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讲四有个性承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5777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讲四有个性承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讲四有个性承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讲四有个性承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讲四有个性承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讲四有个性承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讲四有个性承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讲四有个性承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讲四有个性承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讲四有个性承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将人类的一切需要都看成是由与生俱来的潜能决定的,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调节作用;

其中的许多概念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的,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社会内容。

  

(二)动机1.动机的含义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

  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

  人的一切有意识活动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

  动机具有激活、引导、维持和调整三种基本功能。

  2.动机的种类根据需要的种类,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饥渴、睡眠等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兴趣、成就、权利、交往等动机);

根据其社会意义,可分为正确的高尚的动机和低下的错误的动机;

根据其持续作用的时间,可分为长远的动机和短暂的动机。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只有当学习动机处于最佳水平,学习活动才会产生最佳效果。

  学习动机最佳水平往往因课题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

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学习效率反而因学习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

  这条规律是由耶基斯与多德森于1908年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所以又称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用曲线图来表示。

  )

(1)凡是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刺激情境的行为均可称为强化。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强化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当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强化,就可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如学生取得了好的成绩,或有一点点可喜的进步,教师应及时进行表扬或鼓励。

  B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采用各种外部强化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C教学生学会自我强化(内部强化),自己鼓励自己、激励自己。

  D正确掌握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技术,处理好奖励和惩罚等关系。

  

(2)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

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有研究表明,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的,也是避免失败者会回避的。

  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就应当提供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对于力求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环境,如果小有成功便立即给予奖励或强化,评定分数也要适当放宽,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指责其错误。

  应该说力求成功的动机比避免失败的动机具有较大的主动性。

  因此,对学生除了尽可能让他们避免失败之外,还应立足于增加他们力求成功的成分,使他们不以避免失败为满足,而应以获得成功为快乐,这样才能真正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

  (3)归因理论经过韦纳的反复修正已成为一种解释动机最系统的理论。

  对于指导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做出积极而正确的归因有重要的价值:

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B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做到教育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防微杜渐、长善救失。

  C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

  D防止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避免其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

  (4)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研究表明,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二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自我效能感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的。

  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自己成功的点滴经验的同时,注意学习和借鉴他人(榜样)的成功经验,和反思经验教训;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积极的归因:

如果个体将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任务难度等,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等,也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5.学习动机的激发

(1)设置合理目标

(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5)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6)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7)增强自我效能感(8)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三)兴趣1.兴趣的含义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于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按兴趣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兴趣和低级的兴趣;

按兴趣的起因,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兴趣的品质广阔性、中心性、稳定性、效能性3.学生兴趣的培养

(1)什么样的事情或环境容易产生兴趣?

对过去经历过并获得成功结果的事情易发生兴趣;

对抱有成功希望的事情容易发生兴趣;

对符合本人能力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

新颖的、能引起好奇和注意的事物易引起兴趣。

  

(2)教育工作者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A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社会意义,是形成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

  B使学生面临实际任务,投入力所能及的活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习的欢乐,是形成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C获得某一领域知识和经验,是对该领域产生兴趣的基本条件。

  二、能力、智力与人格

(一)能力1.能力的含义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技能是由于不断练习而自动化的动作方式。

  能力则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技能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

  

(二)智力1.智力的含义智力就是人的认知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

  最新的观点:

智力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出版了《智能的结构》一书,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他所提出多元智力为:

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认识自然的智力。

  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就对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的智力,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只有不同学生间的差别;

它同时为现代教育的多元评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多元智力理论影响了教育工作者对智力的认识。

  传统的智力理论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的学生主要是语数等学科文化知识方面的才能;

多元智力理论启示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教育是赏识教育,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都能成功,教育要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是个别化教育,教学要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在不同层面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最后,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教学评价特别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3.智力测量1905年,比纳和助手西蒙发表了第一个心理取向的智力测验——比纳—西蒙量表。

  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140以上为超常,占1%;

90-109为中等,占46%;

70以下为智力落后,占3%)离差智商=100+15Z其中,Z=(X-X)/S(小X上有一线)必须注意的是:

(1)现行的智力测验所评估的智力并不能代表智力的全部,充其量只是与学业成就有关的能力罢了;

(2)现行的智力测验所得的结果也不能预测未来事业的成就或生活的圆满;

(3)智力测验的实施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测验的操作必须规范,尤其是对测验结果的解释必须十分谨慎。

  4.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人类智力发展存在非匀速现象。

  (见图)布鲁姆1964年根据自己对1000名被试的跟踪研究,提出智力发展假说。

  他认为如果把一个人的智力以17岁的水平作为100%,那么,5岁之前就可以达到50%,5-8岁又增长30%,剩余的20%是在8-17岁获得的。

  5.智力开发所谓智力开发就是在承认遗传对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一个人的智慧潜能。

  智力开发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虽然遗传因素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但环境与教育智力的决定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教育环境、改进教育方法来开发个体的智力,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讲,他们蕴藏着智力发展的极大潜力,通过科学的、适时的训练和培养,我们就能将智力开发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对智力的开发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从智力训练入手,如对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对学习策略进行训练、对元认知进行训练等;

二是从动机、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入手,如训练个体的注意力、控制焦虑、提高学习的效能感和有效掌握时间等。

  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有两个:

一是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智力开发。

  要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再现型教育转变为以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为主的发现型教育。

  要以元认知的培养作为智力开发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

  要发挥自我效能感对智力活动激活、控制学习行为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二是特定的智力方案,如波诺方案、应用智力方案、PIFS方案等。

  6.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吉尔福特等人将创造力的特征归纳为:

(1)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

(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

(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

(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4)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

(6)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的转换。

  他们还将富有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概括为:

(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与人雷同;

(2)有旺盛的求知欲;

(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运动的机理有深究的动机;

(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

(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

(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

(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

(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

  培养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

(1)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造潜能,但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

  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

而在相反的情况下,则会扼杀个体创造性的萌芽。

  就影响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来看,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

  

(2)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改革评价机制。

  应做到:

评价目的的激励性;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和个别性相结合;

评价方式方法和主体的多元化。

  其次,要改革现有课程。

  要强化哲学课程、艺术学科,注重潜在课程对创造力的开发功能。

  其三,要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

  如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广泛的兴趣爱好,强烈的成功欲望,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其四,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如发散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和直觉思维等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要通过各种途径注意培养。

  (3)掌握和运用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如脑风暴法、信息交合法、联想法、综摄法等。

  (三)人格1.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人内在的动机组织及其相应的外在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2.人格特质就是人格结构,即人格由哪些因素构成,从哪些维度去分析。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并进一步将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2)卡特尔的人格因素论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继而找出16种根源特质,并据此制成了16PF人格问卷。

  (3)埃克森的特质理论埃克森在卡特尔的基础上,找出了更稳定的特质,即内-外向和神经质,后来又提出了精神质。

  (4)大五人格因素论近年来大五人格因素论甚为流行。

  这种理论认为人的特质有以下五个维度:

神经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

  3.人格的形成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个体自身的认知等。

  埃克森认为人格的个体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

  双生子研究证明遗传对人的性格有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环境才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华生用经典条件反射来解释人的性格形成;

斯金纳用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人的性格形成。

  人格形成除了受环境影响,还受人自身的认知因素的影响。

  据此,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杰出倡导者凯利提出了个体建构论,认为人格的差异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差异造成的。

  社会认知理论是当代的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它试图将有关影响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并提出了环境和认知交互作用的观点。

  4.人格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可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后来,他又将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其中生本能包括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性本能(力比多)构成人格动力。

  由这种动力促成的行为中,有些是防御机制,诸如压抑、退行、合理化(文饰)、投射、反向作用、转移、升华,等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朝我三部分构成。

  它们分别遵循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完美原则。

  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有利于人格健康。

  弗洛伊德根据性感区的变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和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其中在前三个阶段易产生固着,其发展状况对以后的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早期经验决定论)。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弗洛伊德认为,人在童年时期的潜意识经验及其导致的内心冲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他提倡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寻找病人的病根。

  所谓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就是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

  (3)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认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成为寓于创造性、具有自由意志并能发现生命意义的自我实现的人。

  自我实现人的特征:

客观地认识现实;

全面接纳自己、他人及周围的世界;

自然地表达思想感情,从不矫揉造作;

有独处和独立的需要;

主动地活动;

永不衰竭的鉴赏力;

经历过高峰体验并受到震撼;

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的一员;

与为数不多的人有深厚而亲密的关系;

民主的态度和作风;

明确地分辨善恶,区别手段和目的,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

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富于创造性;

抵制适应现存文化;

能弥合各种分裂和对立从而达到整合协调的状态。

  (4)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就是帮助当事人消除自我不协调,促进自我的成长,使自我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

  他把这种方法称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这里的治疗是一种促进他人成长的活动。

  其中咨询员与当事人之间的平等、信任的关系是这种治疗得以成功的关键。

  为此,在咨询员一方,应具备三种态度:

真诚一致;

无条件积极关注;

同理心。

  5.人格测验人格测验有自陈式测验和投射式测验。

  著名的自陈式测验有16PF、EPQ、MMPI等。

  著名的投射式测验有罗夏墨迹测验、TAT等。

  6.健全人格及其培养

(1)免于心理疾病

(2)追求自我实现(3)培养健全人格三、气质与性格

(一)气质1.什么是气质?

心理学中把每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称之为气质。

  2.气质类型(见表1)3.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见表2)

(二)性格1.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个人在活动中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它具有以下特点:

(1)性格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2)性格是人对事物的惯常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具有较大的可塑性(4)性格是个性的核心特征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1)从起源看,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类型的影响,性格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2)从可塑性上看,气质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可塑性小,性格是后天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明显;

(3)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3.性格的分类

(1)按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分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英国心理学家A·

培因等)

(2)按心理倾向划分内倾型、外倾型(瑞士心理学家C·

荣格)(3)以某些或某种典型的性格特征划分优越型、自卑型(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4)按个体独立性程度划分独立型、顺从型四、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

  2.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个方面,是由自我认识(这是基础)、自我体验(这是核心)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这是关键)三个子系统构成。

  因此,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

  3.自我意识的发展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3岁开始)——心理自我(从青春期开始)4.青少年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1)正确的自我认知

(2)客观的自我评价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3)积极的自我提升(4)关注自我成长《个性心理》考点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3.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A.自我实现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求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4.下列属于内部动机的是()A.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B.喜欢听地道的英语C.为了通过考试学习英语D.为了将来有理想的工作学习英语5.当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要求学习效益达到最佳水平,则合适的学习动机强度应当是()A.很高B.较高C.较低D.以上都不对6.学生小明的语文、化学、英语成绩一般,但几何成绩很好,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小明具备较高的()A.视觉——空间智力B.人际智力C.语言智力D.音乐智力7.某人智力年龄是8岁,实际年龄是10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A.80B.90C.100D.125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创造力与智力高度相关B.高智力者,创造力也高C.低智力者,创造力高D.知识经验与创造力有正相关9.勤奋和懒惰属于下列哪种特性?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10.强而不平衡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1.下列人格测验属于投射式测验的是()A.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B.艾森克人格问卷C.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D.主题统觉测验12.在行为的动机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动机是()A.没有意识到的动机B.意识到的动机C.内部动机D.外部动机13.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B.在学生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C.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应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D.不论学生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14.下列属于匮乏性需要的是()A.归属和爱的需要B.审美的需要C.自尊的需要D.安全需要15.小强今年12岁整,用某智力测验测得智商为109,在小强13岁时,同样用该智力测验得到小强的智商还为109,这说明该智力测验具有较好的()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6.下列选项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A.逻辑——数学智力B.视觉——空间智力C.人际智力D.情绪智力17.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18.同一文化中人们可以相互比较的人格特质是()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19.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

()A.性格B.情绪C.人格D.气质20.学习兴趣、求知欲属于什么动机?

()A.外部动机B.内部动机C.远景性动机D.辅助性动机21.在能力和兴趣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改变自我,这是反映哪类智力的任务?

()A.语言智力B.社交智力C.自我认知智力D.自然观察者智力22.假定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

  某生测验分得80分,则该生的智商是()A.80B.110C.115D.12023.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A.正常儿童B.智力超常儿童C.弱智儿童D.聋、哑、盲儿童24.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反应强,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行为表现?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二、填空题1.自我意识的结构是的三个阶段是、和。

  2.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状态,它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