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知识大学 人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3078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 知识大学 人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讲 知识大学 人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讲 知识大学 人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讲 知识大学 人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讲 知识大学 人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讲 知识大学 人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一讲 知识大学 人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 知识大学 人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讲 知识大学 人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两种知识标准

“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

其一、学以致用即实用主义的知识观:

主张与实践

先秦诸子的学说,“皆起于救世之弊”,内容“言治乱之事”,目的是“治国平天下”

——庄子: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孟子:

“急先务”

——荀子:

“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之不治”。

“蠹”

——李斯的实践:

焚书坑儒

特点:

拒绝仰望星空,践行脚踏实地

学以致用思想指导下的实践绩效:

其一,人文社科领域:

哲学相对稀薄、文学相对昌盛

《经史子集》

李泽厚:

《美的历程》

其二,自然科学:

技术成就斐然而科学相形见绌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其二,“学以致知”的知识观

亚里士多德: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性探索,都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每自感愚蠢。

他们探索哲理是想摆脱愚蠢。

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

他将知识分为三类或者三个等级:

理论、应用、技艺。

理论指向永恒的实体——宇宙、神——就是哲学。

应用指向社会中的人,就是人文社会科学;

技艺指向客体对象的物,

三者的关系:

技艺从属于应用,最高的应用乃是沉思的理论生活。

重抽象而轻具体,重虚用而轻实用

其他人的合唱:

泰利士又译泰勒斯:

几何学鼻祖

毕达格拉斯:

勾股定理

欧几里德

伯利克里(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开创者、鼎盛时期)对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原子唯物论者),怀有“不同寻常的崇敬和仰慕”,“执弟子礼甚勤。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古代最大帝国的缔造者):

“我宁愿在优美的学问方面胜过他人,而不愿在权力方面胜过他人。

在科林斯邂逅犬儒学派的宗师第欧根尼

技——伎——妓

法拉第发明了电磁感应,演示给别人看。

一位贵妇问:

有什么用?

答:

刚生下来的小孩有什么用?

当今西方的权威哲学家、德国的海德格尔说:

无用的东西,实际上是一切东西中最有用的。

“大学是文明最美丽的花朵之一。

为什么?

当然不是因为教师们把其他人培养成教师……也不是因为教学是在生活中取得实际成功的第一步。

如果实践性的知识是我们所认为的有用知识,那么我反而要说,这是因为大学保持、发现并且传递了无用的知识——因此它就成了将一个人培养成人的具体象征。

——霍姆斯

(奥利弗·

温德尔·

霍姆斯(1841年-1935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曾加入美国联邦军参加内战,1866年成为律师,1882年成为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和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法官,1899年出任该法院首席法官,1902年至1932年担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霍姆斯被公认为美国实用主义法学、社会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的奠基人。

他在《普通法》一书中针对法律形式主义倾向,提出了著名的“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的法律经验论和“法律是对法院将要做什么的预测”的法律预测论,阐述了有限遵循先例原则,为法官自由裁量权和判例法提供了法理支持,揭示了美国普通法的精神,吹响了美国法哲学的号角。

其三,对两种知识观的分析

学理分析

第一,空间上:

开阔与狭窄的关系。

任何知识的功用都是实用+虚用。

第二,时间:

远见与短视的关系。

波拉尼(博兰尼):

为了掌握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们必得学会许多无用的东西。

这似乎也是人类科学的一个必要条件。

由于不可能先验地确知我们所获得东西的价值,所以人们若想确保获得知识的所有好处,唯一的途径就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去探索。

科学进步的最大障碍莫过于每一步都急功近利。

既然确信总结果是有益的,那么过分注重每个努力的直接价值实在是不明智。

风物长宜放眼量

第三,标准的质量:

稳妥与欠稳妥

以过去丈量未来、以已知丈量未知、以有限丈量无限

实践验证

中华文明的复兴

中国衰落的原因;

“李约瑟问题”:

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首先爆发在中国?

——李约瑟(1900-1995),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

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

……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工业革命与实用主义知识观的因果关系

1810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第一辆火车比马车还要慢,靠马引导。

1903年莱特发明第一架飞机,飞行了五十几秒,高度为2米多,前进了200米。

结论

梁启超:

(1873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杨念群)在比较了中西知识观、纵览了中西兴旺历程后,感慨道:

“凡学问之为物,实应离‘致用’之意味而独立生存……就纯粹学者之见地论,只当问成为学或不成为学,不必问有用与无用。

非如此则学问不能独立,不能发达。

”——《清代学术概论》

陈寅恪(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导师: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

“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

……故昔则士子群习八股,以得功名富贵。

而学德之士,终属极少数。

今则凡留学生,皆学工程实业,其希慕富贵,不肯用力学问之意则一。

而不知实业以科学为根本,不揣其本,而治其末,充其极只成下等之工匠。

境遇学理,略有变迁,则其技不复能用。

所谓最实用者,乃适成为最不实用。

至若天理人事之学,精深博奥者,亘万古、横九亥而不变。

凡时凡地,均可用之。

而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谓行而上学)为根基。

乃吾国留学生不知研究,且鄙弃之。

不自伤其愚陋,皆由偏重实用积习未改之故。

——(吴学昭:

《吴宓与陈寅恪》,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9页。

学以致用:

现实主义

学以致知:

理想主义

格瓦拉:

让我们忠于理想

让我们面对现实

二、大学

1、案例

具体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世今生

人大与北大的横向对比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的大学观:

高等教育分为两类:

一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叫“专科”,一为研究学理的机关,叫“大学”。

“大学者,研究高深之学问,养成健全之人格。

以精神的陶冶、理想的确立为要务。

所以,在专业设置上,应当偏重“文、理两课”,即“设法、商、等科而不设文科者,不得为大学;

设医、工、农等科而不设理科者,亦不得为大学。

关于高深学问

 季羡林(1911-2009)

《文化交流的轨迹:

中华蔗糖史》

作者用数年时间,翻阅了自周秦以来浩如烟海的中外群籍,从“糖”字的演变到甘蔗种植、制糖业的发展,引用了大量例证,用以说明:

文化交流而使科技得以发展,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这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关于健全人格

人大的校风校格

邹容《革命军》:

“中国人无历史。

中国人之所谓24朝之历史,实一部大奴隶史也。

曾左李者,中国人为奴隶之代表也。

曾左李去,曾左李来,柔顺也、安分也,韬晦也,服从也,做官也,发财也。

中国人造奴隶之教科书也。

胡华(1921~1987)1979年学潮

高放(1927年2月——)

王小波(1952-1997)

北大精神

马寅初:

(1882年—1982年),汉族,浙江绍兴嵊县(今嵊州市)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

新中国建立后,他曾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校长等职。

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而被打成右派,

《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批判者投降》

1927年北大校庆发表《北大之精神》:

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

……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

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

陈寅恪在《王观堂(国维)先生纪念碑铭》(清华大学内)写道: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三、人才

冯友兰(韩国总统朴槿惠)将人的境界分为四层次:

自然——动物本能

功利——社会规范

道德——心灵追求

天地——天人合一

人才的等级与类型

普及型、入门级:

受过教育、掌握知识、从事脑力劳动

精英型:

道义和社会良心的承载着

古人所谓的“三不朽”:

立德、立言、立功。

以立德为首。

宋代张载的所谓“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两大跨越:

从私立到公义

从物质到精神

高标准

爱因斯坦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工具,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是一条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四、本课程的特点

1、思想性定位

甘地:

毁灭人类的七种事

没有原则的政治;

没有牺牲的崇拜;

没有人性的科学;

没有道德的商业;

没有是非的知识;

没有良知的快乐;

没有劳动的富裕。

2、大时空视野

东拉西扯、上引下联

宏大叙事

3、理想主义的立场

对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的超越

柏拉图:

教育必须关注个体人生的幸福,但不应当限于个体当下世俗生活的幸福;

否则就会成为“猪的城邦”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大学与各种由国家、市场或其他机制所确定的场所不同,“大学原则上是真理、人的本质、人类、人的形态的历史等问题应该独立、无条件被提出的地方,即应该是无条件反抗和提出不同意见的地方。

大学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也是一种信仰、义务和责任。

4、批判的精神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到人大不修大国兴亡,遗憾四年

到人大选修大国兴亡,痛苦终生

5、历史使命感的塑造

德国大学是这样的高校,它从科学出发并通过科学,教育和培养出德国民族的领袖和保卫者。

——德国哲学家、柏林大学校长海德格尔

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

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

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地存在下去。

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思想性的课程

这种提升、改变未必会增加个人的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