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版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分章汇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6613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94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人教版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分章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分章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分章汇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分章汇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分章汇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人教版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分章汇总Word下载.docx

《高考人教版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分章汇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人教版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分章汇总Word下载.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人教版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分章汇总Word下载.docx

”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D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8.(2009年四川文综19)哥白尼学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

这是因为它A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地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9.(2009年江苏历史13)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B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2009年江苏历史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C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11.(2009年上海历史4)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

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A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12.(2009年上海历史7)“乌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

那幺,乌托邦为什幺存在呢?

它存在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B

A.进行阶级斗争B.追求社会公平

C.反对专制统治D.展开国际合作

13.(2009年广东历史1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D

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

14.(2009年广东历史16)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

这意味着A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15.(2009海南历史2)在伯利克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并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

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选出,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

这是因为C

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

16.(2009海南历史24)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以为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此处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B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17.(2009海南历史25)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

“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式双向的。

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

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D

A.鉴往知来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D.贯通古今

18.(2009广东文科基础29)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制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A

A.罗马法B.英国权利法案C.美国联邦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19.(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39题第

(1)

(2)问)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意: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

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

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

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

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这趟、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

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图6)

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

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12分)

答案要点:

(1)角色:

商人;

奴隶贩子;

殖民者(2分)。

历史背景:

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

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

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6分)。

(2)历史影响:

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

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20.(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

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

“费尔南多•麦哲伦。

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

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

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

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

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请回答:

(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

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

(14分)

(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

(1)依据:

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

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作出了贡献。

特点:

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作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

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文化意义:

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遗址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遗址对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

21.(2009年山东文综27题第

(2)小题)

材料二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班了哪些新的变化?

(6分)

(2)思想领域的变化:

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

科学领域的变化:

科学逐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米,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

上册第二章: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

“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

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

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

”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A

A.专制王权强化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C.国王权力旁落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2.(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

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

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D

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

3.(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17)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

“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以个人自由的保护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4.(2009年北京文综20)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C

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5.(2009年北京文综21)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国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中属于法国的是A

A.通过立法确立小农土地所有制B.允许农奴通过赎买获得“份地”

C.圈占土地建立资本主义农牧场D.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地税改革

6.(2009天津文综历史9)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7.(2009年安徽文综18)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

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

“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C

A.人文主义B.民族主义C.天赋人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

8.(2009年四川文综20)“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C

A.《人权宣言》的发表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D《论法的精神》的出版

9.(2009年江苏历史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B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10.(2009年上海历史8)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

被切开的血管》。

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D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11.(2009年上海历史9)有一位君主在西方考察时,时而扮作水手,时而扮作木匠,总是在不停地做工。

这位君主是A

A.彼得一世B.康熙大帝C.路易十四D.明治天皇

12.(2009年上海历史10)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Bw.w.w.k.s.5.u.c.o.m

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13.(2009年上海历史11)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

“14日,星期二,无事。

”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

因为在那天C

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D.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14.(2009年广东历史17)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

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

这种思想B

A.促成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B.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D.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15.(2009海南历史8)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C

A.君主立宪的观点B.革命权利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D.天赋人权的思想

16.(2009海南历史9)《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A

A.生命权B.自由权C.财产权D.反抗压迫权

17.(2009海南历史10)英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的成功标志着C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

18.(2009海南历史11)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A

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D.伏尔泰

19.(2009海南历史14)历史学家罗荣渠《美洲史论》中写道:

作为“世界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

这位美洲历史上的伟人是A

A.玻利瓦尔B.圣马丁C.伊达尔哥D.华盛顿

20.(2009广东文科基础30)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D

A.康德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

21.(2009广东理科基础66)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

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

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D

A.第一部成文宪法B.多党制的议会

C.总统制D.君主立宪政体

22.(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42)(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材料二

第三篇国家权力第一章国民立法议会第二节初级会议选举人的选任

第一条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

第二条凡属积极公民,必须:

……在王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

——摘编自《1791年宪法》(法国)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

(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的宣言》与《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

(10分)

(1)区别: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规定全体公民享有参与法律制定的权利;

《1791年宪法》规定只有部分公民享有此权利。

(2)原因: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目的在于否定封建制度,从普遍人权着眼,确立基本的民主原则;

《1791年宪法》从确立实际的民主制度出发,目的在于限制下层群众的政治权利,保护有产者的利益,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23.(2009年山东文综34题)(10分)

【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现在几乎选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

……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

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

(1)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建筑物”是指什么?

(2分)“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又是指什么。

(2分)

(2)美国是如何纠正“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的?

(4分)在政治上有何重大意义?

(1)“建筑物”:

邦联体制。

“结构上的基本错误”:

当时美国只是一个松散联盟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

(2)纠正措施:

制订《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

意义:

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24.(2009年福建文综41题B题)(15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

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驶之。

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被编入居住地国民自卫军的男子,享有选举权,即“积极公民”;

而处于奴仆地位的、被提起公诉的、破产和不能清偿债务的以及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则属于消极公民,无选举权。

——摘编自法国《1791年宪法》

材料二凡出生于法国并在法国有住所的男子而年满二十一岁者,……均有行驶法国公民权利的资格。

立法权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掌握。

行政权由24人组成的执行会议行驶。

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

(1)在国家政治体制的设置上,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

该原则源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那部著作?

(4分)

(2)指出两则材料在国家政体与公民权利规定上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相关规定。

(11分)

(1)原则:

三权分立。

著作:

《论法的精神》。

(2)差异:

材料一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二实行共和制;

材料一将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以纳税额和社会地位限制公民选举权;

材料二取消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之分,扩大享有选举权的公民范围。

评价:

共和制的确立和公民权利的扩大,有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

没有给妇女公民权,有其局限性。

25.(2009年福建文综41题C题)(15分)

C.【选修4¬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在有幸在总统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之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

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

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缺的保障。

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部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员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

“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记录》

近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孙中山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

(9分)

(1)华盛顿:

推行行政首长定期更替;

回归私人生活。

孙中山:

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

(2)对他们辞职的评价:

华盛顿:

不贪恋权位,在防止独裁、促进国家民主建设方面起了表率作用。

观点一:

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

观点二:

对袁世凯的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观点三:

因内外形势所迫,他只能选择辞职,不必苛求。

对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

捍卫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

26.(2009年上海历史32)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3分)

(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

(2)詹姆士一世的权利和玛丽、威廉一世的权力一样吗?

说明理由。

(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答案1:

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如④②①③。

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君主专制;

英国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恢复了君主制;

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2:

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其他答案。

(2)答案1:

未能运用核心知识作出解释。

如不一样。

詹姆士一世是专制君主,宣扬君权神授。

玛丽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