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7550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省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某省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某省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某省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某省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省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某省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省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省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二)经济效益分析

1、产品成本分析

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3、经济效益分析

4、项目投资评价

(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21

(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二)单位转化、产业化能力论述

(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四)单位管理情况

(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一、总论

本项目是依照川贝母高新技术种植(SOP)标准要求,采用公司自主研发、通过了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川贝母优质种子、种苗、人工种植”项目验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川贝母种子后熟处理技术、川贝母野生抚育技术和川贝母人工规模化栽培技术,严格按照(GAP)标准化种植、稳定和提高川贝母品质和质量,保障国家濒危、名贵药材资源市场供求,振兴中药产业、道地药材的保护和发展。

其技术来源于支撑单位某省中医药科学院雄厚的科研技术和企业本身具有的专业技术,对系统研究和开发川贝母种源处理、快繁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防蜕化异变、活性成分提取、终端产品开发等具有可靠的依据。

项目拟建设川贝母人工种植与野生抚育基地总规模21300亩。

项目总投资为3200万元。

预计在2012年将生产成品川贝母42吨,2013年将生产成品川贝母97.5吨,2014年将项目结题后,产量将达到210吨。

按每公斤700元计算(2008年市场价),年产值达1.47亿元,实现年利税1176万元。

本项目依托项目支撑单位和项目组部分专家承担的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川贝母优质种子、种苗、人工种植”课题成果,川贝母(暗紫贝母)的“优质种子、种苗、人工种植和野生抚育”建设经验,在我州川贝母的主产区红原、阿坝等县,开展川贝母人工繁育与野生抚育基地建设,完善川贝母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技术,与当地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某省中医药研究院通力合作,采用“公司+技术支撑单位+农(牧)户”经营模式,通过多地点的种源基地、商品基地、野生抚育基地建设和农(牧)民技术指导与示范,逐步完善人工繁育和川贝母野生抚育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到2011年项目完成时,项目区川贝母人工繁育种源基地达到300亩、商品基地达到1000亩、野生抚育面积达到20000亩。

2009年度计划在阿坝县新建种源基地50亩、野生抚育基地1500亩;

在红原县新建商品基地250亩、川贝母组织培养工作室和种子处理加工中心1个,种源基地看守房1个。

2010年度计划在阿坝县扩建种源基地150亩、野生抚育基地3500亩;

在红原县扩建商品基地300亩,川贝母组织培养工作室和种子处理加工中心1个,种源基地看守房1个。

2011年度计划在阿坝县扩建种源基地100亩、野生抚育基地15000亩;

在红原县扩建商品基地450亩。

本项目预计总投入人民币3200万元,其资金投入年度计划如下:

2009年度计划总投入700万元人民币。

其中:

种源基地投入250万,商品基地投入250万元;

川贝母组织培养工作室和种子处理加工中心投入100万元,野生抚育投入70万元,其他投入30万元。

2010年度计划总投入1250万元人民币。

种源基地投入750万,商品基地投入300万元,基础建设投入100万元,野生抚育投入70万元,其他投入30万元。

2011年度计划总投入1250万人民币。

种源基地投入500万元,商品基地投入450万元,野生抚育基地补充川贝母种子和网围栏建设投入260万元,其他投入40万元。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为有效保障川贝母品种的纯正,该项目利用与相关权威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和在公司科技专家取得的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攻关成果,运用生物基因工程快速繁殖技术,提高川贝母快速繁殖能力,保障商品地种源的供给。

通过工厂化育苗技术、组培技术等手段,缩短川贝母的生长周期,建立优质种源基地,保障商品基地和农(牧)民种植户对种子的需求。

种源基地的建设是川贝母产业规模化建设的核心,种植方法在原有植被带与川贝母种植带相间的种植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对灌溉设施的投入,逐步减少或取消植被带,更有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并利用阿坝县气候条件的优势,为红原县商品地进行种源处理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商品基地建设在原有种植技术的基础上,选择土壤肥沃的天然草场,进行合理密植,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野生抚育方面,通过网围栏建设,保护川贝母和其他中药材生物特性,再用人工合理补充川贝母种源和保护性采挖,加快野生抚育面积内的种群数量,逐步减少人工投入,达到环境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的双重目的。

该技术以人工种植为目的,改变川贝母历来为野生采挖为市场提供原生药材的资源掠夺型利用方式,率先开展川贝母野生抚育,既保护了高原生态环境,又为中医药提供大量、优质的川贝母原药材。

项目支撑单位自主研发的川贝母种子后熟处理技术、川贝母野生抚育技术、川贝母人工栽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川贝母种子后熟处理技术、川贝母野生抚育技术和川贝母人工规模化栽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其中,本项目组的部分专家参与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川贝母优质种子、种苗、人工种植”项目,还获得了科技部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

自08年公司成立前,公司创办人就结合川贝母人工规范化栽培(GAP)研究,率先开展川贝母人工规模化栽培示范工作,掌握了川贝母人工种植产业化生产技术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1、项目技术转化特点

贝母原植物是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Hsian、甘肃贝母F.rzewalskiiMaxim、梭砂贝母F.delaveyiFranch。

习惯上称松贝、青贝和炉贝。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鳞茎入药。

多生长在3,100—4,500米海拔的高寒地区,性喜冷凉环境;

喜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

光照适宜范围广,自然生产期3—4年。

种子和鳞茎繁殖,已经有较成熟的人工种植技术资料。

我国最优质著名的贝母——川贝母,主要产地为某(也因此得其名),兼及青海、西藏、甘肃。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

归肺、心经;

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能;

多用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系列病疹。

本项目的技术转化特点,是把花卉、蔬菜、马铃薯等的脱毒快繁技术,移植到贝母的繁殖与栽培中。

用该类技术中的快速繁殖、去除病毒、培种育种、人工种子的研究等系列高技术,进行川贝母药材的规范化快速繁育。

其主要途径是细胞或愈伤组织体,通过寄代培养基的培育,产生实生苗或利用微小鳞茎,进行植物器管组织培养,达到贝母种苗的试管工厂化生产,以满足川贝母种苗需求。

用准确的源种、源苗选择为基础,进行茎尖培养。

用物理学方法、化学疗法及愈伤组织,珠心胚培养、茎尖微体嫁接等方法脱毒,保证种苗质量。

以直观测定、指示植物、指纹图谱鉴定、电子显微镜检查等方法进行种苗生产过程的跟踪研究,保证种质资源品质,防止种植规模逐步扩大中的种苗蜕化问题。

针对目前川贝母药材有效成分鉴定差,品质混乱或无客观合理的鉴定指标,农药残留,初加工技术简单,包装混乱,普遍无产品说明书等弊端。

建立生物化学试验室,对种植药材跟踪监测,进行药材有效成分的测定研究;

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用现代营养技术解决土壤中超标物质吸收与沉淀积累,不使用农药;

建立川贝母药材生产操作规程和药材质量标准;

建立质量说明书制度等一系列规模化种植的生产管理措施,确保从源头解决川贝母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问题。

贝母在种植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其生长的气候、海拔、土壤、日照、地形、植被群落、水分养分等,选择最佳栽培组合模式和栽培技术。

其二,充分利用技术依托单位的研究成果和科研整体优势,运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有效物质基础研究,选好最佳种属。

科学快速育种育苗,先易后难,合理搭配种苗与药材种植规模的组合。

其三,严格按照已研究成功的科学种植技术,梯形培土,间造绿带,通风利水,每一道流程都要规范化。

搞好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锄草、松土,防止反常气候和病虫侵害。

利用高技术,力争高产丰收,保证川贝母(松贝)质量。

项目的技术环节,主要在种子快速繁殖、种苗培养和种植示范三个方面。

经种子快繁和种苗培育后,川贝母的种植生产期将缩短为1年,加快其生产周期。

在川贝母的主长区,某阿坝州的红原、阿坝等县,青海省果洛州的久治、班玛县和甘肃省的玛多等县,采收优质的松贝鲜鳞茎。

采收的鲜鳞茎经过消毒处理,移植于整理后的土壤中,条状式播种,间距为10公分/颗,每平米约120颗。

秋季播种,来年春季施有机肥,并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覆盖密度为75%的遮阳网,8—9月收集种子(俗称灯笼花)。

为保持长期品种不变异,种源地选择在海拔高度为3200—4500米之间,无霜期在3个月左右的地带。

建立野生抚育基地是在自有川贝母种源的基础上,通过网围栏建设和人为看护等,防止其他人员采集和动物侵害,并补充川贝母种子,以保持川贝母长期种源不异变,在为商品地每年提供部分种源及商品的同时加大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为保障濒危名贵药材的野生资源不受灭绝起到积极的作用。

2、项目产业化开发内容

本项目将主要建设基地3个,其中:

川贝母(松贝)种源基地1个,种植面积300亩;

商品川贝母生产基地1个,种植面积1000亩;

野生抚育基地1个,技术指导站3个,推广面积20000亩。

在阿坝县建设工厂化种苗生产室1个2000平方米、办公和生活用房1000平方米;

在公司的所在地红原县建设日光节能温室1个500平方米、质量监控与生化分析测试室200平方米、组培实验室2间240平方米、药材初加工及包装车间2400平方米、仓库1500平方米、办公和生活用房2000平方米,道路1.5公里。

3、项目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调查

基地选址

人工种植基地

资源评价

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

种源优化

规模化种植推广

1、基地选址

川贝母GAP基地,选址在红原县邛溪镇玛萨村。

其选择标准,主要是依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药材GAP规范要求,某省中医药科学院所本着对国家认真负责,选址严格、科学的原则,于2005年,先后两次派出专家组,进行实地考查与研究,其情况是:

环境质量优良。

就某环境监测站于2006年,对红原县10个乡镇的空气、水、土壤质量监测后的综合结论是:

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指标》(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中的二类水质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

若单测川贝母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其指标,肯定还好些。

川贝母生产区远离交通干线1000多米,以后还拟植防护林带。

生产区土地质量良好,地形坡度小于25°

,具有丰产稳产的发展前景。

该项目的负责人对川贝母研究与开发已有八年多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项目运作能力。

生产基地全部连片,因地处相对高度,不会发生洪涝灾害,具有提灌和集水灌溉的条件。

生产区远离工业、商业和旅游区,无水、气、渣、声、光等污染,符合道地药材人工繁育质量要求。

总之,根据某省环境监测站的监测和某省中医药科学院的考查,其红原县半山草场,均符合GAP基地建设的环境质量和环境功能要求。

2、种源基地与商品基地建设

种源基地与商品基地建设,公司将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实施:

一是利用优质种子、种苗,利用生物农药、生物互补等技术,建立无公害高效丰产的川贝母种植基地;

二是采用直播、间作或牧草轮作的方式,突出生态建设与川贝母药材繁殖协调统一;

三是参照国家农业优质种子田建设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分别建设种子田、种苗田、防护隔离带,采用生产技术和标准种植,从种子繁殖、鳞茎无土营养繁殖、组织培养和优质高效种子、种苗等方面,保证川贝母的种源长年种植不退化,解决川贝母种源的供应和保障问题;

四是对现有土地要进行条田化改造,条田规格为50m×

50m,并对种子和育苗地要进行抽水灌溉。

3、川贝母组织培养工作室和种子处理加工中心建设

建设电脑控制的立体式种苗生物技术生产连栋温室,实现温度、光照、湿度、施肥等全自动智能化控制。

目前,引进的全自动控制温室,主要有美国、法国、荷兰、以色列、韩国等国生产的自动化控制温室,其特点是性能可靠,自动化控制程度高,但是,造价昂贵。

国内智能化连栋温室生产厂家也较多,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技术改造,产品档次不断提高,价格适中,能够满足本项目的生产需求。

公司通过对比分析,将考虑选用邯郸胖龙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智能化控制温室,温室由燃煤锅炉供能。

4、日光节能温室建设

日光节能温室采用钢骨架、无支撑结构,脊高3.5米,后屋面仰角38-40°

,后屋北部投影1.5米,前提由内外和填充层构成,形成保温层。

5、灌溉设施建设

水源:

引地下水,引水量560立方米/小时。

基本参数:

沿途布设20个小型水泵房,平均每台水泵,承担1,167亩灌溉量,灌水定额12m3/亩。

喷头选择:

根据川贝母所需雾化指标,选择节水型ZY-2型6.5mm双喷头,工作压力0.25Mpa,喷头流量3.67m3/h,组合喷灌强度7.3mm。

管道布设:

主管道选用de90PCV—U型管道,耐压0.6Mpa、支管道选用de75PCV—U型管道,耐压0.6Mpa,支管两根间距24米,分东西向而布,喷头间距1米,矩形布设。

设备选型:

采用中、低压喷灌系统。

喷灌工作制度:

喷水周期为15天,每天工作20小时,每个灌点工作3小时23分,喷洒位置以东三次,一根支管上控制使用8个喷头,一次喷洒16个喷头。

1、川贝母是川西高原地区特有的中药材资源,项目实施区自古是川贝母的道地产区。

本项目立足于某西部高原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根据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重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产业结构调整及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需要,发展符合高原地区自然生态条件的中药材产业,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就中药材而言,目前全国经营的中药材中,大概品种的80%、商品的60%来源于野生资源,即在现阶段的中药材生产中,无论在品种上或在数量上野生药材均占主导地位,建立人工繁育和野生抚育基地,大力发展优质中药材生产,这已成为中药材生产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某富民高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针对项目实施区天然草地生态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致力于川贝母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试验,利用现有种植技术,开发川贝母种源基地、商品基地、野生抚育基地,辐射带动当地农民种植。

资金投入到位,即可形成短、平、快的脱贫致富路子,有利于加速项目实施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改善当地农民生活。

2、川贝母的生物学特性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川贝母(F.cirrhosa)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川贝母生长环境独特,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4500的高原地带,在高山灌木,草甸,荒漠,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中才适合其生长。

川贝母生产周期为3-4年,生长期间年平均气温适宜在0-3摄氏度之间,月平均气温小于10-12摄氏度。

项目实施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富产各类高原特有中药材,尤其是川贝母中的松贝,向来是贝母上佳品种“松贝”的原药材集散地之一。

其最早可见记载见于本草,我州所产松贝与史书记录川贝母药材性相等,确为川贝母正品来源之一。

现经科研人员测定,川贝母化学有效成分主要是缁体生物碱(川贝母碱),贝母辛等,它广泛用于治疗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散结入肺、滋补等,全国若干贝母中,属松贝最为名贵,而我州川贝母与其他贝母产区相较,具有有效化学成分高的特点,在国际上也是享有盛誉的知名品牌。

项目主要实施地红原、阿坝、松潘、若尔盖四县,历史上植物中药材品种繁多,量多质好,主产品有川贝母、虫草、甘松,大黄等,其中川贝母以其独特的疗效区别于其他地区川贝母类药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川产道地药材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需求的加剧,国内外川贝用量逐年增大,川贝价格也逐年攀升,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和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目前仅国内年需求量就达400吨左右,还不包括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但是我州野生川贝母现年产量还不到200吨。

现在,虽然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川贝母的市场价格从2007年的1200元/公斤,降到2008年的720元/公斤,但仅半年时间川贝母的价格就开始回暖,逐步走高,市场的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从该产品终端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市场十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广泛推广的价值。

但是,川贝市场需求的逐年攀升,也使项目实施区野生川贝母资源受到无序、过量采挖。

直接造成植被破坏、土壤沙化、生态平衡被人为打破等生态危机,使项目实施区川贝母的资源甚至种源的生存状况都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

如不有计划、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川贝母这一高原特有资源,项目实施区川贝母这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名贵中药材有可能从所在地区消失,其后果对当地生态的恶劣影响将是深远且不可预料的。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某阿坝天贝生物科技等药业公司就开始在某甘孜、阿坝和青海等地对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和康定贝母开展研究,揭示了生态分布、土壤、植物群落与川贝母品质的相关性,以及川贝母产地适宜性、野生抚育的方法,川贝母的生物学特性等;

项目实施单位在此基础之上,研究确定了川贝母野生抚育技术及规范(SOP);

结合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水分、灰分和微生物学研究,以及药材有效成分、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研究,制定了川贝母药材的质量标准与控制指标体系;

完成了野生抚育示范基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突破了川贝母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3、川贝母人工繁育和野生抚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类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崇尚绿色天然的保健和医疗,已经成为当今时尚。

人类医学模式,已经由治疗医学向预防医学转变,医疗模式由过去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各种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正在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中医学正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需求的最为有效的传统医学之一。

世界各国已认识到:

长期服用西药,会产生药物性疾病,由此而产生的疾病率已高达44.3%。

与之相较,中医药学已经被当今世界所追崇,并逐步成为国际医药学发展的重点。

目前,全世界药品市场上,由天然物质制成的药品,占30%以上,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70亿美元。

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对此,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十分重视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研究工作。

到目前为止,日本已经储蓄了约1,500种中药材种子,引种了500余种中药材,开发建立了标准化生产基地。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也改变了对中医药学的保守认识,目前,已建立有40余家植物药研究机构,WHO还成立了“传统医学规划署”,对中医药学开展了研究工作。

其重点除对天然药物的药学、药理研究外,还对天然药物的绿色与安全方面,进行了研究。

同时,将“EM”技术应用到天然药材等经济性植物的栽培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川贝母原植物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对此进行人工繁育和野生抚育是一种急迫需要发展的新兴中药生态产业模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开展川贝母人工繁育与野生抚育,发展川贝母产业,其较高的总产值、20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使其更具有十分强劲的发展空间。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3200万元,其中建设单位(企业)自筹1200万元,占总额的37.5%;

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扶持300万元,占总额的9.4%;

流动资金贷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阿坝州分行)300万元,占总额的9.4%;

吸收股东入股1400万元,占总额的43.7%。

(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1、项目实施的风险

川贝母和其他大宗药材一样,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有较大的投资风险。

例如:

2003年(松贝)的市场价330元/公斤,2005年就涨到1200元/公斤,2008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720元/公斤,2009年4至5月又攀升到900元/公斤。

川贝母生长有喜冷厌热的特点,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对川贝母生长很有利,气候对该项目的影响较大。

川贝母的种植基地需离县城和交通要道较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建设初期投入资金较大。

人工种植的川贝母,需3年以后才能收获,企业发展此项产业,虽然投资回报率高,但使用周期太长、亩投入较高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企业的发展空间。

2、项目实施的应对策略

①对川贝母的种植和加工申请国家技术专利保护。

②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总产量。

③缩短川贝母的生长周期。

④拓展川贝母的国际销售市场。

⑤自行开发终端产品。

⑥原产地保护。

2009年4月:

完成可行性论证及选址,基础设施建设。

2009年5月至年底:

在红原县进行川贝母加工厂和组织培养工作室的初期建设,商品基地250亩和培养当地川贝母栽培技术骨干10名;

在阿坝县建设川贝母技术指导站1个、川贝母种源基地50亩、野生基地1500亩,并完善川贝母野生抚育技术及规范,建立濒危中药材川贝母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模式。

2010年:

在阿坝县扩建川贝母种源基地150亩、野生抚育基地3500亩、技术指导站1个、培养当地川贝母栽培技术骨干20名;

在红原扩建商品基地300亩,为项目实施区农(牧)民提供部分鳞种,带动其发展川贝母人工繁育商品基地建设。

2011年:

在阿坝县扩建川贝母种源基地100亩,使种源基地的总建设面积达到300亩;

新建技术指导站1个,使建设的技术指导站达到3个并培养当地川贝母栽培技术骨干20名;

扩建野生抚育基地15000亩,使野生抚育基地总建设面积达到20000亩,为2009年度和2010年度建设的5000亩的野生抚育基地补充川贝母种子650万个(灯笼花)。

在红原县扩建商品基地450亩,使商品基地的总建设面积达到1000亩;

为项目实施区农(牧)民提供部分鳞种,带动其发展川贝母人工繁育商品基地建设,使项目实施区农(牧)民自建的川贝母人工繁育商品基地的建设面积达到500亩。

2012-2015年:

此阶段为川贝母产业规模化推广应用阶段,公司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支持我州贫困农(牧)户脱贫工作上,将川贝母种植、加工技术推广到全州范围,以我州贝母为龙头产业,推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本项目组的部分专家参与的2003年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川贝母优质种子、种苗、人工种植”课题,几年来在国内知名专家的辛勤劳动下,党和政府及科技主管部门的支持、关心下,取得了重大成果。

该研究成果结束了川贝母人工种植无标准、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