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奇逢征君门生半朝廷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13786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奇逢征君门生半朝廷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孙奇逢征君门生半朝廷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孙奇逢征君门生半朝廷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孙奇逢征君门生半朝廷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孙奇逢征君门生半朝廷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孙奇逢征君门生半朝廷上Word下载.docx

《孙奇逢征君门生半朝廷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奇逢征君门生半朝廷上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孙奇逢征君门生半朝廷上Word下载.docx

孙奇逢父亲孙丕振以秀才身份授一卑微儒官,训育学生,其孝友嘉行为乡里所推重。

孙奇逢7岁入小学,11岁学文,14岁中秀才,17岁在顺天乡试中得中举人,可谓少年得志。

14岁那年,父亲带他拜谒明代名臣杨继盛的儿子杨补庭。

杨补庭问他:

“假如在围城中,外无救兵,内无粮草,该怎么办?

”孙奇逢应声回答:

“效死勿去!

”杨补庭对其少年便有此志向称赞不已,对孙奇逢的父亲说:

“凭这话就足以推知这孩子的终身啊。

”正当孙奇逢踌躇满志,在科举的道路上继续拼搏的时候,不幸在他22岁和25岁时,父母先后亡故。

22岁时,孙奇逢赴京应试,途中闻父亲过世,随即弃考归乡。

一准古制,服丧服,筑室墓旁,为父亲守丧3年。

偏偏祸不单行,3年期过又遭母丧,孙奇逢心伤之余,一仍父礼,为母亲服丧3年。

按当时礼制,他在22岁至28岁的6年中,只能一直在家居守父母丧礼。

孙奇逢的“倚庐六载”,乡里提及,每每称颂不已。

双亲的离世使他求取功名之心大大降低,开始心灰意冷,转而专意学问。

此后,又多次参加会试,屡试不第。

孙奇逢由淡泊功名,进而绝意仕途。

科举时代只有取得进士功名,为官才是名正言顺。

没有进士身份的士人,也可经过荐举得到官职,但孙奇逢认为自己只是举人身份,只有半截功名,不宜做官,非如此便是辱身降志。

孔子讲,学而优则仕,孙奇逢自称:

“学而不优,怎可言仕。

”当然,孙奇逢不愿为官还有政治方面的原因。

他看到明末政权腐败不可挽回,宁为一介寒儒,也不愿同流合污。

对于异族统治的清朝,孙奇逢基于强烈的民族气节,宁愿背井离乡终老山林,也不愿为入侵者服务。

孙奇逢生活的年代正值明清易代更迭之际。

天启年间,阉宦魏忠贤擅权专朝政,大兴党狱,茶毒忠良,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先后被诬下狱。

为抗击阉党的暴行,声张正义,孙奇逢不避艰险,挺身而出,四处联络志士,与鹿正、张果中一起,置身家性命于度外,冒死营救,集资营救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等东林党人,因而有“范阳三烈士”之誉。

《明儒学案》称:

“燕赵悲歌慷慨之风久湮,人谓自先生再见。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一伙对魏大中、左光斗、周顺昌进行酷刑拷打,三人被诬陷受贿,各被“追赃”。

三人都是两袖清风的寒士,根本无力缴纳所谓的赃款,孙奇逢便与鹿善继的父亲鹿正、张果中等人,在竭尽家资的基础上商订募捐筹款,义助完“赃”。

他们在酷暑烈日中奔走数百里,四处筹款,声闻沸腾,祸且不测。

孙奇逢说:

“人固当有死,为三君死,死而无憾,况且死生有命,阉党能把我怎样。

”当筹集的义款送至京师时,三君子已先后惨死于酷刑之中。

孙奇逢又把酬金返还捐助者,有不受者,则返还其家。

崇祯九年(1636),清兵入关劫掠。

七月,容城周边的定兴、雄县、安肃、安州等相继失守。

容城没有政府军队驻守,加之当时阴雨连绵,城墙倒塌,情况万分危急。

孙奇逢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怀着强烈的民族正义感,积极组织义勇队,守城自保,抗御清兵对容城的围攻,深受世人敬佩。

他率领宗族乡党,调和官绅,修补城垣。

在城墙倒塌最严重的西北角,他亲自带领民众建筑土墙,阻击清兵。

容城坚守七昼夜,打退了清军两千多骑兵的数次围攻。

容城周边的县镇相继陷落,独容城得以保全。

此后清兵又不断大举进犯,孙奇逢觉得容城颓垣断壁,牛羊能上,很难再抵挡清兵进攻。

他再三请求官府改筑城墙,但没人相应。

孙奇逢认为大势已去,容城断难再守。

他三次率领家人、子弟门人、乡亲诸友六七百家数千人,深入易州五峰山(又名五公山)结寨自保,而远近闻风来依附者众多。

他一面兴修武备,一面讲学论道,干戈扰攘之时,有礼乐弦颂之声,遂开始了多年的避地讲习生活。

有人把孙奇逢比作三国时代的燕赵名士田畴。

孙奇逢在五峰山寨制订了一系列约法规章,要求同心报国、团结协作、严肃纪律,对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粮秣供应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孙奇逢在当时政局混乱的局面下,通过努力,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

清朝统治者定都北京后,开始圈占土地作为满洲贵族的庄园。

孙奇逢的田园也被圈占,他不得不于顺治三年(1646)63岁高龄的时候,开始了数年的颠沛流离生活。

清顺治六年(1649)十一月初十,寒风凛冽、黄沙蔽天,66岁老翁孙奇逢洒泪告别故乡,举家南迁。

众乡亲哭泣送别,直至数十公里之外。

孙奇逢作诗一首,记录下了这次艰难的跋涉:

“垂老出门值岁寒,萧萧书剑伴征鞍。

离家百里烟云隔,冻馁方知行路难。

”南迁历时半年之久,行程500余公里。

顺治七年(1650)四月,孙奇逢辗转南徙到达河南辉县苏门山。

孙奇逢在友人的陪同下游百泉,过百泉书院,只见颓废一片。

同行者说:

“二十年前尚可观,三十年前极盛时也。

”又登孙登之啸台,过邵雍之安乐窝。

孙奇逢感慨不已,于当天的日记中赋诗3首,来纪念他所敬仰的苏门先贤。

其中一首《邵窝》:

“易学渊源另有传,不炉不扇历多年。

欲寻安乐今何在,岂向先生问渡船。

”由燕赵迁居此地的宋代大学者邵雍,曾在百泉讲学著述。

孙奇逢决定仿效先贤,在此定居。

在他到达苏门山的最初两年间,全家40余口,衣食无着,这是他一生最艰难的时期。

适逢天下大旱,生活十分贫苦。

他鼓励随行众人,要在苦难中磨炼意志,砥砺情操,并幽默的把他们居住的茅屋命名为“共饥斋”。

七月,卫河使马光裕慕名来访,孙奇逢写诗相赠。

十一月,马光裕为孙奇逢刻板印刷《苏门诗》。

顺治八年(1651)四月,孙奇逢夫人杨氏不幸去逝,在马光裕的资助下,葬于夏峰村。

顺治九年(1652),因得罪朝廷而被罢官回山西原籍的马光裕将其在夏峰的住宅、田地“不受分毫之价”赠送给孙奇逢。

孙奇逢感激地说:

“友朋之谊,真足千古!

”“此乃近世绝无之事。

”对马光裕的无咎获罪,孙奇逢极为同情,在马光裕回山西时,特以一履、一巾、一茶相赠。

礼物虽轻而寓意深厚,孙奇逢解释说:

“履取无咎,君子之贞也。

巾取拂尘,日新之象也。

茶取涤秽,清虚之府也。

由无咎,而日新,而清虚,圣功毕矣!

”意思是说,鞋子取其无过错之意,代表了君子的正直。

毛巾取其清除尘埃之意,表现了日日更新的意象。

茶取其荡涤污秽之意,是清高淡泊的象征。

由无咎,至日新,再至清虚,圣贤的功业德行也就完备了。

马光裕回到山西老家后,二人持续书信往来,切磋学问,赠诗不断。

顺治十三年(1656)九月,孙奇逢在夏峰建成宅院一座,取名“兼山堂”。

孙奇逢把马光裕所赠的田地分给同来的弟子和乡亲,从此孙氏一家才真正安顿下来。

二、始于豪杰,终以圣贤

孙奇逢在夏峰村生活的后25年,主要做两件事:

讲学,著述。

早在游学京师时,他就开始授徒讲学,定居夏峰后,更是专心讲学,其规模蔚为大观。

当时,国内聚徒讲学有三支重要力量,一是南方的黄宗羲在浙东讲学,二是西北的李颙在关中讲学,三就是孙奇逢在北方讲学。

孙奇逢与黄宗羲、李颙并称清初三大儒。

学术界亦有“南黄北孙”之说。

民国徐世昌编撰的《清儒学案》说北方学者大都出于孙奇逢的门下,国家在丧乱之余,仍然有讲学和传播文化的风气,孙奇逢的功劳不可泯灭。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也说他:

“因为年寿长,资格老,人格又高尚,性情又诚挚,学问又平实,所以同时人没有不景仰他,门生子弟遍天下。

”从全国各地前来夏峰问学的弟子络绎不绝,先后有两千人之多,其中有的父子同为弟子,有的祖孙三代皆为弟子,有地位尊贵的翰林,也有显达的高官。

孙奇逢逝世后,仍有问学者远道而来,因未能当面领受教诲而深自悲痛,面对遗像以所学相质证,边诉说边泣下,观者无不感动。

孙奇逢一生可划分为明末和清初两大时期。

明末时期国难当头,孙奇逢参与了许多重大事件:

斗阉党、营救东林志士、固守容城、结寨自保等。

国破家亡之际,孙奇逢因家宅被圈占,不得不流离失所,几度迁徙,最终定居河南辉县夏峰村,至此方安定下来。

此后的二十几年过的是纯粹的学者生涯。

夏峰村一时成为中国北方学术交流中心,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儒家思想才不因清朝入主中原而中断。

孙奇逢虽一生不曾为官,但他的弟子中为官者并不少,康熙年间曾传“征君门生半朝廷”。

他的学生申涵光称老师“始于豪杰,终以圣贤”。

清朝初期的北方学术界,受孙奇逢影响极深,出其门下的著名弟子有:

汤斌、费密、耿介、魏一鳌、王余佑、申涵光、杜越、耿极、赵御众等,就连当时著名学者黄宗羲、顾炎武、傅山等也无不尊其为老师宿儒。

寓居扬州的四川学者费密,年近五十,其父亲读孙奇逢著述而心服其学,特命他来投师问学,这是路途最远的弟子。

登封耿介来学时,因翰林出身,官至直隶大名道,颇有政绩。

孙奇逢不忍其在弟子列,而耿介坚持执弟子礼,每日晨起,随门人侍坐。

同是翰林出身的汤斌,在仕途通达时,辞官追随孙奇逢十余年,在其过世后,汤斌应诏举博学鸿儒,后官至礼部尚书、工部尚书,为政清廉。

魏一鳌曾任山西忻州知州,为官清廉,多有惠政,孙奇逢南迁后,他辞官离职,追随孙奇逢,成为孙氏的得意弟子。

孙奇逢的讲学方式别具一格,据汤斌、耿极编撰的《孙夏峰先生年谱》记载,孙奇逢与诸弟子约定,在孟城每月聚会两次。

每次聚会使弟子就先儒异同,或礼制、祠祀、钱谷之事,提出自己意见相互质证、讨论,最后由先生解答。

这种集体讨论的教学方式,至今日仍然被公认为最好的教学法。

孙奇逢非常反对单方面的灌输教学,《年谱》记载,顺治十八年,一位地方官把本县学生召集到百泉书院,请孙奇逢讲学,但孙奇逢认为,登坛演讲,聚众而谈,是佛教“禅门家数”,因而拒辞。

孙奇逢笔耕不辍,著述甚丰,所著文字超过三百万字。

按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他的著作主要涉及经、史、集。

经部著作有:

《四书近指》《晚年批定四书近指》《书经近指》《读易大指》《四礼酌》等;

史部著作有:

《理学宗传》《日谱》《中州人物考》《畿辅人物考》《新安县志》《苏门纪事》《取节录》《两大案录》(已佚)《大难录》(已佚)等;

集部著作有:

《夏峰先生集》《夏峰孙先生诗钞》等。

《理学宗传》是孙奇逢的倾力之作,是先于黄宗羲《明儒学案》的一部学术史著。

全书二十六卷,三易其稿,几乎倾注了毕生心血。

该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作者晚年的理学观点,特别是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所持的态度。

《理学传心纂要》八卷,记录了周子(即周敦颐)、二程子、张子、邵子(即邵雍)、朱子、陆九渊、薛瑄、王守仁、罗洪先、顾宪成,作为直接道统的传人。

后人编有《夏峰集》《孙夏峰先生全集》《孙夏峰遗书》(一函十二册)《孙奇逢集》(三卷,张显清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等。

孙奇逢的学术著作大部分出自晚年,尤其是定居夏峰村以后,他不分寒暑,笔耕不辍,他这样叙述自己的治学经历:

“七十岁工夫较六十岁而密,八十岁工夫较七十岁而密,九十岁工夫较八十岁而密。

此念无时敢懈,此心庶几少明。

”有学者称孙奇逢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学者。

学术界评价其“上继往圣、下开来学”“振三百年儒者之绪,而为当朝理学之大宗”。

钱钟书《谈艺录》认为,“方苞写孙奇逢传,人家看了不满意,认为孙奇逢的为人,有三个特点:

一是他的讲学宗旨比较突出,主张身体力行;

二是他的义侠之迹,在明末乱世,他能够率领几百家据守险要,保全乡里;

三是他的门墙广大,教育了很多人才。

孙奇逢弟子汤斌评价孙奇逢之学“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汤潜庵集·

征君孙钟元先生墓志铭》)。

孙奇逢极为重视“慎独”,他说:

“慎独是一统的功夫,千圣万贤,总只是这一件事,无内外,无精粗,无大小,一以贯之。

”(《孙奇逢集》)由主张躬行实践,进而形成了孙奇逢经世致用的思想特点。

他认为,理学不仅需要尽心知性,体认天理的心性修养,还需要事功节义,经世宰物的现实实践。

理学家既需要理论,也需要实践。

孙奇逢治学还有一重大特点便是不拘门户,兼采众家之长,归本孔子之道。

他认为宋明诸儒是同源而异流,殊途而同归,虽然学术思想各不相同,但都是从各自角度对儒学的阐发,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此他主张对儒学两大派的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推进儒学的发展。

孙奇逢的学术思想,兼采融通程朱陆王之学,归本于孔子的义理宗旨,既强调尽心知性体认天理,又坚持躬行实践、学以致用,力矫明末以来的清谈空疏陋习,开辟了清初黜虚务实的一代学风。

梁启超盛赞孙奇逢说:

“许多人见他一面,听他几旬话,便奋志向上做人。

要之,夏峰是一位有肝胆有气骨有才略的人。

晚年加以学养,越发形成他的人格之尊严,所以感化力极大,屹然成为北学重镇。

孙奇逢平易近人,生平从未以道学先生自居,不好为人师,不强人所难。

居乡村、食粗粮,念念不忘民生社稷。

他说:

“老百姓为善,可以调养自己一身;

公卿大夫为善,可以安抚救助一世。

我没有能力为百姓做什么,只愿官家减一分害,百姓受一分利。

”有千里百里来问学者,无论何人,他从不歧视。

在他81岁的时候,曾有人以文字狱相诬陷。

他听后从容地说:

“天下事只论有愧无愧,不论有祸无祸。

”他的自信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因查不出证据,他最终毫发未损。

孙奇逢画像

傅山送孙奇逢诗札

(1)

傅山送孙奇逢诗札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