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具体如何评定景区标准 新 A.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618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具体如何评定景区标准 新 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具体如何评定景区标准 新 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关于具体如何评定景区标准 新 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关于具体如何评定景区标准 新 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关于具体如何评定景区标准 新 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具体如何评定景区标准 新 A.docx

《关于具体如何评定景区标准 新 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具体如何评定景区标准 新 A.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具体如何评定景区标准 新 A.docx

关于具体如何评定景区标准新A

关于具体如何评定景区标准,国家旅游局需要以下三个细则:

《资源质量与市场影响评分细则》、《旅游设施与服务质量评分细则》、《游客意见与评分细则》。

具体评定分数:

细则一

细则二

细则三

5A

950

90

90

4A

850

85

80

3A

750

75

70

2A

600

60

60

1A

500

50

50

三个细则其实是相互关系的,其都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细则一侧重对景观价值评定,细则二侧重对人服务的设施与直接服务,细则三则体现了旅游者的直接评价。

新老标准比较解读

由于《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修订)(GB/T17775-2003)存在着对景区新形势的回应不足、对市场新变化的响应不够、对指标的重要性区分不足、某些指标的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精益求精的旅游业专家在后面慢慢做出了更完善的修订。

对新标准的认识:

细则一与细则二对调

对于新标准来说,最直接的解释就是:

细则一与细则二对调,即原来的《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是细则一,现为细则二;原来的《资源质量与市场影响评分细则》为细则二,现为细则一。

对于新标准的修订原则秉承着要有人本性、包容性、时代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其中修行中调整变化较大的部分有设施与服务,产品与服务,特色文化,信息化几个部分。

细则一《资源质量与市场影响评分细则》修订:

一、资源吸引力:

70分

资源吸引力(70)

观赏游憩价值(40)

资源品牌价值(20)

珍稀奇特价值(10)

规模丰度价值(5)

完整性价值(5)

主体特色魅力(15)

综合服务功能(15)

二、市场影响力:

30分

市场影响力(30)

知名度(10)

美誉度(10)

辐射力(10)

细则二《旅游设施与服务质量评分细则》修订:

一、旅游交通:

110分(原130分)

旅游交通内容构成:

包括外部交通与景区距离、依托城镇与景区距离、抵达景区的公共交通、通景交通的发达程度、外部交通标识、景区停车场六个部分的内容。

旅游交通修订情况:

为了更好适应外部大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和散客旅游、自驾车旅游不断增加的形势,引导景区及当地政府更加重视“最后一公里”的旅游交通,降低了外部大交通的分值,强化了通景交通、接驳系统和标志标识对景区发展的重要性。

旅游交通主要调整内容:

降低了外部交通的要求。

依托城镇与距离,从原来的10分,增加到15分。

依托城市公交,从原来的5分增加到10分。

通景交通的发达程度,从原来的10分,猛增到25分。

外部指标从10分增加到18分。

景区停车场地从30分增加到37分,随停车场新增了更高的要求。

二、游览:

310分(原235分)

“游览”内容构成:

包括游览设施、游客中心、导游服务、标识系统、环境卫生、厕所六个部分。

“游览”修订情况:

内容上整合了旅游景区内部的相关设施与服务,有利于更加全面整体地评价旅游景区的设施与服务质量。

“游览”主要调整内容:

设施与服务,新增了饮用冷热特殊人群服务以及志愿者服务的内容。

游客中心,从原来的70分降低至55分,位置和风貌要求分数无变化,新增部分其他功能。

导游服务,从37分到35分,针对导游服务的问题新增加了导游管理。

表示系统49分,标识牌与景物介绍牌从8分增加到12分等。

卫生50分从原来的单独一项演变而来,其中总体印象15分(原环境卫生20分),垃圾箱14分(原20分),关注吸烟区的问题。

厕所60分,原65分,变化不大,从原来的卫生转到这个部分。

其中以新国标代替了旧国标,厕位数量与比例增加2分。

三、综合服务:

70分

内容由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四个部分组成。

“购物”评分项:

购物

包括景区主出入口的购物场所。

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严重的,此项不得分

25

容量与布局

7

容量

购物场所容量与游客购物需求适应

布局

购物场所布局合理,不占用旅游资源,不破坏主要景观,不妨碍游客游览,不与游客抢占道路和观景空间,酌情打分

购物品类型

包括纪念品、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旅游用品等的类型数目,酌情打分

3

购物品特色

具有景区特色或地方特色,酌情打分

5

管理与服务

10

“餐饮”评分项:

餐饮

包括景区主出入口的餐饮场所

20

容量与布局

5

容量

容量与游客餐饮需求适应

3

布局

餐饮场所布局合理

2

餐饮类型

包括主食、菜肴、小吃、饮品等类型的数目,每种2分,最高得5分

5

餐饮特色

具有景区特色或地方特色

3

管理与服务

7

食品安全卫生

2

环境与设施整洁舒适

1

管理规范

1

秩序良好

1

服务态度优良

2

“住宿”评分项:

住宿

指景区内可供游客使用的住宿设施

10

容量与布局

3

容量

容量与游客过夜需求适应

2

布局

布局合理

2

住宿类型

指面向不同消费档次和不同消费偏好(商务、民俗、露营地等)的住宿类型的数目

2

住宿特色

指住宿设施特色与服务特色

2

管理与服务

4

环境与设施整洁舒适

1

管理规范

1

安全有序

1

服务态度优良

1

“娱乐休闲”评分项:

娱乐休闲

15

项目类型

数量适宜,类型丰富(如一般性休闲娱乐项目、特种旅游项目、参与体验型项目、演艺类项目等),酌情打分

4

项目布局

布局合理

2

项目特色

贴合景区特色与资源条件

5

管理与服务

4

环境与设施整洁舒适

1

管理规范

1

安全有序

1

服务态度优良

1

标准的修改在综合服务这一部分基本保留了原有评价内容,但对原有分散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适当合并与调整。

其目的是为了引导旅游景区综合考虑产品业态发展,更注意产品与业态的创新发展。

其中对住宿环节的加分,是否合理有待考究。

四、特色文化:

60分

特色文化部分的内容构成包括文化主题性、文化内涵挖掘、文化展示、文化体验四个部分。

“文化主题性”评分项:

文化主体性

15

主题辨识度

8

很高

文化主题非常鲜明

8

较高

文化主题比较鲜明

5

一般

文化主题不够鲜明

3

主题融合度

7

很高

主题文化贯穿于旅游活动全过程各环节

7

较高

主题文化贯穿于旅游活动的较多环节

5

一般

主题文化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少数几个环节

3

“文化内涵挖掘”评分项:

文化内涵挖掘

包括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5

“文化展示”评分项:

文化展示

35

展示场所

15

有专门固定的展示场所和空间

建有博物馆、民俗馆、演艺馆、文化长廊、非物质文化传习馆等常设文化展示场所

8

有临时性展示场所

4

数量与规模

满足游客需要

3

展示内容

文化展示内容的丰度与品质;具有地方和景区特色

5

展示方式

文化展示方式的多样性和先进性

15

图片、实物展示

5

科技化展示

包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利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

5

活动展示

科普教育活动、文化节事活动、演艺活动、体育赛事活动等

5

文化体验

数量与效果,酌情打分

5

特色文化部分的修订主要为吸收了原有分散的相关内容,把特色文化单独列为一个大项。

其目的是引导旅游景区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切实把培育文化主题、提升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活动、塑造企业形象作为旅游景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任务来抓。

五、信息化:

85分

信息化的内容构成包括信息化基础、信息化管理、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四个部分。

“信息化基础”评分项:

信息化基础

30

移动通信信号覆盖

移动通讯线路顺畅、网络稳定

4

无线局域网覆盖

信号稳定、反应迅速,虚假信号此项不得分

3

宽带网络

满足景区办公和游客基本商务活动需要

3

基础数据库

7

网站建设

10

新媒体平台建设

设立运营正常的微信公共账号、官方微博等景区信息服务平台

3

“信息化管理”评分项:

“信息服务”评分项:

信息服务

15

信息发布渠道

5

信息发布内容

7

导游导览系统

3

手机导游导览系统

可通过微信、APP或其他形式手机端,获取景点讲解、导游导购等信息服务

2

触发系统

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蓝牙、定位等方式现场触发景点讲解、导游导购等信息服务

1

“电子商务”评分项:

电子商务

15

在线预订

10

线下支撑

3

网络营销

2

在信息化这一部分的修订中,新标准吸收了原有分散的相关内容,把景区信息化单独列为一个大项。

其目的是引导旅游景区更加注重提升信息化水平,满足旅游景区自身发展和游客对信息化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六、旅游安全:

100分

旅游安全的内容构成包括游客容量管理、安全管理、安全救援与应急处置、安全设备设施、安全宣传与教育五个部分。

“游客容量管理”评分项:

游客容量管理

30

容量核定内容

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由景区主管部门科学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

5

容量公布内容

10

容量公布渠道

5

容量管控

10

“安全救援与应急处置”中的“医疗服务”评分项:

医疗服务

7

设有医务室

2

医务室数量和位置

根据景区性质和规模,在景区内必要位置设立医务室

1

有专职医护人员

1

备有日常药品

1

备有急救设施

包括急救箱、急救担架、氧气等,在游客滞留热点地区和主要游览节点、主要交通工具配备有急救设施

2

“安全设备设施”评分项:

安全设备设施

20

“安全宣传与教育”评分项:

安全宣传与教育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