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13生产配合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585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MA13生产配合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SMA13生产配合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SMA13生产配合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SMA13生产配合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SMA13生产配合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MA13生产配合比.docx

《SMA13生产配合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MA13生产配合比.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MA13生产配合比.docx

SMA13生产配合比

贵州省开阳至息烽高速公路第KXLM合同段

路面工程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SMA-13)

 

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

开息高速公路KXLM合同段

施工单位: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重庆市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MA-13生产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2、《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7、《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专册

二、原材料

1、沥青为贵州塔里木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沥青的三大指标如下:

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结果表一

试验项目

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

针入度(0.1mm)(25℃、100g、5s)

40~60

51.5

延度(5℃、5cm/min)(cm)

>20

31

软化点(℃)(环球法)

≥60

76.0

与矿料的粘附性

≥5级

5级

相对密度

实测

1.022

2、细集料

采用中心料场生产的砂(0-3mm)、碎石(3-5mm),

3、粗集料

采用息烽永胜玄武岩路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玄武岩(5-10mm)、玄武岩(10-15mm),

4、填料

采用贵州省清镇市川江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矿粉,纤维是由上海葵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代理的德国进口CFF路用木质纤维(用量为矿料总质量的0.35%),以上材料的各项试验结果见表二、表三、表四、表五、表六。

SMA-13型沥青砼上面层粗集料试验结果表二

指标

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

备注

级配

符合设计

合格

/

密度

碎石(3-5mm)

≥2.6

表观相对密度

2.706

/

毛体积相对密度

2.652

玄武岩(5-10mm)

≥2.6

表观相对密度

2.918

/

毛体积相对密度

2.828

玄武岩(10-15mm)

≥2.6

表观相对密度

2.916

/

毛体积相对密度

2.828

吸水率(%)

碎石(3-5mm)

≤2.0

0.75

/

玄武岩(5-10mm)

≤2.0

1.10

/

玄武岩(10-15mm)

≤2.0

1.06

/

压碎值(%)

玄武岩(9.5-13.2mm)

≤26

12.8

水洗法小于0.075mm颗粒含量(%)

碎石(3-5mm)

≤1.0

0.6

/

玄武岩(5-10mm)

≤1.0

0.5

/

玄武岩(10-15mm)

≤1.0

0.4

/

细集料试验结果表表三

指标

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

筛分

符合设计

合格

表观相对密度

≥2.5

2.710

毛体积相对密度

2.616

砂当量不小于(%)

≥60

66

小于0.075mm含量(%)

2.4

填料矿粉试验结果表表四

指标

规范要求

试验结果

表观相对度

≥2.50

2.720

亲水系数(%)

<1

0.7

塑性指数

﹤4

3.1

外观

无团粒结块

无团粒结块

粒度范围

<0.60(mm)(%)

<0.15(mm)(%)

<0.075(mm)(%)

100

90-100

75-100

100

91.6

80.0

木质素纤维表五

名称

密度

木质素纤维*

0.75

*注:

纤维密度由厂家提供。

VCADRC测试结果表六

级配类型

捣实容重(t/m3)

4.75mm通过百分率(%)

粗集料毛体积密(g/cm3)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DRC(%)

SMA-13

1.71

26.2

2.825

39.5

由以上数据计算VCADRC=(1-ρ/ρb)×100=(1-1.71/2.825)×100=39.5

三、拌和楼生产配合比调试

SMA-13型沥青砼生产采用JD3000型拌和楼一台,以目标配合比的比例进料,冷料仓的出料口为固定尺寸,仅用变量电机带动小皮带转速调整冷料进料比例,使各冷料按设计比例进入烘干筒进行烘干。

冷料调整正确后,经加热烘干提升进入热料仓进行二次筛分。

矿料根据不同粒级进入五个热料仓,根据试验室对五个热料仓材料进行水洗法筛分的结果,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确定JD3000型各热料仓的比例为:

矿粉(0-0.6mm):

砂(0-3mm):

碎石(3-5mm):

玄武岩(5-10mm):

玄武岩(10-15mm)=11:

11:

5:

30:

43

热料仓的密度结果汇总表七

密度

矿粉(0-0.6mm)

砂(0-3mm)

碎石(3-5mm)

玄武岩(5-10mm)

玄武岩(10-15mm)

JD3000型

毛体积相对密度

2.720

2.616

2.652

2.828

2.828

表观相对密度

2.710

2.706

2.918

2.916

四、确定最佳油石比

按最佳油石比5.9%以0.3%为变量,纤维用量为矿料总质量的0.35%,按热料仓集料比例拌制三组混合料,其试验结果如下:

马歇尔击实试验汇总及试验结果图表八

油石比(%)

稳定度(KN)

流值(mm)

空隙率(%)

VMA(%)

VCAmix

饱和度

(%)

毛体积相对密度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5.6

10.37

3.21

4.6

16.6

39.4

72.0

2.451

2.570

5.9

10.19

3.56

4.0

16.6

39.4

76.0

2.457

2.559

6.2

9.84

3.77

3.6

16.9

39.7

78.5

2.455

2.548

SMA-13要求

≥6

3~4.5

≥16.5

≤VCADRC

75~85

 

 

根据以上结果的曲线走势,求得最佳油石比为5.9%。

 

五、最佳油石比为5.9%时,验证其粗集料骨架间隙率,由以上数据用计算法计算各项检测指标如下:

5.1粗集料捣实骨架间隙率VCADRC

VCADRC=(1-ρ/ρb)×100

=(1-1.71/2.825)×100=39.5

5.2计算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

γsb=100/(p1/γ1+p2/γ2+……pn/γn)

=100/(11/2.720+11/2.616+5/652+30/2.828+43/2.828)=2.782

5.3计算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sa

γsa=100/(p1/γ1’+p2/γ2’+……pn/γn’)

=100/(11/2.720+11/2.710+5/2.706+30/2.918+43/2.916)=2.859

5.4计算合成矿料吸水率Wx

Wx=(1/γsb-1/γsa)×100

=(1/2.782-1/2.859)×100=0.968

5.5合成矿料沥青吸收系数C

C=0.033Wx2-0.2936Wx+0.9339

=0.033×0.968×0.968-0.2936×0.968+0.9339=0.681

5.6计算矿料有效相对密度γse

γse=C×γsa+(1-C)×γsb

=0.681×2.859+(1-0.681)×2.782=2.834

5.7计算粗集料混合平均毛体积密度γca

γca=(P1+P2+……+Pn)/(P1/γ1+P2/γ2+……+Pn/γn)

=(30+43)/(30/2.828+43/2.828)=2.828

5.8计算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γt=(100+pa+Px)/(100/γse+pa/γb+Px/γx)

=(100+5.9+0.35)/(100/2.834+5.9/1.022+0.35/0.75)=2.559

5.9计算试件空隙率VV

VV=(1-γf/γt)×100=(1-2.457/2.559)×100=4.0

5.10计算试件矿料间隙率VMA

VMA=(1-γf/γsb×Ps/100)×100

=(1-2.457/2.782×94.45/100)×100=16.6

5.11计算试件有效沥青饱和度VFA

VFA=(VMA-VV)/VMA×100

=(16.6-4.0)/16.6=75.9

 

5.12计算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的百分率之和(%)PS

已知沥青用量Pb=5.55%,可得:

PS=100-Pb=100-(5.9/(100+5.9+0.35)×100)=94.45

5.13计算级配中4.75mm筛余量PA4.75,即100减去4.75mm通过率

PA4.75=100-26.2=73.8

5.14计算矿料中所有粗集料质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PCA

PCA=PS×PA4.75/100

=94.45×73.8/100=69.7

5.15计算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

VCAmix=100-γf/γca×PCA

=100-2.457/2.828×69.7=39.4

经计算: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VCADRC,满足设计要求。

六、由求得的最佳油石比5.9%进行马歇尔、谢伦堡析漏、肯塔堡飞散、车辙等试验,结果见表九、表十、表十一、表十二。

最佳油石比浸水马歇尔试验表九

油石比(%)

稳定度(KN)

流值(mm)

空隙率(%)

VMA(%)

VCAmix

饱和度

(%)

毛体积相对密度

残留稳定度(%)

5.9

10.19

3.43

4.0

16.6

39.4

76.0

2.457

87.9

SMA-13要求

≥6

3~4.5

≥16.5

≤VCADRC

75~85

≥80

谢伦堡析漏试验表十

沥青混合料类型

油石比

(%)

析漏1

(%)

析漏2

(%)

析漏3

(%)

平均

(%)

要求

(%)

SMA-13

5.9

0.05

0.07

0.07

0.06

≤0.1

肯塔堡飞散试验表十一

沥青混合料类型

油石比

(%)

飞散1

(%)

飞散2

(%)

飞散3

(%)

平均

(%)

要求

(%)

SMA-13

5.9

2.5

2.3

2.0

2.3

≤15

车辙试验表十二

沥青混合料类型

油石比

(%)

动稳定度DS(次/mm)

动稳定度DS(次/mm)

动稳定度DS(次/mm)

平均(次/mm)

要求

(%)

SMA-13

5.9

5431

5575

5339

5448

≥5000

经试验:

最佳油石比为5.9%时,此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谢伦堡析漏、肯塔堡飞散、车辙等指标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七、JD3000型拌和楼试拌验证

根据设计要求,按以下比例进行试拌:

矿粉(0-0.6mm):

砂(0-3mm):

碎石(3-5mm):

玄武岩(5-10mm):

玄武岩(10-15mm)=11:

11:

5:

30:

43,纤维用量为矿料总质量的0.35%,最佳油石比为5.9%。

试验结果见表十三、表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