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二诊二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4205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二诊二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二诊二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二诊二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二诊二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二诊二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二诊二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二诊二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二诊二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考二诊二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治疗胃酸过多

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8.下列是利用数轴表示物质或元素的相关性质或含量,其中正确的是()

MgCuZn

A.111金属活动性

由强到弱

 

AlSi0

D.」_I1地壳中元素含量

由多到少

9.天然气是居家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燃料。

天然气燃烧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如图:

O氮原子

•氧原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

B.反应中X、M的分子数之比为1:

2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有三种氧化物

D.Z和N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10•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主题知识

归纳

化学与健康

1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可补充钙元素

2长期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不利于健康

化学与环境

1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2为节约和坏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化学与生活

1霉变大米多次淘洗后可以食用

2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与纯棉织物

化学与农业

1用苛性钠治理改良酸性土壤

2科学合理使用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

A.A

11•下列物质间转化所选试剂、发生条件均正确的是()

s

占燃“Ch

八、、/)\\\

B・稀HrSCUCuCuSO4NaOH溶液Cu(OH):

C.酒精黑ACO^CCO

D,钢铁->

Fe2O3-XH2OFeSO4

12•下列有关实验方案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鉴别硬水、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现彖

区分NaCkNaOH.NH4NO3三种固体

加水溶解后测定溶液温度变化

验证稀硫酸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

使用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

在氧气流中点燃

13.某温度下,称取不同质量的无水固体M、N溶解在一定质量的水中,分别形成饱和溶液(固体均不与水反应)。

其中水的质量X与所溶解固体质量y的关系如图中直线山、2所示。

卞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人小为:

M>

N

B.该温度下,物质N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加入固体M可实现M溶液由b点向a点转化

D.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a>

b=c

14.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FeCb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FeCb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铁和铜都能与FeCb溶液发生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①Fe+2FeCh=3FeC12②Cu+2FeCl3=CuCl2+2Fe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l3与Cu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M点溶液中一定含有FeCh和CuCl:

C.加入VmiLFeCh,溶液时,Fe恰好完全反应

D•混合物中铁粉与铜粉的质量比为m:

n二推断题

15.九宫格起源于洛书,被誉为“宇宙魔方”。

A、E、C、D、E是初中化学常见

的五种物质,它们在九宫格中的位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CtB:

当B为水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⑵若BtD+E:

当D、E均为氧化物时,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o

(3)若A、E、C、D、E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物质。

其中:

①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溶液能使石蕊变红,且能与其它四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D、E组成中含相同的金属元素,D为红色固体,与E反应时得到黄色溶液;

③A、E溶液混合有气体产生,将该气体通入C溶液中,可得A溶液。

®

A的化学式可能为。

2B、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3工业上实现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o

三、填空題

16.建设湿地公园,打造森林公园城市是成都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

回答卞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2)森林公园空气清新,含有较多有益人体健康的负氧离子(一个氧分子捕获一个自由电

子形成)。

请表示:

3个负氧离子o

(3)湿地公园湖泊水质优良。

写出一种保护湖水的具体方法。

(4)从微观角度解释:

森林公园里花香四溢o

(5)公园里种有葡萄、枇杷等果树。

水果中的营养素主要有(写一种)。

(6)某鲜花培育营养液可能由KNCh、Ca(NO3)2中的一种或两种配制而成,其中钙、氮元

素的质量比为1:

1,则该营养液中含有种溶质。

从均衡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角

度分析,营养液中还需补充(填元素符号)。

四、流程题

17.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海水、盐湖和盐矿中广泛存在。

(1)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

位于第周期。

(2)含氯元素的物质人多具有消毒杀菌功能。

女口:

a醋酸氯己定[QHMlNoO:

]b氯化试卷第5页,总9页

钠c二氧化氯[C1O2]d.次氯酸钠[NaClO]等。

1醋酸氯己定属于(填“有机”或'

无机"

)化合物:

1个醋酸氯己定分子由个

原子构成。

2b、d物质溶于水都能解离出钠离子,但阴离子不同。

写出d中阴离子符号。

(3)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其生产流程如图:

1X、Y都是气体单质,Y具有可燃性。

步骤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现步骤I【的操作方法是、过滤。

3步骤III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2NaOH+X=NaClO+NaCl+HQ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

物质有水和o

4制取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

Ca(ClO)2]的原理与步骤III相似,将气

体X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熟石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o

洁厕灵肘消毒液有毒气体

a二者混用易产生危险

b反应前后离子种类不变

c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反应中氯元素全部变成了有毒气体五、实验题

18.二氧化猛和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

为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进行如图一所示实验:

将68g5%的过氧化氢溶液快速推入锥形瓶中(装置气密性良好),试卷第6页,总9页

并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容器中的压强变化,结果如图二所示。

(1)二氧化鎰质量应与硫酸铜质量相等。

则该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o

(2)由图彖可知:

常温下,J■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

(3)小明推测两条曲线最终将合并在一起,其理由是。

(4)小强认为上述实验还不够严密,其理由是(写一点)。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上述实验中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

19.居家学习期间,某同学收集到如下物品:

①治疗便秘的果导片(主要成分为酚酿):

②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③白醋(主要成分为醋酸,化学式为HAc,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1)取①②两种固体少量,小心研细,分别放入A、E两个玻璃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

用筷子搅拌,观察到玻璃杯中均出现浑浊现象;

用手触模杯壁,B中发热,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将固体研细及用筷子搅拌的目的是o

(2)取少量A、E杯中上层清液混合,溶液无明显变化。

(3)向A中加入适量白酒,搅拌静置,再将A、E杯中清液混合,溶液变红。

由此说明:

相同条件下,酚駄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填“人”成“小”)。

(网上讨论)

(4)甲同学认为:

B中出现浑浊现象,证明该干燥剂已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钙。

乙同学认

为这种说法不正确,其理由是o

(实验二)

(5)将E中上层清液缓缓倒出后,再向玻璃杯中加人足量白醋,观察到现象,说

明该干燥剂已经变质生成碳酸钙。

产生该现彖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科学探究题

20・II罩是重要的防疫”物资。

熔喷布是生产II罩的主要原料,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

熔喷布的元素组成,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制取氧气

@1

(1)用高猛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编

号)。

(2)欲收集干燥的O’,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发生装置tCt(填装置编号)。

发生装

置的导管「1应与装置C中(填“a”或廿)端相连。

(实验二)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

无水CuSO」遇水变蓝

(3)连接装置如图2,并检查气密性,装入试剂,进行实验。

先通入一段时间氧气后,再点燃J处酒精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图3

1K中无水CuSO4变为蓝色,说明熔喷布燃烧产物中有o

2装置L中出现,说明熔喷布燃烧产物中有CO2o

根据现彖①②判断:

熔喷布中一定含有(填元素符号)元素。

(4)问题思考

1装置K和L能否调换位置?

(填“能”或“否”),理由是o

2为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有同学建议在J和K之间增加一个如图3装置,其目的是

(5)为进一步确定熔喷布的组成,将4.2g该熔喷布在O,中完全燃烧,装置K、L中增加

的质量分别为5.4g和13.2g。

通过计算判断:

该熔喷布的组成中(填“含”或“不含”)

氧元素。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树干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树枝折断只是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E错。

C、树木倒塌只是倒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树叶飘落只是从树上落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

Ao

2.C

A、烧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铁架台是用钢制成的,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药匙是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蒸发皿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Co

3.B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会观察到析出银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会观察到生红褐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Bo

4.B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是为了隔绝空气,故A说法正确。

B、铝制水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属于保护层,所以不能用钢丝球擦拭铝质水壶表面,故B说法错误。

C、洗涤剂洗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故C说法正确。

D、铁锅洗净后放在干燥通风处,没有水分不容易生锈,故D说法正确。

5.C

A、经测定其pH为4.8,小于5.6,属于酸雨,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酸雨中的酸能与铁反应,能腐蚀钢铁制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酸雨显酸性,不能使酚駄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酸雨的一种类型是硫酸型酸雨,雨水中可能含HjSCU,故选项说法正确。

6.D

A、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氮气可以做保护气,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选项说法正确。

C、烧碱固体具有吸水性,所以烧碱固体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选项说法正确。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但该反应是由盐和酸发生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Do

7.D

A、图中装置,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人,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时,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图中所示装置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II,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8.B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活动性是镁>锌>铜,与数轴关系不一致,故表示错误。

B、在硫化氢、硫、二氧化硫和硫酸中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2价、0价、+4价、+6价,化合价由低到高,与数轴关系一致,故表示正确。

C、生铁中碳的含量大于钢,与数轴关系不一致,故表示错误。

D、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铝,与数轴关系不一致,故表示错误。

9.D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卞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点燃

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CH4+5O:

CO2+2CO+6H2Oo

A、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X(CHJ、M(HzO)的分子数之比为3:

6=1:

2,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是由甲烷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均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

D、Z(CO2)和N(CO)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二者化学性质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10.A

A、①乳制品、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有益于人体补充钙元素,正确:

②可乐等碳酸饮料不利于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长期饮用对人不利,正确;

故A正确。

B、①为治理雾霾,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但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错误;

2分类回收垃圾,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正确:

故E错误。

C、①每变的人米中含有致癌物,不能再食用,错误;

②羊毛点燃有烧焦羽毛味,可以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与纯棉织物,正确,故C错误。

D、①改良酸性土壤用熟石灰,不能用苛性钠,错误;

②科学合理使用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正确;

故D错误。

11.A

A、氯酸钾在加热、二氧化鎰做催化剂的条件卞反应生成了氧气,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A正确。

B、桥硫酸与铜不反应,不会生成硫酸铜,故B错误。

C、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与碳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选项没有标注条件,故C错误。

D、铁与水、氧气接触可生锈,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铁锈与桶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铁不是硫酸亚铁,故D错误。

12.D

A、加肥皂水搅拌,产生浮渣的是硬水,产生泡沫的是软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溶解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钱,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桶硫酸中滴加石蕊试液时,桶硫酸能够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紫色,再由紫色变成蓝色,是因为桶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3.B

A、由图知等量的水中溶解的M质量多,故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人小为:

N,A说法正确。

B、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物质N,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g

—―x100%«

16.7%<

20%,E说法错误。

^Og+lOg

C、该温度下,b点是M的不饱和溶液,a点是饱和溶液,加入固体M可实现M溶液由b点向a点转化,C说法正确。

D、a、b两点对应溶液,溶剂质量都为25g,a溶液中的溶质大于b溶液中的溶质,故a溶液的溶质质屋分数人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e两点对应溶液都为该温度下N的饱和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b=c,D说法正确。

故选:

14.C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铜的前面,铁能与铜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向装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Cu和Fe的混合粉末,则铁优先与氯化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然后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

A、FeCb与Cu发生的化学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

B、根据反应特点,铁金属活动性强于铜,所以是铁与氯化铁先反应,铁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铜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铁与氯化铁质量减少幅度不如铜与氯化铁反应的人,故在M点时是铁正好与氯化铁反应完毕,此时溶液中不含有铜离子,故B错误。

C、当加入ViiiiLFeClj溶液时,铁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在M点时,铁全部反应,剩余固体全部为铜,所以铜质量ng,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铁粉的质量为(m-n)g,铁粉与铜粉的质量比为(m』):

n,故D错误。

点燃

15.2H2+O22H:

OCaCO3或H2CO3Na2CO3或K2CO3NaOH+HCl=NaCl+H:

O

或KOH+HC1=KC1+H2O复分解反应Fe2O3+3CO==2Fe+3CO:

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故B为盐酸,D、E组成中含相同的金属元素,D为红色固体,与B反应时得到黄色溶液;

可知D为氧化铁,A、B溶液混合有气体产生,将该气体通入C溶液中,可得A溶液。

可推出A为碳酸盐,碳酸钠或碳酸钾,C为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A、E、C、D、E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物质,故E为单质,D、E组成中含相同的金属元素,故E为铁,

占燃

当B为水时,则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9。

(2)若BtD+E:

当D、E均为氧化物时,则B的化学式可能为CaCOs或H2CO3o

(3)由上分析可知:

A的化学式可能为NgCOs或K2CO3c>

②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或

KOH+HC1=KC1+H2O,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高温

(3)工业上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

16.氮气3Oz-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维生素2

P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故填:

氮气;

(2)负氧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捕获一个自由电子形成,所以其符号为O?

一,表示多个负氧

离子就需要在前符号前面添加适当的数字,因此3个负氧离子表示为:

30门

(3)保护湖水的具体方法是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工业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湖周围禁止建设化工厂、养殖基地等;

(4)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5)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6)在Ca(NO3)2中Ca和N的质量比=40:

(14x2)=10:

7*1:

1,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KNO3,

则该营养液中含有2种溶质;

农作物需要最多的元素有三种,分别为N、P、K,从均衡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角度分析,营养液中还需补充P。

通电

17.7三有机70CIO"

2NaCl+2H2O2NaOH+H2T+Cl2f蒸发结晶

氯化钠、氯气2C12+2Ca(OH)2=CaCl2+Ca(ClO)2+2H2Oac

(1)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

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故填:

7;

三。

(2)①醋酸氯己定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1个醋酸氯己定分子由:

22+34+2+10+2=70个原子构成,故填:

有机:

70。

②d中阴离子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次氯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cicr,故填:

cio-o

(3)①X、Y都是气体单质,Y具有可燃性,即Y是氢气,X是氯气,步骤I中,电解饱和食通电

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_=

2NaOH+H彳+CbT,故填:

2NaCl+2H2O2NaOH+H2T+C12fo

2实现步骤I【的操作方法是蒸发结晶、过滤,故填:

蒸发结晶。

3由2NaOH+X=NaClO+NaCl+H2O可知,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2个,氧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氯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则X是氯气,因此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水和氯化钠、氯气,故填:

氯化钠、氯气。

4将气体氯气通入石灰乳(主要成分熟石灰)中,氢氧化钙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b+2Ca(OH)尸CaCl:

+Ca(ClO)2+2H9。

5a.二者混用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易产生危险,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前后离子种类改变,例如反应前有次氯酸根,反应后没有次氯酸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例如反应前氯元素化合价是-1、+1,反应后是0、-1,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中氯元素部分变成了有毒气体,部分变成了氯化钠中的氯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

aco

18.10%二氧化鎰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二氧化镒是固体,硫酸铜是溶液

1.6g

lg

(1)-氧化镒质量应与硫酸铜质量相等。

则该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xl00%=10%,故填:

10%。

(2)由图象可知:

常温下利用二氧化镒作催化剂时反应需要时间短,因此二氧化怯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故填:

二氧化猛。

(3)小明推测两条曲线最终将合并在一起,其理由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故填:

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

(4)小强认为上述实验还不够严密,其理由是二氧化猛是固体,硫酸铜是溶液,硫酸铜溶

液和二氧化猛体积不同等,故填:

二氧化猛是固体,硫酸铜是溶液

(5)设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为庆

M11O.

2比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