

如图所示: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还没到视网膜就会聚成像,到视网膜时已经变成了一个模糊的光斑

近视眼患者可以戴凹透镜做的眼镜,让光适当发散,使清晰的像向后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

【例】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

现在的中学生患近视眼的很多,矫正的方法是配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

 

前;

因为近视眼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偏强,使光提前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成像,所以需要配戴的眼镜,应能使进入眼睛的光变得发散一些,因此用凹透镜做镜片。

知识点3:

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远视眼和老花眼都有一个

共同的特征: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来自近处某点的光

还没会聚成像就到视网膜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患者可以戴凸透镜做的眼镜,让光适当会聚,使清晰的像向前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

【例】 在下图中,    (填“甲”或“乙”)图表示远视眼成像示意图。

矫正远视眼应配戴的镜片是    (填“凸”或“凹”)透镜。

甲;

凸 

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差,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故甲图是远视眼的成像示意图。

矫正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帮助眼睛增强对光的会聚能力。

知识点4:

眼睛的度数与焦距的关系

因为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

大小,物理学中就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所以Φ=

用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眼镜的度数,一般用符号D表示,即眼镜的度数D=

×

100(其中f以米作为单位)。

远视眼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为凸透镜,其度

数是正数,近视眼镜的镜片为凹透镜,其度数是负数。

【例】 老花镜的镜片是    透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作为单位)的倒数乘以100。

小明拿着爷爷的老花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拿一张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时距老花镜25cm,则小明爷爷的老花镜是    度。

凸;

400 

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该镜片的度数D=

100=

100=400度。

考点1:

正常眼、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对比

【例1】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

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

如图所示,    (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配戴    (填“凸”或“凹”)透镜片制成的眼镜。

乙;

凹 

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的折射

能力过强,像成在视网膜

的前面,据此判断乙图是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

图。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患近视眼的人配戴凹透镜可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考点2:

以眼睛为载体考查凸透镜成像的探究以及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例2】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成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成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成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

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

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 

因为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会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变得发散,使成得的像向后移,所以撤去眼镜,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只有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才可以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因此正确选项为C。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同学调节天平平衡时,未发现游码在标尺上2g处,始终无法调平天平,于是,她在左盘内放了1g沙子,终于通过平衡螺母把天平调平衡了,开始称量物体时,她在右盘放入20g砝码2个,5g砝码1个,并将游码移到4g处,天平刚好再次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

A.49gB.48gC.45gD.47g

2.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A.把纸撕成碎片B.把铁丝烧红

C.上图中烛焰上方被加热的空气D.氧气瓶里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3.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

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4.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A.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

B.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

C.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D.穿过玻璃杯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5.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A.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B.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C.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D.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6.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m

C.6m

D.5m

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湿衣服晾晒后变干B.铁水被烧铸成工件C.冰棒冒出“白气”D.秋天房顶上结霜

8.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9.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

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处于120dB环境中,对人体没有伤害

B.利用B超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是15 

Hz,则它翅膀每分钟振动15次

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装有消声器,主要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1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2.6×

102_____;

牛奶的密度大约为1.02_____;

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_____.

12.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你认为凸透镜的焦距f_____(可能大于/等于/一定小于)距离L.然后小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白纸,如果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一定_____(大于/等于/小于)刚才测得的距离L。

13.生产生活中常用到物态变化知识,如液化气是利用____方式将气体液化便于储存;

利用涂擦在发烧病人身上的酒精____(填一种物念变化)吸热使病人快速降温;

利用在云层中喷洒的干冰升华时____(填“吸”或“放”)热以达到人工降雨。

14.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

15.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

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当入射角达到_____°

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如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

三、计算题

17.有一个玻璃瓶质量为400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900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800g(已知水的密度p水=1.0×

103kg/m3)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3)玻璃瓶装满密度为1.6×

103kg/m3的蜂蜜后总质量。

18.科学家利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2.56s反射回来,则地球与月球相距多远?

太阳到地球最大距离是1.5×

108km,太阳光要多久射到地球上来?

四、实验题

19.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_____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

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进行实验

B.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靠拢,调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清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2)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0cm,当烛焰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接着把烛焰移至20cm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选填:

“左”或“右”)移动。

21.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

(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大小关系.

(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

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像

(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22.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把装有初温为___℃(如图乙所测)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安装丙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

冰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实验测得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

(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小华由此得出结论:

水的沸腾不需要吸热,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选填“错误”或“正确”)的,水还继续沸腾的原因是________.

2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声现象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不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②轻敲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③用力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1)由①②对比可以说明:

物体的_________产生声音。

(2)由②③对比可以说明:

声音的_________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24.有如图所示的一石块,已知其密度(ρ石表示)。

要测量其体积,任选仪器,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可画图说明,记录的数据用常用符号表示(注明:

若选用量筒时,要考虑石块体积较大是不能放入量筒内的)。

(一)方法一

(1)选择器材

(2)实验步骤及实验要记录的数据

(3)石块体积的表达式

(二)方法二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11.kgg/cm3dm3

12.可能大于小于

13.压缩体积蒸发吸

14.发声体在振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15.增大(或增加)41.8小于

16.1mm2.50cm

17.

(1)500cm3;

(2)0.8g/cm3;

(3)1200g。

18.84×

108m500s

19.mL2mL偏大

20.E、B、C、D、A缩小右

21.

(1)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

(2)像与物(3)垂直(4)虚(5)能

22.-4慢自下而上晶体98错误石棉网、烧杯、铁圈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石棉网、烧杯、铁圈答出一个便可给分),水还继续吸热

23.振动响度

24.详见解析

1.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已知甲物体的体积V甲=V0,乙物体的体积V乙=4V甲,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3倍,若两物体中只有一个是空心,则

A.甲物一定是空心的

B.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0

C.空心部分的体积是1.2V0

D.空心部分的体积是0.8V0

2.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正方体上截去一部分,且截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如图所示,则所截去的高度h甲、h乙的关系是

A.h甲一定大于h乙B.h甲一定小于h乙

C.h甲可能大于h乙D.h甲可能等于h乙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

B.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变矮了

C.因为红外线有很强的热效应,所以常用来做遥控器

D.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

4.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二寸的半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二寸的全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A.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B.小明往前移,并

使镜头往外伸

C.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D.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cmB.10cmC.15cmD.18cm

6.以下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8.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

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听诊器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10.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1.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质量_____,密度_____,体积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_____,它是光的_____现象造成的。

13.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

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

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

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

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15.夏天,下大雨之前总伴有打雷和闪电,我们听到轰隆隆的雷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_m/s,小明看到闪电后约8s听到雷声,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_____m。

(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16.爸爸驾车带小辉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72km/h合_________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h,则汽车行驶了________km,行驶途中小辉看到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了_______为参照物.

17.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

液体与烧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1)烧杯的质量;

(2)这种液体的密度;

(3)一个能装下200克酒精的瓶子,能不能装下200克这种液体?

若不能装下,最多能装多少?

若可以装下,这些液体占多大的体积?

18.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路程为296km,一辆小车以74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又以100km/h的速度行驶完后一半路程。

求:

(1)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多少h?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9.25.小雨为了帮助家人测定盐水的密度,课余时间和同学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一起测量盐水的密度,她们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她们第一次的测量过程:

(1)该实验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小雨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移动;

(3)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后,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接下来小雨称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6g,则小雨在这次实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________g/cm3.

(4)就在她们为测出盐水的密度而高兴的时候,小刚发现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归零。

通过分析实验过程及数据,她们认为这样会使测得的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为了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

紧接着,小芊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3)小芊同学把蜡烛往左移动10cm,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要想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

撤掉光屏后,眼睛从光屏一侧望向凸透镜(如图所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4)如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小明用一束激光从透明的盒盖斜射入盒中,在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B。

(1)实验前,先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在透明在盒中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