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一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就是大气逆辐射
由此可见,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作用。
2、热力环流
(1)概述: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各纬度间。
(2)热力环流:
①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②形成。
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差→空气的运动()。
③海陆风: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增温快,气温比海面,空气膨胀,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空气由流入;
近地面陆地形成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加之因有空气流入形成下沉空气,形成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流入,形成风;
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成风,如图:
④山谷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风(如下图a)。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风(如下图b)。
⑤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郊区,形成“城市岛”。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在郊区,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风。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
指。
(2)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于气压梯度的存在而产生的促使大气由气压区向气压区流动的力。
方向:
垂直于由压区指向压区,此力是大气作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原因。
(3)地转风。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
高空地转风的风向与等压线。
(4)近地面风的风向。
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近地面的风还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在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近地面的风等压线,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夹角。
口诀:
一力垂直理想风,二力平行高空风,三力斜交近地风
[重点探究]
1.太阳辐射透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一系列能量转换。
如上图,其过程包括:
①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而削弱,只有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
②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
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向外释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2、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1).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
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
(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
(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
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
(4).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5).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
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
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6).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3、热力环流
(1).概念: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
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如图)
受热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
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4、大气的水平运动:
(1).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要认清影响风向的三种力的相互关系(见表)
作用力
概念
方向
大气运动与等压线的关系
摩擦力
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与风向相反
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过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地转
偏向
力
由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力
与风向垂直
在未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气压梯度
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沿垂直于等压面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在自转的地球上不存在
(2).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
风
理想状态
高空风
近地面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风向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间有夹角,由高压吹向低压
(3).等压线图的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
(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
~45°
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天气状况:
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示。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
[典型例题精析]
典例1、读某地近地面多年平均热量收入状况图分析回答:
(1)阴影①反映近地面空气热量,所以此段时间气温呈趋势。
(2)曲线A表明了年内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的年变化基本一致。
(3)曲线B表明了年内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的年变化基本一致。
(4)该地位于半球。
最高气温可能出现在。
【解析】竖坐标表示热量变化。
横坐标表示月份,A曲线6月份达最高值,这可能是地面辐射带来的大气热量收入。
而B曲线最高值的出现时间相对后推,应该是代表大气热量支出的大气逆辐射,而图中D可能因为收入大于支出而热量盈余,气温才有可能上升。
【答案】
(1)盈余,上升;
(2)热量收入,太阳辐射;
(3)热量支出,地面辐射;
(4)北,7月低或8月初。
典例2、图6-9中A、B、C、D点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
(1)在A、B、C、D点上精确测定水的沸点时,则A、B点为99.95℃,在C、D点为99.80'
E,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箭头表示O点处的风向,海平面上的摩擦因素
可略去不计。
②试写出①题的解答理由:
。
③如果考虑摩擦力O点将吹什么方向的风。
(2)假设A、B、C、D四点沸点全部为99.80°
,O点的沸点为99.95。
则A点垂直方向上盛行气流。
天气以为主。
【解析】本题通过水的沸点间接提供不同地点的气压值,并由此判断在考虑或不考虑地面摩擦力两种情况下O点风向的差别。
(1)①向南②水的沸点是由气压决定的,沸点相同的地点气压相等,沸点高的地方气压高。
故A、B两点气压相等且为高压。
如不考虑摩擦力,即可以认为O点空气平行于等压线的匀速运动③西北
(2)上升阴雨
典例3、(09年四川文综第4,5,6题)
图2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
(1)-(3)题。
图2
(1).该月平均气温,图中
地高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2).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
地比
地小
B.气温年较差
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
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D.该月等温线图上,
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3).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与
地之间人口稠密B.
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
地之间森林广布D.
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解析】
(1)、首先确定该区域的位置,图中的经度为120°
E、100°
E、80°
E,因此该图是沿36°
N的北美大陆的温度变化。
①处是山脉,海拔高,气温低;
地处在山脉的背风坡,地势低,受海洋影响小。
(2)、越靠近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越小,因此气温日较差
地小,气温年较差
地小。
地因海拔高,气温低,等高线向低纬度(南)突出。
相反,③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3)、美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西部的沿海地区,
地之间人口稀少;
地为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
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的山区;
地以东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1)、D
(2)、A(3)、B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2.读下图,指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四种辐射中
的()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朝变”。
请参阅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区气温曲线图,回答3-7题。
3.图中最低气温出现的日期是17天中的()
A.7日B.10日C.12日D.17日
4.下列4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A.3日B.6日C.11日D.16日
5.从3月17日起,再过10天,下列城市中白天最长的是()
A.上海B.北京C.广州D.哈尔滨
6.下列4天中,北京某地(40°
N)测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50°
的一天是()
A.3月4日B.3月8日C.3月13日D.3月17日
7.造成初春气温骤变的原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
以下关于云对气温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①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造成地面气温不太高
②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气温升得更高
③夜晚多云,云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
④夜晚多云,云将地面热量传到太空中,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更低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下图为距地面一定高度的等压面。
据图回答1题。
8.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A.A点比B点气压低 B.B点比D点气压高
C.D点比B点气压高 D.C点比D点气压高
9.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10.下图中H、K、M、N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在H、K、M、N点精确测定的沸点,H、K两点为99.95℃,M、N两点为99.8℃,在忽略海平面摩擦力情况下,O处的风向是()
A.北风 B.南风 C.东风 D.西风
11、(09年上海文综第18题)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
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
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ABCD
(09年广东地理第19,20题)读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12.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北风
13.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二、综合题
14.读图分析回答:
(1)大气增温主要来自辐射。
(2)一年中,地球上太阳辐射强度在4以上的纬度大约是
之间,原因是。
(3)请在图上用密竖线画出地面热量盈余部分,用粗横线画出地面热量亏损部分。
(4)就全球而言,气温不会出现热量盈余地区越来越热、热量亏损地区越来越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和能起的作用。
15.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___。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____地,空气______________;
冷却的是______________地,空气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16.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图12),分析回答(10分):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
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2.B3.A4.D5.D6.D7.C8.D9.B10.A11、A
12、A13、C
14.
(1)地面
(2)30°
S~30°
N太阳高度大
(3)略
(4)大气运动洋流调节
15.
(1)④⑤
(2)B膨胀上升A收缩下沉
(3)图略(其热力环流的画法应是近地面由A→B,高空由B→A,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B地上升)
16.
(1)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2)垂直 指向低压)
(3)平行
(4)斜交 北 风向向右偏转
(5)N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