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渔业资源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开展增养殖放流和构建海洋牧场的意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国渔业资源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开展增养殖放流和构建海洋牧场的意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渔业资源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开展增养殖放流和构建海洋牧场的意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3渔业发展所存在的有利因素8
第三章渔业资源重新定义9
3.1资源的定义9
3.2渔业资源的当代定义10
3.3渔业资源面临的新问题10
3.3.1水域污染现状10
3.3.2污染现象将会长期存在的原因分析11
3.4环境对渔业的关系(新定义的由来)13
3.5新定义的意义13
第四章开展增养殖放流和构建海洋牧场的意义13
4.1增养殖放13
4.1.1增养殖放流的定义13
4.1.2增养殖放流的现状13
4.1.3增养殖放流的意义14
4.2海洋牧场15
4.2.1海洋牧场的定义15
4.2.2海洋牧场的现状15
4.2.3海洋牧场的意义15
第五章主要研究方法16
5.1对比分析法16
5.2综合分析法17
5.3系统分析法17
总结18
【参考文献】19
致谢19
摘要
我国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民对其实现了由最初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认知和初级改变的巨大进步,渔业资源的利用范围也有开始时的内陆水域的岸边捡拾到现在的大范围人工养殖和远洋轮机捕捞作业的巨大改变。
在今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渔业资源面临着该资源存在的环境被不断污染与破坏以及人们疯狂乱捕等短视行为的严峻考验。
本文的难点是对环境在今后长期变化趋势的分析研究与预测,并最终得出了环境问题将长期存在并且严重程度不断增强的结论,并根据“资源”的定义和现在正在使用的“渔业资源”的定义,渔业资源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给出了渔业资源的新定义,即:
水产资源是指天然水域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以及作为该区域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物种存在与发展基础的优良环境的总称。
关键词:
渔业资源资源环境人工增殖放流海洋牧场
Abstract
TheexploitationoffisheryresourcesinChinahasalonghistory,duringwhichtheChinesehasmadegreatprogressinMarinefisheryresourcesfromtheoriginalpassiveacceptancetotoday'
scognitionandprimarychange,andtheuserangeofthefishresourceshasalsomadeabigchangefromtheoriginalpickontheshoreofinlandwaterstotoday'
slarge-scaleartificialbreedingandoceanMarinefishingoperation.Today,thefisheryresourceswhichplaysanimportantroleinensuringthenationalfoodsecurity,improvingthepeople'
slivingstandardsandmaintainingsocialstabilityandharmony,isfacingtheseriousordealbytheshort-sightedactionsuchasthecontinualpollutionoftheenvironmentinwhichtheresourceexistsandpeople'
scrazyanddisorderedcatching.
Thedifficultpointofthearticleistoanalyseandpredictthevaryingtrendoftheenvironmentalinalongterm,andfinallyobtaintheconclusionthattheenvironmentalproblemswillexistforalongtimeandthedegreewillbeworsen.Accordingtothedefinitionof"
resources"
thenowdefinitionof"
thefisheryresources"
andthe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endencyinthefutureofMarinefisheryresources,thenewdefinitionof"
fisheryresources"
isgivenastheaquaticresourcesisthegenerictermofthespeciesandquantityofeconomicanimalandplantwhichhavevaluetobeexploitedinthenaturalwaters,anditalsocontainstheexcellentenvironmentinwhichspeciesexistanddevelop.
Keywords:
fisheryresources、resources、environment、artificiallyproliferationdischarge、Marinepasture
第一章我国渔业的历史
1.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渔业的历史
根据渔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可以大致将新中国成立前渔业分成原始渔业、古代渔业和近代渔业三个发展阶段。
1.1.1原始渔业
我国的渔业史可追溯至远古时代。
那时人类以采集植物和渔猎为生,鱼、贝等水产品是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
有古籍记载“上古之世,民食蚌蛤螺肉,长臂人两手捉鱼”。
经考古发现,北京“山顶洞人”就用海壳作装饰品了,可见早在1.8万年前,有人就在海边生活并从事简单的采拾活动了。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最早从事的原始渔业是在沿海滩涂及湖滨地区捡拾渔业。
到了距今4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捕鱼技术和能力有了相当的发展。
从我国许多古文化遗址出土的这个时期的各种捕鱼工具如骨制的鱼镖、鱼叉、鱼钩和石、陶网坠等,可以推断这个时期已有多种捕鱼方法。
除用手摸鱼、用棍棒打鱼和用弓箭射鱼外,已能用鱼镖叉鱼和进行网捕、钩钓等。
网钩渔业是继被动的捡拾渔业方式后产生的一种渔业生产方式,它是古人类渔业生产活动的一大进步。
在原始渔业阶段,渔业生产生产工具十分简单,生产力发展还是十分低下。
1.1.2古代渔业
我国古代渔业主要是指公元前21世纪到1840年,这个阶段跨越奴隶制和封建制两个生产方式。
早在夏商时期,就“东狩于海,获大鱼”,到战国、秦汉时期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古代渔业,正如《管子·
禁藏篇》所述:
“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万里,宿夜不归者,利在海也。
”这说明当时的海洋捕捞技术已发展到一个相当进步的阶段,海洋渔业已初具规模并出现了用于海洋捕捞的渔船。
但此时渔业捕捞基本上在内陆水域进行。
宋代以后,我国开始较大规模捕捞海洋鱼类。
此时人们积累了相当多的捕捞方法、有27关渔场形成以及渔业资源利用的经验等,渔业生产主要采用风力和人力作为动力,以木船、网罾为主要捕捞工具。
在水产养殖方面,远在3000多年前的殷末周初就有养鱼的记录,至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陶朱公范蠡根据当时的养鱼经验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鱼著作《养鱼经》。
我国人民经过几千年的养鱼实践,不断地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池塘养鱼在殷代的末期见有最早的记载,当时可能主养鲤。
战国时期,养鲤已相当普遍,而且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
汉代,养鲤事业更有大的发展,所谓千石鱼陂和利用昆明池养鱼都是大水面养殖。
稻田养鲤开始于三国,活鱼运输最早见于南北朝。
唐代因鲤象征皇族,因此养鲤事业受到很大的摧折,而草鱼、青鱼、鲢、鳙的试养可能就在唐代初期,在长江和珠江沿岸地区开始。
成功的经验由近到远,逐渐推广并积累经验,到了唐代末期已有相当的规模。
宋代,草鱼、青鱼、鲢、鳙的饲养有了更大的发展。
九江的鱼苗已成专门企业,从此运转到江西的内地、浙江和福建;
就在这些地区还发展成夏花和食用鱼的饲养业。
通过生产实践,对这些饲养鱼的食性和相互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从天然水体中捕捞鱼类到人工建池养殖鱼类,是我国渔业生产的重大发展。
到明清时期,有关草鱼、青鱼、鲢、鳙饲养的经验更加丰富。
自鱼苗一直到食用鱼的饲养过程中,如鱼池的建造、放养密度、搭配比例、分鱼、转塘、饲料、施肥等等都积累了较好的经验。
此外在渔政管理方面,早在周代政府就设置了渔官“人”和“鳖人”执掌渔业政令并征收渔税。
同时周代也十分重视渔业资源的繁殖保护,规定孟春(正月)、春季、十月、冬季为捕鱼季节,夏季因是鱼鳖繁殖的季节而不能捕捞。
这是中国最早的伏季休渔制度。
总体来说,古代渔业在生产技术上基本上依靠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因此技术进步较为缓慢。
渔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型的小规模自然经济,渔业生产与外界基本上是处于封闭状态。
这个时期渔业的增长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经营,但在渔业生产中出现了一些集约型经营方式。
如在明代广东省珠江三角出现了一种桑基鱼塘的集约型农业生产形式,这主要是因为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缺乏,人们在生产中采用其他生产要素来替代土地等自然资源。
1.1.3近代渔业
我国的近代渔业主要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渔业的发展阶段。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技术逐渐传入中国开始影响到我国渔业的生产,但此时我国渔业捕捞还主要依靠木质渔船,在鼎盛时期,有12万-13万只木质渔船和150万渔业人口在中国近海几大渔区进行捕捞。
直到1905年,清末南通实业家、翰林院修撰张謇从德国购买了一条渔业拖网船,从而将蒸汽船首次引入了中国,这对于海洋捕捞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作业海区的开拓都起着重大作用。
1910年,我国首所高等水产类专业学校—直隶水产讲习所成立(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前身),标志着我国水产业的发展逐渐进入专业化、技术化阶段。
1905-1936年间,民营的单船拖网和双船拖网渔船逐渐发展到250艘以上,这是中国机轮渔业发展的初期和兴盛阶段,到抗日战争前动力船只的数目达到了顶峰。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本对华侵略,我国渔业生产损失严重,沿海渔民的渔船损失50%左右,达5万多艘。
1945年后,国民党政府在青岛、上海和台湾等地开始建立水产公司等机构,配备机动渔船100多艘,此外还有民营渔业公司的几十艘机动渔船,渔业生产逐渐恢复。
在水产养殖方面,近代淡水养鱼业有进一步发展,养鱼区主要在江苏的苏州、无锡、昆山、镇江、南京,浙江的吴兴菱湖、嘉兴、绍兴、萧山、诸暨、杭州、金华,广东的肇庆、南海、佛山等地;
其他如江西、湖北、福建、湖南、四川、台湾等省,也都有一定的养殖规模。
所养的主要是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等商品鱼。
20世纪30年代,陈椿寿等对长江和珠江水系的鱼苗进行了科学调查,摸清了中国天然鱼苗资源,并著有《中国鱼苗志》。
同一时期,广西鱼类养殖实验场利用性腺成熟的亲鱼,人工繁殖鱼苗获得成功,成为中国全人工繁殖鱼苗的先导。
混养技术,包括品种搭配、放养比例等,也均有很大改进。
20世纪40年代以来,开始运用近代科学技术管理鱼池、治疗鱼病,使养鱼技术从传统的方法向近代化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开始出现。
1908年,大连、塘沽、青岛、上海、定海、烟台、威海等地开始陆续建造渔用机械制冰厂,机冰的扩大使用,促进了我国水产品保鲜业的发展。
江苏南通颐生罐头合资公司开始生产鱼、贝类等水产品罐头,此后天津、烟台、青岛、舟山、上海等地也陆续建造罐头厂,但鱼类罐头所占的比重都不大。
1.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渔业有了很大发展
1949年全国水产品产量只有52.4万吨(按1996年发布的水产品新标准计算,下同),到2006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290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38%,居世界首位。
水产品出口从2002年起跃居世界首位,到2006年出口额达89亿美元占世界水产品出口额10%,可以说这个时期我国渔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1-1
图1-1显示的是1949年-2006年我国渔业产量的变动,可以看出自建国以来,我国渔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各个历史时期发展却不平衡,可以大体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恢复发展阶段、波浪式缓慢发展阶段、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和调整发展阶段。
各个发展阶段水产品总量的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和捕捞产量与养殖产量的年均增长量及年均增长率见表1-1。
1.2.1恢复发展阶段
1949-1957年,是我国渔业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1949年我国渔业总产量只有3052.4万吨。
经过三年的恢复,到1952产量达到184.35万吨,超过解放前1936年的最高年常量150万吨,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末,即1957年,总产量达到346.89万吨,是1949年的6.6倍,超额完成计划规定的300万吨的生产任务。
其中捕捞业发展快于养殖业,捕捞量在总产量中占比例很大,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海洋捕捞。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通过走互助合作化道路和农村渔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
同时政府积极支持渔业发展,渔业基础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五”时期国家对水产业基本投资就达12478万元,超过原计划投资数41.2%。
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渔业的快速发展。
这一时期渔业的迅速增长带有生产力恢复的性质,但此时渔业增长方式仍然是典型的粗放型。
由于多年战乱和低水平渔业生产力,在建国之初我国水产资源还非常丰富,应该看到这种通过大量投入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取得的快速增长在当时也是比较合理的。
3.2.2波浪式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8年,是我国渔业波浪式缓慢发展阶段。
“一五”计划结束后,我国农业先后经历了若干次的政治运动,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渔业生产上“左”的指导思想逐渐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渔业生产突出表现为产量不稳定且呈波浪式,在20年中7年为负增长,发展速度缓慢,年增长率很低。
在这一时期,我国渔业的整体生产力发展缓慢,水产品总产量徘徊在200万吨至300万吨之间,粗放型增长特征开始暴露。
虽然渔业产量有一定程度增长,但由于生产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水产品质量大大下降,经济效益日益低下,渔民劳动积极性受到极大抑制。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渔业生产管理基本瘫痪,部分养殖水面荒芜,水产基本建设停止投资,水产科研教学停顿,加之当时农民从事渔业生产作为副业行为,限制发展,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水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也使渔业经济的生机和活力严重不足。
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十年期间全国渔业总产量仅比1966年增长46.9%,为504.72万吨。
在捕捞上,由于在“增船就增产”的思想指导下,盲目增船,使捕捞能力大大超过资源再生能力,主要经济鱼类资源逐渐遭到破坏,如我国近海大黄鱼资源31量就是20世纪70年代后趋于枯竭。
这种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渔业捕捞增产不增收。
而在养殖放方面,在“以粮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对水产养殖限制较多,更有甚者为了扩大耕地面积,盲目围湖、围海造田,填塘种粮,结果水产养殖业成为大农业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总体来说,这个时期渔业增长方式是一种典型粗放主导型增长方式,“高速度、低效益”,“高数量、低质量”是其基本表现。
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盲目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结果由于渔业资源条件以及技术、管理条件的限制,渔业增长速度起伏不定,导致渔业生产出现波动。
1.2.2持续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从1979年到1999年我国渔业发展阶段。
1978年,十一届三申全会以后,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我国开始全面推行渔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经营体制,确立渔业劳动者生产经营自主权。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成为推动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文件提出对水产业实行“两放开”,即放开水产经营体制,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成分经营;
放开水产品价格,随行就市。
全国渔区逐渐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责任制形式、多种分配办法、多种流通渠道并存的局面。
经济体制的改革给我国渔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渔业开始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从1979年到1999年,我国渔业总产量由495.19万吨增长到4122.43万吨,17年里渔业总产量增长了7倍,年均增长11.18%。
其中捕捞产量由341.08万吨增长到1726.15万吨,年均增长8.44%,养殖产量由154.11万吨增长到2396.26万吨,年均增长14.7%。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渔业逐步由以捕捞为主转为以养殖为主,1988年出现了养大于捕的历史转变。
1989年渔业总产量达到1332.58万吨,跃居世界首位。
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从1995年起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到1999年人均水产品已经由1982年的5.07公斤增长到1999年的32.9公斤。
渔业在大农业产值中的份额快速增长,从1978年的1.6%提高到1999年的10.4%。
由渔业发展而带动起来的储藏、加工、运输、销售、渔用饲料等一批产前产后的相关行业,其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数大量增加。
到1999年水产品32加工总产值达到374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占渔业总产值的22.5%。
渔业劳动力由1982年的383万增长到1999年1257万,渔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产业。
这一时期科技对渔业增长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淡水养殖平均亩产从1980年21公斤上升到1999年的191.6公斤,增长了8.1倍。
海水养殖平均亩产从1980年的221.8公斤上升到1999年的568.9公斤,增长了1.5倍。
但总体来说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渔业资源衰退严重。
如20世纪90年代末南海渔业的渔获量下降到只有80年代初的1/6-1/5。
1.2.3调整发展阶段
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的深入,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减缓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从1999年我国开始先后实施海洋和内陆捕捞计划产量“零增长”政策,渔业盲目发展受到限制,对捕捞业的投资开始减少,其中一部分资金和劳力转向投入到养殖业。
生产结构由“以捕为主”转变为“以养为主”。
1999年到2006年,我国渔业总产量由4278.99万吨增长到5290.4万吨,年均增长3.6%。
其中捕捞产量由1700.77万吨减少到1696.45万吨,养殖产量由2578.23万吨增长到3593.95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84%。
随着渔业外部大环境和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调整变化,渔业发展正面临资源、市场、机制、观念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制约,其原有的强势特征开始弱化,发展的速度相对减缓,2000年到2006年渔业年均增长率为3.6%,大大低于过去12.11%的年均增长率,渔业产业开始进入调整转型期,开始由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开始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转变。
生态渔业、设施渔业、休闲渔业等高效益渔业快速发展,提高了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渔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2006年渔业三次产业结构为53:
24:
23。
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WTO,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200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达到44.8亿美元,首次超过泰国居世界第一,2006年我国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1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稳居鳌头。
第二章我国渔业的现状
2.1天然组成状况
中国大陆的东部、南部分别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区海洋面积
约354.73万平方公里,其中的大陆架(水深200米以内)总面积148万平方公
里,四海区中供捕捞生产的渔场面积约281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北起辽宁省的鸭
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伦河口,总长18000多公里(见表2.1)。
中国
大陆和岛屿的岸线蜿蜒曲折,自然形成许多优良的港湾。
大陆以及较大海岛上的
江河每年入海流量达到18800多亿立方米,其中夹带着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盐,
为沿近海海洋渔业资源的生长与繁殖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洋自然环境因素和海区的地理位置。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界于中国大陆与太平洋之间,除台湾省东岸濒临太平洋外,四大海区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封闭,海区内分布的渔业资源缺乏世界性的广泛分布种类。
中国大陆架非常宽阔,中国的四大海区是世界上最宽的大陆架海域之一。
各海区平均深度小,而且众多沿岸河流倾注入海,带入大量的营养物质,为海洋渔业生物的繁殖、生长、育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由于中国四大海域地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内自然形成了兼有冷水性、暖温水性和暖水性的不同资源种群,但是从总体来说,资源种群还是以暖温水性种类为主,
渔获量中,暖温水性种类的数量约占总量的2/3。
据统计,中国四大海区分布的海洋生物有3000多种,其中鱼类有1694种,经济利用价值较大的鱼类有150多种,重要的捕捞对象有带鱼、鲜、鱿、鳗、大黄鱼、小黄鱼、蝶、鲳、鲐、红鱼、金线鱼、鳍、沙丁鱼、盆鱼、河豚等;
具有经济价值的软体动物有鱿鱼、乌贼、鲍鱼、扇贝、章鱼等;
节足动物有对虾、青虾、龙虾、毛虾、鹰爪虾、锯缘青蟹、梭子蟹等;
棘皮动物有海胆、棘参、梅花参;
腔肠动物有海蛰等。
不同海区渔业资源的具体分布情况介绍如下表2-2所示:
2.2面临的问题
我国渔业资源保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竭泽而渔所造成的渔业资源严重破坏。
我国在发展渔业生产的过程中一直采取的是“重采捕、轻保养”的生产方式,在名贵水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的刺激下,海洋和淡水渔业资源供不应求,增加了捕捞的强度,造成天然水域中的主要渔业资源衰退。
●水域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和影响了渔业资源的生长条件。
由于各水域环境遭到大量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的工业废水、污染物和生活污水的严重污染,内水渔业环境与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水域围垦与河湖水工程或设施对内陆水域鱼类资源造成严重影响。
几十年来,许多地方开展了填湖造田工程。
●渔业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我国渔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为落后。
在渔业生产,适用于养殖的优良水产苗种遗传改良率仅为16%,远低于种植业和畜牧业;
水产养殖病害多发、频发,且呈逐年加重趋势;
疫苗等安全有效的专用渔药研发滞后,导致在养殖、保鲜、加工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兽药的现象较为普遍,海水鱼类养殖饲料主要依靠投喂天然鱼虾,资源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