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1064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5)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捧” 双手捧着 

(2)“按” 审察、查看 (3)“熟” 仔细 (4)“廷” 朝廷 (5)“否” 不给 (6)“现” 表现 (7)“叛” 背叛 (8)“毡” 毛织的毡毯 (9)“弆” 收藏 (10)“无” 没有 (11)“沾” 沾湿 “襟”

衣襟 “诀” 辞别 (12)“已” 已经 (13)“圆” 圆周 (14)“樽” 酒器 (15)“擒” 擒拿、捕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窃计欲亡走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遗赵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在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均之二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臣请完璧归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相如奉璧奏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礼节甚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不如因而厚遇之:

(9)左右欲刃相如:

(10)于是秦王不怿:

(11)位在廉颇之右:

(1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武传》

(13)武帝嘉其义:

(14)因厚赂单于:

(15)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武复穷厄:

(17)独有女弟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游于三辅:

(19)遂通五经:

(20)公车特征拜郎中:

(21)再迁为太史令:

(22)又多豪右:

(23)视事三年:

(24)上书乞骸骨:

答案 

(1)私下 

(2)送给 (3)理亏 (4)权衡、比较 (5)把和氏璧完好无缺地送回赵国。

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6)捧着 (7)傲慢 (8)招待、款待 (9)身边的侍从 (10)高兴、喜悦 (11)上 (12)誓同生死的朋友 (13)赞许 (14)赠送礼物 (15)暗中 (16)陷于困境 (17)妹妹 (18)游学 (19)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20)汉代官署名 (21)升官 (22)豪族大户 (23)官员到职工作 (24)大臣年老请求辞职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

(2)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3)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表示政府的公告。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

(5)汉亦留之以相当

副词,表程度,但不到“很”的程度。

(6)皆为陛下所成就

事业上的成绩。

(7)兄弟亲近

亲密地接近。

(8)公车特征拜郎中

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9)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答案 

(1)两个词,指,指出;

示,给人看。

(2)两个词,走上前去进献。

(3)扬言。

(4)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亲属等。

(5)相抵押。

(6)栽培,提拔。

(7)做了皇上的侍臣。

(8)特,特地;

征,征召,是两个词。

(9)篆,篆文;

文,花纹。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负

(2)使

(3)征

(4)观

答案 

(1)依仗/使……承担/违背/辜负/背 

(2)使者/派 (3)应验/表现/出征/证明/征收/征召/征讨 (4)学习/宫殿/景象/道观/观察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间至赵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卒廷见相如:

(4)肉袒负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怒发上冲冠:

(7)臣乃敢上璧:

(8)舍相如广成传:

(9)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赵王鼓瑟:

(11)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左右欲刃相如:

(13)宁许以负秦曲:

(14)大王必欲急臣:

(15)且庸人尚羞之:

(1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7)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毕礼而归之:

(19)单于壮其节:

(20)舆归营:

(21)空以身膏草野:

(22)杖汉节牧羊:

(23)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衡少善属文:

(25)妙尽璇机之正:

答案 

(1)名词作状语,向西。

(2)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3)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4)名词作状语,“肉”作“袒”的状语。

(5)名词作动词,上前。

(6)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

(7)名词作动词,献上。

(8)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9)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

(10)名词作动词,弹。

(11)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12)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1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

(14)形容词作动词,逼迫。

(1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1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7)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1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

(1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壮烈)。

(20)名词作动词,用车子拉着。

(21)使动用法,使……肥美。

(22)名词作动词,拄着。

(23)意动用法,以……为奇。

(24)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25)尽,形容词作动词,研究;

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6.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

(2)者

答案 

(1)①代词,这 ②代词,这件事(相如出使) ③助词,的 ④代词,这种仪器 ⑤助词,取独不译 

(2)①表判断,……者……也 ②定语后置的标志,“求可使报秦人者”

③代词,……的人

7.重点虚词系列练

指出下列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相如因持璧却立:

(2)不如因而厚遇之: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因人之力而敝之:

(5)伺者因此觉知:

(6)因以讽谏:

(7)于今无会因:

答案 

(1)连词,于是,就 

(2)介词,趁机 (3)介词,通过 (4)介词,凭借 (5)介词,因为 (6)介词,依据、凭借 (7)机会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8.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蔺相如者,赵人也: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4)君何以知燕王:

(5)使不辱于诸侯: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8)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10)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答案 

(1)判断句,……者……也 

(2)被动句,“见”,被 (3)定语后置句 (4)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 (5)状语后置句 (6)被动句,见……于…… (7)固定句式,“孰与”译为“和……相比,哪一个” (8)定语后置句,“留在汉匈奴使者” (9)被动句 (10)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

四、重要语句翻译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

答案 权衡(或“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秦国的请求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解析 “之”,这;

“负”,使动用法。

10.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答案 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让人拿着和氏璧回去,已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解析 “见……于”,表被动;

“间”,名词活用为状语。

11.汉亦留之以相当。

答案 汉朝也扣留他们来相抵押。

解析 “当”是抵押的意思。

12.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答案 苏武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在壮年时出使,等到回到汉朝,胡须头发全白了。

解析 “凡”译为“共”;

“以”介词,在。

13.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答案 邓骘认为他才华出众,多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解析 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1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答案 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让公车特地指名征召,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

解析 雅,素常;

征,征召;

拜,任命,授予官职。

五、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徒慕君之高义也

16.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