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7227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痞满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痞满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痞满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痞满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痞满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痞满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文档格式.docx

《痞满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痞满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痞满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文档格式.docx

或肺脾肾诸脏虚衰,水液代谢失常,聚湿成痰,或年高形肥,痰湿壅盛,或年老体虚,脾气虚而运化无权,水谷精微不得转化,反聚为湿痰,痰瘀滞留中焦,久则胃体失滋养,渐而枯萎形成痞满。

二、病机

1•发病本病起病缓慢,病情迁延反复,缠绵难愈。

2•病位在脾胃,与肝、胆关系密切

3•病性初病多为实,久而不愈则为虚,但多见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虚多为脾气虚、胃阴虚;

实为气郁、食积、热毒、湿阻、痰凝、血瘀。

4•病势初多为实痞,久则耗气伤阴,形成虚痞。

虚痞之证,多有邪实存在,又易形成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证。

5•病机转化痞满之初,因气郁、食积、湿、痰、瘀、毒、热等实邪相干于胃,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升降失常,清浊壅滞中焦,气机不畅,受纳、运化呆滞,渐至损阴津,戕阳气,阴不足则胃不濡,阳气伤则脾失运,此时易形成寒热错杂之证;

若邪气久羁,消耗正气,形成虚痞,脉络失养,气血运行不畅,致痞满久而不愈,血脉瘀滞及各种兼证迭生,同时,痞满日深,可使精气不泽,阳气不煦,病情加重。

痞满病因病机见图3-2。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多起病缓慢,以长夏季节为多。

2•脘部痞塞胀满不痛,纳呆,暧气,脘部按之柔软无物,形体消瘦。

3•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可见胃粘膜腺体不同程度萎缩、消失。

代之以肠腺化生或幽门腺化生,间质细胞浸润显著。

X线钡餐检查:

可见胃体部粘膜纹变细或消失,胃底部光滑而无粘膜纹,胃张力减低。

胃蛋白酶原测定、胃液分泌功能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有助于确诊。

二、鉴别诊断

1•胃脘痛该病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而痞满以心下痞塞,胃脘胀满不舒,触之无形且不痛为主。

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X线钡餐检查、胃蛋白酶原测定、胃液分泌功能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等有助于鉴别。

2•胃癌典型者不难鉴别,但部分病人临床表现极似痞满,可通过血液检查、血沉检查、粪便隐血检查,特别是通过X线钡餐、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等联合应用,可鉴别并确诊。

3•胸痹指胸中痞塞不通,以胸痛、胸闷、憋气为其主症,甚至可胸痛彻背,背痛彻胸;

痞满是指心下即胃脘部痞塞满闷,但无胸痛,多兼见饮食纳化失常之症。

4.结胸指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的一类疾患;

而痞满则但满而不痛,手亦可按,触之无形。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饥饱均满,喜暖喜按,纳呆不食,大便清利,脉虚大无力,气口为甚者,为虚痞;

痞满进食加重,饥时可缓,拒按,舌苔厚腻,脉弦急而滑,或脉滑,或迟滑者,属实痞。

2.辨寒热口不渴或口渴不思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为寒;

口苦,口渴喜饮,恶心,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为热。

二、治疗原则

总以调理脾胃为基本原则。

治疗时宜邪正兼顾,扶正祛邪,寒热平调。

扶正总以健脾养胃为先,祛邪则依据病邪属性,而分别采用温中散寒、消食导滞、理气解郁、清热化浊、化瘀通络等治法。

三、分证论治

1.肝胃不和

证候胃脘痞闷,两胁胀满,心烦易怒,暧气噫臭,善太息,时有吞酸或吐苦水,

呕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气机郁滞,肝失条达,木郁土壅,脾胃之气不得升降,中焦壅塞故见

胃胃阴不足

故脘痞满;

肝气失于条达故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

胃气上逆则暧气噫臭,

时有泛酸,吐苦水或呕啰;

舌苔、脉象均为肝胃不和气机郁滞之象。

治法理气解郁,散结除痞。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枳术丸加味。

药用枳实、香附、陈皮、白术。

方中重用枳实,意在消痞除满,行气化滞为君药;

辅以香附、陈皮疏调肝脾之气机,以助枳实化滞消痞之力,为臣药;

佐以白术健脾益胃,防理气伤正,同时白术与枳实相配,一升清一降浊,清升浊降,脾胃调和,两药相须为用,理气而不伤正,故使邪去正复,痞满自除。

(2)加减胀满明显者,加厚朴、砂仁;

暖气甚者,加菖蒲、黄连、苏叶、郁金;

呕恶明显者,加法半夏、生姜;

气郁久而化热者,用丹栀逍遥散;

纳呆者加茵陈、郁金、乌梅、炒麦芽、柴胡;

血瘀加丹参、红花。

⑶临证参考董建华治疗本证常以理气通降方(香附、苏梗、香橼、佛手、陈皮、枳壳、大腹皮)为主方加减治疗。

宋孝志治疗本证常用旋覆代赭汤加枳实等理气之品,以降肝胃逆气,条达肝气以行胃之壅滞。

2•食积停滞证候胃脘痞满而胀,食后尤甚,饥可稍缓,暧腐吞酸,厌食恶心,口中异味,或噫气频出,矢气多,味腐臭,舌质淡红,苔厚腻,脉滑或实或弦滑。

证候分析食滞胃肠难化,阻滞气机,升降失常,气滞不畅,而致痞满而胀;

进食则食滞加重故痞满加重,饥则食滞得消故症状缓;

食滞胃肠,损伤脾胃气机,故有暧腐吞酸,厌食恶心,口中异味,或噫气频出,矢气多而味腐臭;

舌苔、脉象均为食滞胃肠之象。

治法消食导滞,扶脾益胃。

(1)常用方木香槟榔丸加味。

药用木香、槟榔、白术、党参、枳实、香附、陈皮、神曲、山楂、麦芽。

方中木香能通气,和合五脏,为调诸气要药,槟榔辛散苦泄。

行气消积以导滞,除中、下焦结滞,两药善行胃肠之气而化滞,以治痞闷暖气,共为君药;

辅以白术、党参健脾益胃,燥湿和中,助脾运化;

枳实行气消痞化滞,香附、陈皮疏调肝脾气机,以助君药化滞消痞之力,共为佐药;

神曲、山楂、麦芽皆消食和胃之品,三者相配,伍槟榔使消食导滞之力相得益彰,共为使药。

诸药合用,行气消痞和中,消食导滞。

⑵加减食积化热者,加连翘、黄连、栀子;

便秘者加大黄;

纳呆者加鸡内金。

(3)临证参考宋孝志治本证常用二陈汤加熟地或生地、焦三仙、鸡内金、木香以行气除滞,调整胃肠活动节律,达运脾开胃之功。

若积滞日久,化热生痰或痰热内壅者,临床证见:

脘满胁胀,口苦,烦躁,苔黄,治疗常用温胆汤清化积滞;

清热化痰,行气和胃,协调脏腑。

伴失眠者,加秫米,以配半夏除痰消滞和胃,使之能寐。

3•湿热滞胃

证候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濡软,兼见纳差食减,口干粘腻而臭,口渴喜冷,头身沉重,肢软乏力,大便溏薄,或排便不爽,舌质红赤,苔白黄而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湿热壅滞胃腑,阻滞气机,胃气郁遏,致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濡软;

湿性粘滞,滞于胃腑,阻滞气机,湿滞难化,出现口粘腻,纳差食减;

湿性重著,困脾则不能濡养四肢肌肉,而见头身沉重,肢软乏力;

湿邪下注大肠则大便溏薄或排便不爽;

化热则口干而臭,口渴喜冷;

舌苔、脉象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健脾。

⑴常用方连朴饮。

药用厚朴、黄连、石菖蒲、半夏、豆豉、焦山栀、芦根。

方中黄连清热燥湿,厚朴行气化湿,共为君药;

焦山栀、香豉清热郁,除痞闷,石菖蒲芳香化浊,又能醒脾开胃,制半夏化湿和中,共为臣药;

诸药苦燥芳化温化以去湿邪,但恐温燥伤津,故以芦根清热护津,以为佐使。

共成既能清热化湿,又能和胃健脾之剂。

(2)加减脾虚湿热者,改用半夏泻心汤,兼肝胆湿热者,用金铃子散加清热解毒之败酱草、连翘、龙胆草、茵陈、马齿苋、半枝莲、大黄;

呕吐加生姜、竹茹、旋覆花、枳实;

若热邪偏重,而致热毒蕴结,症见脘部痞闷,灼热,口渴口苦,烦躁易怒,呃逆泛酸,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消痞和胃,药用连翘、金银花、蒲公英、黄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枳实、白术、黄苓、黄柏、马齿苋、白芍。

(3)临证参考治疗本证还可选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等方。

4•痰湿中阻

证候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欲呕,痰多,头晕目眩,

体重困倦,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滑或弦滑。

证候分析痰湿阻滞气机,胃气不降,脾气不升,升降失常而胃脘痞塞,满闷不舒;

痰湿滞于胃则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欲呕,多痰;

滞于脾则头晕目眩,体重困倦;

舌苔、脉象均为痰湿滞留脾胃之征。

治法祛湿化痰,理气和中。

(1)常用方二陈汤。

药用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

方中半夏辛温而燥,祛湿化痰,消痞散结,理气和中为君药;

陈皮味苦性温,行气健胃,祛湿化痰为臣药;

两药相配,气顺而痰降,胃健而痰消;

痰由湿生,佐以茯苓渗湿健脾,使以甘草和中健脾,则痰湿无生。

生姜同煎--可制半夏之毒,

二则可和胃降逆止呕,助半夏、陈皮和中消痰,少量乌梅,取其酸敛之性,与半夏、陈皮相伍,散中有收,同时乌梅疏肝之性,可调节气机,助半夏、陈皮化痰湿;

与甘草相合则化阴保津,燥中有润,使痰湿去而气津不像。

(2)加减气逆不降,噫气不除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化痰降逆,加枳实行气开

痞;

痰湿久而化热,见口苦、苔黄者,改用温胆汤。

(3)临证参考本证还可用平胃散为主方加减。

5•寒热错杂

证候胃脘痞满,有灼热感,口苦心烦,口渴,欲冷饮,或见呕恶欲吐,泛酸,

肠鸣,腹中冷痛,便溏或饮冷即泻,舌苔黄,脉沉弦、沉细或弦滑。

证候分析胃热脾寒,寒热错杂,壅于中焦,胃气下行,热则胃气不降,脾主升清,寒则清阳不升,故肠胃失和,胃脘痞满;

热壅塞于胃则有灼热感,心烦;

上扰则口苦、口渴,欲冷饮,欲吐呕恶,泛酸;

脾虚不足,温运功能低下,谷气下流,则肠鸣,腹中冷痛,便溏或饮冷即泻;

舌苔、脉象为寒热错杂之象。

治法辛开苦降,和中消痞。

⑴常用方半夏泻心汤。

药用半夏、干姜、黄苓、黄连、党参、大枣、炙甘草。

方中半夏苦辛温燥,入脾胃经,辛开苦降能散结肖痞,并散脾经之寒邪又能和胃降逆,故为君药;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以暖腹中之气而温助脾阳以去肠中之寒,黄苓、黄连苦寒,清降胃腑之热,三药共为臣药;

党参、大枣、炙甘草之甘温,补虚益气健脾和中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又兼使药作用。

(2)加减服药后若症状仍如故,或微减者,加枳壳、白术以健脾益胃,调理升降;

胃气逆者,加代赭石、莱菔子、莪术降气和胃,消痞散结;

疼痛者,加芍药缓急止痛;

食欲差者,加麦芽、山楂、山药、扁豆以补虚开胃;

脾虚寒甚者,加香附、川I椒少量以温中祛寒;

气滞胃胀甚者,加陈皮、木香以理气消胀;

肝胃气痛甚者,加柴胡、延胡索、白芷以疏肝气止痛;

失眠加炒枣仁、丹参;

热偏盛去干姜,加蒲公英;

阴虚去干姜,加麦冬、石斛;

瘀重去干姜,加丹参、红花;

吐酸者加乌贼骨。

(3)临证参考宋孝志治本病多用泻心汤类,对兼有呕恶者加吴茱萸助半夏降逆;

腹中雷鸣,干呕而恶食,加生姜与干姜守散同用,散寒化饮,降逆和胃;

若脘腹痞满,冷痛,大便清稀,加川椒以温脾散寒暖肠;

湿热未清,壅滞中焦,加白蔻、薏苡仁、厚朴祛湿除痞;

若热恋上焦,肝胃郁热而烧心泛酸者,加乌贼骨、贝母

以制酸。

6•脾气虚弱

证候胃脘痞痛,气短纳呆,自汗乏力,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或沉

弦。

证候分析中气亏虚,脾失健运,胃纳呆钝,气滞不行,则胃脘痞满、纳呆;

虚则自汗乏力,气短,便溏;

舌苔、脉象均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健脾。

⑴常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药用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柴胡。

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健脾,补中气之虚为君药;

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

脾,助黄芪补中气为臣;

佐以陈皮理气和胃,使脾气当升则升,胃气当降则降,

并使补气药补而不滞;

当归养血和营,防补气之药耗伤胃之阴津而痞满难消;

少量柴胡为使,既可升脾之精阳之气,又可调畅气机,使气机通畅。

(2)加减气滞较甚,脘腹满胀暧气者,改投四磨汤;

厌食纳少者,加砂仁、神曲、半夏芳香醒脾,降逆化浊;

苔厚腻,湿浊内盛者,改投参苓白术散加藿香、佩兰;

血瘀者加丹参、红花。

(3)临证参考董建华治本证常用甘温健胃,补虚消胀法,常用药有党参、黄芪、茯苓、白术、木香、当归、三七粉。

宋孝志治本证兼胃逆、脾胃失和,证见脘痞满,食后腹胀,胃饥思食,大便时溏时秘者,升降并调,需用调中益气汤加枳实。

兼暧气者,加清半夏、石菖蒲以降胃疏机,开窍;

厌食纳少较重以痞满而不能食

为特征者,投以香砂六君子汤加紫苏、厚朴,以调整自身消化机能,提高胃肠蠕

动频率。

7•胃阴虚

证候胃脘痞满,灼热嘈杂,似饥不纳,口千咽燥,消瘦,大便干燥,舌质红或

深红少津,苔少或花剥甚无苔,脉细数或弦细兼数。

证候分析胃阴亏虚,失于濡润则胃痞满,腐熟不能则嘈杂灼热,顺降失常则似

饥不纳,阴津不能上奉则口干咽燥,不能下达肠道则大便干燥,阴津亏虚体液消

耗则消瘦,舌苔、脉象均为阴津亏虚之象。

治法养阴益胃。

⑴常用方益胃汤加石斛。

药用麦门冬、生地、石斛、玉竹、沙参、半夏、甘草、粳米。

方中重用石斛,甘凉微寒,能滋阴生津而养胃,并可消胃中虚热,以治胃阴虚,生地、麦门冬,味甘性寒,功能清热凉血,滋阴润燥,为甘凉益胃阴佳品,三药共为君药;

配以沙参、玉竹甘凉生津以加强君药生津复胃阴之力为臣药;

半夏性

虽温燥,但与大量滋阴药相配伍,非但不嫌其燥,且能监制甘润之品滋腻碍胃,使之相反相成,为佐药;

甘草、粳米益气生津,养胃和中,同时甘草调和诸药,二药共为使药。

(2)加减肝胃阴虚并伴见眩晕头痛,耳鸣目干,两胁隐痛,急躁者,改投一贯煎;

嘈杂伴吞酸或吐酸者,加当归、白芍、川芎、蒲公英、板蓝根以养血和胃,清热通络;

纳呆,似饥不纳明显者,重用生地,加鸡内金、焦三仙少量;

便干甚者,加玄参、火麻仁、当归、•白芍、蜂蜜;

血瘀者,重用当归,加赤芍、红花、丹

参、山楂;

夹湿者,见舌质红而干,苔白腻加陈皮、半夏、厚朴花、佩兰、薏苡仁、茯苓、芦根、通草;

湿浊难化用石菖蒲宣窍化湿,藿香芳香化湿,益智仁温脾化湿。

(3)临证参考董建华治本证治以酸甘益胃,消胀除痞法,药用沙参、麦门冬、丹

参、石斛、乌梅、佛手;

宋孝志治本证常用黄精、党参、山药、山楂、芍药、甘

草、黄芪、陈皮、砂仁。

伴见不知饥饿,食之无味偏重者,加乌贼骨、川贝母、石斛、炙枇杷叶、枳实以咸寒育阴润气,濡悦胃府,调畅胃肠气机;

若兼见烧灼、泛酸口苦、咽干,贝U加山楂(309以上)以酸制酸,并以敛胃阴。

8•气阴两虚

证候胃脘部痞闷不舒,纳后加重,不饥少纳,神疲乏力,消瘦,舌淡红,苔薄白,或花剥或少苔,脉沉细或濡缓。

证候分析脾气亏虚,胃阴不足,致气阴两虚,胃失滋润、濡养,中焦气机壅塞而见脘痞不舒,纳后加重,不饥少纳;

气阴两虚则见神疲乏力,消瘦;

舌苔、脉象均为气阴两虚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甘平调中。

(1)常用方甘平养胃汤。

药用太子参、白术、炙百合、沙参、乌药、鸡内金、绿萼梅、香橼皮、八月札。

方中太子参性平偏凉入脾,能补气生津,补中兼清,治脾虚胃阴津不足之气阴两伤者,为君药;

辅以白术益气健脾,沙参、百合补虚生阴津,同时百合有除痞满、补中益气之功;

八月札性平味苦,疏肝益肾,和胃健脾,绿萼梅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为轻芳之品,能开胃散郁,助清阳之气上升,并有生津止渴之功,乌药芳香辛温,气味淡平和,上入脾肺,下达肾与膀胱,能顺气调畅气机,香橼皮性中和,理气和中化痰,鸡

内金消食开胃,五药共为佐使。

诸药合用,则益气养阴,调理升降,宽中消痞,开胃进食。

(2)加减咳嗽有痰,胸闷,口苦苔腻者,加瓜蒌皮、天花粉、贝母以清热化痰;

盗汗者,加浮小麦、生地以养阴固摄止汗;

伴胃脘疼痛者,加芍药、甘草以缓急止痛;

恶心欲吐,,暧气频频者,合入旋覆代赭汤加减;

若服药后仍暖气不止者,加石菖蒲、黄连、郁金、苏叶、酸枣仁以开心气,宣郁降逆,但药量宜轻;

瘀滞者加当归、赤芍、红花、丹参、山楂。

(3)临证参考张泽生认为用理气药应慎重选择,应用不当可以助热伤阴,加重病

情,认为木香比较平稳,能调诸经之气,陈皮、佛手亦可选用。

9•脾胃虚寒

证候:

胃脘痞满,或冷痛、隐痛,退冷则重,得温则缓,喜热饮食,纳少,食后脘胀,手足欠温,神疲乏力,舌质淡体胖,舌苔白,脉沉细弱或沉迟。

证候分析中阳不足,脾胃虚寒,运化失健,气机壅滞于中焦则脘痞;

中阳虚故时见冷痛、隐痛,遇冷则重,得温则缓,喜热饮食;

中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停中焦故纳少,食后脘胀;

阳气不能达四肢故手足欠温;

舌苔、脉象均为中阳不足、脾胃虚寒之象。

治法温阳散寒,补虚和胃。

(1)常用方枳实理中丸。

药用人参、干姜、甘草、白术、枳实、茯苓。

方中重用人参以补中阳之虚,健脾益气为君;

辅以干姜温运中焦,散寒,助人参补脾阳,振奋脾阳;

佐以白术健脾益气燥湿,茯苓淡渗利湿,枳实行气化滞,消痞除满,同时与白术相配,一升一降,中焦气机调和,恢复脾胃机能,促进中焦脾胃阳气恢复;

炙甘草调和诸药,兼补脾和中,为使药。

汤剂温中散寒和胃之功效著,故改作汤服。

(2)加减泛吐清水者,加制半夏、陈皮以降逆和胃;

气滞者加佛手、苏梗、木香;

夹瘀者,加桃仁、红花、赤芍、乳香、山楂、没药;

吐酸者,加黄连、吴茱萸、

乌贼骨;

湿浊内盛,苔厚腻者,加薏苡仁、白豆蔻;

腹满纳差者,加砂仁、神曲、扁豆;

肾阳虚者,加肉桂,心阳不足加桂枝。

(3)临证参考宋孝志治本证常用补阳护阴,调理气机之法,药用附子、肉桂、熟

地、山药、山萸肉、茯苓、砂仁、泽泻、乌药。

对于因七情失和、饮食阻滞、痰湿内阻等因素所致的痞满病,李乾构认为其病机虽以邪实为主要矛盾,但都有不同程度的脾胃虚损表现,故在应用调理气机、祛湿、化痰、消积、活血等法时,少加顾护脾胃之品,以防克伐太过,伤中土,使病情加重,且用药不宜过峻,以平和为妥。

疏肝首推柴胡、郁金、香附;

理气选枳壳、厚朴、木香;

消导常以山楂、麦芽、莱菔子、神曲;

散寒用干姜、附子;

化痰用半夏、陈皮、竹茹;

清热用黄连、连翘、黄苓;

活血用桃仁、红花、乳香、没药。

对于脾气虚、胃阴虚、气阴两虚、脾胃虚寒引起的痞满病,应调补为主,参以疏导,病机以脾胃虚弱,胃阴不足为主要矛盾,兼夹痰湿、食滞、气郁、血瘀等。

故李乾构认为脾胃气虚者常用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等;

脾气下陷者,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

脾阳虚弱者,轻则黄芪建中汤,甚则附子理中丸;

胃阴亏虚者,首推叶氏养胃汤。

并随其所兼夹不同,少加化痰、消积、理气、化瘀等芳香灵动之品,一般化痰常选半夏、陈皮,肖食则以山楂、神曲;

理气配香附、枳壳;

清热投以连翘、竹叶,化湿用苍术、茯苓;

活血用丹参、红花、桃红、乳香、没药;

补气常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使补而不滞;

滋阴常用沙参、玉竹、石斛、麦

门冬使滋而不腻。

如此,贝U补而不滞中宫,和而不伤气阴。

痞满方剂;

(一)实证

1饮食内停——保和丸

处方:

山楂(焦)300g六神曲(炒)100g半夏100g茯苓100g陈皮50g连翘50g莱菔子(炒)50g麦芽(炒)50g。

2枳术丸加味,白术6克枳实3克陈皮3克白术6克

加减:

1•若脾虚较重者,宜加党参、红枣、甘草,以助健脾;

2•若见腹泻者,可加茯苓、薏苡仁,以渗湿止泻;

3•若食积明显者,宜加神曲、山楂、麦牙等以消食和胃。

4•胀满明显者,加厚朴、砂仁;

5•暧气甚者,加石菖蒲、黄连、苏叶、郁金;

6•呕恶明显者,加法半夏、生姜;

7•气郁久而化热者,用丹栀逍遥散;

8•纳呆者加茵陈、郁金、乌梅、炒麦芽、柴胡;

9.血瘀加丹参、红花。

3旋覆代赭汤加枳实以降肝胃逆气行胃之壅滞。

(旋覆花9克人参6克生姜

15克代赭石3克炙甘草6克半夏12克枳实6克红枣12枚)加减:

1•若气逆较甚,胃虚不甚者,代赭石可重用至20-30克,以增强其重镇降逆之功;

2.若痰多苔腻者,可加茯苓、陈皮等以化痰和胃;

3.若腹胀较甚者,可加枳实、厚朴等以行气除满;

4.若腹痛喜温者,可加干姜、吴茱萸、丁香等以温中祛寒;

5.若舌红苔黄脉数。

有内热之象者,可加黄连、竹茹等以清泄胃热。

2食积停滞:

胃脘痞满而胀,食后尤甚,饥可稍缓,暖腐吞酸,厌食恶心,用木香槟榔丸加味

,木香槟榔丸加味;

木香3克槟榔3克生姜3克青皮3克陈皮3克莪术3克黄连3克枳壳3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