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18149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文档格式.docx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文档格式.docx

  1.中性粒细胞增多

  

(1)急性感染或化脓性感染  

  局部感染(脓肿、疖肿、扁桃体炎、阑尾炎、中耳炎等);

  全身感染(肺炎、丹毒、败血症、猩红热、白喉、急性风湿热)。

  轻度感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可增多;

中度感染>10.0×

109/L;

重度感染可>20.0×

109/L,并伴明显的核左移。

  

(2)中毒 

  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早期汞中毒、铅中毒;

或催眠药、有机磷中毒。

  (3)出血和其他疾病  

  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严重组织损伤、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

  (4)生理性

  2.中性粒细胞减少

  

(1)疾病 伤寒、副伤寒、疟疾、过敏性休克等。

  

(2)中毒或损伤 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放射线损伤等。

  (3)用药 抗肿瘤药、苯二氮

类镇静药、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抗癫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病、抗精神病药、部分非甾体抗炎药等。

  【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等。

  

(2)皮肤病与寄生虫病 

  (3)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1)疾病或创伤 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和严重烧伤等。

  

(2)用药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嗜碱性粒细胞】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1)疾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2)创伤及中毒 脾切除术后,铅中毒、铋中毒,以及注射疫苗等。

  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1)疾病 速发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2)用药 见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

  【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

  

(1)传染病 

  

(2)血液病 

  (3)其他 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期。

  2.淋巴细胞减少 

  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

此外,各种原因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时,淋巴细胞也可相对减少。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

  

(1)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如结核、伤寒、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疟疾、黑热病。

  

(2)血液病 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3)其他疾病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三、红细胞计数(RBC)

  

(一)简述

  红细胞计数是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之一。

  参考值

  男性:

(4.0~5.5)×

1012/L

  女性:

(3.5~5.0)×

(6.0~7.0)×

1012/L

  1.红细胞增多

  

(1)相对性增多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排尿过多、休克、多汗、大面积烧伤,由于大量失水,血浆量减少,血液浓缩,使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浓度相应增多,仅为一种暂时的现象。

  

(2)绝对性增多 

  ①生理性增多

  如机体缺氧和高原生活、胎儿、新生儿、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骨髓释放红细胞速度加快等;

  ②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

  如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病和肿瘤患者;

  ③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

  2.红细胞减少

  

(1)造血物质缺乏 由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引起。

  

(2)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再障贫血、白血病、癌症骨转移。

  (3)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 

  先天失血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出血等。

  (4)继发性贫血 

  如各种炎症、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病。

  四、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

120~160g/L

110~150g/L

180~190g/L

  1.血红蛋白增多

  

(1)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等。

  

(2)创伤 

  大量失水、严重烧伤等。

  2.血红蛋白减少

  

(1)出血 

  血红蛋白量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相同,见于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关节炎及急、慢性肾炎所致的出血。

  

(2)其他疾病 

  血红蛋白量减少程度比红细胞减少程度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由慢性反复出血引起,如胃溃疡、胃肠肿瘤、妇女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

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比血红蛋白量减少程度严重,见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如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等。

  五、血小板计数(PLT)

  

(一)参考范围:

  (100~300)×

  最佳选择题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是

  A.(10~50)×

  B.(50~100)×

  C.(100~300)×

  D.(300~500)×

  E.(500~7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参考值为(100~300)×

109/L。

  血小板主要作用有:

  ①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

  ②通过黏附、聚集与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

  ③产生多种血小板因子,参与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而进一步止血;

  ④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退缩,促进血液凝固。

  1.血小板减少

  

(1)生成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障性贫血、各种急性白血病等。

  

(2)破坏过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等。

  (3)分布异常 脾肿大、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稀释。

  (4)其他疾病 弥散性血管内出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症、某些感染、出血性疾病等。

  (5)用药 药物中毒或过敏。

如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

  2.血小板增多

  

(1)创伤 急性失血性贫血,脾摘除术后、骨折出血后,可见一过性血小板增多。

  

(2)其他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病、类白血病反应、霍奇金病、恶性肿瘤早期、溃疡性结肠炎等。

  六、红细胞沉降率(ESR)

  ESR也称血沉: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的沉降距离。

一般说来,除一些生理性因素外,凡体内有感染或坏死组织的情况,血沉就可加快。

魏氏(Westergren)法

0~15mm/h 女性:

0~20mm/h

  1.生理性增快  

  女性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至分娩后3周内)

  2.病理性增快

  

(1)炎症 风湿病、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感染所致的炎症。

  

(2)组织损伤及坏死 如手术、创伤、心肌梗死等。

  (3)恶性肿瘤 迅速增长的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肿瘤则血沉多正常。

  (4)各种原因所致高球蛋白血症 

  如多发性骨髓瘤、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等。

  

第二节 尿常规检查

  一、尿液酸碱度(pH)

  干化学试带法:

pH5.0~7.0。

  1.pH增高

  代谢性碱中毒、感染性膀胱炎、长期呕吐、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2)用药 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乳酸钠等。

  2.pH降低

  

(1)疾病 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高热、失钾性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泻及饥饿状态。

  

(2)用药 应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氯化铵等。

  二、尿比重(SG)

  

(一)参考值

1.015~1.025。

  1.尿比重增高: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血容量不足等。

  2.尿比重降低:

大量饮水、慢性肾炎、肾小球间质疾病、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多尿期及尿崩症等。

  三、尿蛋白(PRO)

  干化学试带法

  定性:

阴性。

  定量:

20~80mg/24h。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

  1.生理性蛋白尿 

  由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导致,持续时间短,诱因解除后消失。

妊娠期妇女也会有轻微蛋白尿。

  2.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是最常见的一种蛋白尿。

见于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肿瘤、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肾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不全等。

  尿蛋白通常<3g/24h,但也可达到>20g/24h(肾病综合征)。

  

(2)肾小管性蛋白尿 

  通常以低分子量蛋白质为主(β-微球蛋白),常见于活动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重金属(汞、铅、镉)损伤。

  (3)混合性蛋白尿  

  肾小球、肾小管同时受损。

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

  (4)溢出性蛋白尿  

  肾脏正常,而血液中有多量异常蛋白质。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出现的本-周蛋白尿、骨骼肌严重损伤及大面积心肌梗死时的肌红蛋白尿。

  (5)药物肾毒性蛋白尿  

  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多肽类抗生素(多黏菌素)、抗肿瘤药(甲氨蝶呤)、抗真菌药(灰黄霉素)、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

  其他如泌尿道感染

  (膀胱炎、尿道炎)所出现的蛋白尿为假性蛋白尿。

  四、尿葡萄糖(GLU)

  尿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含量极微,用一般检测方法呈阴性反应。

当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或肾糖阈降低时,肾小球滤过葡萄糖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最大能力时,则出现糖尿。

干化学试带法定性:

  尿糖(阳性)多见于:

  

(1)疾病 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垂体和肾上腺疾病等。

  

(2)饮食性糖尿 健康人短时间内过量进食糖类,以及妊娠末期或哺乳期妇女可有一时性生理性糖尿。

  (3)暂时性和持续性糖尿 暂时性糖尿见于剧烈运动后、头部外伤等。

而持续性糖尿多见于原发型糖尿病、内分泌疾病等。

  (4)其他 烧伤、感染、骨折、应用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蛋白同化激素)也可引起尿糖阳性。

  五、尿胆红素(BIL)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正常尿液中不会含有胆红素,尿胆红素的检出是提示肝细胞损伤和鉴别黄疸的重要指标,在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阴性

  尿胆红素阳性多见于:

  

(1)肝细胞性黄疸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

  

(2)阻塞性黄疸 如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结石、胆道肿瘤、胰腺肿瘤、原发性肝癌、手术创伤所致的胆管狭窄等。

  六、尿隐血(BLD)

  尿隐血即反映尿液中的血红蛋白(Hb)。

正常人尿中无游离Hb。

当有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破坏,大量Hb释放入血液形成血红蛋白血症,若含量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则游离Hb可经肾小球滤出,当超过1.00~1.35g/L时,Hb可随尿液排出,即为血红蛋白尿。

尿血红蛋白:

  

(1)红细胞破坏 如心脏心瓣膜手术、严重烧伤、剧烈运动、肌肉和血管组织严重损伤等。

  

(2)生物因素 如疟疾感染、梭状芽孢杆菌中毒。

  (3)动植物导致的溶血 如蛇毒、蜂毒等。

  (4)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如DIC。

  (5)服用氧化剂药物 如阿司匹林、磺胺、伯氨喹、硝基呋喃类、万古霉素等。

  (6)免疫因素 如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血型不合的输血。

  七、尿中白细胞(LEU)

  镜检法:

正常人混匀一滴尿WBC0~3/HP

  离心尿:

WBC0~5/HP

  均匀尿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法:

WBC0~12/μl。

  尿中白细胞增多见于:

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

女性白带混入尿液时,也可发现较多的白细胞。

  八、尿沉渣管型

  尿沉渣管型是尿液中的蛋白或细胞及其碎片在肾小管内聚集而成,尿液中出现管型是肾实质性病变的证据。

镜检法:

0或偶见(0~1/HP,透明管型)。

  

(1)急性肾小球肾炎 可见较多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还可见红细胞管型。

  

(2)慢性肾小球肾炎 可见较多细、粗颗粒管型,也可见透明管型,偶见脂肪管型、蜡样管型和宽大管型。

  (3)肾病综合征 常见有脂肪管型,容易见细、粗颗粒管型,也可见有透明管型。

  (4)急性肾盂肾炎 可见少量白细胞管型,偶见有颗粒管型。

  (5)慢性肾盂肾炎 可见较多白细胞管型、粗颗粒管型。

  此外,尿沉渣管型异常尚可见于应用多黏菌素、磺胺嘧啶、顺铂等药物时。

  九、尿沉渣结晶

  多来自食物和盐类代谢的结果。

  

(1)磷酸盐结晶常见于pH碱性的感染尿液。

  

(2)尿酸盐结晶常见于痛风。

大量的尿酸和尿酸盐结晶提示核蛋白更新增加,特别是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化疗期间,如发现有X线可透性结石并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则为有力的证据。

  (3)大量的草酸盐结晶提示严重的慢性肾病,或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

草酸盐尿增加提示有小肠疾病及小肠切除后食物中草酸盐吸收增加。

  (4)胱氨酸结晶可见于胱氨酸尿的患者,某些遗传病、肝豆状核变性可伴随有胱氨酸结石。

  (5)酪氨酸和亮氨酸结晶常见于有严重肝病患者的尿液中。

  (6)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癌、肝硬化、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中。

  (7)脂肪醇结晶见于膀胱尿潴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尿液中。

  (8)服用磺胺药、氨苄西林、巯嘌呤、扑痫酮等药物,可出现结晶尿。

  十、尿酮体(KET)

  临床意义:

  

(1)非糖尿病酮尿 见于婴儿、儿童急性发热,伴随有呕吐、腹泻中毒等。

也可见于寒冷、剧烈运动后紧张状态、妊娠期、低糖性食物、禁食、呕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恶病质、麻醉后、糖原累积病、活动性肢端肥大症,以及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分泌过度等。

另外,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等热病,以及三氯甲烷、乙醚、磷中毒,也可见尿酮体阳性反应。

  

(2)糖尿病酮尿 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液中酮体,常见于血液中酮体的升高,严重糖尿病酮症时,尿液中酮体可达6g/d。

  十一、尿淀粉酶(UAMY)

  淀粉酶可催化淀粉分子中葡萄糖苷水解,产生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

它是一种需钙的金属酶,易由肾脏排出,半衰期很短。

碘-淀粉比色:

100~1200U。

  1.尿淀粉酶增高

  

(1)急性胰腺炎发作期尿淀粉酶活性上升稍晚于血清淀粉酶,且维持时间稍长。

  

(2)其他疾病 如胰头癌、流行性腮腺炎、胃溃疡穿孔也可见尿淀粉酶增高。

  2.尿淀粉酶减少 

  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

第三节 粪常规检查

  一、粪外观

  

(一)正常外观

  正常人的粪便色泽为黄褐色的柱状软便。

  

(1)稀糊状或水样粪便 见于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或急性胃肠炎;

若出现大量的黄绿色稀便并含有膜状物则应考虑伪膜性肠炎症;

大量水样便也可见于艾滋病患者的肠道孢子虫感染。

  

(2)米泔水样便 由肠道受刺激,大量分泌水分所致,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黏液便 由肠道受刺激分泌黏液过多所致,见于小肠炎症(黏液混于粪便中)、大肠炎症(黏液附着于粪便表面)。

  (4)胨状便 主要见于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等。

  (5)脓血便 为下段肠道疾病的表现,主要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呈暗红果酱色)。

  (6)乳凝便 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的表现,常见于儿童消化不良。

  (7)鲜血便 主要见于痔疮、肛裂、息肉等下消化道出血等。

  (8)柏油便 粪便黑色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大于50ml)后,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所致,如粪便隐血强阳性,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等。

  (9)白陶土便 因胆汁减少或缺乏,使粪胆素减少或缺乏,常见于阻塞性黄疸等。

  (10)细条便 为直肠狭窄的表现,主要见于直肠癌等。

  二、粪隐血

  

(一)一般情况下,粪便中无可见红细胞,结果通常为阴性。

  在病理情况下,粪隐血可见于:

  

(1)消化道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40%~70%,可呈间歇性阳性。

  

(2)消化道肿瘤 胃癌、结肠癌患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87%~95%,并呈持续性阳性。

  (3)其他疾病 见于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全身性疾病如紫癜、急性白血病、伤寒、回归热、钩虫病等。

  三、粪胆原

  

(一)粪胆原大部分在结肠被氧化为尿胆素而被排出体外。

正常粪便中检查呈阳性反应。

  1.粪胆原增加 在溶血性黄疸时明显增加;

也可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2.粪胆原减少 在阻塞性黄疸时明显减少。

  四、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

    

(一)参考值

  

(1)红细胞:

无。

  

(2)白细胞:

无或偶见。

  (3)上皮细胞:

偶见。

  (4)细菌:

正常菌群。

  (5)真菌:

少量。

  (6)寄生虫卵:

无致病性虫卵。

  

(1)白细胞 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白细胞,增多见于肠道炎症(常伴有脓细胞)、细菌性痢疾(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出血性肠炎和肠道反应性疾病(还可伴有嗜酸性细胞和浆细胞增多)。

  

(2)红细胞 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

出现红细胞可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

细菌性痢疾常有散在红细胞,形态较完整;

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则成堆且被破坏。

  (3)吞噬细胞 主要见于急性肠炎和痢疾(可与脓细胞同时出现),急性出血性肠炎可见多核巨细胞。

  (4)上皮细胞 为肠壁炎症的特征,见于结肠炎、伪膜性肠炎。

  (5)真菌 大量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等。

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

  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组催化氨基酸与α-酮酸间氨基转移反应的酶类,主要存在于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腺、脾、肺、红细胞等组织细胞中,同时也存在于正常体液如血浆、胆汁、脑脊液、唾液中。

  当富含ALT的组织细胞受损时,ALT从细胞释放增加,进入血液后导致ALT活力上升,其增高的程度与肝细胞被破坏的程度呈正比。

成人5~40U/L。

  

(1)肝胆疾病

  

(2)其他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骨骼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胰腺炎、外伤、严重烧伤、休克等。

  (3)用药:

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调血脂药。

  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011A

  AST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肾、骨骼肌、胰腺、脾、肺、红细胞等组织细胞中;

同时也存在于正常人血浆、胆汁、脑脊液及唾液中。

  当富含AST的组织细胞受损时,细胞通透性增加,AST从细胞释放增加,进入血液后导致AST活力上升。

成人8~40U/L。

  AST的测定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AST升高常见于以下疾病。

  

(1)急性心肌梗死(AMI) 

  

(2)肝脏疾病 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肝脓肿、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肝内胆汁淤积或淤滞、胆管炎、胆囊炎等。

  (3)其他疾病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肾炎、胸膜炎、急性胰腺炎、肌肉挫伤、坏疽、溶血性疾病。

  (4)用药 见ALT类“临床意见”。

  三、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是将肽或其他化合物的γ-谷氨酰基转移至某些γ-谷氨酰受体上的酶。

γ-GT主要存在于血清及除肌肉外的所有组织中,如在肾、胰、肝、大肠、心肌组织中,其中以肾脏最高。

  连续监测法:

<50U/L。

  γ-GT升高见于:

  

(1)肝胆疾病 

  

(2)胰腺疾病

  (3)其他疾病 心肌梗死、前列腺肿瘤。

  (4)用药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或乙醇常致γ-GT升高。

  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碱性磷酸酶为一组单酯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其中以骨、肝、乳腺、小肠、肾脏的浓度较高。

  碱性磷酸酶可催化磷酸酯的水解反应,并有转移磷酸基的作用。

当上述器官病变时,此酶的活性增强。

成人40~110U/L;

        儿童<250U/L。

  

(1)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结石、胰头癌、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外胆管阻塞。

  

(2)骨骼疾病 骨损伤、骨疾病、变形性骨炎症(Paget病),使成骨细胞内有高度的ALP释放入血,如纤维骨炎、骨折恢复期、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不全等,因ALP生成亢进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