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导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9279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阅读导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名著阅读导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名著阅读导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名著阅读导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名著阅读导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著阅读导引Word文件下载.docx

《名著阅读导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阅读导引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著阅读导引Word文件下载.docx

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

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

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

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

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1、《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

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梗概:

"

长妈妈"

是我(鲁迅)的保姆。

阿长"

保留了许多迂腐的习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还盲目地对"

长毛"

的故事妄加评论,甚至还踩死了"

我"

喜爱的隐鼠。

因此,"

对她怀恨在心。

然而,"

知道"

喜欢《山海经》,却跑了许多路,帮"

买来了《山海经》。

由此,"

又认为她"

有伟大的神力"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我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2、《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故事梗概: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百草园,那是我儿时的乐园。

里面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和桑椹,听长妈妈讲还有吃人的美女蛇和飞蜈蚣。

冬天下雪时,学闰土的父亲去百草园捕鸟。

后来去书塾里读书。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的高而瘦的老人。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我在下面画画儿,把绣像描下来。

这就是我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4、《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父亲的病》的故事梗概:

因为父亲的病,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

而名医神妙就在这"

药引"

上了。

看了两年,毫无效验,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陈莲河,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

而这一名医的一种奇特的药引,却是所说的那样"

要原配的蟋蟀一对"

似乎昆虫也要贞节。

然而父亲的病,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这就是中国人的"

命"

精通礼节的"

衍太太"

让我叫父亲,结果让父亲"

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

后来"

父亲"

死了,这让"

觉得是"

l我r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

5、《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藤野先生》的故事梗概: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藤野先生是一个黑瘦的,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书的任课教授。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将离开仙台,不学医学了。

将走时,藤野先生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

惜别"

藤野先生跟那些歧视和侮辱中国人的学生完全不一样,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6、《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三、骆驼祥子

1."

怒辞杨宅"

为了赚钱再买辆车,祥子为杨宅拉起了包月,但他不堪忍受侮辱,愤怒地将钱摔在杨太太的脸上.这段精彩的描写,突出了祥子善良坚忍的外表下还蕴藏着反抗的要求,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2."

曹家遇险"

祥子为曹先生拉包月,眼看就要凑足买车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一空.祥子困惑地喊:

我招惹谁了."

此节描绘波澜迭起,人物心理通过细微动作暴露无遗,充分表现了不解灾难根源的祥子的绝望心情.二次买车希望的破灭,促成了祥子与虎妞的悲剧婚姻,是祥子命运转折的关键之处.

3."

晦暗的地狱"

这是对祥子和虎妞所住的大杂院的一次鸟瞰,勾勒出大杂院普通居民的苦难生活.作者用滴着血和泪的笔锋,画出了那人间地狱的活景.

4."

最后的绝望"

三起三落,祥子买车的愿望终成泡影,但他心中还期待着能与他喜欢的小福子结合.然而,小福子自杀了,祥子生活的信念悄然死灭.他不再想也不再希望,甚至连绝望也感觉不到了.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已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些章节有力控诉了黑暗势力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扭曲摧残.

四、鲁宾逊漂流记

小说以极大的篇幅描写了鲁宾逊落难荒岛,不畏艰难,自耕自力,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歌颂了人的智慧和勤劳的美好品德.鲁宾逊这一形象其实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中的先进、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的典型形象的代表。

小说讲述了英国青年鲁宾逊不安于中产阶级的安定平庸生活,三次出海经商的故事.因遇海盗被摩尔人掳住,做了几年奴隶后逃往巴西,成了种植园主.为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在去非洲贩卖黑奴途中遇风暴只身漂流到一座无人荒岛.小说主要写他在岛上28年的生活.他战胜悲观情绪,建住所、制器皿、驯野兽、耕土地,用各种方法寻找食物.终于战胜自然,改善了生活环境.在第十七年救了一个土著,经训练成为自己忠实的奴仆.后又获得新的居民,成为该岛的统治者.最后乘英国商船回国.作品歌颂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冒险进取的精神,在歌颂人和自然界斗争的同时又极力美化殖民掠夺行为.在这种极度与世隔绝,又需要与大自然博斗的情况下,他必须尽力让自己保持理智.他在岛上将一个当地土著由食人族手中救出,而当他在面对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宗教与文化的人时,第一个反应是要取得优势地位.因此他将土著取名为星期五,而且叫他称呼自己为「主人」.星期五是被族人当成祭祀品带回到原来的部落.随著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鲁宾逊因这个土著而改变了自己.也由于他们之间的友谊他才得以存活下去,不幸的是星期五最后被奴隶贩子射杀,鲁宾逊在两年的流浪生涯之后带著这段友谊的怀念及一个全新的自己回到了家乡.并回世界.鲁宾逊成为资产阶级企事业家的英雄典型.

五、格列佛游记

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由四部分组成:

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勒皮他(飞岛)游记和慧骃国游记.

1、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

高跟党"

和"

低跟党"

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讲述小人国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高跟党和地跟党象征着英国的辉哥党和托利党)

2、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绍却招来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他们认为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斥着"

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

及其产生的恶果.

3、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4、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

耶胡"

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

人类"

社会的无情鞭笞.

写作特点:

(1)小说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

(2)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小说的灵魂所在.

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

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帮助下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

不来夫古斯"

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说第一卷中所描绘的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与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

第二卷:

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个庞然大物,但一到布罗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间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被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辞,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

小说的第二卷则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

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第三卷:

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飞岛国)游记.主要描述格列佛在勒皮他(飞岛)和格勒大锥(巫人岛)的游历.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在科学院里,设计家们正在从事研究些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在巫人岛上,岛主精通巫术,擅长招魂,他们博览古今,发现历史真相被权贵歪曲,娼妓般的作家在哄骗人世.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耐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

斯特鲁布鲁格"

.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国.

小说的第三卷,作者把讽刺的锋芒指向了当代英国哲学家,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和历史家等.

第四卷:

慧駰(yin读第一声意思是漂亮的马)国游记.(贤马国)

格列佛被放逐到"

慧駰国"

.这儿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

列胡"

(雅虎、野胡、耶胡多种名称.翻译问题!

)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

慧駰"

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

列胡(雅虎、野胡、耶胡多种名称.翻译问题!

)"

.

在"

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

国.然而"

国决议要消灭那里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格列佛怀着对"

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并且厌弃了世俗,决心不与他人同流合污.将慧骃与耶胡作对比,凸显了理智、仁慈、友谊的人性的可贵和贪婪、无信,嫉妒的丑陋.

小说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连串问题而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法律的虚伪和不择手段以获得官爵的可耻行为等.

综观小说的全部情节,《格列佛游记》政治倾向鲜明.它的批判锋芒,集中在抨击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格列佛:

是十八世纪英国的普通人,他热爱劳动,刚毅勇敢,心地善良.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作者将自己的种种美德赋予笔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对别人关怀备至.格列佛是个正面的理想的人物.他总是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优点则只字不提.他谦逊好学,努力用新眼光去认识新的现实.他从不自暴自弃,纵使将他当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观赏,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交谈.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

六、童年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写的是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生活断面.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乐观、纯朴的茨冈人,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则与之相反,它不爱人,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

好事情"

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后来母亲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思考之后,他终于增强了力量和信心.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后父打.贫困和疾病,吞蚀着她的美丽.由于她心境不好对阿廖沙常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

爱"

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

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但这也招致学校的非难.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

人间"

去谋生

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保尔·

柯察金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

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发,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莱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

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保尔与朱赫莱一起逃跑.由于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跳进冬妮亚的花园.冬妮亚和保尔产生了爱情.

在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出院后,他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冬妮亚和保尔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体质越来越坏.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他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

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

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同冬尼娅的爱情纠葛,同丽达磊落的友谊,以及对达雅诚挚的感情表现了保尔精神世界的纯洁.

八、名人传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

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贝多芬传》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3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德国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

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

《米开朗琪罗传》

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

战斗"

下编"

舍弃"

和尾声"

死"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

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琪罗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琪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的地方找了出来,米开朗琪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琪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不仅如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俄罗斯殖民地)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

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结果这件事被果戈理讽刺后写在《死魂灵》中)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51年4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

四等炮兵下士"

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

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

道德自我修养"

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

永恒的宗教真理"

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

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

平民化"

.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