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性研究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24775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性研究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性研究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性研究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性研究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性研究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性研究方案Word下载.docx

《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性研究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性研究方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性研究方案Word下载.docx

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最大化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避免过于强调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完整性,流水式展示线性结构课件。

变为多媒体素材“点状”使用,即依据教学需求随时调用、随时跳转,有较高自由度的非线性结构。

适时、适度、突出重点地使用课件来演示、导航、引发讨论、答疑等多种方式有机整合。

3.研究现状

“整合”这个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

英国在“整合”实践中强调信息技术要配合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一定的教与学的目标,还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其他教学手段不能完成的任务。

近几年来,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英国政府从基础教育入手,采取了有效措施,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是,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教学理论研究的多,具体操作层面的研究少,教学理论研究对实际教学实践指导的有效性不足。

现实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益。

但过度形象化教学不利于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教学综合效益下降。

因此,本课题将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

(1)以本校为样本,调查分析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资源使用研究:

具体研究基于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的教学应用,突出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形成整合课的教与学模式分析研究。

(3)整合模式的研究:

具体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整合环境下课堂教学结构和各个环节呈现的基本特点。

研究各学科各种课程类型可能的教与学模式。

(4)整合环境下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课题的界定

陈至立部长在200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提出:

要在中小学逐步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

”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促进和变革作用,对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小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小学课程进行整合——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为我校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进程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我校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信息技术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一系列问题的困扰: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如何有效地设计、开发和利用网上资源?

如何有效地提高广大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如何有效地评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认为: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课题研究定位于“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性研究”上,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选题的价值意义分析

(一)课题的解释

本课题研究的题目为《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性的研究》,在这个名称中,我们需要对相关的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以利于我们对整个实验研究的准确把握。

我们认为,在这个课题题目中,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的有四个重点概念是:

信息技术、小学课程、整合性、研究。

1、“信息技术”所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包括一切可能利用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的手段、方式方法等。

在本课题研究中的“信息技术”特指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即信息技术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

(1)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基础知识;

(2)计算机辅助教学;

(3)计算机辅助管理;

(4)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及网络学习的理论和技术;

(5)在信息技术这个新平台上重构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和教学方法。

本课题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计算机辅助教育及网络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活动。

2、在本课题研究中,“整合性”是指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两者相互渗透,协调融合。

我们认为其本质特征是:

打破学科界限,突出工具性。

其主要内容为:

(1)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教育;

(2)在信息技术课中融入其它学科知识;

(3)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建新型学习环境,以利于实现学习的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的能力。

3、小学课程。

包括小学阶段国家课程标准设置的各个学科,现行小学教材版本较多,我们的研究主要是人教版和西师版国家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文字科教科书。

 

4、研究。

在本课题中,我们提出的是一种实验研究,但由于教育教学所面对的对象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社会群体,影响其变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只能是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本课题在探索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些在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与以前不同的、全新的教育环境下,注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也正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曾强调,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小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一种工具引入教育,它带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它与各学科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关键和核心。

(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

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

其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媒体来进行教育设计。

这也是我们提出该课题的一个指导思想。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

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使“静”的变成“动”的。

这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因此需要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认真的实践研究,使课堂教学显示出系统的整体效益。

四、研究的设计

1.研究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

在信息技术没有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1)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案例,归纳总结出多种教学媒体的资源应用的方法,提炼形成系统的、实效的整合课教与学模式,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为区域其他中小学教师开展整合提供系统有效的可操作的途径。

(2)建立有效整合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3)通过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4)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参加研究教师的整合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研究的对象、范围和周期。

(5)村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

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也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

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6)研究4年。

3.研究内容的具体化表述

4.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课堂教学效益评价研究法。

有关理论依据的研讨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具体实践研究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评价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效益评价研究法。

(2)研究途径。

①、将课堂教学过程制作为视频文件,与教学设计、课件、专题学习网站、教学反思、教学评点、论文等资料汇总形成课题研究的专题文件,便于校内外同行学习、交流。

②、在研究过程中,要对有效整合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体会。

要在实践中进行反复检验与尝试,得出指导性或论断性结论。

或者直接记录好教学中的现象,供教育专家或后来的研究者进行后续研究。

产生自己的有学科特点、有自己风格的教学设计。

③、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相结合。

不同学科、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处理方法其课堂教与学虽有共性、可用同一张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

但更多的是有差异性,因此课堂教与学的评价要体现出该差异性,突出评价表的评价项目、评价要点有开放性、有可选项,教师可依据自身的教学设计案例、教学思路、教研思路,来设计教与学实效性评价表,进行评价。

评价要注重学生课堂活动、时间轴向、教学措施效果表象的描述与点评。

5.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①、姚明远的论文《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体会》在《教育教学论坛》上发表;

②、姚明远的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上对学生兴趣培养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论坛》上发表;

③、姚明远的课件《三角形的面积》在“携手助学”创新教师竞赛中获县壹等奖;

④、杨代奎的论文《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思考》在2011年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审中荣获二等奖;

⑤、罗雄的论文《如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荣获县三等奖;

⑥、张清福的论文《怎样利用学科教学引领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荣获省三等奖;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①、刘武丰:

项目负责人,校长,42岁,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有主研市级、县级科研课题的经验;

②、姚明远:

课题负责人,副校长,42岁,教育管理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有主研市级科研课题的经验;

③、叶贤瑜:

课题主研人,教导主任,44岁,小教师资专科,小学高级教师,多篇论文获奖,有主研市级科研课题的经验;

④、陈生焱:

课题主研人,科研室主任,40岁,小教师资专科,小学高级教师,多篇论文获奖,有主研市级科研课题的经验;

⑤、进修校专家领导作为课题组指导人,熊维平等。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①、学校现有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室、多台办公机。

学校近年内还要购置几套多媒体机,装备在教室里。

②、学校已经购买了很多有关课题方面的理论书籍。

③、学校为本课题准备50000元左右经费,用于研究使用。

④、准备用三年时间研究,几年时间进行推广。

⑤、马溪学校有大量喜欢研究的教师,多数教师有从事过市、县级课题研究的经验。

6.预计解决的难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

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

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

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

7.研究的程序<

阶段任务、目标>

第一阶段:

准备研究阶段(2012.2-2012.4)

①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姚明远任组长,制定规划,组织实施。

②查阅文献,收集国内外最新的课堂教学研究资料,组织研讨,分析论证。

③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组成立。

递交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

申报阶段(2012.4—2012.6)

①正式申报课题,等待立项批准。

②准备参加总课题开题报告。

③购买设备,建设课件制作室,收集资料,进行必要软硬件准备。

④带领课题组出去参观学习本课题起步早的学校。

第三阶段:

案例设计与研究阶段(2012.6-2015.6)

①理论学习:

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媒体应用理论的培训。

②教师培训:

Powerpownt、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软件平台的熟练使用。

Intel未来教育、网页制作等。

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③分步制订阶段研究计划,全面开展研究,上研究课,组织研讨会、总结会等。

第四阶段:

结题阶段(2015.10)

①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组织各课题研究小组进行成果汇报会。

②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③课题结题大会。

④经验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

五、改革的主张与措施(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设计借鉴“启发性问题—理解目标-理解活动-持续性评价”(TFU)教学模式,以启发性问题为主线,通过师生的活动,使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以持续性评价判断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避免学生课堂上“假性理解”、粗浅理解的低效学习问题。

按照TFU教案管理表形式进行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修改,摄录案例教学课录像,并进行存储,撰写教学体会、教学论文、教学评点。

建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教学效果评价系统。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将课堂教学中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之间有机融合,进而对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媒体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效能的最优化。

“有效性研究”:

是研究课堂教学相关行为与结果的对应比问题,即研究课堂教学的效益,研究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研究相应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教学结果。

探讨教师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教学中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有实效的教学行为和策略,进而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与发展。

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注重教与学的统一,重视教学策略的实施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课程、教师、学生、技术手段、媒体素材、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是主要的教学相关行为,是教学有效性研究关注的主体内容。

教学策略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任务,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研究,并最终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

六、研究效果预测(情景描述)

1、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会应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

2、探索并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素养的全新教学模式;

3、专题汇报课、课件、案例研究和专业实践性论文。

4、达到一定目标: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2)完善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为多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的自我适应、自我生存能力。

(4)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5)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七、成果的形式

课题组的全体成员,按照课题组的要求,积极行动,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积极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及时系统化,上升为理论,写成课例、教研论文、心得体会等形式,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八、研究的保障措施

1.队伍的组建(领导组、指导组、课题组)

(1)课题领导组:

组长:

刘武丰

副组长:

姚明远

成员:

刘元灿、陈生焱、叶贤瑜、张清福、林必成、鲁道利

(2)课题指导组:

夏锡平、李祖高、胡运清、李万富、熊维平、等专家领导。

(3)课题组:

姚明远(负责总体研究工作)

陈生焱(负责组织研究,资料收集)

叶贤瑜(负责组织语文科研究)、

张清福(负责组织英语科研究)、

姚光桥(负责组织数学科研究)、

罗在兴(负责组织科学科研究)、

黄仁容(负责组织品社科研究)

本课题组成员都是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本身有较强的业务水平、研究水平,在历年的本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经费预算

2012年投入10000元;

2013年投入30000元;

2014年投入10000元;

201年投入5000元。

3.物质保障等

(1)学校现有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室、多台办公机。

(2)学校已经购买了很多有关课题方面的理论书籍。

(3)学校为本课题准备50000元左右经费,用于研究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