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消防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6895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堂消防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食堂消防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食堂消防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食堂消防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食堂消防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堂消防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食堂消防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堂消防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堂消防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学生

摘要

食堂是学生就餐的地方,人流量大,若发生火灾,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本文以我校顺枫公寓B区食堂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食堂的火灾特点,然后分析其消防安全现状,包括消防车道、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火栓、灭火器等方面,最后根据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学校食堂消防安全.

关键词:

食堂;

消防安全;

改进

ABSTRACT

居中打印“ABSTRCT”,再下空两行打印摘要内容。

Keywords:

aaa;

bbb;

ccc

1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饭店、宾馆、商场、公共娱乐场所等大型公共建筑和各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不断增多。

由于建筑本身及其内部可燃物的存在,特别是装修装饰中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及人们用火、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发生火灾的机率随之增加,火灾对城市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火灾对人类社会一直具有巨大破坏性的力量,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酿成灾害,造成惨重的人身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所以,火灾的预防仍然是重点研究的安全防范课题。

高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食堂作为学校的必不可少的以部分显得尤为重要,整个学校学生的饮食都得依靠它来实现。

在就餐时间,食堂人流量比较大,人员高度集中,所以食堂的消防安全相当重要,一旦发生火灾,尤其是在就餐时间发生并且来的迅猛的火灾,不但可能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并且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

所以,做好学校食堂的消防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是我校顺枫公寓B区食堂的消防现状,通过对B区食堂的现场测量和考察,以消防安全为理论基础,分析和改进次食堂的消防系统。

2食堂简介

顺枫公寓食堂朝北正对学生公寓,最近的距离约为13m,西侧是公寓围墙,东侧为绿地,南侧与学校操场仅一墙之隔,食堂四周均有一定宽度的水泥路面。

食堂分为三层,一、二层供学生就餐,第三层用作食堂职工居住场所。

食堂里面除内部厨房外,二楼北边还分布拉面、饺子、炒面档,食堂大厅部分则放置着大量的餐桌。

食堂建筑用材大多是耐燃材料,每层都有两个1.8m的楼梯供上下出入,但其四周墙面都是由玻璃镶嵌而成。

蒸煮饭菜所用燃料主要是煤,其次是煤气,食堂用电相对来说也比较普遍,一般是冰箱、消毒柜等用电设备。

食堂平面图如图1、图2所示。

图1食堂一楼平面图

图2食堂二楼平面图

3食堂火灾危险性分析

3.1火灾特点

食堂火灾可分为厨房火灾和餐厅火灾,但大多由厨房火灾引起整个食堂的的火灾,厨房火灾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诱发因素多

首先,厨房是使用明火进行作业的场所,且燃料多,一般有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炭、柴油、煤油等,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泄漏、燃烧、爆炸。

厨房还有大量的食用油,食用油主要指油锅烹调食物用的油,因油温过高起火或操作不当使热油溅出油锅碰到火源引起油锅起火是常有的现象,如扑救不得法就会引发火灾。

其次,厨房长年与煤炭、气火打交道,场所环境一般比较潮湿,因此在墙壁、烟道和抽油烟机的表面有很多的油烟,如不及时清洗,就有引起油烟火灾的可能。

再次,厨房内有许多的电气设备,其电气线路隐患大。

而且,厨房有高压锅、蒸汽锅、电饭锅、冷冻机、烤箱等灶具,这些器具的使用不当都可能会引发火灾。

此外,其他人为因素也是构成厨房火灾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发生概率高

引发厨房火灾的因素繁多,且存在明显的点火因素,因此,厨房火灾的发生率较高。

(3)蔓延速度快

由于油烟附着在烟囱和抽油烟管道的内壁上形成油垢,而油垢本身是可燃的,遇明火或温度过高会燃烧,故一旦发生火灾,火焰会沿着管道内壁蔓延,从而导致火势扩大。

(4)损失严重

食堂具有在固定的时间有高度集中的人流量这一特点,这一特殊性使得食堂发生火灾的后果是极为严重,不仅会对学校秩序以及学生就餐也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一旦发生在就餐时间且来势迅猛,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

3.2火灾危险性等级

3.2.1储存物品危险等级划分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其特征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仓库类别

项别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1

2

3

4

5

6

闪点小于28℃的液体

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助燃气体

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

可燃固体

难燃烧物品

不燃烧物品

结合以上火灾危险性参考表分析,根据我校食堂的性质,在蒸煮食品时使用了煤气、煤、电能,且分布在不同的防火分区,主要储存的是煤,且没有储存其他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所以厨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可按煤的危险性确定,应划分为丙类。

3.2.2建筑物危险等级划分

依据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分类,根据其使用性质,人员密集程度,用电用火情况,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1)严重危险级:

使用性质重要,人员密集,用电用火多,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群死群伤的场所;

(2)中危险级:

使用性质较重要,人员较密集,用电用火较多,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难的场所;

(3)轻危险级:

使用性质一般,人员不密集,用电用火较少,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扑救较易的场所。

结合我校食堂实际情况,根据上述标准,食堂作业区应划为严重危险级,其他地区为轻危险级。

3.3耐火等级

表2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名称

耐火等级

构件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防火墙

非燃烧体

4.00

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的墙

3.00

2.50

难燃烧体

0.50

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

1.00

0.25

房间隔墙

0.75

支承多层的柱

2.00

1.50

楼板

屋顶承重构件

燃烧体

疏散楼梯

不燃烧体

吊顶(包括吊顶搁栅)

0.15

建筑物耐火等级是由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屋顶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按照我国建筑设计、施工及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趋势,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为四个级别,具体见上表2。

本校食堂本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墙体除混凝土外,大部分为玻璃结构,因而食堂的耐火等级为一级,且符合一级耐火建筑的要求。

4我校食堂现状分析

4.1防火分区

4.1.1整体防火分区

从消防角度越小越好,但从使用功能,则越大越好,除了必须满足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面积及构造要求外,上应满足下列要求:

(1)做避难通道使用的楼梯间、前室和某些有避难功能的走廊,必须受到安全保护,保证其不受火灾的侵害,并时刻保持畅通无阻。

(2)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应与火灾危险性小、可燃物少的部分隔开,如厨房与餐厅;

(3)同一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不同用户应进行防火分隔处理,如楼梯间、前厅、走廊等;

(4)高层建筑的各种竖井,如管道井、电缆井、垃圾井、其本身是独立的防火单元应保证井道外部火灾不得侵入,内部火灾不得外传;

(5)有特殊用房的建筑,如医院重点护理病房。

贵重设备的贮存间,应设置更小的防火单元。

(6)为扑救火灾而设置的消防通道,其本身应受到良好的防火保护。

(7)使用不同灭火剂的房间应加以分隔。

我校食堂将厨房和餐厅隔开,满足上述的原则中第二点的规定,符合要求,但是在食堂二楼,三个小吃店与餐厅未设置分隔物,应当采取改进措施,在食堂一楼,面向食堂正面右侧有一小锅炉房,食堂与其之间是以一玻璃门相连,防火墙的设置存在极大缺陷,应进行改进。

4.1.2水平防火分区

水平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物内用防火墙、防火门等防火分隔物在建筑物的水平方向所划分的防火空间。

划分防火分区的面积(或相应长度)的规定,主要根据来自两个方面,即消防队控制火灾的能力及使用建筑物的人员疏散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如表3所列.

4.1.3竖向防火分区

在普通高层建筑中,虽然规定在每个楼层内设置防火分区,但对于火灾通过外墙窗口向上层蔓延的危险性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而这一部位恰恰又是火灾向上层蔓延的最危险的部位。

火场经验表明,两个楼层之间的窗槛墙的高度(即上下窗间墙的高度)如果不足1m,则很难起到防火作用。

我校食堂两层楼层之间的窗槛墙高度为1.2m及1.8m左右,大于1m,故符合有关规定。

表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及占地面积

最多允许层数

防火分区间

备注

最大允许长度/m

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

一、二级

不限

150

2500

体育馆、剧院、展览馆建筑等的观众厅、展览厅的长度和面积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内

5层

100

1200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医院、疗养所的住院部分不应设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内;

商店、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层

2层

60

600

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等不应超过1层

注:

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或按规定采用防火卷帘分隔。

菜市场的防火分区间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在本表基础上增加1倍。

托儿所、幼儿园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

当必须设置在其他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出入口。

我校食堂每层的建筑总面积均未超过标准,因而符合上述规定。

4.2防火间距

(1)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的外墙均为不燃烧体,当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小于等于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规定减少25%。

(2)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本规范第7.5.3条的规定设置防火卷帘时,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0m;

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0m。

根据上述防火间距规定标准,食堂周围建筑物为学生宿舍楼,而食堂和宿舍楼均属于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所以其防火间距为10m。

食堂及宿舍楼的实际间距经我们的实地测量检查均符合上述要求,故不需要改进。

4.3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建筑物中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建筑物内的人员因烟气中毒、火烧和房屋倒塌而受到伤害,必须尽快撤离失火建筑,同时消防队员也要迅速对起火部位进行火灾扑救。

因此,需要完善的安全疏散设施。

安全疏散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人们在火灾事故时的心理状态与行动特点、火灾危险性大小、容纳人数、面积大小合理布置疏散设施,为人员的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安全出口的一般要求:

(1)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或每层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2)厂房内的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当符合特殊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3)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

(4)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表4的规定经计算确定。

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

当每层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且楼梯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

首层外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表4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m)

生产类别

单层厂房

多层厂房

高层厂房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30.0

25.0

75.0

50.0

80.0

60.0

40.0

本校食堂两安全出口(即楼梯)之间的距离远大于5米,共有两个安全出口,且食堂任意一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都小于60米,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为1.8米大于1.1米。

所以,食堂的安全疏散符合要求。

表5厂房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

厂房层数

一、二层

三层

≥四层

宽度指标

0.6

0.8

1.0

4.4消防栓

食堂消防栓的布置情况在附录1里有标出,分为室内和室外布置。

1)室内布置

I

II

II-II剖面

I-I剖面

平面图

1.水枪;

2.消防水带卷盘;

3.消火栓龙头(消火栓)

图3甲型单栓室内消火栓箱

组成:

室内消防栓是由水枪、水带、消防龙头三部分组成,设于有玻璃门的室内消防栓箱中,食堂消防栓的平面图见下图3。

室内消防栓的布置位置没有什么问题,但在管理维护上却存在较大的缺陷,有的锁生锈了,有的钥匙找不到了,而且有一消防栓被移动了位置,消火栓龙头未能与水管连接,是一重大管理缺陷,加上其在维护上也存在问题,故因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管理力度。

(2)布置间距

消火栓布置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但规范给出了30m,50m两个限值,布置间距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应保证表7.2中所规定的水柱股数同时达到室内任何地点。

计算间距,应首先计算出消火栓的保护半径:

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可按公式

式中R—消火栓保护半径(m);

Ld—水带敷设长度(m),考虑到水带的转弯曲折,应乘以折减系数0.8;

Ls—水枪充实水柱在平面上的投影长度(m)。

据测量:

m

m

所以

布置间距

食堂实际测量数据小于38m,所以布置间距符合要求。

2)室外布置

食堂的室外消防栓布置在其东侧外墙上,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

但跟室内布置一样,也是存在着管理维护上的缺陷,需要改进,其他的经实地确认基本上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4.5消防车道

根据消防车道的规定:

(1)占地面积大于3000㎡的甲、乙、丙类厂房或占地面积大于1500㎡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2)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

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3)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

12.0m;

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0m×

18.0m。

我校食堂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东侧通道最窄处宽度为7.5m,最宽处宽度超过10m,西侧通道最窄处为6.5m,最宽处约为13m,北侧通道路面紧接学生公寓,距离约为15m,南侧通道宽度约为6.6m,消防车道在各个方位均与其他车道相连接,大体符合消防车道的设计要求。

但是在后门东边的路面对称分布着两个水池,致使路面宽度仅为3.3m,另外,食堂东侧消防车道上有一夜市,其在食堂南侧外墙搭建了一个宽3.2m,长11.2m的铁棚,在食堂整个东侧外墙都搭建了这种规格的铁棚,晚上摆摊做饮食生意,更加影响了消防车道的畅通,不利于消防车的有效通行,所以需要处理。

4.6灭火器

我校食堂二的均为适合于A、B、C类火灾的干粉灭火器,上面生产日期及生产厂家等标签根据灭火器检查与维护标准符合要求。

然而,根据灭火器维修与报废标准,我校食堂部分灭火器的前一次检查日期超标了,需要更好的管理灭火器。

在灭火器配置方面,除食堂一楼餐厅配置合理外(灭火器保护区域合格图见图4),其他部分均存在问题。

图4一楼餐厅灭火器现状保护区域

厨房虽有灭火器,但灭火器的存放位置欠合理,未能有效保护厨房安全(见图5、图6),且二楼餐厅无灭火器,这些问题都需及时改进。

由于以上原因,经实地考察,认为应重新对食堂存在问题区域进行灭火器的布置。

图5一楼厨房灭火器现状保护区域

图6二楼厨房灭火器现状保护区域

5改进设计

5.1灭火器的配置改进

根据一楼与二楼的平面布置,我们可以看出除了二楼有一风味小吃出,一、二楼的差别并不大,而通过分析,风味小吃处占整个大厅区域的范围不大,人流量不大,故可将其与餐厅划为同一设计单元,其危险等级为轻度危险级。

现根据现状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设计,因为食堂一、二楼的厨房面积相同,火灾危险性也相同,所以灭火器的设置也可设置为相同,以下为食堂二楼的灭火器配置改进设计。

5.1.1确定火灾危险级别

根据前面分析,我校食堂厨房的火灾危险级别为严重危险级,食堂大厅为轻危险级。

5.1.2确定火灾种类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3.1.2的规定,确定该食堂火灾种类为A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

由于食堂储存食物及加工食物需要使用电器设备,故可确认食堂同时存在E类火灾,但食堂火灾主要还是A类火灾。

5.1.3确定计算单元

根据危险等级、使用性质、平面工艺布局和保护面积情况,分析得出,食堂厨房和大厅的危险等级,使用性质及保护面积的方面存在差异,故应将食堂划分为厨房和大厅两个独立的计算单元。

5.1.4计算保护面积

厨房:

大厅:

5.1.5计算单元的需配最低灭火级别

灭火器配置场所所需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

试中:

Q—灭火器配置场所所需灭火级别(A或B);

S—灭火器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

U—A类火灾或B类火灾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相应危险等级的灭火器配置基准(㎡/A或㎡/B),依据配置场所火灾类别与火灾危险等级,查表5定;

K—修正系数,按表6规定取值。

表6灭火器最低配置基准表

扑救火的类别

A类火灾

B、C类火灾

场所危险等级

轻危险级

中危险级

重危险级

单具灭火器最小灭火级别

1A

2A

3A

21B

55B

89B

每A或每B最大保护面(m2)

75

50

1.5

0.5

表7修正系数取值(K)

计算单元

K

未设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统

可燃物露天堆放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可燃气体储罐区

0.3

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

0.9

设有灭火系统

0.7

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统

由于室内设有消防栓系统,故K值取0.9

5.1.6确定该单元灭火器设置点数与各点的位置

根据食堂实际情况选用手提式灭火器,依照下表,可知该单元手提式灭火器在轻危险级的最大保护距离为25m;

重危险级的最大保护距离为15m。

表8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表(单位:

m)

扑救火的级别

A类

B、C类

场所的危险等级

手提式灭火器

25

20

15

12

9

推车式灭火器

40

30

24

18

然后运用保护圆简化设计法确定灭火器设置点。

灭火器配置保护圆合格示意图如图7.

A、B、C、为灭火器置点

图7二楼厨房的灭火器设计保护区域

A、B、C、D为灭火器置点

图8二楼大厅的灭火器设计保护区域

5.1.7计算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需配灭火级别

利用公式可得:

5.1.8确定每个设置点灭火器的类型、规格与数量

1)类型的选择

根据规范,A、B、C类火灾场所可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

由于区内可燃物的性质较为复杂,所以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2)规格与数量的确定

查规范表6.2.1得知,重危险级每具灭火器灭火级别为3A,轻危险级每具灭火器灭火级别为1A。

再查规范附录A得知,8kg磷酸铵盐干粉ABC干粉灭火器的最大灭火级别为4A。

具取1具。

故每个设置点设置2具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4(8kg);

该单元有3个灭火器设置点,所以应配6具8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