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及案例分析题附全答案Word格式.docx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及案例分析题附全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及案例分析题附全答案Word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③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自动力;
④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
⑤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6、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套合乎科学性的研究方法,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
就无法揭示客观规律,组织行为学也和其他科学一样,也有一套作为揭示事物客观规律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这些研究方法要遵循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则:
①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②收集资料的客观性;
③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④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⑤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⑥对未来的预见性。
7、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学,到底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目前常用的有: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和个案研究法五种。
8、如何认识管理工作中的人的因素?
每个主管人员就是要通过领导职能,帮助人们看到在他们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并施展他们的潜在能力。
因此,主管人员就要了解人、了解人的个性和他们的品格所能起到的作用。
(1)在管理人员的计划中,个人远远不只是一种生产因素。
主管人员和在他们领导下的人,都是属于一个广大的社会系统的成员,而相互发生作用。
(2)人们不仅起的作用不同,而且连他们自己本身也是各不相同的。
即他们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责任感、不同的志向、不同的态度、愿望、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不同的潜在能力。
主管人员如果不了解人的复杂性和个性,他们就有可能误用关于激励、领导与信息沟通等的一般法则。
(3)管理涉及到实现组织的目标。
获得成果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实现目标的方法或手段丝毫也不能侵犯人们的尊严。
各种组织都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4)人都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一个整体,就这一点来说,人是相同的。
人们工作的时候,不可能摆脱这些外界力量的影响。
如果只是考虑单独的不同特征,如知识、态度、技能或个性品质,我们便无法谈论人的本性了。
人都有这些特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并在特定情况下何种特征占优势也是瞬息变化和难以预料的。
9、试分析有关人性假设的论述,研究它有何意义?
西方学者提出的理性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杀人的假设,对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有一定的意义,真中有利学的成为,也有片面性,我们在借鉴时,一定要对真进行具体分析。
(一)结合实际情况,应用人性假设理论。
(1)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反对离开社会和组织的影响来研究人的本性,更反对把人的本性说成是生来具有并且一成不变的。
每个人都是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体,其表现也会随着时间、条件、地位以及生活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可见,关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是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而复杂人的假设是有一定道理的。
(2)几种人性假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的看法,也相应地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工人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在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这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3)对于人性的几种假设都认为,应根据人的不同需要和素质而采取不同的领导方法,这一点具有普遍意义。
但是,必须指出,任何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都是针对一定的情况提出来的,都不能绝对地说哪种好、哪种坏,不能把管理方法僵化。
以上分析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的,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运用几种对人性的假设来研究人性与组织管理的关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多数人来说,现阶段劳动还是赖以谋生和满足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人们的共同的、迫切的需要仍然是改善生活状况。
但需要的层次也会随人们的文化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地位和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2)多数人对组织任务及其管理方式的最初态度,总是从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做出反应的。
但引导和教育得法,多数人是能焕发敬业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组织做出贡献的。
(3)在我国,各级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从长远来看是一致的,但近期也可能不完全一致。
为此组织和个人双方都应当做出努力,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增加工效,增加满意感。
(4)管理的方法应因人、因任务而异。
主管人员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合理地安排分工,使更多的人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以得到内在的满足。
(5)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对人的态度应和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职工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而不是雇佣劳动者。
领导者、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关系。
所以,不管采用哪种管理方式和方法,都应当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应说服教育、发扬民主、适当参与、启发自觉、提倡自治。
10、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
影响人的行为的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影响人的行为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组织上的外部环境因素。
11、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行为也不例外。
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
影响人的行为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包括:
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12、个性的特点:
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
13、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社会环境因素,后天因素主要有家庭影响、文化传统因素影响和社会阶级、阶层影响等。
14、试分析比较几种主要的个性理论?
①特质论或特性论。
这是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
②心理分析论或心理动力论,这是以弗洛依德及其学生荣格和阿德勒为主要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个性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括着彼此关联,而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由于这三部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动力,支配了个人所有行为。
③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的观点与特性论相反,它富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认为环境中的事物通过学习成为自己行为的模式,两个人的行为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社会学习论的核心是认为环境的变动引起人的特殊行为。
这对心理诊断有很大贡献,它引导人们认识人类的行动是对特殊环境的反应作用。
环境影响人的行为,而人又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④个性性格类型论。
⑤整体结构论,这是在前苏联心理学界面比较流行的理论,它强调个性的整体性和社会制约性。
认为个性是一个总系统,它的内部又分为倾向性、经验、心理特点和生物心理特点这四个分系统。
15、如何在管理中应用个性理论呢?
任何一个个性理论对于一个组织有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看它能否说明、预测和控制个人的行为和绩效。
实践证明,个性对于人的工作成就.健康状况和管理水平都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我们应当正确地运用个性理论,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成就、健康状况和管理水平。
为了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必须人尽其才,必须学习伟人和改革者的个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改造自己的个性性格。
16、气质差异的应用:
1)应用的范围,可以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等方面考虑应用气质差异。
2)选拔和培训某些特殊的专业人员,也要运用气质差异。
其应用的原则是气质绝对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
17、能力差异的应用应遵守的原则:
能力阈限原则,能力合理安排原则,能力互补原则。
18、性格差异的应用:
应用的范围包括思想教育,人员选拔,行为预测。
其应用的原则是性格顺应原则,性格互补原则。
19、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
客观因素,包括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组合。
主观因素,包括需要和动机、兴趣、性格、气质、经验知识。
20、管理者的知觉对管理方式的影响:
管理者的社会知觉怎样,直接关系到他们采用的管理方式。
1)人际知觉与人群关系管理方式。
如果管理者能够重视与职工交往,并与职工建立友好的人群关系,那么他们就能获得丰富的人际知觉,这样他们就能自觉地采用和执行与社会人假设相适应的人群关系管理方式。
2)自我知觉与自我实现管理方式。
如果管理者善于在各种社会知觉中进行自我知觉,从他人的行为,特别是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中发现和了解自己,并形成了某种自我实现的需要,那么他们就会倾向于采用和执行自我管理方式。
3)对人知觉与应变管理方式。
管理者如果能够经常与职工接触和交往,他们就能获得充足的对人知觉,了解到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相应的意识,把人作为一个复杂人来看待,从而采取和招待相应的应变管理方式。
4)角色知觉与责任制管理方式。
如果管理者善于进行角色知觉,掌握各种角色的行为标准,形成相应的意识,他们可能倾向于利用人们的责任心,实行责任制的管理方式。
21、价值观的作用:
它不仅影响个人行为,而且还影响整个组织行为,进而影响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因此,为了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选择组织目标时就必须考虑到与企事业单位有关的各种具员的价值观。
只有在平衡各方面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出合理的组织目标。
22、工作态度:
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一个人要从事这种工作,而不从事那种工作与工作评价的高低有很大关系。
23、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工作态度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引发各种工作行为,就是工作态度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包括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促进学习、提高工作的忍耐力等,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的关系,但是,消极的工作态度,由于要取得很高的工作报酬,也可能引发积极的工作行为嗫得良好的工作绩效。
由于中介因素的影响,使得工作绩效的关系十分复杂。
24、什么是职业生涯的设计和开发?
这两个概念有时是同义语,但有时又有重要区别。
所谓职业生涯的设计,就是对个人今后的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职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职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开发性活动。
职业生涯的设计和职业生涯的开发是一种个人或组织对前途的展望。
有效的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要求个人与组织之间相互配合。
25、研究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意义:
1)有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2)有利于本人和组织更好地了解每一个的实力和专业技术。
3)有利于组织和本人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鼓励自我控制自己前途和命运。
4)有利于人尽其才,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26、一个人如何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
职业生涯的选择包括职业选择和工作组织的选择,职业的选择要结合个人的个性特点,自我观念的特点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
一个人一生中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将沿着纵向的横向的和核心的方向变动,一般要经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发展阶段,在职业生涯设计和开发中要注意:
要留有余地,要给职工择业的权力和自由,要为所有成员提供平等的就业和就职的机会,既要了解自已又要了解专业,要处理好两种生涯的结合。
27、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薛恩提出如下的假设:
①职工们基本上都是受经济性刺激物的激励的,不管是什么事,只要能向他们提供最大的经济收益,他们就会去干。
②因为经济性刺激物又是在组织的控制之下,所以职工的本质是一种被动的因素,要受组织的左右、驱使和控制。
③感情这东西,按其定义来说,是非理性的,因此必须加以防范,以免干扰了人们对自己利害的理性的权衡。
④组织能够而且必须按照能中和并控制住人们感情的方式来设
计,因此也就是要控制住人们那些无法预计的品质。
28、什么是X理论?
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假设认为:
①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因此,必须由外界的刺激物加以激励。
②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他们必
须由外界的力量来控制,才能保证他们为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③由于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因此他们基本上是不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
④不过,人大体上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人符合上述假设,而另一类人则是能自律和自制的,并且不那么受他们感情的摆布。
必须把管理其他一切人的责任投于后面一类人。
29、持X理论观点的管理者有什么样的管理策略?
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类型,将决定他们所采取的管理策略,并决定他们关于组织及其职工间应保持哪种心理契约的概念。
上述对人性的假设,就必然意味着职工是计较型参与的。
组织是用经济性奖酬来购买职工的劳务和服从,而组织则有义务通过一套权力与控制系统来保护它自己和职工们,免受人性中非理性因素的损害。
权威于是就必然是存在于被指派的职位上,并指望职工们能服从占据了权威职务的人,而不管这个人的能力或个性如何。
30、社会人的假设理论?
①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则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
②从工业革命中延续过来的机械化,其结果是使工作丧失了许多内在的意义,这些丧失的意义现在必须从工作中的社交关系里找回来。
③跟管理部门所采用的奖酬和控制的反应比起来,职工们会更易于对同级同事们所组成的群体的社交因素做出反应。
④职工们对管理部门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当视主管者对下级的归属需要、被人接受的需要以及身份感的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而定。
31、什么是Y理论?
麦格雷戈提出的Y理论假设认为:
①工作中消耗体力和脑力,正如游戏或休息一样是自然的。
一般的人并非天生就厌恶劳动。
当依赖于可控制的条件时,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自然地从事工作),也可以成为惩罚的源泉(尽可能地避免工作)。
②外力的控制和处罚的威胁,都不是促使人们为组织目标作出努力的唯一手段,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③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所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
④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
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强调安全感一般来说是经验的结果,不是人的天性。
⑤在解决种种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⑥在现代工业社会的生活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在智能只得到了部分的发挥。
32、什么是“超Y理论”?
薛恩提出的复杂人假设,即“超Y理论”。
他认为:
①人类的需要是分成许多类的,并且会随着人的发展阶段和整个生活处境的变化而变化。
②人在同一个时间内,会有多种的需要和动机,这些需要和动机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③人由于在组织中生活,可以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在人的生活的某一特定阶段和时期,其动机是内部的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④一个人在不同的组织或同一个组织的不同部门、岗位工作时会形成不同的动机。
一个人在正式组织中郁郁寡欢,而在非正式组织中有可能非常活跃。
⑤一个人是否感到满足或是否表现出献身精神,决定于自己本身的动机构造及他跟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工作能力、工作性质与同事相处的状况皆可影响他的积极性。
⑥由于人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对不同的管理方式各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没有一套适合任何时代、任何人的普遍的管理方法。
33、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运用几种对人性的假设来研究人性与组织管理的关系,应注意哪些方面?
①对多数人来说,现阶段劳动还是赖以谋生和满足其它各种需要的手段,人们的共同的、迫切的需要仍然是改善生活状况。
但人们不仅仅只是为谋生和金钱而工作,人有各式各样的需要,需要的层次也会随人们的文化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地位和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②多数人对组织任务及其管理方式的最初态度,总是从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做出反应的。
但是,这个态度是可以通过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教育来改变的。
引导和教育得法,多数人是能焕发敬业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组织做出贡献的。
③在我国,各级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从长远来看是一致的,但近期也可能不完全一致。
为此组织和个人双方都应当做出努力,使个人目标能更多的反映社会需求,包含更多的组织目标,而组织也必须了解洞察群众的需要,使组织目标中能包含更多的个人利益。
如此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增加工效,增加满意感。
④管理的方法应国人、因任务而异。
又由于人的成熟程度、需要层次和能力将随着生产的发展、思想文化教育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相应的管理方式也应当发展。
⑤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对人的态度应和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职工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而不是雇佣劳动者。
34、什么是人的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
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
其一,个性倾向性,即心理过程的倾向性,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识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态度、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其二,个性非倾向性。
心理特征,即心理过程的特征,主要包括气质、能力和性格。
个性具有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等特征。
个性是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是作为整体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
一个完整的个性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所以,研究个性应特别重视社会条件对其的影响。
35、什么是气质、能力与性格?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
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
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能力是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
能力可分为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两大类。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它们原来对现实是中性的,但在主体性格的表现中,使它们带有一定的意识倾向性,作用于客观现实。
可见,性格对气质和能力影响很大,因而使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成为一个整体。
36、知觉和感觉的概念?
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当一个客观事物的某一种属性对有关的感觉器官发生作用时,通过一系列传入神经,把这一感觉信息传人大脑相应的感觉中枢,引起相关的一个感觉信息组合的活动,因而得以反映当前该整个事物的存在。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它是通过感官的特殊传导通路,把信息投射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经过简单的加工就获得了事物属性的知识。
37、价值观和态度的概念?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
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38、影响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的因素?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同一发展过程不同的两个方面。
态度的形成强调某一态度的发生发展,而它的改变则强调由旧的态度改变为新的态度,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衔接。
态度的改变可分为两种:
其一,态度的一致性改变,指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其方向不变,如稍为反对(或赞成)的态度改变为强烈反对(或赞成)的态度。
其二,态度的不一致性改变,指以新的态度取代旧的态度,其方向改变了,如由反对的态度转变为赞成的态度,或者相反。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受如下一些主客观因素制约:
①社会因素。
②个性因素。
主观的个性因素含个性倾向性因素和个性心理特因素。
39、海德“平衡理论”的主要观点?
海德认为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是属于同一方向的。
例如,我们对某个工厂的评价很高,而对该工厂的职工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好感;
我们对某人没有好感,见到他的朋友也可能感到有点讨厌。
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或评价趋向于一致的心理压力,因而在同一个整体内相互联系的对象之间,可能发生态度同化现象。
当个体对单元的认知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调和时,其认知系统便呈现平衡,反之,当个体对单元的认知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矛盾时,其认知系统便呈现不平衡状态。
这种不平衡状态会引起个体心理紧张,产生不满的情绪。
人们总是试图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以恢复一定的平稳状态。
海德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了“平衡理论”。
40、菲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菲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的。
他认为认知是指任何一种知识,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对行为的知觉等认知元素。
人的认知元素是无穷无尽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
其一,协调——彼此不发生矛盾;
其二,不相关——彼此没有关系;
其三,不协调——彼此发生矛盾。
一般说来,人们都力求将认知中各种元素统一和协调起来。
但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认知元素间难免发生矛盾,呈现不协调状态。
例如,某职工确实付出很大的努力,想把生产搞好,但结果并不理想;
某管理者多次与某职工谈话,要帮助他解决存在着的思想问题,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引起他的反感;
某经理制订了工作计划,因遇到一些意外的困难,未能完全实现,等等。
不协调有程度上的差别,这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认知对于个人的重要性。
不协调认知的重要性越大,它可能造成的不协调程度也就越大。
其二,不协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
41、消除认知不协调的方法有哪些?
认知不协调是~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具有动机的作用,会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状态,使认知系统尽可能协调起来。
消除这种不协调状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①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于态度的认知。
②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
③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状态。
因此。
当人们的认知系统发生不协调时,只有找不到适当的理由加以解释时,行为与态度才会失调、从而引发行为与态度的改变。
42、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它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促进学习、提高工作的忍耐力等。
这些功能,直接关系到工作绩效的大小。
一般说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