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加固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固施工专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
受力筋间距
受力筋排距
箍筋、构造筋间距
20
受力筋保护层(梁、拄)
受力筋保护层(墙、板)
3
(3)钢筋成品与半成品进场必须附有出厂合格证及物理试验报告,进场后必须挂牌,按规格分别堆放,并做标牌标识。
(4)施工时要对钢筋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对钢筋要重点验收,柱的插筋要采用加强箍电焊固定,防止浇混凝土时移位。
(6)验收重点为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绑扎牢固、搭接长度等,并认真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交监理验收。
2.1.2模板工程
梁、板模板采用11夹板做面板,50×
100木方做搁栅,钢管扣件脚手架作支撑架施工方案。
1、模板体系技术措施
(1)柱封模前应进行清理,或在下脚留清理孔,便于清理垃圾。
(2)梁和板跨度为6m,模板要起拱,起拱高度为5mm。
(3)模板工程验收重点在模板的刚度、垂直度、平整度。
2、支模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
(1)模板及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5mm。
模板实测允许偏差如表所示,其合格率控制在90%以上。
项目名称
责任人
轴线位移
+4~-5
瓦工施工员
标高
5
截面尺寸
木工施工员
垂直度
3
瓦工、木工施工员
表面平整度
3、模板拆除
(1)非承重模板(墙、柱、梁侧模)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宜不低于1.2MPa。
(2)承重模板(梁、板底模)的拆除时间必须达到设计强度。
(3)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4)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5)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及时运走,整理。
2.1.3浇筑混凝土
1、施工方法
(1)振动器应安放在脚手板上,不应放在模板支撑或钢筋上。
使用振动器,宜采用垂直振捣。
插入深度为棒长的3/4。
作用轴线应相互平行避免漏振;
当梁端等钢筋密集的部位,振动棒难以插入时,也可倾斜振捣,但棒与水平面夹角不宜小于45度。
不得将软轴插入到混凝土内部和使轴折成硬弯。
并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吊环、预埋件、芯管等;
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2)振动器插点应排列均匀,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R)的1.5倍。
振动棒的作用半径(通常为振动棒半径的8-10倍)一般为300-400mm。
(3)当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一层中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振捣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的初凝之前进行。
(4)平板式振动器在每一位置上应连续振动一定时间,正常情况下约为25-40s。
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为准。
(5)移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移动速度通常2-3m/min。
前后位置和排间相互搭接应为3-5cm,防止漏振。
2、混凝土的养护
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且目前正值夏季高温期,宜采用浇水的方法进行混凝土养护。
这样可在一定日期内控制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度之间的差值,从而达到混凝土不开裂的目的。
(1)砼浇筑12小时后立即进行养护工作。
(2)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3、混凝土质量要求
(1)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现行规范规定。
(2)表面无蜂窝、孔洞、露筋,施工缝无灰渣等现象。
(3)实测质量偏差必须符合表,其合格率应控制在95%以上。
分项名称
允许偏差(mm)
备注
轴线位移
5(8)
标高
层高
5(±
10)
全高
20(±
30)
截面尺寸
+4、-3(+8、-5)
3(5)
注:
图表中()括号内的数字为国家质量规范允许偏差数。
5、质量重点再次说明:
(1)预先清理模板内杂物,并将模板浇水湿透。
(2)浇筑应检查模板、钢筋是否正确,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3)为减少砼表面的水、气泡、砼浇筑施工时,施工现场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可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砼在振捣中出现问题。
(4)严格控制坍落度,砼在运抵施工现场后严禁任意加水,现场进行坍落度测试。
(5)砼浇捣后,采取浇水养护措施。
十二小时之内开始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七天,掺外加剂的砼浇捣后,养护时间不少于十四天。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产生离析现象。
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若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为使混凝土密实,应分层并连续浇筑,不可一次投料过多。
混凝土浇层的厚度参数表
序号
振捣混凝土的方法
浇筑层的厚度(mm)
1
插入式振捣
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2
表面振动
200
为了不至损坏振动棒及其连接器,实际使用时,振动棒插入深度不大于棒长的3/4。
(8)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若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必须间歇时,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9)使用振动器待混凝土表面呈现水平,不再沉落、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时,方可拔出振动棒。
拔出宜慢,待振动棒端头即将露出混凝土表面时,再快速拔出振动棒,以免造成空洞。
使用平板式振动器在每一位置上应连续振动一定时间,正常情况下约为25-40s。
在振捣至表面出浆后,用刮尺刮平,再用抹子或抹光机二次或三次抹平压光,并用水准仪随做随时校验标高。
(10)该工程结构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泵送。
(11)施工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并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密实性、整体性,尽量减少结构裂缝产生,提高结构自防水能力。
(12)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器的操作要表面泛出灰浆为止,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质量。
(13)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因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注混凝土初凝前,按标高初步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抹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实心且平整,在混凝土初凝时再用铁抹板压光,这样能较好地减少混凝土表面水份的散失,有利于混凝土养护。
2.2化学植筋(化学锚栓)专项施工方案
化学植筋是在锚固件位置成孔后,采用专用结构胶将钢筋或螺栓埋入孔道内,经静置养护,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和抗拔能力,从而达到锚固目的。
这种锚固件具有位置准确、布置灵活、硬化快(24小时内达强度的90%)、强度高、防水、耐油以及耐酸碱侵蚀能力强等特点,目前在工程中得以普遍推广和使用。
2.2.1化学植筋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清理混凝土构件表面→探测、标注原结构钢筋→确定植筋位置→混凝土成孔→清孔、洗孔→钢筋除锈→填注植筋胶→养护
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
(1)混凝土成孔
(2)专用钢刷清孔(3次以上)
(3)无油空压机吹净灰尘并用丙酮清洗(4)排除最初的4枪胶液(必须废弃不用)
(5)向孔内注胶(6)按顺时针方向植入钢筋
(7)静置养护
2.2.2化学植筋施工工序
(一)施工准备
根据加固设计图纸和原有结构图纸,结合钢筋探测仪,先标出原结构钢筋位置及走向,确定钻孔位置。
在混凝土结构上植筋时,应当避开原结构的钢筋,若遇原结构钢筋,施工期间,不得破坏原有的结构
(二)植筋成孔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时,化学植筋孔采用冲击电锤成孔,植筋的孔深孔径按设计图纸要求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执行。
(三)清孔及洗孔
(1)钻孔完毕后用空压机和刷子清除孔道内的粉尘,避免由于粉尘产生隔离而影响粘结效果。
先用空压机吹几遍,然后用刷子来回清刷孔道,再用空气压缩机吹净,直至无粉尘为止。
(2)用沾有丙酮的刷子清洗孔道周壁,以保证孔壁与结构胶的良好粘结,待丙酮挥发后,及时用纸将孔道口堵塞,以免污染待用。
(3)植筋孔道成孔后应保持干燥,孔道完成后应及时会同甲方、监理人员对孔道直径、深度、位置等方面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四)钢筋除锈
锚固钢筋需植入部份若有浮锈,则用钢丝刷进行除锈,直至表面基本光亮无任何悬浮物为止。
除锈的长度应大于锚固体埋置长度,除锈后的锚筋应用沾有丙酮的刷子清洗一遍,并置于干净的环境和容器上备用。
(五)填注结构胶:
(1)采用专用胶枪向孔内注胶,注胶时胶嘴应伸至孔底,一边注胶一边缓缓退出。
若孔道较深,胶嘴无法伸至孔底时,应当在胶嘴前加装连接管。
(2)当胶液约为孔洞的2/3时再插入钢筋(螺栓),插入时一边转动一边插入钢筋,以利空气排出,其量按胶液刚溢出为益。
(3)将孔边多余结构胶清理干净,对水平锚筋应注意外口流淌的复补。
(4)将植好的钢筋(螺栓)静置养护24小时,养护期间不得受力或扰动。
2.2.3化学植筋的质量保证措施:
(1)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从源头抓起。
(2)施工过程中实行自检、互检和质检三道检查程序,抓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上道工序检验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
自检:
该道工序施工完毕自检合格后,方可向下道工序移交,并办理工序移交手续。
互检:
由下道工序检查上道工序的质量,如检验不合格,应责成上道工序返工,若下道工序未对上道工序的质量情况提出异议,则视同认可,一切责任由下道工序负责。
执行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负责制。
质检:
当班组自检合格后,由班组填报内部报验单,报项目部质检员检查,只有当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方可由项目部报监理、业主验收。
必须等每道工序由监理、业主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植筋钢筋的定位、放线必须准确,当定位放线结束后,应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实施。
如植筋位置在混凝土上,应采用钢筋探测仪探明原钢筋位置,施工时不得损坏。
(4)植筋孔的深度适中,孔道内必须保持干净、干燥,除尘采用丙酮清洗。
如孔道潮湿,可采用烘枪进行人工干燥处理。
(5)配胶时必须严格按厂家要求的配比进行计量称取,装胶的容器内不得有油污、水等杂物,搅拌按一个方向匀速搅拌。
(6)胶液注入孔道内时要均匀饱满,尽量排除空气,钢筋应螺旋式插入。
(7)植筋完毕后需静置养护24小时,养护期内不得受力或扰动。
2.3碳纤维加固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2.3.1工艺流程
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表碳纤维加固施工工序流程图
2.3.2碳纤维布加固施工工艺
一、混凝土结构的基层处理
(1)拆除找平层、粉刷层,清理至混凝土结构面。
(2)清除、清理所需加固混凝土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若有露筋的,还要清除露筋的锈迹,锈蚀严重的应予置换;
如有严重凹凸不平之处,用修复胶材料进行修复,再用手提砂轮机磨平。
(3)仔细检查混凝土构件表面是否有裂缝,如有裂缝,应对裂缝按《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修补处理。
(4)将被粘贴的混凝土面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露出混凝土新面。
特别是模板接缝处,需打磨得平整圆滑自然,不得有急弯或凸出,构件转角处外表面的曲率不应小于20mm,对梁转角处表面的圆化半径不小于25mm。
(5)处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应保持干净干燥。
(6)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基层湿度较大的,应在晾晒后可采用红外灯进行人工干燥处理。
二、涂刷底胶
(1)将底胶的主剂和固化剂严格按厂家工艺规定的配比进行计量秤取,置于干净容器内搅拌均匀。
一次的配制量以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
(2)施工时用滚筒含浸底胶在被粘贴混凝土表面均匀涂布,并注意涂布时不得留下空洞或漏涂,涂层厚度应均匀。
(3)底胶硬化后如在表面有凹凸不平之处,再用手提砂轮机或砂纸打磨平整。
(4)底胶达到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一步施工。
三、粘贴面的不平整修复
(1)仔细观察混凝土表面,查找是否存在凹陷部位等缺陷,划出需要修补的区域。
(2)按厂家提供的材料工艺规定配制找平胶。
(3)对需要修补的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密实、平整,不应有棱角或凸起。
(4)将修复后的粘贴面再进行平整打磨一次,并清理干净待用。
(5)在找平材料指触干燥后,宜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四、粘贴碳纤维布
(1)将碳纤维布用剪刀或刀片依设计尺寸裁切。
(2)将浸渍胶的主剂及固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重后搅拌均匀待用。
(3)用滚筒含浸浸渍胶在混凝土面均匀涂布,涂布时应注意浸渍胶不宜过多或不足,以免引起涂布不均或漏涂。
(4)将碳纤维布平顺地贴合在涂刷过浸渍胶的基层面上,粘贴时开始用手轻压,再用专用滚筒沿着纤维方向适度用力多次滚压,以挤除气泡和粘贴平整,施工时应务必使浸渍胶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
(5)用滚轮沿纤维方向来回反复滚压以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浸渍胶和除去气泡,拱起部位及角落容易产生气泡处,须用刮刀小心除泡。
(6)在碳纤维面层上用滚筒含浸浸渍胶均匀涂抹,以使碳纤维表层浸润良好,后续施工须待碳纤维表面浸渍胶指触干燥后方能进行,并注意观察是否有浮起或错位现象,若有,则应用滚轮或刮刀压平修正。
(7)施工时碳纤维布如需搭接,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mm,当采取多层碳纤维布粘贴时,各层碳纤维布搭接应相互错开。
五、下层碳纤维布的粘贴施工
(1)当上层碳纤维布加固施工完毕后,应对照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和规程规范的要求,仔细检查,确认施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粘贴前应仔细检查,确认上一层的浸渍胶已经初凝后方可施工。
(3)粘贴碳纤维布的施工步骤重复上一条(3)~(7)的步骤。
(4)为了保护加固的碳纤维及给后续施工提供方便,在碳纤维粘贴完毕后,须及时在其外表面均匀涂刷一层防护胶。
(5)防护胶涂刷完毕后进行扬砂处理,粘绿豆砂以使表面粗糙,有利水泥砂浆粘贴牢固。
2.3.3质量保证措施
(1)在施工之前,应确认碳纤维片材和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报告,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施工时严格按照质量验收规定进行各工序隐蔽工程的检验与验收,如施工质量不合格,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返工。
(3)粘贴碳纤维加固时,必须将装修面层清理干净,露出结构本身,碳纤维片材的粘贴要严密,一保证其与结构同步工作。
(4)碳纤维片材与砼粘结质量,可用小锤轻轻敲击或手压碳纤维片材表面的方法检查,总有效面积不应低于95%。
当空鼓面积不大于10000mm2时,可采用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修补,当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2时,将空鼓部位切除,重新搭接贴上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5)严格按照工序质量程序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4外粘型钢加固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保证措施
2.4.1加固要求
根据图纸设计,部分框架柱需进行包钢加固,以满足规范对框架柱配箍率的要求。
纵向采用L200×
14、L100×
6、L75×
5、L80×
8等边角钢,每隔图纸设计间距设置一道-100×
6、-100×
4扁钢箍与角钢焊接,通长配置。
2.4.2加固形式
框架柱的加固形式是采用在柱四个角包角钢,并用缀板进行四面连接(缀板与角钢采用搭接焊),最后用结构胶将钢件与砼柱粘结牢固(采用灌注法注胶)。
2.4.3所用材料
钢板:
δ=6、δ=4;
角钢:
L200×
8;
2.4.4加固方法
采用湿式加固法中的外包钢加固,柱脚楼板开孔以使加固角钢连穿贯通,从而达到对柱子的整体加固效果。
(1)施工工艺流程:
作业架搭设→放线→楼板开穿角钢孔→砼包钢面打磨→钢件下料→钢件钻孔→钢件粘结面打磨除锈→柱根螺栓锚固→钢件安装→钢件焊接→柱钻孔→封边→压力注胶→胶固化→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2)放线:
按照图示要求尺寸在柱、板面上弹出施工线,放线后需经质检人员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柱子加固放线主要包括:
①柱子四角及缀板位置处的打磨线;
②柱根处楼板开洞位置线。
(2)楼板开洞:
柱子加固的竖向角钢需穿过楼板,故应在楼板上开出小洞口,当柱子为方形柱或矩形柱时,应在柱四个角(或按图纸要求)在楼板上开洞。
开洞方法采用水钻钻单孔方式,钻孔后采用人工剔凿的方式将数个单孔剔成一个连通孔。
(3)作业架搭设:
在柱子周围采用φ48钢管搭设柱子加固用作业架,架子的搭设应符合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的原则,架子长、宽尺寸不小于3m,高度尺寸以适合操作为宜,架子上各边架板铺设不少于3块,架子内侧距柱边200~250mm,以便于角钢的安装;
架子应设置临时爬梯,以便于人员上下行走;
架子搭设应考虑到钢件安装的方便,尤其是层间通长安装角钢;
架子上应设置护栏,以保证人员作业的安全。
(4)柱子粘钢面打磨处理:
1)应先进行打磨、打平,打磨采用德制手持铣刨机进行快速打磨,直至完全露出新面。
2)应将打磨面打磨平整。
3)用钢丝刷去除剔凿、打磨过程中松散浮渣,再用空压机去除粉尘,用棉丝浸入丙酮擦拭表面,手摸无粉尘即可。
(5)钢件下料:
1)下料采用汽割,下料必须根据现场实测尺寸进行,下料后的所有构件均应进行统一编号,以免混乱。
2)所有钢件的下料应按层或施工段作为一个单位统一下料,以利于进行配料计算。
3)缀板下料宜采用切板机进行剪切下料。
4)钢件如需拼接时,最小拼接段不宜小于1m,板条与角钢(两肢)均采用45°
斜接,用磨光机打磨出坡口,坡口形式为双面坡口,坡口角度30°
~35°
钝边2mm,坡口形式见图23。
焊接采用手工焊,钢件与砼粘结的一面的拼焊,其焊缝余高不宜大于2mm。
(6)钢件钻孔:
钢件注胶孔采用磁力钻钻孔,孔径φ10@500。
(7)钢件粘贴面打磨处理:
1)对钢板粘结面,需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
可用平砂轮打磨。
直至出现金属光泽。
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
2)用棉丝粘丙酮擦拭清洁即可。
(8)钢件安装:
1)钢件安装采用人工方式,必要时也可使用倒链。
安装顺序如下:
柱四角角钢安装→缀板安装。
2)柱四角角钢安装:
柱四角角钢按柱子顺直方向依次安装到位。
3)缀板安装:
缀板安装先在上、中、下三个位置临时用缀板点焊固定,再按从下至上(或从上至下)的顺序逐次进行,安装前应在角钢上弹好安装位置线,缀板与角钢采用搭接方式,每安装完一块缀板立即进行点焊,直至将全部缀板安装完成。
(9)柱子焊接:
1)柱子安装完成后,应开始进行柱子的焊接工作,焊接采用手工焊。
2)焊接顺序应按间隔的顺序进行,为减少焊接变形,每根柱子应由两名焊工采用对称焊接方法(即两名焊工应在非相邻的柱面)同时施焊。
3)加强对焊接质量的检查、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求焊工每焊完一道焊缝,应打上自己的焊工号,并做好记录,做到谁施焊谁负责,做到有据可查,责任分清。
4)焊接时应按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派专人看火。
5)本工程的焊接是本工程的一个难点,为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前应先确定好焊接工艺,并对施焊人员进行上岗考核培训,择优选用,尤其对如立焊这样难度较大的焊接,更应选派优秀焊工施焊。
(10)封边:
1)焊接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压力注胶前的封边处理。
2)采用封缝胶对所有需粘结钢件的边缘进行封边处理。
3)封边工作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封边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下一步注胶工作的顺序与否,也关系到注胶的密实度,如果封边不严,还会造成结构胶的浪费,加大工程成本。
4)封边时关键是要把下半部的钢件边封好,应封的厚实些,并将表面采用小刮刀压实,以去除封缝胶表面的细小裂纹。
(11)压力注胶:
1)封缝胶泥固化后,将已配置好的结构胶置于注胶机内,采用注胶机进行注胶施工,保证胶体在各部位的密实度。
2)压力灌胶完成后,取注胶管时,应用硬胶泥或木塞封堵进胶口及有关部位排气口,防止粘结剂流失。
(3)注胶过程中应随时将流淌在钢材和砼表面的残胶及时清理干净,以便于下一步抹灰工作。
(12)胶固化(拆支撑夹具):
结构胶在常温下(20℃以上)24小时固化即可以拆除夹具或支撑等,3d可受力作用。
若低于20℃时固化时间须延长。
(13)洞口的封堵:
包钢加固后,用于穿竖向角钢的楼板孔用C35微膨胀砼进行封堵,封堵方法见下图。
(14)表面粉刷:
柱子加固完成后,钢板表面清理干净,并进行防腐防护处理。
另外包钢表面全部用水泥胶浆拉毛后,柱外采用高强度等级的砂(加钢丝网防裂)浆涂抹保护层,厚度25mm。
2.6.5质量保证措施
(1)结构加固的施工应严格按照各种加固方法的施工要点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并应遵守有关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2)砼结构的材质力学性能,除应满足本文对材料的要求外,尚应遵守有关国家标准及部颁标准的规定。
如《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钻芯法检测砼强度技术规程》、《回弹法评定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砼强度技术规程》等。
钢筋、型钢、钢板等应符合有关钢材质标准的要求。
采用钢材焊接连接加固时,焊接质量应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3)对重要承重结构,如柱子、屋架、大跨度梁等加固后,其质量如何,必要时可按设计要求,抽样进行荷载试验,直接检验加固的效果。
2.5扩大截面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浇注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保证措施
2.5.1钢筋的配制与绑扎
(2)本次加固主要是现浇混凝土梁板,增加的是负筋,故钢筋应在化学植筋前即应根据已成的孔来配制、下料、制作。
(3)梁的箍筋呈封闭型,开口处设置135°
所有板、墙全部用铁丝满扎,楼板采用梅花型绑扎,并放置好砼保护块。
楼板上下层钢筋的间距用型Φ8钢筋马凳控制,每平方米不少于一只。
钢筋的绑扎顺序一般为柱、墙、梁、楼板。
搭接绑扎其绑扎点不少于三个。
(4)所有板钢筋均应调整平整,适当的增加一些架立筋,并用铁丝满扎,楼板采用梅花型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