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静压桩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2044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锚杆静压桩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锚杆静压桩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锚杆静压桩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锚杆静压桩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锚杆静压桩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锚杆静压桩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锚杆静压桩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锚杆静压桩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锚杆静压桩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docx

300*300(mm)

446

24

21

45.36

二、工程目标

2.1工期目标

我公司一定全力以赴,作好各方面协调工作,确保在工期内完成本工程,计划在2013年月日(具体以业主通知为准)开工,2013年月日完工,总工期为12天。

2.2质量目标

我们将严格按国家质量规范施工技术标准,实行创优目标管理,确保工程全部一次性验收合格。

三、施工总体安排

材料:

本工程主要材料为预制方桩,型号为300×

300,节长3米,桩长21米,由专业预制构件方桩厂定制,施工前三天通知预制厂按计划送桩到工地并再经业主及监理验收合格后就近堆放在场地上,由总包铲车配合将预制方桩短驳至压桩区域。

设备:

本工程安排2台油泵,1套自制锚杆桩架。

施工总工期12日历天,总计每天压桩在约2套。

人员:

本工程拟投入管理人员1人,工人3人。

管理人员及工人均做到持证上岗,并做好工人的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工作。

四、本工程特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4.1工程特点及难点

1、本工程为室内施工,室内高度4.3米,无法加配重作为反力,只能利用地锚作为反拉力。

4.2工程特点及难点的相应解决预案

针对以上特点及难点,解决预案如下:

1、现场实测桩位,利用桩位确定地锚位置,进行地锚预埋加固。

2、沉桩施工前,放出各小样桩位,然后进行清理后再进行沉桩施工。

五、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5.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沉桩可行性分析及桩机选型

5.1.1场地工程条件

具体详细的地质构造和地层特性见勘察报告。

5.1.2沉桩可行性分析及场地处理措施

据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及结合场地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分析,再结合施工现场的场地情况,我们采用100吨和50吨的千斤顶相结合进行压桩机施工,上部压力较小的用50吨千斤顶,它的截面小压桩快,进入持力层后压力大,用100吨千斤顶,确保压桩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5.1.3桩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本工程室内沉桩,应合理安排沉桩流程,沉桩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及管线进行监测,确保安全施工。

5.2压桩工艺及流程

5.2.1工艺简介

锚杆静压桩是锚杆和静力压桩结合形成的一种桩基础施工工艺,它是通过在配重反力架平台上设制锚杆固定压桩架,配重反力架平台所能发挥的自重荷载作为压桩反力,用千斤顶将桩段从基础中开出的压桩孔内逐段压入土中,然后将桩端与基础浇结为一体,来增加整体基础的荷载力,使建筑物荷载由锚杆桩与原有地基土共同承担。

5.2.1锚杆静压桩加固的原理:

通过锚杆桩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地层深处,从而减少浅层土体的附加应力,使得加固部位浅层土体的压缩变形减少或停止,从而达到稳定建筑物沉降或上浮的目的。

5.3压桩工艺流程图

确定桩位→开孔→核对压桩孔→清理压桩孔及搭设配重平台→安装压桩反力架→运桩→吊装→校正桩身垂直→压桩→记录→接桩→压桩→送桩至设计标高→压桩结束

5.3.1确定桩位:

本工程压桩的区域范围不大,根据桩位布置图以及相对应的轴线用卷尺结合经纬仪将每个桩孔放好小样,桩中心然后用油漆做好,标注清楚。

5.3.2开孔(如图所示)

本工程室内部分桩位处采用人工地坪开孔。

5.3.3核对清理桩孔:

请甲方会同监理和总承包单位根据图纸将桩的中心位置复核是否有偏差,在桩孔偏差无误后将孔内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

5.3.4安装反力架:

人工将桩架垂直竖起后根据锚杆的位置将桩架的固定底角钢板4根锚杆上压两层垫片,然后在进行螺帽固定,在全部固定前要分两个方向垂直观察桩架是否垂直度在1%范围以内。

5.3.5运桩到位:

一般性桩的堆放不超过4层,预制桩从桩厂到达现场后用吊车卸到指定位置,利用铲车将桩短驳至压桩区域,在运桩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桩,以免碰坏、摔断桩。

 

5.3.7吊装对位校准垂直度:

5.3.8压桩

5.3.9接桩;

5.3.10压桩直至结束,送桩到设计标高,清理桩孔

电焊结束后,经监理及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后,冷却8分钟后压桩到地下室底板上标高,然后清理现场,已装架到另外一桩孔。

5.4压桩要点

a.压桩前先开孔,清除各种障碍物预埋锚杆以满足施工要求。

b.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施放轴线桩位,设置轴线控制点和水准基点,交监理复核签证,桩位中心设置临时标桩。

c.桩起吊采用单点吊时,吊点应按照规范要求,严禁远距离拖拉。

d.插桩前应对桩位样桩进行复核。

在确认样桩准确的情况下方可插桩。

e.插桩就位后对桩身垂直度进行控制,桩插入土中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

f.压桩以标高控制为主。

g.焊接桩时下节桩压至地面0.3米左右开始接桩,吊运上节桩与下节桩对中,采用电焊接桩。

焊缝高度均匀,焊渣必须敲清后方能检查,焊缝不宜有夹渣、气孔等缺陷。

h.桩接头焊接完后,焊缝应在自然条件下冷却8分钟以上方可继续沉桩。

i.接桩焊接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j.桩压至自然地坪附近,用一定长度的送桩器将桩送到设计标高。

送桩器中心线应与桩身中心线吻合一致,外径与桩外径相配合,送桩结束,即拔出送桩器,并应及时将桩孔填盖。

k.压桩时应详细、准确地填写压桩记录。

由记录员记好各过程的压桩力。

5.5压桩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

本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估计会发生压坏、压歪等问题。

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工艺操作上的原因,有桩的制作质量上的原因,也有土层变化复杂等原因。

因此,发生这些问题时,必须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解决。

压桩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1、沉桩困难,达不到设计标高

2、桩偏移或倾斜过大

3、桩达到设计标高或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

4、压桩阻力与地质资料或试验桩所反映阻力相比有异常现象

5、桩体破损,影响桩的继续下沉

沉桩困难,达不到设计标高

主要原因

压桩设备选型不合理,千斤顶吨位小,能量不足。

压桩时中途停歇时间过长。

压桩过程中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排除时间过长;

或中途突然停电。

没有详细分析地质资料,忽略了浅层杂填土层中的障碍物及中间硬夹层、透镜体等的存在等情况。

忽略了桩距过密或压顺序不当,人为形成“封闭”桩,使地基土挤密,强度增加。

桩身强度不足,沉桩过程中桩顶、桩身或桩尖破损,被迫停压。

桩就位插入倾斜过大,引起沉桩困难,甚至与邻桩相撞。

相应对策

配备合适压桩设备,保证设备有足够压入能力。

一根桩应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

进场前对设备进行大修保养,施工时进行例行检修,确保压桩施工时设备正常运行。

避开停电时间施工。

详细分析地质资料,清除浅层障碍物。

配足压重,确保桩能压穿土层中的硬夹层、透镜体等。

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流程,严禁形成“封闭”桩。

严把制桩各个环节质量关,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保证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桩就位插入时如倾斜过大应将桩拔出,待清除障碍物后再重新插入,确保压入桩的垂直度。

桩偏移或倾斜过大

桩架没有调平。

桩架底脚固定锚杆螺丝松动导致桩架不垂直。

就位插入时精度不足

相邻送桩孔的影响。

地下障碍物、场地下陷等影响。

送桩杆、压头、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或桩顶不平整所造成的施工偏压。

桩尖偏斜或桩体弯曲。

接桩质量不良,接头松动或上下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

压桩顺序不合理,后压的桩挤先压的桩。

拧紧螺丝,调整桩架至垂直满足要求。

桩插入时对中误差控制在10mm,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校正其垂直度。

送桩孔应及时回填。

施工前详细调查掌握工程环境、场址建筑历史和地层土性、暗滨的分布和填土层的特性及其分布状况,预先清除地下障碍物、处理暗浜等。

施工时应确保送桩杆、压头、桩在同一轴线上,并在沉桩过程中随时校验和调正。

提高桩的制作质量,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防止桩顶和接头面的歪斜及桩尖偏心和桩体弯曲等不良现象发生。

不合格的桩坚决不用。

提高施工焊接桩质量,保证上下节同轴,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桩达到设计标高或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

设计桩端持力层面起伏较大,

地质勘察资料不详细,古河道切割区未察清楚,造成设计桩长不足,桩尖未能进入持力层足够的深度。

试桩时休止期没达到规范规定的时间而提前测试,或测试时附近正在压桩,桩周土体仍在扰动中。

当知道桩端持力层面起伏较大时,应对其分区并且采用不同的桩长。

压桩施工时除标高控制外,尚应控制最终压入力。

当压桩时发现某个区域最终压桩力明显比其它区域偏低时,应进行补堪以查清是否存在古河道切割区等不良地质现象。

针对特殊情况及时和设计单位联系,变更设计改变布桩或增加桩数或增加桩长等措施来满足设计承载力。

试桩的休止期一定满足规范规定,试桩时桩周1.5倍桩长范围内严禁压桩等作业。

压桩阻力与地质资料或试验桩所反映阻力相比有异常现象

桩端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

地面至持力层层间存在硬透镜体或暗浜。

地下有障碍物未清除掉。

压桩顺序和压桩进度安排不合理。

解决措施

按照持力面的起伏变化减小或增大桩的入土深度,压桩时以标高控制为主外,还应以压入力作参考。

配备有足够压入能力的压桩设备,提高压桩精度,防止桩体破损。

用钢送桩杆先进行桩位探测,查清并清除遗漏的地下障碍物。

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合适的日沉桩数量。

对有砂性土夹层分布区,桩尖可适当加长,压桩顺序应尽量采用中心开花的施工方法,严禁形成“封闭”桩。

桩体破损,影响桩的继续下沉

由于制桩质量不良或运输堆放过程中支点位置不准确.

吊桩时,吊点位置不准确、吊索过短,以及吊桩操作不当。

压桩时,桩头强度不足或桩头不平整、送桩杆与桩不同心等所引起的施工偏压,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送桩阶段压入力过大超过桩头强度,送桩尺寸过大或倾斜所引起的施工偏压。

桩尖强度不足,地下障碍物或孤块石冲撞等.

压桩时桩体强度不足,桩单节长度较长且桩尖进入硬夹层,桩顶冲击力过大,桩突然下沉,施工偏压,强力进行偏位矫正,桩的细长比过大,接桩质量不良,桩距较小且桩布较密。

桩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值70%方可起吊脱模,达到100%方可施工。

运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上下支点应对齐。

吊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起吊均匀平稳,水平吊运采取两点吊,吊点距桩端0.207L。

单点起吊时吊点距桩端0.293L(L为桩长)。

起吊过程中应防止桩体晃动或其它物体碰撞。

使用同桩径的送桩杆,保持压头、送桩杆、桩体在同一轴线上,避免施工偏压。

确保桩的养护期,提高砼强度等级以增强桩体强度。

桩头设置钢帽、桩尖设置钢桩靴等。

根据地基土性和布桩情况,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

保证接头质量,用楔型垫铁填实接头间隙。

提高桩的就位和压入精度,避免强力矫正。

压入时应保证一根桩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

5.6方桩控制及验收

5.6.1桩的堆放

①堆桩场地应平整、坚实及排水畅通。

②听从沉桩施工人员的要求,堆放平整并尽量靠近沉桩区域以方便沉桩施工和加快沉桩进度。

③桩的堆放位置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严禁超距离和偏心起吊。

④多层堆放时,每层间应设垫木,垫木应水平稳定,上下对齐。

⑤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

5.6.2桩的验收

   本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是预制钢筋混凝土锚杆桩,因此做好桩身质量的验收与检验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主要措施,施工现场应设专职人员对桩的质量进行验收与检验。

验桩时由专职人员及时向制桩单位索取桩的质量合格证明依据,并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表7.1.10要求对商品桩的外观质量进行现场验收,验收时应有以下资料:

①供应商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

②制桩材料(钢筋、水泥、黄砂、石子)的质量保证书及材料复试证明单;

③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④砼试块强度测试报告;

⑤预制桩验收记录;

5.6.3桩的外观质量检验

由专职人员对桩的外观情况逐根或抽样检验,检验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如下:

①桩身是否有裂缝出现,表面裂缝长度不得超过边长的0.5倍,裂缝深度不得大于20mm,宽度不得大于0.20mm。

②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桩边长的一半。

③检查接桩头表面的平整度及其与桩帽的密实情况,检查时可用

小锤轻击检查其严密程度和范围。

④桩身表面蜂窝深度不得超过10mm,蜂窝面积不得超过桩表面积的0.5%。

⑤桩顶和桩尖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以及不得有钢筋裸露现象。

⑥桩的实际长度是否满足设计长度。

注:

对资料不全及质量检验不合格必须作退货及报废处理。

六、保证质量的管理及技术措施

6.1质量控制依据和质量管理标准及实施表

6.1.1质量控制依据

1、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有关桩基施工图及其施工说明

6.2施工质量管理

6.2.1施工质量管理网络图

施工质量管理网络图

6.3质量管理措施

1、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精神,每一道工序严格控制。

2、认真做好审核设计图纸、文件,做好施工图交底。

3、认真组织学习技术规范,将主要规范标准发至班组。

4、认真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收集各类材料质保单、并做好汇总工作。

5、各道工序质量交底工作,并做好记录。

6、做到测量放样三级复核制,并经监理复测认可,做好记录。

7、做到内业、外场同步,并专人收集、整理保管验收资料。

8、做好现场每道工序的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并做好资料。

9、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已定方案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如遇特殊情况应补报方案认可。

6.4质量保证措施

6.5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1、施工前应测放好桩位轴线,做好控制点并做好标志,定出桩位并插好样桩,桩定位时定位偏差纵横轴线均严格控制在1cm以内。

正式压桩前桩位样桩要复核正确。

2、压桩施工必须以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数据为信息,根据建筑物变形的速率和数值,安排压桩流程和压桩速度。

施工前,先试压1个孔的锚杆静压桩,压力数据及时反馈设计部门,以设计整桩的设计压力值及设计桩长。

当需要截除桩头时,应先用楔块把桩固定,然后方能截除桩头,严禁在悬臂状态截桩头。

3、桩垂直插入时要与样桩对正,桩身垂直偏差不得大于桩长的0.5%,桩垂直度用经纬仪双向控制,桩架要保持平稳,压桩时应随时检查桩架垂直度,确保锚杆桩的反拉力满足施工要求。

4、压桩时压桩架要保持垂直,应均衡拧紧锚固螺栓的螺帽,在压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拧紧松动的螺帽,压桩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检查桩和桩架的垂直度,超过1%应及时调整。

如桩已压斜,应尽可能拔出桩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以砂土回填后再进行施工。

5、接桩时应做到上下桩垂直对齐,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mm,接头弯曲矢高不大于0.1%桩长,且不大于20mm。

焊接时检查桩帽是否平整、干净,尽量缩短接桩时间,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虚焊、漏焊。

6、当班施工人员必须指定专人做好施工记录,如实记录压力值及施工过程等,保证资料的完整、正确,要按编好的桩号对号记录。

7、施工应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对监理所提出的技术要求要积极配合。

8、对方桩要逐根进行质量验收。

并按标准进行外观检查,桩的强度达到70%时方可起吊,达到100%后方可压桩。

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桩。

9、在压桩过程中出现桩身突然下沉、倾斜、弯曲、桩头损坏、地下水溢出或周围土隆起等情况应停止压桩,及时向甲方及有关部门反映,研究处理后再压桩。

七、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计划表

7.1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岗位

职责

人数

1

管理人员

项目管理

2

电焊工

电焊接桩

3

桩工

压桩

4

普工

压桩辅助

7.2机械设备计划表

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液压泵

BZ63-6-8

暂定

千斤顶

50T100T

压桩架

自制

风动凿岩机

空气压缩机

电焊机

胶泥熔炉

手拉葫芦

HSZ-2

7.3各项材料计划表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方桩

250*250桩长20米

100

硫磺胶泥

焊条

E43

kg

1000

八、施工组织机构

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1安全管理网络

9.2安全管理措施

9.2.1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为保障工程的正常施工,杜绝事故的发生,应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安全措施的覆盖面应注意广度和深度。

在工程中建立由项目经理具体负责实施,专职安全员现场监理、指导,工地安全员现场指挥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1、坚持贯彻现场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和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施工前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2、加强“一送二反”安全教育即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反违章指挥,反违章作业,抓好文明施工及落手清工作,积极创建标准化文明工地。

3、工地设有专职安全员,施工管理人员轮流值班抓安全,各生产班组建立兼职安全员制度,作好班前交底,班后教育,做好安全上岗检查记录。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现场机电设备,严格执行定机、定员、定岗位,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修。

5、组织定期安全教育,工地每月组织一次现场安全教育及文明施工检查,做到思想重视,措施得力。

6、工地现场,料库、油库等必须有防火措施。

7、设备所配用的各类吊具、索具、连接件、紧固件及其附件,都应有详细规格资料及技术要求。

对所有的设备发放挂设“设备验收合格证”、“定机定员牌”、“安全警句牌”及起重设备的“十不吊牌”。

操作人员。

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操作证上岗。

班组每天应做好安全交底工作,且需要有书面记录和签字。

8、坚持现场文明施工,材料堆放有条理、有规划,认真做好落宇清工作,保持现场整洁,井然有序。

驻施工现场人员及员工需挂卡,人员进出必须走安全通道,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9、高空作业的所有的作业人员、管理检查人员(包括现场测量人员、监理人员)除正确戴好安全帽外,都必须佩戴安全带。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稳固、可靠的安全带挂钩处。

10、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事故的频率,对一切事故苗子均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

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11、电焊、气割必须有防溅措施,以防火花火灾。

9.2.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现场照明:

照明电线用绝缘子固定,导线不得随地拖拉和绑在脚手架上。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

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米,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5米。

2、配电箱、开关箱:

应使用BD型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

配电箱应设总熔丝、分开关、零排地齐全,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

金属外壳电箱应作接地或接零保护。

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

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伏和220伏两种电压等级。

应设置门锁及防雨措施。

实行三相五线制。

3、架空线:

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子。

架空线应离地4米以上,机动车道为6米以上。

4、接地接零:

接地体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平方毫米,一组二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2.5米,入土深度不小于2.5米,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5、用电管理:

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9.2.3机械设备安全措施

1、机械的保险、限位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2、驾驶、指挥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上岗,驾驶员应做好例行记录。

3、各类安全(包括制动)装置的防护罩、盖齐全可靠。

4、机械与输电线路(垂直、水平方向)应按规定保持距离。

5、作业时,机械停放应尽可能稳固,臂杆幅度指示器应灵敏可靠。

6、电缆线应绝缘良好,不得有接头,不得乱拖乱拉。

7、各类机械应持技术性能牌和上岗操作牌。

8、必须严格执行定期保养制度,做好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防腐工作。

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使用,带病运转和在作业运转中进行维修。

9、机械设备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10、机械设备经验收合格挂牌方能使用。

9.2.4防火安全措施

1.建立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防火责任制,明确职责。

成立消防领导小组。

2.重点部位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一般部位设常规消防器材。

3.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执行市建委《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

4.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与易燃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米。

如达不道上述要求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

5.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的存放距离不得小于2米,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6.下班前认真检查现场,包括现场办公室、生活室,熄灭一切明暗火种,切断所有机械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