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加工与安装操作规程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14379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加工与安装操作规程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钢筋加工与安装操作规程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钢筋加工与安装操作规程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钢筋加工与安装操作规程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钢筋加工与安装操作规程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加工与安装操作规程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钢筋加工与安装操作规程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加工与安装操作规程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加工与安装操作规程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2施工准备

2.1人员要求

2.1.1施工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技术标准,在完全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进行钢筋工程施工。

2.1.2根据工程特点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如:

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施工班组长(施工员)、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等,分别负责工程、技术、质量、安全、机械、物料的管理;

还应明确钢筋分项工程的施工负责人。

2.1.3现场配备足够满足施工需要的各类人员,主要包括力工、钢筋工、电焊工、电工、架工等,且电焊工、电工、架工等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2.1.4施工人员必须经过进场安全、技术交底,熟练掌握相关施工技能。

2.1.5施工操作人员身体状况良好。

2.1.6钢筋加工前必须有专人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翻样。

2.2机械设备要求

2.2.1钢筋制作与安装需要配备机械设备种类有:

钢筋冷拉机、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成型机、弯箍机、电焊机、对焊机、电弧焊机及相应吊装设备等。

2.2.2投入施工的各种机械设备(包括工机具)规格、性能、数量应满足施工要求,并经机械管理人员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试用(包括安全性能检查),确保处于正常状态。

2.2.3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应定期有专人养护、维修,且应有易损坏备件或整机备品,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2.4各种机械设备,均要配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供查阅施工。

并在设备上挂牌、明确负责人。

2.3物料要求

2.3.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2.3.2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2.3.3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2.3.4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2.3.5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直径、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3.6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3.7钢筋绑扎前先核对成品的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漏错,应纠正增补。

2.3.8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绑扎架等,钢筋绑扎用的铁丝采用20~22号铁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钢筋。

2.3.9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用同混凝土强度的水泥砂浆垫块。

2.4环境要求

2.4.1钢筋堆放场地必须平整,且四周有较好的排水系统,底部须加垫枕木等确保架空堆放钢筋,尽量采取防雨遮盖措施。

2.4.2堆放场地应满足施工需要,钢筋储存需设置标志,说明:

钢筋种类、使用部位;

成型钢筋要编号,按使用部位分类摆放,坚决杜绝代用错用现象。

2.4.3现场应搭建钢筋加工工作棚,钢筋焊接施工避免雨天施工。

2.4.4钢筋绑扎前垫层必须清理干净,无积水、杂物等。

2.4.5施工现场应达到“三通”状态,主要为道路交通及电力能源满足施工要求。

3操作要求

3.1钢筋加工流程图

3.2钢筋绑扎流程图

以上只适用于基础底板,若墙、柱、梁在一般规定中说明。

3.3钢筋加工一般规定

3.3.1钢筋调直,可用锤直、扳直、冷拉调直及调直机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大于钢筋截面5%。

3.3.2采用冷拉方法调直的钢筋的冷拉率:

HPB235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

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

3.3.3钢筋除锈可采用机动或手动钢丝刷除锈、喷砂除锈、酸洗除锈等方法除锈;

带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3.3.4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3.3.5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

弯钩,其弯钩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

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见下表。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

钢筋直径(mm)

≤6

8~10

12~20

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注:

h0为弯起高度

3)钢筋不大于90°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弯起钢筋弯起直径及斜长计算简图系数见下表。

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表

弯起角度

a=30°

a=45°

a=60°

斜边长度s

底边长度L

增加长度sL

2h0

1.732h0

0.268h0

1.41h0

h0

0.41h0

1.15h0

0.575h0

3.3.6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处应满足GB50204-2002规范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5倍;

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箍筋调整值见下表:

箍筋长度测量方法

箍筋直径(mm)

4~5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

量内皮尺寸

40

80

50

100

60

120

70

150~170

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3.3.7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值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值

3.4钢筋绑扎一般规定

3.4.1划出钢筋的位置线。

平板或墙板的钢筋,在模板上划线;

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

梁的箍筋则在架立筋上划点。

3.4.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3.4.3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JGJ10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3.4.4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3.4.5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JGJ10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3.4.6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a)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b)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处;

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3.4.7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如下图)。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a)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b)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c)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

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GB50204-2002规范附录B的规定。

3.4.8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a)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b)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c)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d)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3.4.9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

b)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

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c)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

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d)在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

角,对多边形柱应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

对圆形柱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的切平面垂直;

中间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面垂直;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不得小于15°

3.5操作要点

3.5.1钢筋断料时应避免使用短尺量长料,以防产生累计误差;

应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3.5.2钢筋切断机的刀片,应用螺丝紧固好,且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刀口的距离:

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重叠1-2mm,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留5mm左右。

3.5.3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为此HRB335级及HRB335级以上的钢筋不能重复弯折。

3.5.4钢筋弯曲前,对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应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

划线应注意:

a)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一半;

b)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

c)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

两边部对称的钢筋。

也可以从一端开始,如画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应重新调整。

3.5.5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心轴直径应是钢筋直径的2.5倍,成型轴宜加偏心轴套,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

弯曲细钢筋时,为了使圆弧一侧的钢筋保持平直,挡铁轴宜作成可变挡架或固定挡架(加铁板调整)。

3.5.6由于成型轴和心轴同时转动,会带动钢筋向前滑移,因此钢筋弯曲点线和心轴的关系,当钢筋弯曲90°

时,弯曲点线与心轴内边缘齐;

弯曲180°

时,弯曲点线距心轴内边缘为1.0~1.5d。

4具体部位的钢筋绑扎

4.1基础

4.1.1钢筋网的绑扎。

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

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4.1.2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根据不同的厚度,设置相应的钢筋撑脚、混凝土撑脚、钢筋固定架等,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如下图所示:

上图为大型设备基础底板和顶板钢筋固定架图

下图为板厚<800mm的钢筋固定架图

说明:

钢筋撑脚的形式与尺寸见上图所示,每隔1米放置一个。

其直径的选用:

当板厚h≤30cm时为8~10mm;

当板厚h=30~50cm时为12~14mm;

当板厚h=50~80cm时为16~18cm。

4.1.3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

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4.1.4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4.1.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

插筋位置一定要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4.2柱

4.2.1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

(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圆形柱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

如果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不得小于15°

4.2.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

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4.2.3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

当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

4.2.4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4.2.5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4.3墙

4.3.1墙(包括水塔壁、烟囱筒身、池壁等)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m(钢筋直径≤12mm)或6m(直径>12mm),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

4.3.2墙的钢筋绑扎同基础,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4.3.3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间应设置撑铁,以固定钢筋间距。

撑铁可用直径6~10mm钢筋制成,长度等于两层网片的净距,当设计有要求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当设计无要求时,撑铁间距约为1m,相互错开排列。

如图所示:

4.3.4墙的钢筋,可在基础钢筋绑扎之后浇筑混凝土之前插入基础内。

4.3.5墙钢筋的绑扎,也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4.4梁和板

4.4.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4.4.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钢筋绑扎一样。

4.4.3板的钢筋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

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4.4.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如图);

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如图)。

4.4.5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4.4.6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

①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

②梁的高度较大时(≥1.2m),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或一侧模后装。

4.4.7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将钢筋抬起或下压。

5质量验收及记录样式

5.1钢筋加工首件检查内容及表样式见表5.1(企业标准表格)

表5.1钢筋加工首件检查记录表

单位工程名称:

表号:

JGJL-□□

批号

钢筋

规格

出厂合

格证书

编号

检验

成型

形式

所用部位

弯起钢筋

弯折位置

±

20

受力钢筋顺长度

方向全长净尺寸

10

箍筋内

净尺寸

5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钢筋直径、长度采用钢卷尺和游标卡尺检查。

5.2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方法符合表5.2规定(国家标准表格)

表5.2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号:

010602□□

020102□□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力学性能检验

第5.2.1条

2

抗震用钢筋强度实测值

第5.2.2条

3

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

第5.2.3条

4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

第5.3.1条

箍筋弯钩形式

第5.3.2条

一般项目

外观质量

第5.2.4条

钢筋调直

第5.3.3条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主控1.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3.检查化学成分的专项检验报告。

4.采用钢尺检查。

5.采用钢尺检查。

5.3钢筋安装位置的验收内容及检查方法符合表5.3的规定(国家标准表格)

表5.3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4—2002

(Ⅱ)010602□□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第5.4.1条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第5.4.2条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第5.5.1条

接头位置和数量

第5.4.3条

机械连接、焊接的外观质量

第5.4.4条

机械连接、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

第5.4.5条

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

第5.4.6条

附录B

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

第5.4.7条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绑扎钢筋网

长、宽(mm)

网眼尺寸(mm)

绑扎钢筋骨架

长(mm)

宽、高(mm)

受力钢筋

间距(mm)

排距(mm)

保护层厚度(mm)

基础

柱、梁

板、墙、壳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mm)

钢筋弯起点位置(mm)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mm)

水平高差(mm)

+3,0

6.本表格为国家标准中规定表格。

6质量通病与防治

6.1钢筋有锈蚀现象,应加强成型及进场原料钢筋的保护工作,注重钢筋调直、除锈工序施工质量;

6.2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尽量避免短尺量长料,以减小累计误差;

现场应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位置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进行调整或返工。

6.3钢筋切断口出现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需要及时检查、调整切断机上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刀口的距离。

6.4钢筋弯折弧度大,造成钢筋保护层不够;

需要检查更换弯折心轴直径。

6.5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HPB235级钢筋可以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6.6钢筋绑扎前不在垫层上划线、清理杂物、积水等。

6.7钢筋的网眼尺寸不规范,纵、横钢筋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6.8钢筋骨架外型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