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447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docx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docx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

名单治理暂行方法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誉体系建设计划纲要(2021—2020年)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成立完善守信联合鼓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速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关于扫黑除恶等有关要求,及时、有效惩戒失信主体,催促、警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相关责任主体依法依规诚信经营,加速构建以信誉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所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是指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相关建设运营治理活动中,因违背法律法规、相关行政治理规定且情节严峻经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治理职能的组织审核认定,予以联合惩戒的信誉主体(含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及其法定代表人、要紧负责人、实际操纵人和对失信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以下统称严峻失信主体)。

第三条住房城乡建设部主管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誉治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址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誉治理工作。

第四条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主体实行分级分类治理。

信誉主体存在严峻失信行为的(见附件1),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治理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认定部门)应将其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予以联合惩戒。

对发生较重失信行为或多次发生轻微失信行为但尚未达到前款所列严峻失信行为标准的信誉主体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名单(见附件2),并依法实施与其失信程度相适应的失信惩戒方法。

认定部门应通过适当方式向重点关注对象发出警示并提示重点关注期限。

重点关注期限内再次发生较重以上失信行为的,应及时转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第一条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依照法院裁决、行政惩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检查、行政征收等,视情节将存在失信行为的信誉主体认定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或重点关注对象。

第二条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向涉嫌严峻失信主体通知或催告时,应提示其可能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风险;依据认定标准生成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初步名单时,应履行告知或公示程序。

经告知(或公示)无异议的,认定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并于20个工作日内发布。

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落实负责人责任制,依照“谁监管、谁负责,谁产生、谁负责”的原那么,成立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治理制度,严格标准信誉信息搜集、审核、报送和异议处置等相关工作。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本行政区域内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于每一个月10日前报(推)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社会信誉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部信誉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条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失信主体大体信息,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名称(或自然人姓名)、统一社会信誉代码(全世界法人机构识别编码或公民身份证号码、港澳台居民的公民社会信誉代码、外国籍人身份号码)、法定代表人(或要紧负责人)姓名及其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等;

列入名单事由,包括认定违法失信行为的事实、认定部门(单位)、认定依据、认定日期等;

(二)相关责任主体受到联合惩戒、信誉修复、移出名单的相关情形。

第五条住房城乡建设部信誉工作机构会同相关司局对各地报送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后推送至全国信誉信息共享平台。

除依法不得公布的外,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统一贯社会发布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对依法不予公布的名单信息,可通报相关主管部门依法依纪处置。

地址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依如实际情形,将本行政区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通过网络、出版物等媒介予以发布。

第六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可通过巡查、督查、检查等渠道获取有关信息,对符合附件1所列严峻失信情形的,经审核并报请部社会信誉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议后,直接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治理。

第七条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和重点关注对象名单实施动态治理,有效期自发布之日起计算,一样为1年。

有关法律法规对治理期限还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条住房城乡建设部依托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誉信息共享平台成立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数据库。

第九条鼓舞失信主体通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排除不良阻碍的方式修复信誉。

严峻失信主体可在履行相关义务、纠正失信行为排除不良阻碍后,向认定部门提交提早移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申请。

经认定部门核实,对符合移出标准的信誉主体可提早移出,同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单位。

认定部门应将其信誉修复情形及过往信誉情形作为提早移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重要参考。

第十条

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所依据的法院裁决、行政惩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检查、行政征收等被撤销或变更后不符适合用情形的,认定部门应当在收到相关文件后20个工作日内,及时将信誉主体移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第十一条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生成或变更后,认定部门应按规定公布相关信息并逐级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同时推送至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誉信息共享平台。

住房城乡建设部信誉工作机构应将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及变更信息推送到全国信誉信息共享平台,由各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在全国开展联合惩戒。

具体惩戒方法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与相关部门签署的各类联合惩戒备忘录确信。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将已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名单、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信誉主体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并在行政许可、招标投标、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限制。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信誉评判、认定守信联合鼓励对象名单等工作中,应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誉信息共享平台、全国信誉信息共享平台中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进行筛查比对,确保失信联合惩戒对象不被列入守信联合鼓励对象名单。

第十四条相关信誉主体对列入、移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有异议的,应自列入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认定部门提出书面申述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经认定部门核准确认后,异议处置期间暂停执行联合惩戒方法。

书面申述应包括以下材料:

(一)申述人姓名(名称)、地址、证件号码;

(二)认定部门名称;

(三)申述请求;

(四)要紧事实和理由(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五)提出申述时刻;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认定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不是受理。

不予受理的,应书面告知申述人理由;予以受理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核实,并将核实结果依照申述人提供的地址寄送申述人,采取邮寄方式无法送达的,退回之日视为收到之日。

通过核实发觉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存在错误的,应当自查实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正。

第十五条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有效期届满或提早移出名单的,相关名单信息数据须在有关信誉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后台继续保留,以备查验。

第十六条认定部门违背本方法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更正,并通报批评;情节严峻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置。

(一)违背程序列入或移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二)违背相关内容及标准列入或移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三)具体行政行为有违法或不妥情形,致使被撤销、变更或确认违法,造成较大社会阻碍的;

(四)其他违背法律法规和本方法规定的。

第十七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在门户网站设立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专栏并及时更新;负责建设治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誉信息共享平台,组织开展对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实施联合惩戒工作的信息归集、跟踪、监测和评估。

地址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失信主体信誉信息的归集、报(推

)送工作;可依照本方法制定治理细那么,并联合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对失信联合惩戒对象采取惩戒方法。

依照工作需要,向上一级主管部门信誉领导小组报备后,也可委托或授权行业协会参与或承担上述工作。

鼓舞将信誉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考核体系。

第十八条本方法自2018年月日起试行,有效期至2020年月日。

此前发布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规定。

附件1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行为目录

附件2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名单行为目录

附件1

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行为目录

存在以下行为,情节严峻或社会阻碍较大的,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一)住房保障方面。

1.以隐瞒、虚报、伪造等不合法手腕骗取或协助骗取保障性住房、租赁补助,责令限期退回和按市场价钱补缴租金,超期拒不退回或拒不补缴租金的;

2.违规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性质、用途及其配套设施的计划用途,责令限期更正和恢恢复状,超期拒不更正或恢复的;

3.违规转让、出租、转借、转租保障性住房,或在保障性住房内从事违法、严峻危害公共平安活动,责令限期更正,超期拒不更正的;

4.再也不符合保障条件,限期退回保障性住房或租赁补助,超期拒不退回的;能够依照市场租金标准续租保障性住房,责令限期缴纳,超期拒不缴纳的;

5.违规代理出售、出租、转租保障性住房等经纪业务的;

(二)房地产市场方面。

6.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和广告的;

7.通过捏造或散布涨价信息等方式歹意炒作、哄抬房价的;

8.不符合住房销售条件,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费用的;

9.捂盘惜售或变相囤积房源的;

10.以捆绑搭售或附加条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购房人同意商品或效劳价钱的;

11.采取返本销售或变相返本销售和为买受人垫付首付或以分期等形式变相垫付首付的;

12.为依法不得销售、出租的住房提供经纪效劳的;

13.未经当事人同意,以当事人名义签定销售合同、住房租赁合同的;

14.泄露或不妥利用客户信息的;

15.建设单位选聘前期物业效劳企业违背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

16.建设单位擅自处分属于业主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公共绿地的所有权或利用权的;

17.物业效劳企业将一个物业治理区域内的全数物业治理一并委托他人的;

18.物业效劳企业挪用、骗取或未按规定移交专项维修资金的;

19.建设单位不按规定配置必要的物业治理用房且限期未更正的;

20.未经业主大会同意,物业效劳企业擅自改变物业治理用房用途的;

21.建设单位与物业效劳企业、物业效劳企业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物业效劳企业之间物业查验和交接,违背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

22.擅自改变物业治理区域内依照计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

23.擅自占用、挖掘物业治理区域内道路、场地,严峻损害业主一起利益的;

24.擅自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

25.未按规定分摊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更新和改造费用的;

26.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擅自预售商品房的;

27.不按规定利用商品房预售款的;

28.在未解除商品房生意合同前,将作为合同标的物的商品房再行销售给他人的。

29.采取售后包租或变相售后包租方式销售未完工商品房的;

30.分割拆零销售商品住宅的;

31.未依照规定的现售条件现售商品房的;

32.未依照规定在商品房现售前将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及符合商品房现售条件的有关证明文件报送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

33.委托没有资格的机构代理销售商品房的;

34.未组织衡宇结构平安完工验收或衡宇结构平安完工验收不合格或对不合格按合格验收投入利用的;

35.以不合法手腕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

36.未经依法记录擅自开展中介活动的;

37.擅自划转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

38.侵占、挪用房地产交易资金的;

39.违背房地产评估标准和标准的;

40.未取得载明房产测绘业务的资格证书或被撤消资质证书,开展房地产测绘业务的;

41.房地产开发企业未依法履行商品房保修责任,情节严峻的;

42.擅自转让开发项目的;

(三)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平安方面。

43.发生重大及以上工程质量平安事故,或一年内累计发生2次及以上较大工程质量平安事故,或发生性质恶劣、危害性严峻、社会阻碍大的较大工程质量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