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学习护理安全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371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务学习护理安全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业务学习护理安全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业务学习护理安全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业务学习护理安全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业务学习护理安全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业务学习护理安全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docx

《业务学习护理安全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务学习护理安全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业务学习护理安全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docx

业务学习护理安全管理MicrosoftWord文档

 

患者安全管理是全面安全

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背景介绍

有关医疗质量的调研显示,医护人员常出现的问题包括:

技术方面错误占35%,忽略必要的信息占16%,由于不小心占11%,9%没有依照规则,缺乏相关知识占1%。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约有30%—50%的不良事件可以通过防范系统的介入加以预防、避免。

据文献报告,发达国家医院的住院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在3.5%—16.6%,其中70%的不安全事件导致暂时性失能,14%导致死亡。

2003~2004年吉林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心血库有偿供血导致约24例感染艾滋病;黑龙江北安建设农场职工医院非法采供血导致19名感染艾滋病;宿州市立医院10例手术,9例摘除眼球;输液是临床医疗中一项十分重要和基本的治疗手段,现行的传统输液模式为瓶装输液带空气通路,使用时无法杜绝气载微生物和微粒对输液的污染。

药源性耳聋:

30%至40%的聋儿是后天滥用抗生素而被“毒坏”的全国1770万听力语言残疾人聋哑人中,由于用药不当造成的约占据20%;60年代以前药物中毒性耳聋很少见,而今有大约100中药物可至聋;我国现有7岁以下聋儿约80万,每年新增聋儿3万。

重点部门的安全

1、2009.3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2、2009年4月贵州省平塘县医院输血感染丙肝事件

3、2009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发生的1名甲型H1N1流感患者意外触电身亡事件

4、供应室:

三个强制执行的标准

5、血透:

《血透器复用规范》

6、新生儿室:

《通报》

7、ICU:

《重症医学科规范》

患者安全的关键:

曾经有一位美国医生在研究了许多医疗事故之后写到:

现在的医院,质量管理系统十分薄弱,但大多数医务人员却不接受这个观点。

他们把自己作为个体:

作出决定,采取措施,承担责任。

事实上,周围的因素、整个系统才是病人安全好医疗质量的决定因素。

二、患者安全的主要内容

形成:

患者安全目标是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在参考美国医疗行业协会(JCAHO)制定的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上而制订的。

不安全事件表现:

①医疗并发症;②药物不安全事件;③机械不安全事件;④医疗误诊误治;⑤院内感染;⑥其它意外

美国医疗行业协会制定的患者安全目标内容:

1)改进病人的确认准确性。

2)改进照护者之间沟通的能力。

3)复述、口述或电话命令药物诊疗和危急值的测试结果报告。

4)不使用缩写。

5)测量而且估定报告危急值的测试结果。

6)改进药物治疗的安全。

7)除去来自病人区域的电解物。

8)标签与容器的分类,消毒与未消毒区分。

9)减少与传染保健有关的传染危险。

10)遵从手卫生保健指导方针。

11)持续性地医疗照顾、正确完善药物治疗。

12)准确的给予药物治疗时间、准确的停止药物治疗时间。

13)减少病人的伤害起因与跌倒。

14)落实管理计划(流程,避免错误的位置、错误的程序、错误的手术)。

15)手术前的确认程序、标记手术位置、术前暂停。

16)安全危险的识别。

三、医院管理协会提出的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

(二)提高用药安全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六)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四、江西省护理安全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护理环节管理,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管理目标,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江西省护理安全管理规定》,2010年4月起在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

(一)加强诊疗过程中的查对管理

1、建立健全医嘱查对制度,实施三查七对、输血查对、手术查对等,完善患者识别关键流程。

1)临床科室

(1)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八对”:

三查:

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中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八对: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有效期。

(2)输血前,需两人进行“三查八对”。

三查:

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

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种类、血量,确保无误方可输入,核对人、执行人双签名,输血中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输血毕,血袋保留24小时,必要时送检。

2)手术室

(1)接患者时,与患者所在科室护士共同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血型、药物过敏及术前准备完成情况,确认风险预警及点交术前用药和所带病历资料及患者个人物品。

(2)入室后,妥善安置患者体位,衬垫适宜、避免皮肤烧灼伤及压伤,约束带松紧适宜、避免肢体过度外展。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手术医生,并记录于手术清点记录单。

(3)麻醉实施前:

护士与手术者、麻醉师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

(4)切皮前,实行“暂停”,再次与手术者、麻醉师再次核对接受手术者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确保手术器械、物品准备齐全、性能完好后方可开始手术。

(5)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的手术,要在术前、缝合体腔前、缝皮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包括术中增减的敷料和器械,核对无误并记录。

(6)术中所采病理标本,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无误后妥善保管,及时登记,按时送检,标本送检过程中各环节严格交接查对,并双方签字。

(二)建立使用腕带识别制度与操作程序,确保护理措施实施的准确性。

1、对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意识障碍)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儿童、语言表达有障碍者、急诊抢救的患者,均应使用“腕带”作为识别信息的载体,核对患者的依据,必要时与陪护人员进行患者身份再次确认。

2、“腕带”标识应注明患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住院号、诊断、药物过敏等基本信息。

3、急诊科、ICU、CCU、内科重病人、老年患者、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儿科、新生儿科使用粉红色腕带;外科手术患者使用蓝色腕带,在病人手术苏醒并过危险期后摘除。

4、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标本采集前,应至少同时使用资料信息识别姓名加护士询问姓名或呼叫患者姓名加询问患者姓名等两种识别患者方法,不得仅用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6、建立健全病人交接制度,完善重点部门转运患者流程及交接程序对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意识障碍)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儿童、语言表达有障碍者、急诊抢救的患者,均应使用“腕带”作为识别信息的载体,核对患者的依据,必要时与陪护人员进行患者身份再次确认。

7、交接和识别记录内容应根据不同关键流程分别制定,应包括:

交接科室与交接人姓名,离开科室与到达科室时间,住院号、姓名、性别、诊断、简要病情、生命体征,各种管道,药物及治疗,全身皮肤情况(指卧床病人及昏迷病人),护理文书,目前所采取的主要治疗和护理措施等关键信息。

8、交接程序:

按病人识别信息及生命体征,各种管道,药物及治疗,病人的全身皮肤情况(指卧床病人及昏迷病人),护理文书记录等进行交接,交接完毕双方确认签全名。

实施交接者应为在班注册护士,交接应在病人妥善安置完毕后进行。

(二)加强病区用药安全的管理

1、结合本病区专科特点,规范药品的名录、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等;毒、麻、精神类药管理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五专”管理和登记。

2、高浓度电解质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纳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剂等高危药品原则上不存放在病区,因工作需要备用的必须单独存放,存放位置贴上全院统一的醒目标记。

3、病区的注射药、内服药、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药物与标签要做到定位对应,各类药物有全院统一的醒目标记。

4、病区应根据收治病种建立需要重点观察的药物种类及名称,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及时更新需要重点观察的药物种类,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值班医生。

必要时与临床药师联系提供用药指导。

5、严格核对处方、医嘱、治疗单、服药单等,执行前注意询问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类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处方、医嘱等。

6、查验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不符合要求的药品不得使用。

注射给药要注意液体颜色、纯净度、瓶口有无松动、裂缝。

7、进一步完善药物配伍安全管理,不使用搭桥方式输液,采用多组药物配伍使用时,应确认药物的配伍禁忌,控制输液流速,预防输液反应。

注意服药、注射、处置后的不良反应。

8、严格执行输液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护士要及时巡视病区,询问患者有否输液的不良感觉,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拔针、请示医生、作好相应处理并作好记录和报告,护理部接到呈报后即刻到病区(夜间护士长总值班要到达病区)协助处理。

9、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

10、加强冰箱内药物存放、使用与管理,定期进行核查,冰箱内不得存放任何食品与私人用品。

(三)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管理

建立日常诊疗活动过程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无特殊情况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实施治疗或处置。

实施紧急抢救执行口头医嘱时,需严格执行第三人查对制度,并正确记录医嘱下达与执行时间,确保医疗记录和护理记录的一致性。

抢救危重患者时,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先向医生复述两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用过的液体瓶、安瓿应保留至抢救结束,确认核查并记录后方可遗弃。

已执行的口头医嘱,原则上应在2小时之内完成医嘱的补记工作,医生离开现场之前,应及时补记口头医嘱于医嘱单上并签名,执行护士应确认。

特殊药物如剧毒、麻醉等药物不能执行口头医嘱。

接获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将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科室、电话、姓名、报告时间记录于“危急值”报告记录本,同时进行复述确认;转交医师时,应在专项记录本上注明转交时间和医生姓名。

(四)加强手卫生的医院感染管理

有计划的开展护士手卫生培训,贯彻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配置安全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保障措施有效,提高洗手依从性。

在以下情况下必须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2、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处理污染物品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五)加强无菌物品、器械安全管理

1、全院可复用的物品器械实行集中统一清洗、消毒、灭菌、管理,收污送洁。

2、消毒供应中心准备器械包时,双人查对名称、数量、清洁度。

发放器械包时,双人查对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包装完整。

收受器械包时,双人查对名称、数量、处理情况。

高压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在使用前要查验化学指示胶带(卡)是否达标。

3、临床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保证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4、一次性透析器、管路、穿刺针等不得重复使用,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按《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必须在透析后下机前注明病人姓名,使用日期及复用次数标签,然后进行冲洗、灭菌处理。

透析机的消毒按产品要求进行。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