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恒流源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24818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恒流源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于单片机的恒流源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于单片机的恒流源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于单片机的恒流源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于单片机的恒流源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恒流源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

《基于单片机的恒流源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恒流源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单片机的恒流源毕业设计论文文档格式.docx

例如在通用的充电器对蓄电池充电时,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充电电源就会相应的减少,为了保证恒流充电,必须随时提高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但采用恒流源充电后就可以不必调整期输出电压,从而使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恒流源还被广泛应用于测量电路中,例如电阻器阻值的测量和分级,电缆电阻的测量等,且电流越稳定,测量就越准确。

它既可以为各种放大电路提供偏流以稳定其静态工作点,又可以作为其有源负载,以提高放大倍数,并且在差动放大电路、脉冲产生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此之外,现行扫描锯齿波的获得,有线通信工电源,电泳、点解、电镀等化学加工装置电源,电子束加工机、离子注入机等电子光化学设备中的供电电源也都必须用用恒流源!

1.2恒流源的发展历程

1.2.1电真空器件恒流源的诞生

世界上最早的恒流源,大约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

当时采用的电真空器件是镇流管,优于镇流管有稳定电流的功能,所以有用于交流电路,常被用来稳定电子管的灯丝电流。

电子管通常不能单独作为横流元件,但可用它来构成各种横流电路。

由于电子管是高雅小电流器件,因此用简单的晶体管电路难于获得高雅小电流恒流源,用电子管电路却容易实现,并且性能相当好!

1.2.2晶体管横流源的产生和分类

进入60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设计和制造出了各种性能优越的晶体管和恒流源,并在实际中获得可广泛的应用。

晶体管恒流源电路可封装在同一外壳内,成为一个具有横流功能的独立器件,用它可构成直接调整型恒流源。

用晶体管做调整元件的各种开环和闭环的恒流源,在许多电子电路中得到了应用。

但晶体管恒流源的恒流源的电流稳定度一般不高,且最大输出电流也不活几安培。

它适用于那些对稳定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1.2.3集成电路恒流源的出现和种类

到了70年代,半导体集成技术的发展,使得恒流源的研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长期以来采用分离元件组装的各种恒流源,现在可以集成在一块很小的硅片上面仅需外接少量的元件,集成电路恒流源不仅减小了体积和重量,简化了设计和调试步骤,而且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各种恒流源电路中,集成电路恒流源的性能堪称最佳。

第二章系统原理及理论分析

2.1恒流实现原理

数模转换芯片AD7543是12位电流输出型,其中OUT1和OUT2是电流的输出端。

电流的输出级别可这样计算

DX=

式中:

DX是控制级数

电压

由集成运算放大器U8A的1脚输出,根据T型电阻网络型的D/A转换关系可知,

存在如下通式:

(1)

——输出电压(V)

——参考电压(V);

R——T网络电阻(

);

——外接反馈电阻(

)。

电流放大电路存在如下关系:

(2)

(3)

式中:

Ib——基极电流(mA);

Ui——输入电压(V);

IL——负载电流(mA)。

由式

(1)、

(2)可得到:

(4)

由于电路中的放大系数

值远大于1,而

保持恒定,所以可推出负载电流与输入电压存在如下关系:

(5)

由式(5)、

(1)可得到:

(6)

其中,K为比例系数

由式(6)可知,负载电流

不随外部负载

的变化而改变。

保持不变时(即AD7543的输入数字量保持不变),输出电流

维持不变,能够达到恒流的目的。

为了实现数控的目的,可以通过微处理器控制AD7543的模拟量输出,从而间接改变电流源的输出电流。

从理论上来说,通过控制AD7543的输出等级,可以达到1mA的输出精度。

但是本系统恒流源要求输出电流范围是20mA~2000mA,而当器件处于2000mA的工作电流时,属于工作在大电流状态,晶体管长时间工作在这种状态,集电结发热严重,导致晶体管

值下降,从而导致电流不能维持恒定。

为了克服大电流工作时电流的波动,在输出部分增加了一个反馈环节来控制电流稳定,减小电流的波动,此反馈回路采用数字形式反馈,通过微处理器的实时采样分析后,根据实际输出对电流源进行实时调节。

经测试表明,采用常用的大功率电阻作为采样电阻

,输出电流波动比较大,而选用锰铜电阻丝制作采样电阻,电流稳定性得到了改善。

2.2系统性能

本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由两大关系所决定,设定值与D/A采样显示值(系统内部测量值)的关系。

内部测量值与实际测量值的关系,而后者是所有仪表所存在的误差。

在没有采用数字闭环之前,设定值与内部测量值的关系只能通过反复测量来得出它们的关系(要送多大的数才能使D/A输出与设定电流值相对应的电压值),再通过单片机乘除法再实现这个关系,从而基本实现设定值与内部测量值相一致。

但由于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设定值与内部测量值的关系改变,使得设定值与内部测量值不一致,有时会相差上百毫安,只能重新测量设定值与A/D采样显示值的关系改变D/A入口数值的大小才能重新达到设定值与内部测量值相一致,也就是说还不稳定。

在采用数字闭环后。

通过比较设定值与A/D采样显示值,得出它们的差值,再调整D/A的入口数值,从而使A/D采样显示值逐步逼近设定值最终达到一致。

而我们无须关心D/A入口数值的大小,从而省去了原程序中双字节乘除的部分,使程序简单而不受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内部测量值与实际测量值的误差是由于取样电阻与负载电阻和晶体管的放大倍数受温度的影响和测量仪表的误差所造成的,为了减少这种误差,一定要选用温度系数低的电阻来作采样电阻,因此本系统选用锰铜电阻丝来作采样电阻。

2.3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

单片机系统是整个数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用于键盘按键管理、数据处理、实时采样分析系统参数及对各部分反馈环节进行整体调整。

主要包括AT89S52单片机、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数模转换芯片AD7543、数码管显示译码芯片74LS47与74LS138等器件。

下图为组成

第三章总体方案论证与比较

3.1方案一

方案一原理如下图,采用EPROM和D\A转换器等数字器件完成的控制。

次方案使用计数器,一方面完成电压的译码显示,另一方面其输出作为EOROM的地址输入,而由EPROM得输出经D\A变换后控制误差放大的基准电压来实现输出步进。

但由于此方案使用开环控制策略,电路简单,成本低,对最后的输出结果不能进寻根建好的调整和修正,使得输出电流精度不高,且控制数据烧录在EPROM中,是系统设计灵活降低,子适应能力差。

3.2方案二

此方案如下图,主要是以单片机为核心构建控制器,通过对电流值进行预置,单片机输出相应数字信号,经过D\A转换、信号放大、电平转换、压控恒流源,输出电信号。

实际输出的电流再利用精密采样电阻转换成电压信号,经过高输入阻抗差动放大器、D\A转换,将信号反馈到单片机中,再将输出反馈信号于设定值比较,送出调整信号,最后输出新的电流值,这样就形成了闭环调节,锁定输出电流,提高了输出电流的精度和稳定度。

本方案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显示、预置,使得系统灵活方便,电流输出精度和稳定度较高。

但在此方案存在稳定性受限于单片机处理数据的能力。

3.3方案三

方案图如下所示,整体原理框图于方案二大致相同,进行总体控制、算法运算、显示和置数的等功能。

配合VHDL,语言设计数字硬件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具有运行速度快,工作稳定可靠的特点。

3.4最终方案确定

1)方案一

采用横流二极管或者横流三极管,精度比较高,但这种电路能实现的恒流源范围很小,智能达到几十毫安,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

2)方案二

采用四端可调恒流源,这种器件考改变外围电阻元件参数,从而使电流达到可调的目的,这种器件能够满足20--2000毫安的电流输出要求。

改变输出电流,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通过手动调节来改变输出电流,这种方法不能满足数控调节的要求;

二是通过数字电位器来改变需要的电阻参数,虽然可以达到数控的目的,但数字电位器的没一级步进电阻比较大,很难连续调节输出电流。

3)方案三

此方案恒流源通过改变横流的外围电压,利用电压的大小来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电压控制电路采用数控的方式,利用单片机送出数字信号,经过D/A转换器转变成模拟信号,再发送到大功率三极管进行放大。

当改变负载大小时,基本不够影响电流的输出,使得系统一直维持在设定电流值小范围内。

该方案通过软件方法实现输出电流稳定,功能比较容易实现,也便于操作。

以上三个整体方案各自的特点,进过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三是最优方案,但考虑到设计工作量大,测试复杂,所以最终选择方案二!

此设计在采用整体方案的方案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恒流方y源案的方案三相结合,构成了以单片机为核心构建器,通过键盘

对电流值进行预置或按键逐步微调,单片机输出相应的数字信号,经过D/A转换、信号放大、压控恒流源,输出电流信号。

实际输出的电压值利用精密电阻进行分析采样后,经过高输入阻抗放大器构成的电压跟随器、D/A转换,将信号反馈到单片机,将输出反馈信号再与预置限流值比较,构成实时监控的功能。

因为在电流源方案中大功率三极管采用了场效应管,而且采样电阻使用了基本上没有温漂的康铜丝作为采样电阻,从而使整个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

即使不用对输出电流进行采样形成闭环控制回路也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而且省去了不少硬件开支。

本方案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显示、预置数使得系统灵活方便,电流输出精度和稳定度高。

但此方案存在受限于单片机数据处理能力!

第四章模块电路设计与比较

4.1模块电路设计与比较

恒流源方案选择

方案一:

采用恒流二极管或者恒流三极管,精度比较高,但这种电路能实现的恒流范围很小,只能达到十几毫安,不能达到题目的要求。

方案二:

采用四端可调恒流源,这种器件靠改变外围电阻元件参数,从而使电流达到可调的目的,这种器件能够达到1~2000毫安的输出电流。

一是通过手动调节来改变输出电流,这种方法不能满足题目的数控调节要求;

二是通过数字电位器来改变需要的电阻参数,虽然可以达到数控的目的,但数字电位器的每一级步进电阻比较大,所以很难调节输出电流。

方案三:

压控恒流源,通过改变恒流源的外围电压,利用电压的大小来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

电压控制电路采用数控的方式,利用单片机送出数字量,经过D/A转换转变成模拟信号,再送到大功率三极管进行放大。

单片机系统实时对输出电流进行监控,采用数字方式作为反馈调整环节,由程序控制调节功率管的输出电流恒定。

当改变负载大小时,基本上不影响电流的输出,采用这样一个闭路环节使得系统一直在设定值维持电流恒定。

该方案通过软件方法实现输出电流稳定,易于功能的实现,便于操作,故选择此方案

第五章模块电路设计

5.1单片机控制电路

5.1.1AT89C52

本系统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AT89C52是51系列单片机的一个型号,是ATMEL公司生产的。

AT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8k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89C52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较复杂系统控制应用场合。

AT89C52有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2个读写口线,AT89C52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但不可以在线编程(S系列的才支持在线编程)。

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AT89C52有PDIP、PQFP/TQFP及PLCC等三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5.12AT89C52的主要功能特性

(1)兼容MCS51指令系统

(2)8k可反复擦写(>

1000次)FlashROM

(3)32个双向I/O口

(4)256x8bit内部RAM

(5)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

(6)时钟频率0-24MHz(6)2个串行中断

(7)可编程UART串行通道

(8)2个外部中断源

(9)共8个中断源

(10)2个读写中断口线

(11)3级加密位

5.13AT89C52各引脚功能及管脚电压

P0口

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  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0写“1”时,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编程时,P0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校验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P1口

P1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  门电路。

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

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  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

  与AT89C51不同之处是,P1.0和P1.1还可分别作为定时/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输入(P1.1/T2EX)

P2口

  P2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  门电路。

对端口P2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DPTR指令)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数据。

在访问8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MOVX@RI指令)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

  Flash编程或校验时,P2亦接收高位地址和一些控制信号。

P3口

  P3口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

P3口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  辑门电路。

对P3口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

此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IIL)。

  P3口除了作为一般的I/O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第二功能  P3口还接收一些用于Flash闪速存储器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

5.2D/A接口设计和D/A芯片的选择

D/A转换采用24位TLC5615构成的转换电路,引脚如图2.4所示。

TLC5615是一个串行10位DAC芯片,性能比早期电流型输出的DAC要好。

只需要三根串行总线就可以完成十位数据的串行输入,易于和工业标准的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单片机)接口。

D/A转换电路主要负责把单片机输出的控制信号送给高精度运算放大器,控制电流源输出电流大小

TLC5615引脚图

硬件连接图

5.3键盘及LED显示电路

CH451的功能与引脚介绍

CH451是一个整合了数码管显示驱动和键盘扫描控制以及μP监控的多功能外围芯片。

CH451内置RC振荡电路,可以直接动态驱动8位数码管或者64位LED,具有BCD译码或不译码功能,可实现数据的左移、右移、左循环、右循环、各数字独立闪烁等控制功能。

CH451内置大电流驱动级,段电流不小于30mA,字电流不小于160mA,并有16级亮度控制功能;

在键盘控制方面,该器件内置64键键盘控制器,可实现8×

8矩阵键盘扫描,并内置去抖动电路,可提供按键中断与按键释放标志位等功能;

在外部接口方面,CH451可选择简洁的1线串行接口或高速4线串行接口,且内置上电复位,可提供高电平有效复位和低电平有效复位两种输出,同时内置看门狗电路Watch-Dog。

5.4硬件连接

通过单片机AT89C52和CH451LED显示以及大功率三极管放大器形成稳定恒流源.

控恒流源,达到了题目要求。

在数据测试和调试方面,由于仪表存在误差和电路器件因工作时间过长温度升高而产生的误差,使得测量数据不是很精确,本系统就此通过软件设计,减少误差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精度。

第六章软件设计

本软件要实现的功能是:

键盘对单片机输入数据,单片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送到位数模转换器,再送到恒流源模块,实现数字量对电流的控制。

模块框图见下图

6.1主程序

主程序负责与各子程序模块的接口和检查键盘功能号,流程图如下。

6.2键盘中断子程序

本系统采用外部中断来实现实时扫描,是程序及时响应按键群殴你个球而无需顾虑其他程序运行情况。

然后判断设定键、校准键是否按下,在检测到有按键按下时,执行一个延时程序后,再确认该电平是否保持闭合状态电平,若仍保持,则确认该键处于闭合状态,从而消除了抖动影响。

根据设定值、校正等参数计算对应输出的数字量,再进行闭环反馈调整。

键盘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6.3显示中断子程序

系统采用定时中断来实现逐位动态显示,LED输出稳定,无法考虑定时刷新显示,使得该显示子程序灵活、适用性广

第六章结束语

在设计制作数控恒流源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实践是理论运用的最好检验!

本次设计是对本人在大学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检测和考验,无论是动手还是理论知识运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加深;

饿我对网络资源的认识,大大提高了查阅资料的能力和效率,是我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电路设计中!

本系统主要应用到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电子工艺等多方面的知识,所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程序控制的压控式恒流源,达到应用要求。

在数据测试和调试方面,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导致测量数据不是很准确,本系统经过多个恒流源设计方案中进行精心考虑和组合,选择了性能比较优越的方案作为此次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精度,于理论计算相吻合!

参考文献

【1】邵康、周静、高自强,高精度数控直流恒流源的设计。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7.

(1):

1-4

【2】曲学基、王增福、曲敬铠《稳定电源实用电路选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何燕飞《恒流源综述》益阳师专学报2002.11

【4】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

【5】谭浩强《C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6】付启刚吴九辅《串行A/D转换器的应用》现代电子技术2004.

【7】豆丁网()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

引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