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行政管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18464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行政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硕士行政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硕士行政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硕士行政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硕士行政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硕士行政管理文档格式.docx

《硕士行政管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行政管理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硕士行政管理文档格式.docx

1.2、国内外研究现状3

1.3研究方法3

2、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4

2.1基本概念4

2.2基础理论5

3、湟源县环境治理现状分析8

3.1湟源县环境问题现状8

3.2湟源县环境治理现状分析10

4、湟源县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2

4.1县级环境治理机构管理基础薄弱12

4.2环境治理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尚不完备导致管理成效不高14

4.3环境治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15

4.4环境治理所需资金的投入不足15

4.5政府方面16

4.6、湟源县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原因分析17

5、湟源县环境治理对策与创新建议18

5.1对策18

5.2创新建议22

结论与展望25

参考文献27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起步较晚,近几年国家开始制定政策保护环境,而大多都是治理城市的环境,农村偏远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仍然薄弱,环境破坏严重,西部地区农村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在青海省湟源县,面对着人口骤增、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重大难题,当地政府日益认识到必须大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一直以来以资源的消耗量换取的经济增长已经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政府意识到只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错误观念,从而开始追求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途径。

湟源县的环境污染已经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噪声污染等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湟源县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

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给该县的人民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巨额经济损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湟源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面的稳定,湟源县应该立刻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建立起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关系,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确保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目前,湟源县地方环境治理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现行的地方行政管理一味只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忽视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可承载能力。

主体功能划分不清楚,法规、规章等不够健全,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地方环境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只注重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企业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

另外,地方环境部门工作效率较低、在污染治理的进程上较为缓慢,“大部制”背景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有政策无行动,地方环境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投入较少,历史遗留问题多,污染治理进程缓慢,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沟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参与水平较低等问题。

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青海省省委、省政府把保护生态作为重要责任、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将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环境保护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本文以西宁市湟源县环保局为例,窥见我国西部县区环境治理工作,地方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越往下数量越少、规模越小、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越弱的情况下,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以期对我国地方环境治理行政管理体制提出自己的建议,为构建和完善我国地方环境治理行政管理体制尽绵薄之力。

治理环境污染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它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

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必须发挥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正确处理人与资源的关系。

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促使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促进经济繁荣和持续发展,进而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本文通过对湟源县的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湟源县的环境现状,包括多个方面存在环境被破坏的现象,通过研究湟源县的环境治理问题,能够让湟源县的当地政府意识到湟源县的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能够为他们他够好的治理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了湟源县的行政管理部门在湟源县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他们进行改进,并且分析了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能够调动人们共同参与环境的治理工作,这样才能够将湟源县的环境彻底的改善,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能够满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环境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在发展经济的的同时,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才能达到长远的发展。

在我国提出持续发展战略后,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也成为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

对于一些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政策,并且要求做好环境治理工作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

由于环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开始了对县域环境的治理工作,在每个污染严重的县级地区,投放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求当地的政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治理管理工作。

在湟源县的环境问题和环境治理问题的研究方面,由于很多学者和专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他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了湟源县的环境在多个方面存在被破坏的现象,包括水土流失问题、水资源被污染破坏、空气受到严重污染等诸多严重的问题,通过他们的研究结果,能够了解到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

对于湟源县的研究不止这些,还有对当地的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进行了研究,并且在治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他们的研究内容中,同样包括了为湟源县环境治理工作提出的建议和措施。

他们提出了对湟源县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并且通过研究的结果来向人们呼吁治理环境的重要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环境治理的工作当中。

对县域的环境治理的问题不仅是中国内部研究的重点问题,在其他的国家对县与环境的治理问题也早就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县域环境治理的研究已经是如何建立完善的治理政策,并且在很多专家对县域的环境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分析,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表明了在环境中存在众多的问题。

1.3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湟源县这一典型案例为例,以实地调研数据为支撑,科学规范地完成整个课题研究。

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3.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0-2015年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以及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相关法规、政策、文件等资料。

为本文研究顺利完成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1.3.2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本文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采用规范分析,同时对现行的具体政策,还通过相关数据和具体政策内容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增强了对问题的说服力,为结论提供了有力支撑。

1.3.3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依据访谈提纲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收集语言资料的方法,是一种口头交流的调查方法。

访谈的目的是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追加一些更详细的问题,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讨论,可以直接了解调查者的真实想法。

1.3.4案例分析法。

是社会研究方法之一,是一种着眼于当前社会或学科现实,通过事例和经验等从理论上推理说明的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在环境体制中公共参与方面通过对比外国发达国家,找出合适我国地方环境管理体制的借鉴点,提出建议。

2、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基本概念

在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名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还提出了环境治理的原则,主要包括指定合适的国家机关对环境资源进行管理,采用科学技术控制环境恶化并解决环境问题;

进行环境治理的教育和发展环境科学的研究;

实现各国机关在环境治理方面可以协调合作,达到共同治理的效果。

197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组织在墨西哥联合召开了关于资源利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专题讨论会,此次会议上达成了三点共识

(1)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

(2)要发展既要满足需要,但又不可以超出生态环境的允许范围;

(3)达到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就是环境治理。

环境治理的基本概念:

所谓环境治理是指为了维护人们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秩序和健康环境安全,来实施的一种对已被破坏的环境的修复工作,能够实现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当地政府的各级管理者依据国家和当地的相关的环境政策和标准,考虑当地的环境问题和综合发展问题来进行决策,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等各种手段来对人类的生活进行调整和改善。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加大管理力度,禁止人们做出损害环境的行为,这样才能使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环境治理从总体上可分为多个方面,包括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噪声污染和恢复植被等主要治理内容。

环境治理的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一.明确问题,二.分析现状选择对策,三.制定管理计划,四.执行管理计划,五.分析大众评价,调整方案。

2.2基础理论

2.2.1公共物品理论

(1)公共产品理论

根据公共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依据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对公共产品的相关定义是:

当一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这就是公共产品。

并且,公共产品或劳务有着和私人产品或劳务明显不同的三个特征: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理论提出:

尊重效用——费用——税收的程式,税收是指公共产品的税收价格,使人们为了获得公共产品和享受劳务所要付出的代价,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将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收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起到好的控制作用。

根据市场经济现状和公共产品理论的结合,政府一方面要提供必须的外部条件,已能够帮助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和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在市场经济中起到填空补充、矫正和调节等一些保证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作用。

由于这样的原因,市场经济活动的中心逐渐转向政府,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能够保证人民能够享受足够的公共产品和劳务。

对于财政筹集收入和分配支出等活动,不再是一般意义的分配,同样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和劳务,对市场的需求进行适度的调节。

这样财政就成为了一种生产活动,是西方的经济学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在现实的生活中,中国改革的实践能够用公共产品理论很好地解释和借鉴,中国的实行的计划经济长时间没有买方市场,大量的产品都接近于公共产品,拥有公共产品的很多特征,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通过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够改善这一状况。

公共产品就是公共的需要,向社会提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这些都称之为公共的需要,社会中的成员都可以无差别的享用公共产品,自然资源是所有生物的公共产品,并且是生活中离不开的必需品,每个生命都有权利使用自然资源,并且权利都是一样的,都要公平的享用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能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不可只考虑经济效益,而肆无忌惮的利用资源,使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而无法复原,致使其他的生物,没办法在获得自然中的资源。

在现在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不断的扩建土地建造工厂,使得森林的面积、湖泊的面积在不断地减少,原来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现在变成充满嘈杂声的钢筋水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不断地被我们利用,来满足我们的需要,但是因为这样那些生活在森林、湖泊里的动物们无法得到足够生活的资源,致使很多动物闯到村庄里找食物,因此我们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应该制定合理化的方案,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实现公平的共享环境资源。

(2)府际关系理论

府际关系理论的概念起源于美国,那时美国经济萧条,从而引起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大多数是全国性的的问题,不是某个地方政府能解决的。

所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扶持,技术指导、法律规范等系列的方法,及时的介入国内经济问题并进行解决。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政府通过府际关系理论,对国家的各项产业的规划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美国对于府际关系理论的运用是各国中较为成熟的。

我国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下是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的,传统的政府之间的管理体制,实行层级控制,并且服从最高权利,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防止个人化管理。

这种管理机制虽然权利等级清晰,绝对服从上级且各级之间矛盾少,但是这种管理机制不利于调动官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更多的官员只会请示上级,对于民众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解决,并且大部分官员具有官僚主义,严重浪费公共资源等。

如果进行府际协作,且正确的处理府际关系,那么就可以突破传统政府管理机制,使整个政府的行政机构相互连接。

可以更加便利的获取信息,根据信息快速的制定解决方案,并且政府机构之间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当遇到重大事故时政府机构可以相互协助,实行高效率的办事模式。

现在有很多社会问题都需要府际协作来解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涉及面很广,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进行协调,以及地方政府之间要协调合作。

当前环境治理是全国性的难题,单一的政府机构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需要不同的政府机构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才可以解决问题。

运用府际关系理论进行环境治理这种形式的是一种协作治理环境的方式,这种协作的方式明确了工作目标,提高了政府对治理环境的积极性,并且在治理中各地政府之间相互借鉴经验,能更加全面高效的进行环境治理。

因此府际关系理论的应用在环境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3)多元参与理论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环境治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的治理制度已经难以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所以必须要加强实践探索,创新治理理念,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的科学化水品。

在《决定》中提出;

要加强党委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并支持社会各个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的自我调节、民众自治良性互动。

加强党委的领导,就是发挥党委在环境治理中的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政府对环境治理的职能作用,引导社会各方积极有效的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推动环境治理工作和谐发展,发挥群众自治性组织,形成政府和企业单位与民众力量之间互补,互动的环境治理机制。

通过多元参与的环境治理理念,促进环境治理工作协调有序的发展,并形成了环境治理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2.2.3治理理论

环境治理的基础理论分为是三个方面,包括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将人们生存的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与传统的发展观念相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好处,改善了生活质量,并且使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解决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指引社会经济向绿色健康的经济模式发展。

我们在发展中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念,始终保持与自然环境和谐互利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可持续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河利用,而不是无节制的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污染自然环境,应当使生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和自然环境能为生产所提供的资源量之间保持平衡。

在我们追求发展的同时也要为我们的后代考虑,不要因为当代人的发展,而使得后代的子孙没有了可利用的资源,所以要实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仅是为我们,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从本质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治理中反映生态文明的基础。

管理科学理论通过对人力资源、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系统分析,选择出最科学的组合形式,探求最有效的工作方法,达到最佳的配置,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支出,取得最大的效果。

在环境治理中也要对整个治理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每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为选择更好的治理方案提供依据,从而做出综合性的科学安排,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环境治理。

行为科学理论,是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发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从而预测人的行为和控制人的行为,在现在社会中,人的行为是最难进行控制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想,外界的控制是有限的。

国内的大多数人缺少环保意识,随地乱扔垃圾,随意排放污水,正是因为这样,致使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我们要提高个人的环保意识,控制做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不良的行为进行科学的规范,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为环境治理奉献自己的力量。

3、湟源县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3.1湟源县环境问题现状

3.1.1生态环境恶化

在湟源县的浅山地区实施一系列的禁牧、封育的政策,使浅山地区的草食性动物的大多数转移到脑山地区,只有一小部分由人们在舍饲圈养,导致脑山地区的草场严重的被这些动物破坏,并且超载放牧的现象也很快显示出来,草场不能得到及时的修养和保护,因此也就导致草场的育畜能力大大下降,严重的阻碍了生态的平衡发展,由于草原的生产能力下降,也渐渐导致动物的数量不断减少,渐渐地衰退。

另外,脑山地区的海拔很高,并且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生态的自我生殖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都非常差,并且生长周期长等众多影响生态环境发展的问题,脑山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甚至有些区域出现了沙化的现象,并且在不断地加剧。

例如在湟源县的北山一代就出现了坡面沙化的现象,岩石已经裸露,形成了一个新的水土流失地区,并且在湟源县的北山的后沟表现的更加明显。

3.1.2水资源供应不足

根据调查统计,湟源县近些年来的大部分的河流的流量在不断地减少,并且越来越严重,同时也是在北山地区表现的比较明显,更严重的是一些河流发生了断流现象,这样足可以证明在湟源县的水资源严重不足现象。

目前,在湟源县的86条沟道中仅剩下25条还有水的流动,并且还有一些沟道中的水量极少。

通过对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是: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河流的上游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水源的涵养能力大幅度下降,因此导致水资源短缺的现象。

就像湟源县在10年前设计的许多人畜的饮水工程那样,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导致本县不得不重新寻找水源,必须要对该工程进行扩建,已获得更多的水资源。

在湟源县县城内,水源地所在的大华就与,地下水位在不断地下降,水量快速减少,这样就导致了县城水源地的抽水井水位随着地下水位不断地下降,导致人们饮水出现隐患。

从总体上来看,湟源县的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明显,并且呈现加剧的趋势,同时在湟源县的北山崎岖的水资源的供求矛盾的现象要比南山地区更加突出,不得不引起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

同时人们排放的生活污染物严重污染水资源,由于湟源县没有污水处理厂,因此导致人们排放的污染物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排放到人们的应用水中,这样就污染了水资源。

城镇污染物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到周边的林地和河道。

根据调查分析,初步估算在湟源县县城总计每年向周边排放未处理过的污水的质量高达100万吨,并且生活污水已经成为污染湟源县饮用水的主要污染物,严重影响着湟源县的水的质量。

3.1.3水土流失严重

湟源县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它地处高寒地区,并且地形条件复杂,在治理方面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湟源县多年来实施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办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是有300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积存在着水土流失的问题,并且始终没能治理成功,加之洪水的不断侵蚀,土地沙化,沟通下切,是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对于治理湟源县水土流失的问题依然十分艰巨。

因此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进行更多的调查和研究,彻底的解决湟源县的众多的环境问题。

3.1.4烟尘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

自从2010年开始,湟源县已经设立了两个空气自动监测点,以此来对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一系列影响空气质量问题的排放物的排放量进行检测与检验。

从而总结出每日的排放量平均值、空气污染的指数以及预报数据。

通过2010年到2015年的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得出了“湟源县空气质量比较差,烟尘污染严重”结论。

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湟源县的经济的发展,相关的企业在建成投产的同时,也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各种粉尘、烟尘、有害气体等工业废弃物排放量超标,从而对湟源县的空气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从而导致了湟源县空气质量逐年的下降。

3.2湟源县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3.2.1机构设置现状分析

西宁市湟源县的环境治理部门主要由湟源县环境保护局、局办公室、综合科、环境监测大队和环境监测站等几部门构成。

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包含执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执行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监督管理环境污染防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承担落实减排目标的责任和承担从源头上预防、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责任的等多项工作。

局办公室主要负责机关的年度工作计划、工作要点和工作安排的起草工作。

草你全局综合性、指导性文件和规章制度,起草全局的综合性总结和汇报材料。

综合科负责环境保护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环境功能区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负责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负责全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监督管理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

环境监察大队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各项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依法行使环境监察管理并实时处理。

环境监测站职责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严格遵守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监测技术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检测任务,及时上报检测报告。

3.2.2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西宁市湟源县县级环境治理部门的管理机制缺乏高位阶、统一、专门的法律依据。

导致各种立法间缺乏协调性,也导致了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经常发生变化,具有随意性,对环境管理体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环境管理机构各种环境立法内容重复和矛盾,由于各部门间的权限界定不是很明显,对各部门如何协作的规定也不是很详细,导致各部门产生一些对获取利益的不正当考虑,对自己有利的事务主张管辖权,对与己不利的事务和责任则相互推从,经常会延误处理的时机。

该机构的技术人员编制较少,但是他的实际工作人员确实严重超额,大多数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环境治理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还有一部分人是由于机构改革被分到环境治理部门,同时在部门中也没有好的条件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