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3辨法重视艺术手法的四大特色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0019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3辨法重视艺术手法的四大特色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3辨法重视艺术手法的四大特色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3辨法重视艺术手法的四大特色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3辨法重视艺术手法的四大特色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3辨法重视艺术手法的四大特色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3辨法重视艺术手法的四大特色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3辨法重视艺术手法的四大特色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3辨法重视艺术手法的四大特色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考点3辨法重视艺术手法的四大特色考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⑥“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

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

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

“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

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

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

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

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

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题干中有传主“朱启钤”,还提到了另一位人物“梁思成”,并且还有“作用”,已经明确本题属于“其他人物对传主的映衬”。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作者写梁思成是为了写朱启钤,因此分析时的落脚点必须在塑造朱启钤这一人物形象上;

其次要找出文章具体写梁思成的地方,确定其中一处,分析作者在此处写梁思成对表现朱启钤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最后,还要分析在文章结构表达上所起的作用。

【答案】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

所选事例及分析:

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

第⑤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

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题目。

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题干示例

(高考福建卷)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本文的传主是×

×

,为什么还要写另一人物×

(2)“自传”顾名思义应该写自己,为什么还写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

明辨题型

(1)题干中有传主,还会提到另一位人物;

(2)题干中还有“为什么”“作用”“效果”等字样。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此类题可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考虑:

1.内容方面:

(1)从侧面表现传主。

表面上看似乎不是写传主本人,但通过写与传主相关的人,从侧面表现传主的性格、特点、品性等。

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可以塑造丰满的传主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2)内容和情节的需要。

不交代其他相关的人,内容情节就不完整,就无法更好地表现传主。

(3)由点及面,揭示除传主之外更深的主题。

作者要揭示某种社会道理或者一个大的群体,比如整个民族的某种品质,光凭借传主一个人无法全面地展现,就必须拓展,除了写传主之外,还写其他的人。

这样传主再加其他的人,点面结合,就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表现主题。

2.表达方面:

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感染力、说服力;

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

给人丰富的想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等等。

答题模板:

(1)内容作用(人物和情节)+

(2)表达效果(主题和情感)。

题型二 赏析传记中的细节描写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

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

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

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王国维:

最是人间留不住

徐 虹

①静安先生有词云: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好一个“最是人间留不住”,仿佛预示了1927年6月2日的他,在颐和园投湖的终结一幕。

但见那日,如同中国北方六月的任何一个浮热天气,风动荷影,水弄柳枝。

时值正午,远处铃声轻响,一辆洋车停下,步下纤瘦学者。

其人湖色长衫,脑后留辫,眼睛深陷,架副深度眼镜。

他给了车钱,转身,不发一言,默默购了门票。

但见长袖底下伸出的手指,纤长而枯瘦。

是年军阀张作霖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北伐的国民革命军。

时局风起云涌,动荡不安,世界仿佛翻了个儿。

然而不管外部世界如何变化,他的三纲五常却变不了,依然梳辫子,穿马褂,老派学人风范,难免令卖票人轻声哂笑。

②那排殿西鱼藻轩,本是俗人雅客春末夏初游赏之地,鱼肥水美,下潜藏了千年的淤泥。

他或许早知了这一切。

现在,四边安静,午后的水汽正慢慢升腾。

他的心从来没有如今天一般宁静。

自沉于湖,已是一项翻覆多次之后理智的决定。

世界是世界,他是他。

作为近代中国学问集大成者、国学大师,那些史、哲、诗、戏,金文甲骨,红楼太虚,不过是他情死心枯之返照。

③王国维的死因,素有殉情说、还债说、丧子说、惊惧说、绝世说等等。

其遗书云: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更留下千年谜面。

然对其人终结的探究,是解锁其人初始及至人生轨迹的关键钥匙。

究竟是什么使他心殇弃世、“朱颜辞镜花辞树”?

④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

1877年12月3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县。

其母凌氏,生了姐姐王蕴玉之后,身体孱弱,再生王国维,身体已江河日下,力不从心,自然不能常伴幼年王国维左右。

其父王乃誉,则是在江苏溧阳县衙内做笔帖士,因离家较远,公事繁忙,很少顾家。

姐姐王蕴玉长王国维五岁,倒成了他少年时代孤寂之时的一个玩伴。

⑤其时,中国社会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海宁虽江南富庶之地,亦战乱频仍,民不果腹,乃至出现食人惨剧。

沿江各地大水决堤,桐城、怀宁梅雨不断,山洪陡发,尽成泽国……据王国维之女王东明回忆:

“我家原属小康,洪杨之乱,遭逢变故,仅剩薄田,仅得糊口。

”此乃王国维初世之社会背景及人生原罪,可叹其生不逢时,其母又很快辞世,他的人生初始给了他灰暗的人生底色,并且无可挽回地伴其一生。

⑥及至后来,他被推为“海宁四才子”之首,纵论古今,少年意气。

然而父亲王乃誉仍对其十分苛刻,其父在日记中说:

“教其不可畏世,示其不可鲁莽。

”可见他在父亲眼中,是一个胆小、内心冲动又不擅逢源的少年。

⑦“避世”一词,并不能一言概之。

他并非“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僵化书生,而是有大是大非观念的才子。

1898年,“戊戌六君子”菜市口遭斩,王国维颇有“扼腕、捶胸、搔首、问天”之慨。

有论称,他对曾奢谈“维新”而一旦遭变却立刻改换阵营、隔岸观火的论者十分鄙夷,表现出中国学人的风骨内在。

同时,他也并非超凡脱俗、不问国事的“智巧之人”,他私下曾指斥慈禧太后“太无情”,义愤其先支持义和团而后反手又杀“团练大臣”,并提出“不先强其国,何能抗洋”的主张。

⑧他盛年“独学”,可谓“文章千古事,亦与时枯荣”。

除留下的巨著大论——《人间词话》之外,《宋元戏剧史》《红楼梦评论》《观堂集林》亦灿若星辰,照耀后世。

尤其,他醉心于叔本华的“意志者,乃一切生物内部之精髓,即欲生之心,支配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悲欢苦乐”的消极思想,半生与叔本华之书为伴,认为“佛家涅槃”与叔本华之“意志寂灭”难舍难分。

可见他的消极与悲观由心而来,浸透灵魂。

文章第①段中,作者对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自尽前的外貌、动作进行了详细描写,这样写有何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传记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关于本题,要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回答。

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两点:

一是体现了人物性格特征,二是突出了他临死前心情的平静。

从结构上看,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内容,从而揭示他内心消极的一生。

【答案】①体现了人物性格特征,突出了不管外面世界如何变化,王国维仍是老派学人风范的形象;

②突出了王国维临死前心情的平静,并表明这是他自己“一项翻覆多次之后理智的决定”;

③很自然地引发下文人们对王国维死因的探讨,并揭示他内心消极的一生。

常见设问方式:

(1)本文追述×

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

(2)×

细节对刻画传主形象有何作用?

请分析。

(3)请在文章×

段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地方,并赏析其作用。

题干中一般有“细节”“小事”“写法”“手法”等字样。

解答此类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从对人物形象刻画的角度

(1)让传主形象更全面完整,更立体化。

传主形象是由多个侧面组成的,只表现其伟大的一面,而不展现其普通的一面,人物就不能立体化。

(2)让传主形象真实可信。

要把人物写好,就要写其普通的一面,因为读者是普通的公民,愿意接受伟人身上普通的一面。

这样的人物会让读者觉得真实亲切,易于接受。

(3)符合读者心理需要。

对于大人物诸如政治家、艺术家、影视明星等,读者已经从媒体中了解了一些他们在本行业内的成就、事迹。

对于传记作品,读者更渴望了解一些花絮。

因此,一些细节正能解决这一问题。

2.从体现传记文本特色的角度

(1)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体现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

(2)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传记的表现力。

(3)典型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传记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加突出。

(1)概括细节+

(2)指明手法+(3)分析运用+(4)表达效果(塑造人物、表达主题)。

题型三 赏析选材组材技巧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

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传记的选材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是采用重大题材还是选择生活小事来表现人物,材料的使用上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材料的次序是否安排得当,这些方面都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角度。

(2018·

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

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

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

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

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

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

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

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

《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

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

也不尽然。

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

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

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

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

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

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

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

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

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

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

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

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

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

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

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

我写谁呢?

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

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

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

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

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

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

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

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语言特色。

解答时,要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文体特征、内容的侧重点、内容表达的特征。

本文作为一篇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偏重学术经历,介绍了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

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将自己的生平与学术结合起来,尤其是为张居正写传原因的解说,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己家庭的情况,更是呈现出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

在行文方面,语言平易自然,穿插“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我写谁呢”等口语,语言平白如话,就像面对面闲谈一样。

【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

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

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2018·

高考全国卷Ⅰ)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

(1)请简析本文在选材方面的特色。

(2)本传记选取事件多,事件跨度大,文本是怎样组织起来的?

(3)本文材料的顺序是如何安排的?

(1)题干中有“特点”“特色”“特征”等字样;

(2)题干中有“组织”“安排”“顺序”等字样。

1.在解答选材类题目时需要注意:

(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所选事例往往都是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代表的是传主某一方面的成就或贡献。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3)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

2.在解答组材类题目时需要注意:

(1)从时序角度入手思考。

通过抓时间词语,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生活经历及思想演变历程。

(2)从详略的方面思考。

传记的组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表达中心作用大的材料,需要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

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材料,则需要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详略

选材组材事例+特点+效果。

题型四 分析引用的作用

人物传记为了满足刻画人物、表达中心的需要,有时会引用大量的原始材料,或者诗词、故事、书信、日记,或者别人对传主的评价。

因此,命题者有时从这个角度入手,要求分析引用这些材料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梅贻琦:

是“寡言君子”,也是治校大师

①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

自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后,到清华担任教授和教务长等。

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功地执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

②1931年12月,梅贻琦在清华大学发表就职演讲,这篇立言名篇中可圈可点者极多。

他说:

“办学校,尤其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

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

”他又说: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能发表这样今天读来仍新鲜的“重要讲话”的人,才算是真正了解了教育的意义——梅贻琦任校长后,不到10年,清华的面貌便彻底改观,声名鹊起。

③今天,我们可以随口列出清华很多杰出人物及其事迹,却很少提到梅贻琦。

这跟他的教育风格很有关系。

梅贻琦用的是“黄老之治”,这种思想推崇黄帝时期的政治清明,发扬老子的清静俭约,奉行无为而治。

“黄老之治”希望人尽其才,故梅贻琦治校也信奉让每个人充分表达,只要提出有利于清华的建议,他就会颔首微笑“吾从众”;

“黄老之治”奉行法度,故梅贻琦尊崇科学,科学即法则;

“黄老之治”奉行无己,故梅贻琦可以忘我地去服务。

他说,清华的教师出名,学术成果出名,优秀学生出名,而校长却不必出名。

④梅贻琦的寡言少语使一般人或以为他严肃,或以为他谦和,或以为他没有主见。

其实他并非不懂幽默,他的反应是才士也为之叫绝的。

有人奇怪,那么多校长来来去去,为何独有他能在大师云集的清华立足,梅贻琦回答:

“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人愿意倒梅(霉)!

”他的寡言也并非没人欣赏,陈寅恪就曾说:

“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⑤作为一名学养极厚的物理教授,他自幼熟读经史,背诵如流,曾对朋友笑言:

“假如有谁背诵古经传有错漏,我可以接背任何章节。

⑥不少人都能回忆起梅贻琦的律己。

他做清华校长时,取消了原有的一些校长特权,不再让学校为他家中工人付工资,并拒绝领取包括手纸在内的一切免费供应。

1943年,梅贻琦的母亲去世,当天,同事建议他不开联大常委会。

他坚持照常:

“不敢以吾之戚戚,影响众人问题也。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1941年,美国空军来华抗日,急需大量翻译,梅贻琦号召联大外文系的男同学参军。

1943年,他又动员所有应届四年级身体合格的男生去当美军翻译官。

在此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