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振华毕业论文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5926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吕振华毕业论文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吕振华毕业论文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吕振华毕业论文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吕振华毕业论文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吕振华毕业论文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吕振华毕业论文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吕振华毕业论文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吕振华毕业论文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吕振华毕业论文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固然,这样高效率的处理每次都能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结果,但归根结底基本上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想治“本”,必须对目前的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煤矿生产系统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动态复合系统,同时也是一个事故发生系统。

其各类事故具有在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下完全不同的致因特征性。

尤其是瓦斯爆炸事故,危险源多,空间分布复杂,且相互制约,致因因素复杂,随机性、隐蔽性强。

这些因素给瓦斯爆炸事故危险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致使矿井瓦斯安全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纵观我国煤矿历年事故统计资料,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

一次死亡人数在3人以上的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惨重,造成的社会影响比较恶劣。

鉴于矿井瓦斯爆炸事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的严重威胁,无论从煤矿安全管理抑或从煤矿安全监察角度看,都极有必要研究矿井瓦斯爆炸事故,以便对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预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和支持。

本文重点阐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工作。

对瓦斯爆炸事故预防进行探讨,可以加深对我国煤矿事故预防状况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

同时,根据事故预防工作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设计策略和管理措施。

1.2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研究意义

针对目前瓦斯爆炸事故频发的现状,做好事故预防工作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然而,不少煤矿的事故预防工作很不到位,这也是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因此,队事故预防进行深层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是可以改善煤矿安全管理。

通过对事故预防研究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安全管理机制与生产经营机制匹配上的缺陷,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改善煤矿的安全管理。

二是可以加强安全技术对策。

通过事故预防的深层解剖,可以发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预防过程中,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匹配上的缺陷,为加强安全技术对策提供依据。

因此,研究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技术对策,预防瓦斯爆炸事故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二章瓦斯爆炸的概论

2.1瓦斯爆炸的基本认识

矿井瓦斯爆炸是一种热---链式反应(也叫链锁反应)。

当爆炸混合物吸收一定能量(通常是引火源给予的热能)后,反应分子的链即行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也叫自由基)。

这类游离基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成为反应连续进行的活化中心。

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一个游离基又可以进一步分解,再产生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游离基。

这样循环不已,游离基越来越多,化学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就可以发展为燃烧或爆炸式的氧化反应。

所以,瓦斯爆炸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度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

2.1.1矿井瓦斯概念 

瓦斯是井下采掘过程中从煤和围岩中涌出的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

瓦斯爆炸是一种可燃气体的化学爆炸。

根据爆炸的传播速度,可将爆炸分为:

燃烧、爆燃、爆轰。

爆燃与爆轰的最大区别是爆燃传播速度小于该物质中声速的传播速度,而爆炸速度则大于该物质中声速的传播速度。

2.1.2矿井瓦斯赋存

在煤层中的赋存状态:

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

2.1.3瓦斯爆炸的条件

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

具体条件如下:

(1)瓦斯浓度 

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浓度范围,我们把在空气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界限。

瓦斯爆炸界限为5%~16%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当瓦斯浓度为9.5%时,其爆炸威力最大(氧和瓦斯完全反应);

瓦斯浓度在16%以上时,失去其爆炸性,但在空气中遇火仍会燃烧。

瓦斯爆炸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还受温度、压力以及煤尘、其它可燃性气体、惰性气体的混入等因素的影响。

(2)引火温度 

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

一般认为,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750℃。

但因受瓦斯的浓度、火源的性质及混合气体的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变化。

当瓦斯含量在7%一8%时,最易引燃;

当混合气体的压力增高时,引燃温度即降低;

在引火温度相同时,火源面积越大、点火时间越长,越易引燃瓦斯。

高温火源的存在,是引起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井下抽烟、电气火花、违章放炮、煤炭自燃、明火作业等都易引起瓦斯爆炸。

所以,在有瓦斯的矿井中作业,必须严格遵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氧的浓度 

实践证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时,瓦斯爆炸界限随之缩小,当氧气浓度减少到12%以下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

这一性质对井下密闭的火区有很大影响,在密闭的火区内往往积存大量瓦斯,且有火源存在,但因氧的浓度低,并不会发生爆炸。

如果有新鲜空气进入,氧气浓度达到12%以上,就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对火区应严加管理,在启封火区时更应格外慎重,必须在火熄灭后才能启封。

2.2瓦斯爆炸的危害

(1)爆炸产生高温。

爆炸时产生的热量,使周围气体温度迅速升高,爆炸瞬间的温度为1850℃—2650℃。

这样的高温,会造成人员伤亡,并可能引起火灾,烧毁设备、设施,损坏巷道。

(2)爆炸产生高压气体和强大冲击波。

由于爆炸时气体温度骤然升高,引起爆源附近气体体积急速膨胀,气体压力突然增大,形成强大的高压冲击波。

强大的冲击波可使井下人员遭受伤亡,严重摧毁巷道支架、井下设施和设备,造成巷道顶板冒落。

此外,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会使另外积存的瓦斯冲出,并能扬起大量煤尘,从而造成瓦斯或煤尘的连续爆炸,使灾害扩大。

(3)爆炸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瓦斯爆炸要消耗大量氧气,同时伴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若有煤尘参与爆炸,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会更多,造成的人员伤亡更严重。

统计资料表明,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中死亡的人数,90%左右都是因为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

第三章瓦斯爆炸特征与原因

3.1瓦斯爆炸的特征

根据多年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有如下一些特点:

(1)瓦斯爆炸多为大事故;

(2)事故地点多发生在采煤与掘进工作面;

(3)瓦斯爆炸造成的破坏波及范围大;

(4)多为火花引爆;

(5)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均有发生;

(6)瓦斯爆炸多发生在乡镇煤矿;

(7)基建、技改矿井和转制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多发。

3.2瓦斯爆炸的原因

(1)瓦斯爆炸的物理因素

瓦斯爆炸需要同时具备三个物理条件:

一是要有瓦斯源的存在,瓦斯源的浓度在5%-16%;

二是要有引爆的火源存在;

三是要有足够的氧气参与爆炸反应,一般空气中氧气浓度在12%以上。

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条件才能导致瓦斯爆炸事故。

由于井下空气中有足够的氧气,因此预防、控制瓦斯爆炸事故,应从认识掌握瓦斯积聚超限和引爆火源产生的原因着手。

①瓦斯积聚

根据大量事故调查显示,煤矿井下瓦斯积聚超限的多发地点多为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等地方。

主要是煤巷掘进中煤巷单位面积瓦斯涌出量较大,仅依靠局扇通风、风机停转或供风不足、电气设备防爆性差等原因导致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极限。

造成瓦斯积聚超限的可能因素包括通风系统和瓦斯浓度。

通风系统:

主扇能力不足,主扇故障,通风系统被破坏,风桥、密闭漏风,回风巷冒顶堵塞,风门打开,风流短路,风筒漏风,违反规定的串联通风,作业点风量不足,风速太低,无局扇,局扇随意开停,局扇风量不足等。

瓦斯浓度:

采空区瓦斯涌出,上隅角瓦斯积聚,违章排放瓦斯,盲巷瓦斯积聚,过断层或破碎带,局部瓦斯未得到及时处理,没有瓦斯检测报警装置,装置失灵或位置不当,无瓦检员,瓦检员空班漏检,电路故障,违章停电等。

②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火源

井下的一切高温热源都可以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

通过系统分析,可能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主要有20种(见表3.2)。

在这20种火源中,放炮和机电火花是最常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并且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摩擦火花引燃瓦斯的事故将逐渐增多。

表3.2引燃引爆火源因素表

序号

引燃引爆火源因素

1

违章吸烟

11

液压联轴节过负荷运转

2

用电炉灯泡等井下取暖

12

放炮火花

3

违章在井下焊接

13

金属撞击火花

4

擅自打开矿灯

14

冒顶岩石撞击起火

5

供电线路老化、漏电

15

摩擦生热

6

电缆受损短路

16

静电火花

7

电缆违章接头

17

雷电冲击火花

8

电器设备失爆

18

煤炭自燃

9

电器综合保护失效

19

防火措施不完善

10

违章带电作业

20

隔爆装置失灵

《煤矿安全规程》、《井下爆破操作规程》、《井下电器设备防爆手册》等对这些火源的预防与控制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2)瓦斯爆炸的组织管理因素

有资料显示,我国的瓦斯事故绝大部分是由于管理失误造成。

组织管理因素是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①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较薄弱、安全保障水平较低。

大多数小型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要求差距较大,存在严重隐患;

大多数煤矿安全欠账较多,先进的安全装备和设施等不到位,如许多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预警体系不完善,甚至形同虚设。

矿井安全装备配置不足,“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未得到完全落实。

如2005年发生的四十一起特大瓦斯事故中,有的矿井没有安装瓦斯监控系统或运行不正常,有的矿井虽安装有监控系统,但因传感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对、线路存在故障、显示器不显示数据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此外乡镇煤矿发生的特大瓦斯事故都没有装备瓦斯抽放系统或抽放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监控系统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如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煤焦有限责任公司某井虽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在其实际开采区域却并没有瓦斯传感器,而造成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死亡16人。

②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组织管理风险大)。

如对危险源的风险管理不到位,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走过场”,未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企业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检查不到位等,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违章违规及超能力生产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全文化氛围欠佳,安全观念淡薄,整体上煤矿安全管理及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模式陈旧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和效能的发挥,易形成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如2007年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新窑煤矿“12.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初步调查显示,由于严重超层越界开采、通风系统紊乱、火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加上下井严重超员、事发后迟报盲目抢救等,造成105人死亡。

追根到底,造成如此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管理者管理不善。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系统论的观点,事故是人一机—环境系统出现异常状况的结果。

事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和管理的因素。

第四章矿井瓦斯爆炸事故预防

4.1.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分析与启示

煤矿安全生产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相关因素很多,因而造成事故的原因也很复杂。

为了控制这些危险源,减少事故发生,煤矿企业构建了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是指煤矿以保障生产安全为目标,运用科学、系统、全面的概念和方法,把安全管理的各阶段、各环节、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既有明确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又能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体系。

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所具备的安全的意识、态度、认知、信念、价值观、安全环境及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都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

煤矿事故的发生可以归结为人、机、环境相互作用失衡的结果。

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为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能量的有序流动,达到系统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必须坚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两手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以科技为先导、科技兴煤;

以煤矿安全和职业健康为焦点,面向基层,改善煤矿施工环境,减少煤矿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保护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针对这一核心思想,仅仅依靠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是不能完全控制煤矿事故的。

必须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做好具体预防。

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安全管理,而且可以加强煤矿预防瓦斯的安全技术对策。

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4.2瓦斯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4.2.1瓦斯爆炸事故预防策略

瓦斯爆炸事故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使得其预防工作比较困难。

基于该问题,本文从事故预防的宏观角度出发,按照决策阶段、实施阶段、评价检验阶段、事故减少策略阶段、反馈阶段五步骤,对事故预防研究体系进行分析与探讨。

(1)决策阶段:

①决策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国家对安全工作的要求;

辨识矿井存在的危险因素,对危险性进行评价;

对事故记录进行分析,查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对已实施的措施进行分析,评价其效果;

对职工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其适应性;

对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查找缺陷。

②决策的内容,根据上级对安全工作要求和分析评价结果,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方案和相应措施:

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技术措施:

对措施的强化、顽固或补充、修改、完善;

组织和管理措施。

(2)预防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事故预防的实质性阶段。

煤矿将事故预防的决策落实到部门、基层单位和职工个人。

主要包括建立适宜的组织机构,保证管理需要:

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安全职责;

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开展安全检查,监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及时纠正、补充和完善;

沟通、协调,经常听取执行情况汇报,加强工作指导;

各项工作都要做好记录,以利于检查、考核、评价。

(3)评价检验阶段:

评价、检验过程是查找缺陷,总结、提高的过程。

通过对旧过程效果的评价,推进事故预防的管理走向新的循环。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对管理和工程技术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检验措施的有效性;

结合事故分析,对其他措施进行评价,以确定是继续执行还是修改、补充;

对基层单位贯彻落实企业决策情况进行评价,以利于推动工作;

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查找管理上的缺陷。

(4)事故减少策略阶段:

评价分级工作完成之后,便可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一系列可能的短期和长期策略。

这些策略是包含了技术、管理、组织、文化手段综合体,既有软件措施,又有硬件建设。

根据分级结果,选定某种事故减少策略,准备实施。

(5)反馈阶段:

安全管理部门要根据评价分级结果,定期统计分析本企业事故预防体系指标的落实情况,通过比较确定其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认真分析采取事故减少策略前后,造成的差异规模、发生频率及发展趋势。

特别是要认真分析指标落实过程中的有关特点和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并提出反馈意见,以便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

1、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障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良好发展。

因此,安全管理应包括5方面内容。

①安全教育培训:

煤矿职工培训是企业劳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职工培训中一项重要内容。

安全教育、技能训练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能够提高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搞好事故预防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其次,安全技术知识的普及和安全技能的提高,能使广大职工掌握工业伤害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掌握安全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搞好事故预防,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健康。

特别是大批农民工进入煤矿生产第一线,更对煤矿职工培训提出培训要求。

安全教育与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方针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等。

②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欠账多,隐患增加,矿井抗灾能力削弱,一旦发生事故,波及范围大,死亡人数多。

近几年已连续发生了多起5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

安全投入包括:

安技人员配备合格率、安全投资合格率、人均安措费、人均安全负担、人均职业病诊治费等。

③安全监察:

为了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强化煤炭工业安全监督与管理,保障煤矿职工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资源与财产,保证生产建设正常进行,促进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对煤炭生产实施安全监察制度。

对于瓦斯爆炸危险源的监察检查,其目的就是排查事故隐患,督促对隐患因素的整改。

安全监察包括对工程设计和作业规程的审查及监督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安全规划、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责任及其他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安设施设备及作业环境,监督检查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监督检查伤亡事故的上报情况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情况,监督检查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程等的贯彻执行情况等。

如果对现场无监察和监察不力,就有可能造成煤矿事故。

④安全责任: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它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措施,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核心。

⑤安全标准:

安全标准是工人现场作业的护身符,工人、管理者要严格遵守标准进行施工和作业。

安全标准包括安全管理标准、安全技术标准、工程质量标准,安全规程标准、文明生产标准、安全设施化标准等。

如果标准执行不力,常造成煤矿事故发生。

2、安全技术措施是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保护职工安全健康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手段。

安全技术措施的项目范围主要包括以改善企业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

大致可分为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工业卫生措施、辅助房屋及设施、宣传教育措施。

①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通风系统改造、完善设施、更新通风系统、改善矿井通风条件的措施;

防止瓦斯,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测系统以及防治瓦斯突出的措施等;

防治矿尘危害,建立降尘系统,实行煤体注水以及采取其他防治措施等;

防灭火,建立消防系统,防火灌浆系统及购置防灭火设备、仪器仪表;

防止水害,地面修排水沟渠、排涝、工程、井下设水泵房、疏水巷道、探水钻孔、防水墙、水闸门等工程及设备;

防暑降温、防寒防冻设施;

防止冲击地压和其他顶板事故的措施;

防止机电、提升、运输事故的措施以及消灭重大灾害隐患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等。

②工业卫生措施:

为保持清洁或使温度合乎劳动保护要求而安设的通风换气装置;

产生有害气体、煤尘等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密闭化及空气净化设施;

为减轻或消除工作中的噪声及振动的设施等。

③辅助房屋及设施:

在有高温或有煤尘的、易脏的工作和有关化学物品或毒物的工作中,为工人设置淋浴设备和盥洗设备;

增设或改善工作附近的更衣室或存衣箱;

工作服的洗涤、干燥或消毒设备;

车间或工作场所的休息室等。

④宣传教育措施:

购置或编印的劳动保护参考书、刊物、宣传画、标语、幻灯及音像制品等,举办劳动保护展览会,设立陈列室、教育室等;

安全操作方法的教育培训及座谈会、报告会等;

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工作等。

4.2.2瓦斯爆炸事故预防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采取的工程技术手段。

对于瓦斯来说,采取安全技术措施较采取管理更为有效。

安全技术措施首先立足于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

不能消除的,则要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根据目前煤矿预防事故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归纳起来基本有以下几点。

(1)消除危险源的技术措施。

这类措施以消除危险源为目标,实现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目的。

如开采解放层、瓦斯抽放可以消除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

对采空区注氮、灌浆可以消除采空区自然发火。

井下采用防爆技术可以消除用电所产生的明火等。

这类措施,一般是针对第一类危险源采取的,消除引起瓦斯爆炸的能量物质可以采取这类措施。

(2)控制危险源的技术措施。

受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消除所有的危险源,但可以通过控制技术,限制危险源、能量源和有毒、有害物质的量,也可以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效果。

如通风措施,虽然不能解决瓦斯绝对量问题,但可以控制空气中瓦斯的浓度,限制瓦斯积聚;

减小推进尺、班中实行均衡切割,可以控制单位时间内的瓦斯涌出量。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

(3)隔离危险源的技术措施。

这种措施可以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防止两种以上的物质相遇可能产生的事故。

如对火区打密闭,除了灭火作用,也可以防止引起瓦斯爆炸事故;

使用毫秒雷管可以将火源与积聚的瓦斯在时间上分离;

防爆开关可以在空间上使积聚瓦斯与火源分离;

设置反向风门,可以减少瓦斯突出和爆炸的危害等。

(4)对危险源监控的技术措施。

安全监测系统在某些安全参数达到危险值时发出警告,然后,由人来采取适当措施排除危险因素。

监测系统和连锁的结合使用,可以控制设备运行而成为监控系统。

如在巷道安设瓦斯警报仪、瓦斯断电仪、瓦斯与一氧化碳监测系统。

这些措施主要适用于对环境、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监控,可以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

(5)采用安全系数的技术措施。

在设计中采用安全系数的办法,使设备、元件和材料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超过所应承受的应力,这样就可以减少由于未知因素、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故障,从而减少和避免事故。

如提升绞车、钢丝绳、连接装置和提升井塔等,都有较大的安全系数。

采用安全系数的方法,可以减少故障,降低事故率。

(6)提高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为保证设备、元件、材料等在一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实现预定的功能,采取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可以减少故障和事故。

如选用合格的设备和优质元件,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和支护材料,选择合适的防爆材料,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等。

(7)避难与救援的技术措施。

这是防止其他措施一旦失效的应急措施。

如井下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设置避难所,可供避难人员临时躲避;

反风装置可以改变风流方向,供应急救援使用。

这些措施目的在于控制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

第五章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