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古树茶山数据库全部普洱茶山资料收集度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13704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洱古树茶山数据库全部普洱茶山资料收集度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普洱古树茶山数据库全部普洱茶山资料收集度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普洱古树茶山数据库全部普洱茶山资料收集度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普洱古树茶山数据库全部普洱茶山资料收集度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普洱古树茶山数据库全部普洱茶山资料收集度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洱古树茶山数据库全部普洱茶山资料收集度版Word格式.docx

《普洱古树茶山数据库全部普洱茶山资料收集度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洱古树茶山数据库全部普洱茶山资料收集度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洱古树茶山数据库全部普洱茶山资料收集度版Word格式.docx

御笔(PDE3)

分布于无量山东坡的文井镇及锦屏镇部分茶园。

现有古茶山279公顷。

海拔1700-2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降水量1300毫米。

土壤为红壤,沙性较重。

山心、丙必(长地山)、清凉村(以上属文井镇);

山冲、黄草岭(以上属锦屏镇)。

呈块状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

代表品种有文井镇山心村茶,锦屏镇山冲村生态茶。

哀牢山西坡(PDE4)

位于景东县龙街乡、大街乡、花山乡,哀牢山西坡中上部。

海拔1300-2100米,常年平均气温12.6-17.6℃,年降水量1180-1320毫米。

土壤有赤红壤、红壤、黄棕壤。

现有古茶山面积457公顷。

东山、和哨(以上属龙街);

大街、气力、三营(以上属大街);

文岗、营盘、撇罗、文岔、芦山(以上属花山)。

景东县东南部茶山,属哀牢山系,呈块状和零星分布。

代表品种有花山乡芦山村大石房野茶,龙街乡栘衣树村荃麻林大树茶。

本区是哀牢山古茶区,同时也是历史上普洱茶北上大理的重要通道,保存有部分茶马古道遗迹。

2.2.2.2景东西部茶区:

(PDW)

景东无量山西坡的漫湾镇、林街乡、景福乡,以及曼等、大朝山东等乡镇。

漫湾(PDW1)

位于景东县漫湾镇,无量山西坡。

海拔1700-2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14.6℃,降水量1291-1307毫米。

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夹有未风化石砾。

现有古茶山205公顷。

五里坡、安召、温竹箐、中山、保甸、文冒、昔掌。

本区也是无量山重要产区之一,生态环境较好,呈零星块状分布。

代表植株有安召村家茶和温竹村茶。

金鼎(PDW2)

位于无量山西坡景东县林街乡及景福乡,海拔1800-2000米。

常年平均气温10.6-14.6℃,降水量1292-1413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土壤沙性较重。

现有古茶山320公顷。

岩头、龙洞、箐头、丁帕、清河(以上属林街);

金鸡林、公平、岔河、回寺、勐令(以上属景福)。

本区也是较大的高海拔茶区,古茶区呈零星块状分布。

代表植株有景福乡金鸡林村金鸡林茶和林街乡岩头村大卢山茶。

景东西部其他(PDW3)

位于景东县曼等乡、大朝山东等地,年平均气温17-20℃,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平均海拔1512米。

瓦窑等

本区自然条件较好,但资料还不完备。

瓦窑村有百年以上3600株,其他地区不详。

2.2.2.3

镇沅东部茶区:

(PZE)

镇沅东部的九甲镇、者东镇、和平乡。

属哀牢山系

哀牢山c:

(PZE1)

九甲、者东境内的哀牢山森林。

海拔1800-2450米,土壤为红壤,黄棕壤,年均降水1600毫米。

是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

与景东境内哀牢山茶区相接。

千家寨c

境内因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树王而知名,但千家寨只是野生茶分布的很少一部分。

整个茶区的野生茶都被通称为千家寨。

现在保护区已经禁止野生茶的采摘。

本片区亦有栽培型古树零散分布。

马邓:

(PZE2)

镇沅者东镇境内,海拔1760-1810米。

常年平均气温16.2℃,年降水量1118-1205毫米。

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麦地、马邓。

现有古茶山面积约117公顷,呈块状分布,产量不大。

代表品种有麦地村的大绿茶和马邓村的老马邓茶。

马邓绿茶是镇沅传统名茶,享有盛誉。

2.2.2.4

镇沅中南茶区:

(PZM)

镇沅中部和南部的恩乐镇、按板镇、田坝乡和勐大镇部分区。

属无量山系。

老乌山:

(PZM1)

位于镇沅县按板镇、振太乡境内,现有古茶山417公顷(只计按板镇),海拔2057-2240米,常年平均气温14.1-15.2℃,年降水量1390-1502毫米。

土壤为红壤、黄棕壤。

文立、罗家、那布(属按板);

文帕、文板(属振太)等。

老乌山是无量山系中面积广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茶山,也是研究古茶树品种转化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藤条茶栽种面积最大的茶区。

古茶树呈块状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文立村文立大茶树等。

田坝:

(PZM2)

位于镇沅县田坝乡和按板镇。

海拔1770-1816米,常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180-1215毫米。

现有古茶山面积200公顷,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

瓦桥(含老海塘)、民强(含茶山箐、三合、杨家寨、高坎子)(以上属田坝);

联盟(属按板)。

呈块状分布。

茶园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民强村的大叶茶。

勐大:

(PZM3)

镇沅县勐大镇,海拔1428-1910米,常年平均气温15.8-18.1℃,年降水量920-1910毫米。

现有古茶山面积252公顷,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大井、文况(含砍盆箐、三家村)、文蒙、文开、文卜。

呈块状分布,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文况村砍盆箐茶。

砍盆箐茶品质优异,产量有限,价格已经达到一线名山水平。

2.2.2.5

镇沅西部茶区:

(PZW)

镇沅西部的振太乡和里崴乡、勐大镇部分区域。

振太:

(PZW1)

位于镇沅县振太乡,无量山西坡,海拔1377-1857米,常年平均气温16.0-18.4℃,年降水量865-1270毫米。

现有古茶山883公顷(此处含部分老乌山),土壤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

山街(含庐山、打笋山)、文兴、抬头、界碑、兴隆、塘房、沙河、长安、小寨、黄梨。

振太乡古茶树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呈零星块状分布,大多在村寨边。

代表树种有山街村大茶树和小寨村大叶茶。

打笋山是生态较好的连片古茶山。

里崴:

(PZW2)

位于里崴乡,与景东景福茶山相连,海拔1700米左右,属无量山系。

里崴山心、多依箐、马台村。

属于无量山西支脉东坡,产量不大。

2.2.2.6

景谷北部茶区(PGN)

景谷北部景谷乡(小景谷)、民乐镇、及凤山乡部分地区。

文山:

(PGN1)

分布于景谷县景谷乡,与镇沅振太相邻。

海拔1610-2010米。

常年平均气温20.3℃,年降水量1296毫米。

古茶树面积1112公顷,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文山(文山顶、大石寺、苦竹山、大箐、山背后)、文召、文杏(早荞地)、文联(大荒地、马路塘)、文东(大东山)。

以上东半山。

云盘(南板箐)、景谷(指景谷村)(黄荞地、九台坡、龙扯塘、看马箐)、团山,以上西半山。

这是个面积广大,数百吨量级的古树茶山,依传统暂划为一个茶区,并以景谷河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半山。

西半山茶严格来说和东半山有所差异。

本区种茶和经营传统深厚,清末民国年间纪襄廷曾在小景谷推动种茶,为后人留下了重要的资源。

古茶区呈块状分布。

代表品种有文山村勐库茶和云盘村红橄榄茶。

秧塔:

(PGN2)

位于民乐镇。

海拔111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现有古茶山114公顷,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大村(含秧塔c、牛尖山、牛泥塘)、白象、桃子、民乐。

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为大村秧塔大白茶,白象村大叶子茶。

虽然本茶区面积不大,但因为拥有现存最古老的白茶树种(五百年以上)秧塔大白茶而知名。

秧塔白茶曾在清代作为贡茶。

景谷北部其他:

(PGN3)

北部地区尚存在一些零散古茶园,此处暂收录民乐镇大河边村古茶园。

海拔1400-1800米,年平均气温19.00℃,年降水量1235.00毫米。

金竹园、徐家村、魏家村。

与镇沅县相邻,自然环境较好。

此外,在民乐北部,澜沧江边还存在一些未统计的零散古茶园。

2.2.2.7

景谷东部茶区(PGE)

景谷东部凤山乡、正兴镇。

南板黄草坝(PGE1)

景谷县东部凤山乡和正兴镇,海拔1710-235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现有古茶山面积458公顷。

黄草坝(大尖山、困庄)、平田、顺南、南板

本区亦是景谷重要茶区,种茶传统深厚。

古茶园大小叶种皆有,呈块状分布。

代表品种是平田村的细红茶。

大尖山上有野生茶树居群分布,包括景谷最大的野生茶王。

文折(PGE2)

位于凤山乡文折村,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550毫米,土壤为红棕壤。

南彩山

小片区,普家、陶家、张家几个小组有百亩古树茶。

通达(PGE3)

位于正兴镇通达村,海拔1500-1800米,年平均气温18.35℃,年降水量1167.5毫米。

回萨、新寨、七丘田、团山、回板箐

小片区,通达村大多数村民小组都有古树茶,年总产量3吨。

景谷中部及其他茶区(PGM)

景谷中部威远镇及景谷其他乡镇。

联合龙塘(PGM1)

位于景谷县威远镇,海拔1510-1760米,常年平均气温20.1℃,年降水量1341.8毫米,现有古茶山335公顷,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

联合(酸枣树)、龙塘、云海

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龙塘村大叶茶和联合村大叶茶。

柏林:

(PGM2)

位于凤山乡柏林村,茶园海拔1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5.80℃,年降水量1600.00毫米。

现有古茶园千亩左右。

凉水箐

本区为环境优异的高海拔古茶园。

团结:

(PGM3)

位于永平镇团结村,海拔1090米,常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410毫米。

土壤为赤红壤。

现有古树茶山面积198公顷。

团结

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团结村刚榨茶。

勐主:

(PGM4)

位于碧安乡勐主村。

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050毫米。

红砖壤为主。

勐主(上寨)

位于景谷南端。

2.2.2.8宁洱茶区(PNA)

宁洱县境内,暂不区分。

困鹿山(PNA1)

亦称困卢山,位于宁洱县宁洱镇,海拔1090-1640米,常年平均气温16.5-19.0℃,年降水量1700毫米。

宽宏(困鹿山“皇家”古茶园)、西萨、谦岗

茶园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宽宏村困鹿山大叶茶,西萨村大叶茶,还有当地俗称的细叶茶属于白毛茶一种。

古茶园(皇家称谓并无历史资料支持)内大叶种和小叶种共生,这种成片的未经矮化的古茶园比较难得,是明清普洱本地产茶的重要证明。

同时困鹿山亦保留了野生茶树居群,是研究品种转化的重要地区。

永胜(PNA2)

位于梅子乡永胜村,海拔188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500毫米。

摆尾箐

宁洱最北部的古茶山。

2.2.2.9墨江西部茶区(PMW)

墨江西部新抚乡、景星乡、通关镇。

属哀牢山西支(墨江境内)。

迷帝(PMW1)

主要分布在墨江县新抚乡。

海拔1300-1940米,常年平均气温14.2-18.3℃,年降水量1293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古茶山面积195公顷。

界碑、新塘、班包、那宪

明神宗时期已开始种茶,清代进一步发展,成为茶马古道驿站之一。

代表品种为界碑村迷帝贡茶,最大的老茶园有300多亩。

景星:

(PMW2)

主要分布于景星乡,北回归线附近。

海拔1530-1990米,常年平均气温14.2-16.9℃,年降水量1360毫米。

土壤为红壤、黄棕壤、紫色土。

现有古茶山283公顷。

新华、景星(凤凰窝)、正龙

呈块状和零星分布。

代表品种有新华村大团叶绿芽茶和景星村中叶茶。

景星茶园经过历年的开发种植,茶园中古树和小树混栽,老树大都经过矮化处理。

凤凰窝茶价格达到一线名山水平。

通关:

(PMW3)

位于墨江县通关镇,海拔1520-1820米,常年平均气温14.9-16.8℃,年降水量1391毫米。

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古茶山面积287公顷。

永平、新武、景坝、毕库

古茶树呈块状分布。

代表品种有永平村大叶绿茶和新武村大叶绿茶,本区也是茶马古道普洱至昆明一线必经之地

2.2.2.10墨江东部茶区(PME)

墨江东部的联珠镇、龙坝乡、坝溜乡等地。

属哀牢山东支(墨江境内)。

须立:

(PME1)

位于墨江县联珠镇,海拔1400-1460米,常年平均气温16.9-18℃。

年降水量1323-1435毫米。

古茶山面积643公顷。

菜园、班中、碧胜(须立古茶园)、勇溪

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菜园村的大叶绿茶、碧胜村的须立贡茶等。

碧胜村的须立贡茶园内保存了一定树龄比较老的古树,是清代贡茶的原产地。

龙坝:

(PME2)

位于墨江县龙坝乡,海拔1300-17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0-17.9℃。

年降水量1350毫米。

土壤为红壤和黄红壤。

竜宾、勐里、大乜多、竜场、打洞、石头、曼婆

墨江东部茶山,呈块状和零星分布。

坝溜:

(PME3)

主要分布在墨江县坝溜乡。

海拔1630-1885米,常年平均气温11.9-16.4℃,年降水量2197毫米。

土壤为红壤。

古茶山面积247公顷。

老朱、联珠、老彭、骂尼

呈零星和块状分布。

代表品种有老朱寨玛玉茶和联珠村羊八寨玛玉茶。

茶树密度分布较小。

2.2.2.11江城茶区(PJA)

江城全境,暂不区分。

国庆:

(PJA1)

主要分布于江城县国庆乡,海拔1100-1350米,常年平均气温19.2℃,年降水量2360毫米。

气候湿热多雨。

目前古茶山面积有387公顷。

络捷、么等(博别)、田房、嘎勒、和平

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络捷普家村老树茶,田房村田房大树茶。

主产区田房不同树龄混种。

国庆茶口感接近易武。

江城其他:

(PJA2)

除了国庆乡之外,江城境内散布的茶区。

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降雨量2283毫米。

勐烈、康平、整董(只列乡镇)

除国庆乡外,其他乡镇亦有零散古树分布,产量较少。

2.2.2.12澜沧南部茶区(PLS)

位于澜沧县南部惠民乡

景迈:

(PLS1)

位于景迈县惠民乡,是现存最大的古茶山之一,海拔1100-1570,常年平均气温16.5-19℃。

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

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现有古茶山1095公顷。

景迈大寨(大平掌、帮改、笼蚌、南座、勐本、芒埂、糯干);

芒景(那耐、芒洪、翁洼、翁基、老酒房)

最大的连片古茶山之一,呈块状分布。

代表品种有芒景村的芒洪古茶和景迈村古茶。

景迈山自然环境保护较好,茶树基本没有经过人为矮化,和其他树木混生。

本区种茶传统悠久,布朗族史料有所记载。

2.2.2.13澜沧北部茶区(PLN)

澜沧北部东朗乡、富东乡、文东乡

邦崴:

(PLN1)

位于澜沧县富东乡,海拔164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

现有古茶山211公顷。

那东、小坝、南滇、邦崴。

茶树多在村寨边分散分布,代表植株有那东村那东老茶树和小坝村大平掌大茶树。

邦崴过渡型茶树王位于邦崴村新寨村。

文东:

(PLN2)

主要分布于澜沧县文东乡,海拔1740-1970米,常年平均气温14.5-16.0℃,年降水量1200毫米。

现有古茶山96公顷。

小寨、帕赛、水塘、多依树

茶树散生,茶粮间作。

代表品种有小寨村老茶树,帕赛村老茶树。

东卡河:

(PLN3)

位于澜沧县东朗乡大平掌村。

年平均气温19.9℃,海拔1550米。

土壤为黄沙壤。

东卡河

澜沧西北部小片区,生态良好。

2.2.2.13澜沧西部茶区(PLW)

澜沧西部安康乡,木戛乡,竹塘乡,勐朗镇等地。

澜沧西部(PLW1)

位于澜沧西部上允河、下允河以西,小黑江以南地区。

平均气温17.6°

C,海拔1300-2100米,年降水1600-2000毫米。

安康、木戛、竹塘(西部)、勐朗(西部)(暂不细分,只列乡镇)。

佤族、拉祜族、哈尼族古茶园。

相对而言,北部安康古茶树有一定规模,其他乡镇亦有零散茶园。

2.2.2.14孟连茶区(PEA)

孟连县境内

芒中:

(PEA1)

位于孟连县娜允镇景吭村,年平均气温19.6℃,年降水量1373毫米,海拔1020-1077米。

芒中(娜允古茶)

过去曾是娜允傣族土司茶园,现有400亩,年产3吨。

腊福:

(PEA2)

位于孟连县勐马镇。

年平均气温17.3℃,年降水量1804毫米,海拔1600-1700米。

腊福、勐马、各爹

腊福古茶园面积500亩,分布于大黑山东南,勐马村200亩,分布于大黑山北部。

各爹位于富岩大黑山南坡,腊福大黑山的绿芽野生茶,是目前发现最高的野生茶树之一。

2.2.2.15西盟茶区(PXA)

西盟县境内。

班母:

(PXA1)

位于西盟勐梭镇,海拔1400米,年平均降雨量2558毫米,年平均气温29°

C。

班母

代表植株有班母家茶,附近也有野生茶。

另外西盟境内有大面积野生古茶树居群,其详细品种情况,利用价值,还不很清楚。

2.1.3

普洱地区总结

普洱市在地理上拥有最大的面积,北回归线横穿境内,无量山、哀牢山两座巨大的山脉纵贯多县,保留了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在拥有极佳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保存了大量珍贵的种质资源,这些都是极大的优势。

同时普洱不仅是历史上普洱茶的集散地,也是普洱茶品种交汇流变的主要区域,南部的大叶种与外来的中小叶种长期并存,繁育了大量独特的品种。

不仅有古老的千家寨野生茶王、邦崴过渡型茶王、和景东境内的高古茶树;

同时也有数量巨大口感独特的古茶园,对于普洱茶爱好者来说,这是丰富多彩的古茶树宝库。

随着我们对普洱茶的理解逐渐深入,这个宝库的魅力之光必将越来越耀眼。

相比较于版纳与临沧茶区的鲜明特点,普洱的古茶树却因为其丰富性很难总结出统一的特征,在早期,这种特质不利于整体形象的推广,而随着茶友品鉴能力的提升及个性化的需求增强,普洱境内小品种小片区的价值将被逐渐发现,实际上以茗寿堂综合评价体系来看,普洱境内很多小片区的水准都不低于一线名山,在市场上逐渐体现其价值只是时间问题。

本区种茶传统与加工工艺亦值得关注,景迈山布朗族悠久的种茶历史,小景谷民国年间茶产业的兴衰都提示我们此地深厚的传统。

但目前整体来说,大多数茶区茶叶加工的水平还未能完全体现古树的实力。

尤其古树加工不是简单学习勐海工艺就能完成的,还需要结合本地品种的特色才能有最好的发挥。

这方面,景迈山茶在茶农与台湾茶人的互动中形成新的传统与风格,为我们对普洱茶工艺的理解做出贡献,即是很好的例子。

未来期待会有更多的茶人和茶农合作,开发更多优秀品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