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会考达标提纲与检测自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1082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3.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会考达标提纲与检测自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高一会考达标提纲与检测自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高一会考达标提纲与检测自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高一会考达标提纲与检测自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高一会考达标提纲与检测自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会考达标提纲与检测自编文档格式.docx

《高一会考达标提纲与检测自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会考达标提纲与检测自编文档格式.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会考达标提纲与检测自编文档格式.docx

2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公转方面的共同性不包括的是

A同向性,各行星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一致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都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C近园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共轨道性,各行星都在共同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

3图中共包括天体系统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4其中最低一个级别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太阳B地球C月亮D地月系

5小行星所直属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

 

第二节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太阳是个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K,以电磁波的形势放射能量,能量来自核聚变。

衡量得到太阳热量多少的值:

太阳常数8.24J/CM平方.MIN

切记太阳常数的四个前提:

多远――日地平均距离;

哪里――地球大气上届;

多大――一平方厘米面积;

多久――一分钟,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

我国太阳辐射强弱分布区:

丰富区――青藏高原,内蒙古大部;

较丰富区――新疆大部,内蒙古东北部等;

贫乏区――四川盆地;

可利用区――东北地区,广西,东部和东南部沿海

我们所说的太阳活动主要指太阳大气的活动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和影响

太阳活动

由里到外活动影响性质知识点

光球黑子降水,气候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11年周期

色球耀斑干扰电离层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造成通讯中断或变弱

日冕太阳风干扰磁场磁暴,磁针颤动

经典例题

1读图

1)根据太阳黑子活动分析,其活动将于___达到高峰,届时,太阳大气中的___活动也随之加强

2)黑子增多到最强时,___受收到干扰而扰乱地球的___通讯。

2用一般收音机收听广播通讯,声音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

A太阳大气发射的电磁波干扰了电离层B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干扰了地球磁场C短波在大气中被空气分子吸收D短波被电离层搅动而反射

3谈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总量丰富的原因

第三节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零散知识点

苏联第一个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

神舟六号发射日期为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聂海胜;

嫦娥一号发射时间为2007年10月24日,地点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太空垃圾包括航天寿命终止的航天器,爆炸的碎片,航天员扔出的垃圾等等,清除的办法有回收和推到更远的轨道上

知识小体系

宇宙资源的知识体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试验环境现阶段应用最广如气象卫星,军事卫星

太阳能资源仍然没有广泛应用

矿产资源未来的资源月球3HE是核聚变的理想燃料,嫦娥一号的其中探索任务

1神舟系列飞船的主要目的是开发

A空间资源B太阳能资源C矿产资源D太阳能和矿产资源

2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实现绕月探测的目的是

A了解月球发展规律,控制其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我国人口过多,向宇宙空间转移做准备

C研究,认识,开发,利用宇宙环境D探索新的太阳能基地平台

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地球运动的地理知识

说明:

这里三节的知识是一个体系,为了更好的把知识融会贯通,我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所以思路不按课本顺序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知识小点:

自转:

自转的方向在不同角度的判断,基本原则就是右手定则

四个手指指向的是自转方向,大拇指指向的就是北极方向,请观察课本的P15两个图,周围的大园边界就是赤道,里面的圆圈是纬线,圆圈越小,越靠近两极,纬度则越大,这样的知识,请务必体验过关。

公转:

此为标准图,注意地轴和公转方向就可以了

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恒星年或回归年

太阳日24小时

速度角速度除了两极之外,全球所有地方角速度远日点在七月初,线角速度最慢

相等,都是15度/小时近日点在一月初,线角速度最快

线速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反之

请体会你的肚子和鼻子分别代表

赤道和高纬度的某个地方,你自转

一圈,二者转过的角度和弧度大小

就分别代表二者的角,线速度了。

所以夏半年地球走得慢,比冬半年长,我们就觉得热的日子在一年中比冷的日

子要多。

1行驶的帆船,线速度最大的是

A船前端B船末端C船底部D船顶部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是

A海南B北京C上海D南宁

知识小体系黄赤交角的意义

请根据以下思路,逐渐对知识的脉络清晰化

1黄赤交角,是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为23度26分,而地轴和赤道垂直,因此,地轴和

黄道面呈66度34分,互余,请理解课本P17图1.22,这是最基本要求;

正因为有了黄赤

交角,太阳直射点会从南回归线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回到南回归线,这样重复一次,就是

一年。

(这句话,是需要通过图来正确和深刻理解的,此时不做详细解释,理解不理解,都

需要记得了)

2请注意图中的文字并深刻体会,当你体会完后,思考两个问题

1)请问,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太阳直射点分别在哪个半球,往哪个方向移动?

2)请问近日点和远日点这两天,太阳直射点分别在哪个半球,往哪个方向移动?

3)每年国庆的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A逐渐加快B逐渐减慢C先加快后减慢D先减慢后加快

4)如果黄赤交角变小,请问热带,寒带,温带范围如何变化?

3知识要点

1)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那么北半球得到的热量就比南半球要?

而这个半年就是从春分到秋分的过程,我们把这半年称之为夏半年,反之思考。

2)也正因为有了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先在北半球半年移动,后到南半球半年移动,所以就同一个地方而言,得到的热量就会有变化,就产生了四季,因此,四季的产生根本原因就是?

的存在。

既然有了四季,我们也知道白昼和黑夜的长短有变化,事实上当夏天的时候我们觉得热,白天也长,冬天冷,白天短,我们可以推断,昼夜长短的变化,也是由黄赤交角的存在带来的,再延伸,夏天的中午我们觉得太阳可以在头顶,而冬天我们觉得中午,太阳也在很斜的地方照射,这就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我们又可以继续推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也是黄赤交角带来的,最后,我们请看课本P22页图,并理解:

正因为有了黄赤交角,所以产生了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产生了二者之间区域有太阳直射,所以叫热带,而也产生了北极圈和南极圈,这二者区域有极昼和极夜,所以叫寒带,中间叫热带,最后我们可以推断,也是因为有了黄赤交角,产生了五个温度带。

总结:

黄赤交角产生了: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四季的划分。

不理解的也该背下来了。

到此为止,我们的知识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基础了,我们继续深入认识和理解要点,才能做到完成练习的程度,请继续保持耐心和注意力,这里是会考的要点:

规律前培训基本理解点

1昏线与昼夜长短的图识

1)这是一个平面图,当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EF为晨昏线,而A.B.C代表地球上不同的点,我们可以想象,当地球自转的一天中,这三个点经过的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是一样的,都是各占一半12小时,所以,结论是:

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候,全球昼夜?

2)这是个相对立体的图,当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半球的时候,AB这条实线部分,就是晨线,虚线部分是?

我们可以看到,E点随地球自转一周,都是在白天,而C点则大部分在白天,而南半球的D点则大部分在黑夜,我们发现,E点在三者中最北,D点最南,我们就可以推断这个规律,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的时候,北半球的地区例如E,C就是昼长大于夜长,南半球的地区例如D就是反之,而且,越北的地区,昼越长,我们可以反之推论当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候的情况。

3)晨昏线的知识点:

从上两个图来看,我们应该知道,晨昏线和光线的关系,就是永远垂直,而且,晨昏线永远都经过赤道,也就说,晨昏线永远和赤道交于圆心,晨昏线永远和赤道平分彼此。

晨昏线也永远平分地球为两半。

2知识小体系:

熟记昼夜长短变化的地区规律

A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的时候,就是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这个过程,整个北半球的昼比夜要长,大于12小时,而且越往北的地区,昼就越长,比如北京的就比南宁的白天时间要长,甚至北极圈地区出现了极昼,南半球反之,越往南,昼越短,南极圈地区出现了极夜,赤道昼夜等长,无论何时,赤道地区都是昼夜等长。

那么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的时候呢,请自己总结规律。

可以参考课本P22第二段。

B当太阳直射往北移的时候,北半球的地区,白昼时间越来越长,当直射点移动到北回归线的时候,所有北半球地区就达到了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一过这天,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了,那么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就开始变越来越?

而此时南半球呢?

它们的白昼时间就越来越?

什么时候达到最长呢?

能从冬至日开始叙述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么?

试一下。

1对于我国来说,下列节日白昼最长的是

A元旦B春节C儿童节D国庆节

2冬至日,下列四个城市中,夜最长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武汉D海口

3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造成了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中能反映上海地区白天最短的是?

4)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知识要点

A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和地平线的夹角,如图因为太阳光线我们一般看作平行,所以,当2点太阳高度角是直角的时候,1点的就不可能是直角,切线就是该地的地平线。

我们还得出一个观点,当2点被直射的时候,距离2点越远的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就越小。

B就左图而言,L1和L2都是太阳光线,我们可以看到当光线是L1的时候,太阳高度角小,但是楼的影子越长,反之。

C看右图,当太阳光线是L1的时候,我们把它看作直射在北回归线,此时A点是直射点,我们知道,一过了这天,直射点就要往?

移动了,而它要回来,需要再过一年时间,因此,在这天,作为D来说,代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它们在这年里,距离直射点是最近的时候,因此,夏至日这天,D这个区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就是最?

的时候。

而与此同时,B,E距离直射点是最远的一天,它们代表了整个南半球的区域,说明夏至日这天,南半球的所有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角度就是一年中最小的。

请阅读课本的P22左边第五段,理解含义。

但是C呢?

请问C点有没有被直射哪天呢?

有,因为,它在两条回归线中间,过了夏至日,直射点会往南移动到C头上,所以它会有被直射的时候就是90度的时候,所以夏至日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度角不是最大的时候,那么它有最小的时候吗?

有,必定是它距离直射点最远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

是太阳直射在B点就是在南回归线的时候,也就是冬至日那天,所以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太阳光线是L2的时候,就是直射在南回归线的时候的规律。

请大家按照刚才的思路,阅读课本P22左边第六段,理解含义。

1夏至日的时候,错误的是

A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B全球昼夜等长

C此时青岛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赤道以北地区为白昼最长的一天

读图,某地半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度变化图

2该地位于

A北极点B南极点

C北极圈D南回归线

3正午太阳位于该地的

A正东方B正西方

C正南方D正北方

3某学校操场,O处有一垂直的旗杆,OP是正午是的影子,其长度会发生变化,在6月22日会缩短为零,M处有颗树,OM垂直于OP,回答问题

1)月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如何的?

2)M的树位于旗杆的方向,其纬度是

读图,太阳光照示意图

4图示各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AABB

CCDD

5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知识点:

关于四季和五带的划分,自己

看书P22即可

地球的自转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带来昼夜交替,而不是昼夜,地球自转带来地方时,就是时差(重点),地球自转带来自转偏向力,使在北半球的物体水平运动会向运动方向的右边偏转,南半球反之。

这里注意的运动方向的右和左,注意理解和体会,看图

知识重点:

地方时和时差的计算

结论:

每隔15度相差一个小时,东边比西边天亮得要早。

这就是时差。

典型例题:

看上图请问C点此时是几点?

右图呢?

请在右图画出晨昏线,并判断C点大概的天黑时间是?

并深入思考为什么该地的天黑时间是在18点以后?

时区的划分和意义及其计算

时区的意义:

不同的经度就有不同的天亮时间,作为一个跨越经度广的国家,就会出现很明显的东部和西部时差,如果不统一时间,会带来混乱,所以产生了时区的划分。

知识分析:

1)时区的时差基础: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零时区跨越了15度经度,为一个时区,全球就可以划分24个时区,而特殊的是东西十二区各占7.5度,共享一个区但各占一半,这样才能保证划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中间的那条经线叫做本区的中央经线,它的地方时是几点,本区就是几点。

那么相邻的两个时区,它们的中央经线就相差?

度,说明这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要早一个小时天亮,也就是比如说,东一区是8点,那么东二区就是?

点,西三区是?

点。

1如果一个地方的经度是东经116度,一架飞机在该地3月8日15点起飞,经过10个小时飞行,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八区),此时,当地的时间是

A3月8日1点B3月8日23点C3月7日1点D3月8日9点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B季节的变化C昼夜更替D阳光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3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在

A1月初近日点B7月初远日点C1月初远日点D7月初近日点

2)区时与地方时的差别

小结:

在计算时差的时候,往东是加,往西是减,当某个地方是3月2日的0点,那么往西的地方需要减一个小时的时候,记得西边的那个地方日期变成3月1日的23点,同理,当某个地方是3月2日的23点,往东的地方,加两个小时的时候,东边的地方,日期和时间要变成3月3日的1点。

3)关于国际日期变更线180

疑问:

如果我们往东边加,那么B点是3月3日的5点,但是如果我们往西边减,会发现B点是3月2日的5点。

那么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

思考:

我们现在找不到到底地球哪个地方是新的一天,哪个地方是旧的一天了,出现了混乱,也就说,我们必须要规定一个带领地球开始进入新的一天的界限,如果那条界限刚进入新的一天0点,那么其他地方都是旧的一天,才能解释得清除和作为依据。

我们规定,180度经线是地球上最新进入新的一天的经线,看上图示

右图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是7月7日,回答问题

1)

甲地的时间为

A15点B9点C3点D12点

2)北京时间为

A6月8日B7日8点C6日20点D7日20点

第一单元的典型综合练习

选择题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9月7日13时40分(西五区),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部分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据此回答1,2

1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

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搅动

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加强

2此刻,赤道上朝向太阳一面的经度范围自西向东的分布是

A0-----90E----180B170W----80W----10E

C40E----130E----140WD170E----100W----10W

3在60E,30S的地方沿经线向赤道发炮弹,炮弹落在该地的

A北偏西B南偏西C北偏东D南偏东

4在地球表面,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限的条件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球体形状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D黄赤交角的大小

(知识举一反三:

黄赤交角越大,温带,热带,寒带范围如何变化?

5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旗的时间随日出的变化而变化,下列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

A国庆节B国际劳动节C国际妇女节D儿童节

6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渐接近等长的期间

A南极圈白昼时间越来越长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7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城市是

A哈尔滨B北京C南京D广州

8地球上晨昏线正好和经线圈重合,当北京时间是8点的时候,下列正确的是

A晨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B太阳直射点在东半球

C太阳直射点在180度经线与赤道的交点上D过四小时,太阳将直射北京

综合题

1读图,回答问题

1)若AB为晨线,此图表示____月____日前后,并用斜线画出极夜的范围

2)如果A点昼夜平分,且为18点,

那么晨线的位置位于____,此

时D点位于(昼,夜)____

3)图示各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分别是____和____

4)当AF为晨线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

2下图中,假设EDF是晨昏线,ED是昏线,完成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经度是____

2)这一天,A地是极昼还是极夜?

3)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

4)这一天,C,D,E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

5)这一天,B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

3地球上每天昼夜都等长的地方在

A极点上B极圈上C回归线上D赤道上

提纲小结:

本节的提纲,知识点和知识体系部分,都是按会考的要求和知识基本要求来设计,为了加深理解,在例题的设计上稍微比会考的要求要深入,这也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掌握,而比较容易的题将不做太多探讨,大家根据自己手头上的资料完成和理解就可以达到要求,这里分别举两个例子。

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方时是不同经度而不同的时刻B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C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D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一些。

读图1)在图上画出自转方向

2)A点与B点相比,时刻较早的是____

3)此时将要进入黑夜和白昼的分别是____,____

4)沿O度经线向北极发射炮弹,有可能落在偏A,B哪个的旁边

____。

第二单元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空气的组成与各自的作用:

气态物质包括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液态包括水分,固态包括杂质。

氮:

是生命的基本成分,氧:

是生命必须的物质,二氧化碳:

参与光合作用,

臭氧:

吸收紫外线,号称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分:

水的相变就是雨雪雾云的变化

固态杂质:

成云致雨的凝结核

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成分的构成: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带来温室效应的加剧;

人类使用氟利昂制冷剂产生的氟氯烃破坏臭氧层,产生空洞。

大气的垂直分层

地面是对流层的热源,空气受热上升运动,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纬度越低的地方,空气上升运动越强烈,因此对流层就越厚。

1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的途中,穿越的大气层是

A始终在对流层B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C始终在平流层D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第二节大气的热力状况

太阳光谱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排列记得是从波长由长到段的顺序,因此记得,红光属于长波,蓝紫光属于短波;

中间的可以称为可见光。

所谓热力作用,大家不需要确切的定义,只需要明白,太阳光的能量到达地球表面前,会被大气削弱,而到达地面后,会被大气所包围而保存,因此体现出一个正负的关系,最后就既有削弱也有保温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热力作用。

削弱作用包括

1吸收作用

对流层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二者只吸收红外线的能量,所以具有选择性;

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只吸收紫外线的能量,所以具有选择性;

因此我们说吸收具有选择性

2散射作用

空气分子散射蓝紫光,因为只散射蓝紫光,所以也具有选择性

因此我们说散射具有选择性(空气所以呈蓝色也是这个原因)

3反射作用

云层或较大的尘埃颗粒与前面两个有区别,是可见的,所以属于有形的比较大的,就可以反射任何光谱,所以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无论什么光都被反射走而使能量损失掉。

保温作用:

主要指地面得到热量后会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反射而损失,而此时,大气层会把能量吸收又部分反射回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我们把之称为大气逆辐射。

因此,白天有云的时候,比没有云的地方更阴凉,是因为反射削弱强,而晚上,有云的地方比没云的地方要温暖,就是因为大气逆辐射更强而得到能量的补偿回来。

知识延伸:

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白天没有反射而热,晚上没有逆辐射而冷,昼夜温差大,同理沙漠也是这个道理。

当秋末和冬初的傍晚,农民在田地里燃烧秸秆而产生浓烟,就是为了晚上起到增强?

作用而使地面不至于太冷而出现霜冻冻坏庄稼。

记得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都是长波辐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记得全球热量平衡的含义,即收支是平衡的。

1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而是出现在20-30度纬度的沙漠地区,下列原因错误的是

A赤道上空比20N-30N的沙漠上空臭氧含量少

B赤道附近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C海陆的比热容不同,赤道地区海洋面积广阔

D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这里太阳辐射强度大

2日出前的黎明,天色已经亮了,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反射作用B折射作用C散射作用D吸收作用

3

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4天气晴朗而大气污染较轻的时候

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

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

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

D白天天空呈现灰白色

5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