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资格管理人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3522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资格管理人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全资格管理人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全资格管理人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全资格管理人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全资格管理人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资格管理人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安全资格管理人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资格管理人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资格管理人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23、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巡查,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4、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源,通过危险因素分析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是确定应急预防与应急救援对象的基础。

25、职业有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既包括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也包括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

2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采取电子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

27、综合预防措施可概括八个字,即革、水、密、风、管、救、护、检。

28、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29、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0、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二、单选题:

1、(A)是我国新的安全生产方针,这一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C、“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D、“全民参与,预防为主”

2、(A)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安全生产的综合性法律。

A、《安全生产法》B、《刑法》

C、《劳动法》D、《劳动合同法》

3、对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且情节严重的,将被处(B)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2B、3C、5D、6

4、接到事故报告会,单位负责人应当于(A)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B、2C、3D、4

5、(B)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A、人员原理B、系统原理

C、预防原理D、强制原理

6、运用强制原理,必须坚持(C)原则。

A、安全第一B、监督

C、安全第一与监督D、法制

7、(C)是保证职工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乃至工厂财产安全的前提。

A、安全操作规程管理B、安全检查

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D、安全生产奖惩

8、高于(B)m的空中运输线应有牢固的护罩(网)。

9、(D)灭火,就是将水等具有冷却降温和吸热作用的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物的热量。

A、窒息法B、隔离法

C、抑制法D、冷却法

10、(C)主要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纸张、棉麻、织物等地初起火灾。

A、化学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

C、水型灭火器D、卤化烷灭火器

11、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制为(D)

A、24VB、36VC、42VD、50V

12、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A),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

A、1000ΩB、2000ΩC、3000ΩD、5000Ω

13、危险辨识的内容不包括(A)。

A、辨识危险源的可控程度

B、辨识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性质,损害能力

C、辨识危险源的数量

D、辨识危险源的分布,危险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

14、危险辨识方法不包括(B)。

A、现场观察B、安全管理

C、查阅有关记录D、工作任务分析

15、(B)是针对生产经营企业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例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

A、综合预案B、专项预案

C、现场预案D、应急预案

16、(C)根据情景事件要素,按照应急预案检验包括预警,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现场处置与救援,保障与恢复等应急行动和应对措施的全部应急功能的演练活动。

A、综合演练B、专项演练

C、现场演练D、桌面演练

17、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对人体造成(D)影响。

A、出现职业特征B、抗病能力下降

C、引发职业病D、以上选项都对

18、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有(C)种。

A、3B、4C、5D、6

19、(C)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D、特别重大事故

20、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报告之日起(B)日内作出批复。

A、7B、15C、20D、30

三、多选题:

1、安全生产设施或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A)和(B)的责任。

A、直接负责的主管领导B、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C、工人D、非雇主

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题工程(A)、(B)、(C)。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

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改造

3、责任追究包括追究(A)、(B)和(C)。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D、其他责任

4、现代安全管理是在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是在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注重(BCD),运用现代新科技和系统工程原理、方法进行安全管理。

A、科技化B、系列化

C、整体化D、横向综合化

5、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包括(ABCD)。

A、系统原理B、人本原理

6、运用强制原理,必须坚持(AC)原则。

A、安全第一B、预防

C、监督D、法制

7、定制管理的步骤包含(ABCEF)五个方面。

A、分析现状B、优化配置

C、实施运行D、现场布置

E、规范定置F、定制管理检查和考核

8、6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ABD),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地管理。

A、人员B、机器

C、环境D、材料

9、一切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阻止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和引火器)同时存在(BD)。

A、发生摩擦B、相互结合

C、发生碰撞D、相互作用

10、灭火的基本方法有(ABCD)。

A、冷却法B、窒息法

C、隔离法D、抑制法

11、机械伤害类型有(ACDF)。

A、绞伤B、撞伤

C、砸伤D、烫伤

E、烧伤F、挤伤

12、机械伤害原因有(ABD)。

A、机械的不安全状态B、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

C、环境因素D、管理上的因素

13、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包括(BCD)。

A、辨识危险源的可控制程度

B、辨识危险源的种类、危险性质、损害能力

14、危险辨识的方法有(ACD)。

A、安全检查表B、安全管理

C、事故树分析D、时间树分析

15、应急预案的种类有(ABC)。

16、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ABCD)等响应程序。

A、应急行动B、资源调配

C、应急避险D、扩大应急

17、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有(BCD)。

A、环境因素B、物理因素

C、生物因素D、化学因素

18、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有(BCD)。

A、劳动技能难度过高

B、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的不合理

C、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

D、劳动中紧张度过高

19、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CDEF)。

A、极小B、较小

C、一般D、较大

E、重大F、特别重大

20、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CD)的原则。

A、全面B、快速

C、精简D、效能

四、判断题:

1、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2、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教训的权利。

3、工商保险基本可以用于工伤职工的救治和经济补偿以外的用途。

(×

4、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属于工作。

5、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岗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不属于工作。

6、所有安全管理的措施、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7、6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及其、材料、环境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地管理。

8、整理就是对生产场所的物品按需要和不需要区分开,不需要清除物品。

9、“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就是要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预防和扑救有机结合起来。

10、化学泡沫灭火器适于扑救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常用于加油站、油泵间、液化气站、实验室、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场所初期防护。

11、机械伤害类型包括了绞伤、物体打击、压伤、砸伤、烧伤、撞伤、刺割伤。

12、要保证机械设备不发生工伤事故,不仅机械设备本身要符合安全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3、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14、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5、应急救援按行政区域划分为四级。

16、现场预案是针对生产经营企业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例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制订的。

17、职业有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既包括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也包括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

18、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包括中暑、减压病、高压病、黑变病、手臂振动病5种。

19、较大事故是指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0、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五、简述题: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哪些安全生产职责?

2、我国安全生产法律制度主要有哪些?

(P41)

3、6S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4、如何对班组的安全培训进行有效地管理?

(P100)

5、火灾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逃生?

(P124)

6、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如何处理?

要注意什么?

()

7、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措施?

答:

1、机械设备本身负荷安全要求;

2、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8、策划应急预案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书上)

9、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有哪些?

 

安全资格证考试复习题二

1、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2、事故预防与控制原则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则。

3、系统安全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它是安全评价的基础。

4、把系统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所构成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采用简明文字和线条加以全面表示的方法称为因果图分析方法。

5、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

6、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

7、设备操作人员要求做到三好、四会、四项基本要求、五项纪律和润滑五定。

8、班组是企业的最基层组织,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9、班组长是企业安全生产一线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

10、设备使用维护工作必须严格贯彻,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技术、安全状态,为生产经营单位创造有利的条件。

11、隔离法灭火,是将已经着火的可燃物与附近还没有着火的可燃物隔离或者疏散开,或者切断来源,使燃烧区得不到充分的燃料供应而使燃烧停止。

12、化学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油品火灾,如汽油、柴油、苯、甲苯、动物油脂等的初起火灾。

13、经验告诉我们,发现起火后为了不让小火变成火灾,必须。

14、救人第一是指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的威胁,灭火力量首要任务应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

15、屏护是采用遮栏、护罩、壶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

16、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17、引发火灾也就是燃烧的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者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

18、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所需资金的投入。

19、在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20、运用已编制号的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实施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21、接警人员接到报警后,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时间、方式、方法和途径,迅速向可能受到突发事件波及区域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发出预警通知,同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以便争取相应的应急行动。

22、应急演练的讲评必须在应急演练接受后立即进行。

23、休克是由于严重创伤、烧伤、触电、骨折的剧烈疼痛和大出血等引起的一种威胁伤员生命、极危险地严重综合症。

24、劳动保护用品又称“个体防护用品”。

25、为使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而提供的个人穿戴用品称为劳动防护用品。

26、劳动防护用品一般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殊防护用品两种。

27、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28、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

29、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证据材料。

30、四不放过原则即: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出来不放过等等。

1、接到事故报告后,单位负责人应当于(A)小时内向事故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的有关部门报告。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A)安全培训,具备与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A、接受B、拒绝C、随意对待D、不能接受

3、(B)是事故隐患排查、法制和预控的责任主体。

A、职工B、安全经营单位

C、主要负责人D、安全管理人员

4、()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人员

C、职工D、个人

5、(D)原则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则。

A、法治原则B、监督原则

C、教育原则D、预防原则

6、(A)又称故障树,是安全系统工程最需要的事故分析方法。

A、事故树B、事件树

C、因果分析图法D、安全检查表

7、设备使用维护工作必须严格贯彻(D),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技术,安全状态,为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

A、定人定机制度B、操作证制度

C、维修保养制度D、岗位责任制

8、生产经营单位实行(A),能更好的落实岗位责任制。

C、维修保养制度D、安全检查、检验制度

9、(B)适于扑救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常用于加油站、油泵间、液化气站、实验室、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场所初期防护。

C、二氧化碳灭火器D、卤化烷灭火器

10、(A)主要用于扑救品火灾,如汽油、没有、柴油、苯、甲苯、动物油脂等引起的火灾。

11、局部照明灯应使用(B)的电压。

12、机械伤害类型不包括(B)。

A、纹伤B、撞伤

C、碰伤D、烫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