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酸碱盐专题文档格式.docx
《中考酸碱盐专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酸碱盐专题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aCO3+HCl=
BaCl2+H2SO4=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⑵浓硫酸的特性与稀释:
“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
①浓硫酸具有的特性:
a.脱水性;
b.吸水性;
c.强烈的;
d.强氧化性。
②浓硫酸的稀释:
一定要把沿着器壁慢慢注入中,并不断,
切不可将倒进里。
■几种常见离子的鉴定
离子
鉴定
H+
①酸碱指示剂:
石蕊变红;
②活泼金属:
如铁粉,冒气泡,该气体可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等等。
OH-
酚酞变红,石蕊变蓝;
②盐:
如CuCl2或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Cl-
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SO42-
可溶性钡盐(如BaCl2溶液、Ba(NO3)2溶液)、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
CO32-
稀HCl、澄清石灰水,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2+
可溶性碱(如NaOH溶液、K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Fe3+
可溶性碱(如NaOH溶液、K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NH+
可溶性碱(如NaOH溶液、KOH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如:
NH4Cl+NaOH=NaCl+NH3↑+H2O
知识点二:
1、常见的碱
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俗称、性质和用途
氢氧化钠(化学式)
氢氧化钙(化学式)
俗称
、、
、
物
性
色态
______色片状固体
______色粉末状固体
溶解性
______溶于水,溶解时___________
______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
露置空气
碱溶液使石蕊溶液变,无色酚酞溶液变。
②非金属氧化物
NaOH+CO2=
NaOH+SO2=
Ca(OH)2+CO2=
Ca(OH)2+SO2=
③酸
NaOH+H2SO4=
Ca(OH)2+H2SO4=
④盐
NaOH+FeCl3=
Ca(OH)2+Na2CO3=
制法
CaO+H2O=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
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
炉具清洁剂含氢氧化钠。
①实验室:
检验CO2;
②工业:
制漂白粉;
③农业:
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④建筑:
砌墙、粉刷墙壁等
⑵注意:
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ΔCuO+H2O;
2Fe(OH)3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
白色沉淀AgCl↓、BaSO4↓、Mg(OH)2↓、BaCO3↓、CaCO3↓;
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2、溶液的导电性
HCl=H++Cl-
水溶液能导电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故酸有相似的
H2SO4=2H++SO42-化学性质。
NaOH=Na++OH-
水溶液能导电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故碱有相
Ca(OH)2=Ca2++2OH-似的化学性质。
3、中和反应
⑴定义:
与作用生成和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属于反应)
⑵中和反应的本质:
⑶应用:
⑴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⑵处理工厂的废水;
⑶用于医药,等等。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⑴溶液的酸碱性用来检验。
溶液的酸碱度用来表示。
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⑵测定pH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方法: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用蘸取待测溶液,滴在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值。
⑶酸雨: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
5.6的雨水为酸雨
知识点三:
1、生活中常见的盐:
盐是由和构成的化合物。
名称
化学式
俗名
物理性质
氯化钠
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①食品:
调味品、腌制食品;
②作防腐剂;
③交通:
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④农业:
用NaCl溶液来选种;
⑤医药:
制生理盐水(0.9%NaCl溶液)。
碳酸钠
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造纸、、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白色状固体,溶于水
①制糕点所用的剂;
②医疗上,治疗过多。
碳酸钙
白色块状固体,溶于水
用作材料及剂,
也用于实验室制取。
备注
【粗盐】由于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CaCl2可用作干燥剂)
2、粗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3、CO32-的检验方法
⑴原理:
组成里含有CO32-(或HCO3-)离子的盐,都能跟反应生成气体,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32-离子(或HCO3-)。
例如CaCO3+HCl==此类反应实质为:
Na2CO3+HCl==CO32-+2H+==+
NaHCO3+HCl==
⑵实验操作:
取样,加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⑶结论:
则样品中含有。
4、复分解反应
两种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的反应。
⑵条件:
①反应物:
②生成物:
有或有或有生成。
(生活必需品:
“水电气”)
⑶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反应物→生成物
复分解反应的实例
发生的条件
盐+酸→新盐+新酸
Na2CO3+HCl==
1.有、有、有;
2.要想有、,反应物必须是溶液
盐+碱→新盐+新碱
Na2CO3+Ca(OH)2==
盐+盐→新盐+新盐
AgNO3+NaCl==
酸+碱→盐+水
HCl+NaOH==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Fe2O3+H2SO4==
【注意】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吗?
!
2NaOH+CO2==Na2CO3+H2O。
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吗?
()
5、盐的化学性质
反应的实例
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或规律
①盐+金属→
新盐+新金属
AgNO3+Cu==
CuSO4+Fe==
CuSO4+Al==
“前换后,盐可溶”
②盐+酸→
新盐+新酸
生成物有气体,碳酸盐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③盐+碱→
新盐+新碱
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④盐+盐→
新盐+新盐
【思考】酸、碱具有通性,盐是否具有通性?
说明为什么?
6、化肥
⑴农家肥料:
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⑵化学肥料:
“PK蛋(N)”
化肥种类
物质
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缺乏时的表现
氮肥
尿素[CO(NH2)2]
氨水(NH3·
铵盐:
NH4HCO3、NH4Cl
硝酸盐:
NH4NO3、NaNO3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氮肥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磷肥
磷矿粉[Ca3(PO4)2]
钙镁磷粉(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
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钾肥
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钾肥能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复合肥料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硝酸钾(KNO3)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⑶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①土壤污染:
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②大气污染:
N2O、NH3、H2S;
③引起水体污染:
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⑷合理使用化肥:
⑴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
⑵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
⑸化肥的区别
看外观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末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不溶于水
灼烧
可燃烧,熔化有气泡或冒烟
不燃烧,跳动或爆裂声
加熟石灰
铵态氮肥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无气味放出
■重点疑点讨论
1.浓盐酸敞口放置为什么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2.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必须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显酸性的溶液(pH<7)一定是酸溶液吗?
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
举例说明。
4.氢氧化钠固体的潮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5.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为什么要将其放在烧杯中,且用表面皿盖住烧杯口?
6.长期堆放在空气中的块状生石灰为什么会变成白色粉末,时间再长,白色粉末表面又会变硬?
7.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它能否干燥CO2等酸性氧化物气体?
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做干燥剂?
8.盐就是食盐吗?
粗食盐为什么有时会变潮?
9.向某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成了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吗?
试举例说明。
10.一同学向某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现生成了白色沉淀,他认为该溶液一定是硫酸溶液,这种认识正确吗?
你认为还可能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说明原因。
11.你能说明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吗?
突破考点一:
例题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反应物的形状大小和浓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下面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进行探究:
⑴配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
实验室用36%的浓盐酸配制成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稀盐酸,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g(精确1g);
在浓盐酸稀释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量筒、胶头滴管、;
⑵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分别和碳酸钙粉末、大理石颗粒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写2条);
;
②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你认为可选取的实验方案(填一实验编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⑶图中可用于制取、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填字母)。
突破考点二:
例题2:
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保存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容易变质。
今年以来,化工原料市场供不应求,各种化工原料价格持续上扬。
某化工厂为了增加效益,计划将一批库存的氢氧化钠投入市场。
如果你是质检员,请你按以下方案抽取样品对该批氢氧化钠进行检验,看是否变质。
【实验方案】
【推断和结论】
⑴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可能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⑵为了进一步探究该产品变质的程度,再取少量样品,加入的A是过量的CaCl2溶液(CaCl2溶液呈中性),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证明该批产品(填“部分”或“完全”)变质。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突破考点三:
例题3:
我市春季平均气温低,为了使蔬菜提早上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市政府扶持农民采用棚栽技术种植蔬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了使蔬菜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施加的化肥种类是氮肥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是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写一条即可);
⑵大棚使用的塑料属于合成
材料;
⑶彤彤同学参观时发现大棚的钢筋支架有一处生锈。
则产生此现象的原
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
,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请你再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
【中考练兵场】
1.下列物质露置空气中质量减小的是( )
A.
浓硫酸
B.
浓盐酸
C.
氢氧化钠
D.
2.以下是人体内几种机体液的pH,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胰液7.5~8.0B.胃液0.9~1.5C.血浆7.35~7.45D.胆汁7.1~7.3
3.下列购买的物质中不能作为氮肥使用的是()
A.硫酸铵[(NH4)2SO4]B.氨水(NH3.H2O)C.硝酸(HNO3)D.尿素[CO(NH2)2]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选项
化学原理
A
红磷用于制烟幕弹
4P+5O2
2P2O5
B
天然气用于作燃料
CH4+2O2
CO2+2H2O
C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3CO+Fe2O3
2Fe+3CO2
D
稀硫酸用于除锈
Fe+H2SO4===FeSO4+H2↑
5.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一根未打磨的铝条放入
硫酸铜溶液中
无紫红色固体析出
铝不如铜活泼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
木条复燃
氧气能支持燃烧
将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
CO具有可燃性
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
溶液温度升高
该反应放热
6.下列关于“A+B→C+D”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水、沉淀或气体B.10gA与10gB反应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是20g
C.若生成的C和D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该反应可能是氧化反应
7.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是()
①X+酸→盐+水②X+水→碱
A.CaOB.Fe2O3C.CO2D.NaOH
8.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B.反应前后,Na+和Cl-的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H+和OH-的数目不变D.反应前后,H2O的数目不变
9.下列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2SO4、Na2SO4、NaOHB.Ca(OH)2、KCl、K2CO3
C.NaCl、Na2CO3、KNO3D.CuSO4、NaOH、Na2SO4
10.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
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
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11.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锌粉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D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钡溶液
12.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重的是()
A.氢氧化钠B.碳酸氢铵C.浓盐酸D.___________
13.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的化学肥料是()
A.尿素B.钙镁磷肥C.硫酸钾D.
14.将酚酞试液滴人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变成了红色。
由此可得到的信息是()
A.碳酸钠是一种碱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C.碳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D.
15.我省素有“红土地”之称,红土壤偏酸性。
下列农作物适宜在红土壤中种植的是()
农作物
马铃薯
甘草
茶树
橘子
桑树
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
5.5~6.0
7.2~8.5
5.0~5.5
5.5~6.5
7.0~8.0
A.甘草B.橘子C.桑树D.
16.下列物质能跟镁、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发生反应的是()
A.K2CO3溶液B.CuSO4溶液C.Ca(OH)2溶液D.
17.如图是对生成氯化钠反应关系的归纳与整理.
⑴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 .⑵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⑶说出NaHC03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
.⑷反应③、④、⑤、⑥能够进行的原因是 .
⑸实验室配制200g8%的NaCl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g,配制过程中为了加快NaCl的溶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18.⑴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
⑵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
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减小
③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Na+、H+
(填离子符号)。
⑶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
⑷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物质来验证反应
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可行的是AC
A、pH试纸B、BaCl2C、无色酚酞试液D、KNO3
19.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为原料,还可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料——纳米氧化镁,其简要流程如下:
⑴海水晒盐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发、 等过程.
⑵写出食盐的一种用途:
.
⑶A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⑷实验室进行a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
20.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他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⑴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
A ;
B ;
C .
⑵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量取,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⑶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⑷由实验和查阅资料可知,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若遇到碱性物质,会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
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 .
21.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
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⑴A的一种用途是 ;
⑵B的化学式为 ;
⑶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⑷如图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2.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成盐,于是她构建了甲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甲乙
(1)请你把甲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①;
②。
(2)乙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请回答:
①物质B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E+F→G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一个能实现G+H→D的化学方程式。
23.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⑴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⑵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色;
⑶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
24.“无土栽培”是一项利用化学试剂配成的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新技术。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的两种营养液的配方。
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⑴配方Ⅰ中属于复合肥料的物质是;
⑵判断所用的水是否是硬水的方法:
;
⑶从均衡养分的角度分析,选用(填“配方Ⅰ”或“配方Ⅱ”)种植的同种植物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长势会更好,其理由是。
25.小丽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的专题是:
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淸石灰水.
【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样,
然后各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A中无明显现象
B中
C中
A中物质是食盐水
B中物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