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考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策略语文Word格式.docx
《山西省中考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策略语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中考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策略语文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提取文章论点
这类文章,论点并不明显,需要自己归纳总结。
归纳论点有三个步骤:
归纳段意——归纳层意——概括论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有几个自然段的关系比较紧密,构成一个共同的层次,会有一个层意,然后把层意提取出来,归纳一下,就形成了文章的论点。
归纳论点要注意,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带有作者明显的倾向性),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要用判断的形式,任何疑问的不确定的词语都不能使观点鲜明;
常用“×
×
是×
”、“×
不是×
”的句式。
第二,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
第三,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
二、概括事实论据,或者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事实论技或道理论据。
(一)概括事实论据
这类考题常常针对某一个论点,请你找到事实论据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之。
在概括事实论据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概括论据必须包含两个要素:
人物+事情;
其他要素如:
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二)分析论据的作用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因此论据必须和论点一致。
分析论据的作用当然要和论点联系起来。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
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
(三)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这类题型,看起来要求比较宽泛,但补写的论据也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说服力强。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如果是事实论据,必须使用概述的方法,将笔墨集中在能够证明观点的主要情节上。
补写事实论据的基本要求:
a、要典型;
b、要真实;
c、要一致;
d、要简洁概括。
语言表述形式可用类似于概括事实论据的格式:
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也可模仿原文的事例格式来写。
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格式:
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要答好这类题,需要平时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积累,同时也要注意在使用论据的时候要适当加以概括,不是说字数越多越好,往往是要求简练,紧扣论点,在论据中与论点紧密相关的句子和部分应该重点提到。
三、对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的认识及其作用的理解。
(一)明确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举例论证(例证法或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
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道理论证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证明论点的方法。
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
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万无一失。
(二)论证方法的作用
解答这类试题主要是弄清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的特点,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解答时,先说某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解说。
分析其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
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答题方式:
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1.举例论证: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答题方式:
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
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对比论证:
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
“有力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
四、找出或概括与论点相关的观点。
这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以及提炼观点的能力。
这类考题所在的文章基本结构方式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即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然后归结。
我们的答题指向基本可以确定在“分析问题”部分。
具体操作如下:
(1)抓中心句,一般情况是在段首。
有时中心句会出现在段尾。
(2)抓设问句、关联词语、标志性词语、过渡句。
(3)对于题干中只是笼统提出“表现在那几个方面”这样的问题就要从结构上把握。
全文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论述,最后总结归纳。
五、理清论证思路,弄懂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这一类题牵涉到确定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在文中的次序,一般来讲,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与上下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常见的有主次、顺承、照应、对比等。
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
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
六、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
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
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
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
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
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
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
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
不宜详细叙事。
否则会喧宾夺主。
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1)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A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B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
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2)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A解释词语的含义;
B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3)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
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七、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
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
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
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议论文阅读历年真题
(2015年河南真题)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共13分)
为什么不读经典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
”马克·
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
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
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
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
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
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
《安娜·
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
只有列夫·
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
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
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
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
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
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
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
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
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1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的能力。
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问题,是在第①段结尾用设问提出的,其原因在第②③④⑥段的首句做了论述,概括这四段首句的内容作答即可。
【答案】①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
②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
(意思对即可。
一方面2分,共4分)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12.【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段落作用的分析。
第①段开头引用了马克·
吐温关于人们冷落经典的名言,可从所引用的名言与文章议论的话题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还可以从段落结尾的设问句与读者及下文内容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答案】①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
采用设问(问句)引发思考,引起下文。
一点1分,共2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13.【解析】本题考查对议论文段落论证思路的分析。
本段可看作是论述段落首句所提出的观点的微型议论文。
这段在首句提出观点后,先从理论上论述了经典和平庸的作品对待新闻事件的不同态度,然后列举名著作论据论证,最后总结。
答题时按此三个层次概括。
【答案】先提出观点:
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1分)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
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
(2分)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1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1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
请简述理由。
(3分)
材料一传媒学家尼尔·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
14.【解析】本题考查为观点选用论据的能力。
是否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就看是否能证明第⑥段段首提出的“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的观点,显然材料一与此相符。
【答案】材料一。
(1分)因为材料一论述的是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读物,与第⑥段的观点相符。
(分析合理即可。
2分)(共3分)
(2014年河南真题)阅读下文,完成II-14题。
(共12分)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
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
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
“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
”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
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
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
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
长的良师益友。
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
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
这都是不对的。
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
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
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
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
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作者:
赵迎辉。
有删改)
1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1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
歌德说:
“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
纸的背面。
答案:
11.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2分)二者不可偏废。
共3分)
12.①指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引起下文。
②从读书体验谈起,借用名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3.先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
(1分)然后从
阅历与经历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
(2分)最后点明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
14.第②段。
(1分)歌德的话论证的是第②段中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2015大连真题)
君子知“怕”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
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
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
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
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
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孔子说: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
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
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
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
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
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
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
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
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
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
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
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
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
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
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
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
一个国家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文/游宇明,有改动)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5.请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16.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是如何体现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
17.下面的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
请说明理由。
【材料】1958年,我国开始了原子武器的研究。
邓稼先奉命主持设计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分别于1964年和1967年爆炸成功,我国国防自卫武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
14.(2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应该心存畏惧。
15.(4分)首先提出“个人应该懂得畏惧”的分论点,然后引用孔子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来论证“人要知畏惧”,接着阐述了“怕”的内涵,最后从反面举了一些人因无所畏惧而痛悔不已的例子,来论证个人应该懂得畏惧的道理。
16.(3分)“必要”起限定作用,强调在一些事上心存畏惧是必要的,但这并不等于承认自己怯懦。
17.(3分)应该放在第④段。
我国成功研制原子武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正是一个国家“知怕”的体现,放在第④段,可以证明本段“一个国家也要知怕”的观点。
2007年河南中招年轻人也需要反省
1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