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19051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Word下载.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Word下载.docx

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

A.释放奴婢B.建立刺史制度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2.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刘秀勤于国政,改革开拓,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展,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

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

C.百家争鸣D.休养生息

知识点2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

13.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

这些现象印证了当时()

A.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B.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14.东汉末年,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威望后率众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A.陈胜B.吴广C.刘秀D.张角

15.下列关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一场农民大起义B.起义的领导者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C.推翻了腐朽的东汉王朝D.深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16.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

下列选项与其无关的是()

A.州牧势力的膨胀B.农民起义的打击

C.王莽施政的危害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7.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D.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统治者

04  材料解析

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岁)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材料二:

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1)材料一反映当时中央政权怎样的现象?

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怎样的弊端和危害?

(4分)

 

(2)材料二中的起义是通过哪一宗教发动的?

分析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响应的原因。

(3)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19.(12分)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作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汉

东汉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措施。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

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01组合列举

1.王莽 新朝 2.刘秀 洛阳 3.奴婢 4.郡县 少数民族 5.光武中兴 6.外戚 宦官 7.张角 8.土崩瓦解

02辨析改错

9.

(1)×

 “咸阳”改为“洛阳”。

(2)√ (3)×

 “诸侯”改为“外戚”。

(4)×

 “185”改为“184”。

03单项选择

10.D 11.B 12.B 13.D 14.D 15.C 16.C 17.B

04材料解析

18.

(1)即位的皇帝大都年幼。

(1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不堪,时局动荡不安。

(3分)

(2)太平道。

(1分)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加上自然灾害频发,民间的反抗情绪蔓延,人民不能忍受东汉的黑暗统治。

(3分)(3)由于即位的皇帝年龄幼小,产生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使得朝政腐败,社会动荡黑暗,最终导致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爆发。

19.

(1)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 公元25年 刘秀 洛阳 

(2)西汉:

文景之治;

东汉:

光武中兴。

(2分)共同措施:

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2分)(3)汉武帝:

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使诸侯国越分越小;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统一制造五铢钱等。

(2分)光武帝: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各少数民族内迁等。

(2分)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测试(带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千古帝乡,智慧襄阳。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2.下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3.“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②合并郡县,加强吏治

③减轻或废除刑罚④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④

4.“宗室权落,外戚兴起:

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出现于( 

A.秦朝末年B.西汉中后期C.东汉初期D.东汉中后期

5.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

6.《后汉书》记载:

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

7.东汉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反映东汉后期什么社会状况( 

A.封建统治异常腐朽黑暗B.农民处于无衣无食境地

C.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D.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

8.《后汉书》记载:

章和二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9.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是一次以宗教为外衣的农民起义

C.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D.是一次沉重打击封建政权的农民起义

10.下列关于外戚和宦官专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现在东汉中期以后

B.经常交替出现,造成了东汉后期政治的黑暗

C.外戚和宦官都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腐朽势力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

11.汉光武帝在位时期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形成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史称( 

12.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

请问这一局面建立者是谁( 

A.汉文帝B.光武帝C.汉景帝D.汉武帝

13.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

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余部坚持斗争20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 

A.原因及影响B.原因及经过C.原因及特点D.特点及影响

14.东汉中后期,造成政治黑暗,国家混乱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实行暴政B.少数民族内迁C.军阀割据混战D.外戚、宦官专权

15.东汉的“光武中兴”与西汉的“文景之治”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建立了皇帝制度B.都实行了调整政策C.都放权基层郡县D.都实行裁减官员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

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郡县;

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官。

光武中兴太短暂,宦官和外戚争专权;

黄巾起义平息后,东汉瓦解割据现。

请回答:

(1)你能简要的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光武帝调整统治措施吗?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社会有哪些变化?

原因有哪些?

1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

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汉书》记载:

(武帝)下推恩之令,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四: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減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1)为削弱诸侯王权力,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为加强对豪强地主和地方官员的监督,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为加强思想文化统一,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实行什么举措?

(4)材料四中光武帝励精图治,使得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

(5)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为政》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今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法当斩!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什么的治国思想?

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是那次农民起义?

两次爆发农民起义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二三,结合秦朝东汉灭亡的原因,谈谈你的感想或启示。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上面材料之现象出现在哪一朝代?

(2)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其危害。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

刘秀身为西汉皇族,故仍定国号为汉。

(公元前184年)某次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更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后汉书》

(1)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的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这次起义是通过哪一宗教发动的?

这次起义最终胜利了还是失败了?

答案:

1-5.BBCDD6-10.CCCAD11-15.BBDDB

16.

(1)释放奴婢,减轻租税,减轻刑法,惩处贪官污吏。

(2)东汉政权走向豪败;

制据势力的出现,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农民起义爆发等。

17.

(1)推恩令

(2)刺史

(3)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光武中兴

(5)爱惜民力;

重视农业;

减轻百姓负担;

提倡节俭等

18.

(1)以德治国;

儒家学派

(2)陈胜昊广起义和黄巾车起义;

统治阶级实行暴政

(3)得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统治要顺应民意,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19.

(1)朝代:

东江

(2)东汉中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

论述:

(略)

20.

(1)光武中兴

(2)

(1)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

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

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改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

(2)削减武将实权。

在地方上废除掌握车队的都尉

(3)重视儒学。

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

(3)黄巾起义失败了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导学案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名:

1、【学习目标】

1、掌握东汉建立的基本史实,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3、了解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二、【重难点】

重点: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乱政和黄巾起义

难点:

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三、【自学指导】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58-60,用笔划出关键词)

1、找出光武中兴的背景、时间、措施和影响?

2、找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后果(影响)

3、归纳黄巾起义的背景、时间、人物、结果和作用?

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

一、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

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陈胜吴广起义与黄巾起义的异同?

五、【当堂训练】

1.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7000多斤、140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A.秦朝B.新朝C.隋朝D.元朝

2.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

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

3.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

A.下令释放奴婢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处贪官污吏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4.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5.“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中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号(  )

A.陈胜、吴广起义B.刘邦、项羽起义C.西汉绿林赤眉起义D.东汉黄巾起义

6.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时间:

公元184年

领导人:

张角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用:

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

A.时间B.领导人C.口号D.作用

7.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8.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州牧势力的膨胀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王莽施政的危害

9.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

10.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

六、【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一、

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家民负担

3、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等等

二、

不同点: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相同点:

二者都以失败告终

【当堂训练】

1、B2、C3、B4、C5、D

6、C7、D8、D9、B1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