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定位的思考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12497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定位的思考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定位的思考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定位的思考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定位的思考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定位的思考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定位的思考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定位的思考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定位的思考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但是,对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的功能定位,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新建本科高校大多数是由专科学校组建而成,这类学校带有专科学校办学观念和办学模式的深刻烙印。

要实现从专科向本科的实质性转型,必须开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才能消去专科办学的烙印。

新建本科高校大多是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是其办学的重要任务。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能够提升新建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因此,开展好科学研究工作,对于新建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发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何定位好新建本科高校的科研工作,形成自身科研的特色,这是值得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

科学研究“有顶天立地”之说,“顶天”是知识和技术的原始创新,“立地”是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社会的集成创新。

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工作的眼光要向下,在“立地”中有所为,在“顶天”中有所不为。

在“立地”中有所为,就是要面向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因此,新建本科高校科学研究功能定位要眼光向下,脚踏实地,要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提供保障。

具体来说,科研要发挥如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发挥科研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龙头工程,是培养合格本科人才的关键。

  新建本科高校要通过科研,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通过科研的积累,把新理论、新思想、新知识充实到基础学科的建设中,使基础学科上水平。

通过科研的积累,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应用学科的建设中,使应用学科上档次。

通过科研的积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学科,使传统学科的建设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培养的人才切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科研的积累,发展高新技术的学科。

通过科研的积累,培植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增长点,同时为以后将要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和申办硕士点打好基础。

三明学院自从2004年6月成立以来,就一直重视发挥科研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2005年初,学校成立了学科建设办公室并挂靠科研处,由科研处来履行全校的学科建设管理职能。

2006年6月启动了三明学院学科建设项目,分为“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笔者认为,目前没有研究生层次教育的新建本科高校,其学科建设的内涵应该不同于重点大学和老本科高校。

根据新建本科高校的本科层次和教学型以及地方性三个特征,三明学院的学科建设内涵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学科专业、学科研究和学科梯队三个方面。

  学科专业方面要通过学科专业调整与创建,使学科专业布局设置更趋合理,使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更加符合地方社会的需求。

  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矛盾是高等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工作的社会价值就在于高等教育资源适应并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

要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成地方人民满意的大学,就要为地方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各类急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所以,学科专业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第一个基本要素。

  学科研究方面学科研究包括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

在教学研究工作上,要做好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包括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要通过教学改革与研究,取得一批水平较高的教学研究成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在科学研究工作上,要在制度政策上鼓励和支持教师从事科学研究,要以科研项目为重点,以学科基地为依托,以集成技术创新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为突破,形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科研工作上的特色。

  学科梯队方面要通过内培外引,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且水平较强的师资队伍,包括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包括教学名师和科研骨干。

  通过学科平台的建设,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汇聚若干学科团队。

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培养出一批学术带头人,冒出若干个拔尖的学科领军人物和教学名师,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为了搞好学科建设项目,三明学院每年投入300万元对学科建设项目给予专项建设经费资助。

为了保证学科建设项目的质量,学校制定了学科建设项目实施办法和学科建设项目经费管理条例,实行学科建设项目年度检查、滚动淘汰的制度,加强学科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

2007年1月,学校的植物学、生物化工、结构工程三个学科通过专家评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建设学科。

  2发挥科研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大多数新建本科高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这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当然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但是引得进,还存在是否留得住的问题。

  对于高层次人才,单有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还是不够,还要有事业留人。

要让高层次人才能干事业,干成事业,必须要有科研的平台。

除了外引,更重要还有内培。

教师通过科研,获取硕士、博士学位,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和学位层次。

教师通过科研,晋升副教授、教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职称档次。

教师通过科研,能置身学科发展的前沿,主动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通过科研活动,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催生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通过科研活动,带动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以此形成学术梯队,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三明学院成立以来,就一直重视发挥科研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

  学校设立了三明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每年拨出专项经费,评审和立项一批校基金项目,支持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科研活动。

通过校基金项目的研究,青年教师能够得到更快的成长,骨干教师能够得到更快的成熟。

通过校基金研究的积累,许多教师的研究课题升级省市以上的科研项目。

对于获得省市以上立项的科研项目,学校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给予配套资助,对立项的科研项目按照到校经费的10%~15%给予奖励。

对于教师发表的论文、出版的学术着作、授权的专利等科研成果,学校设置科研成果奖励基金每年给予奖励。

在学校教职工岗位聘任及岗位津贴分配政策上加大对教学和科研的倾斜。

通过这些激励措施和政策导向,形成教师积极从事科研的氛围。

2004年三明学院成立之初,全校只有10位教授和70多位副教授。

五年来,很多教师通过科研晋升了教授或副教授,现在学校教授已达到35人,副教授达到185人。

通过科研,教师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荣誉,同时也确确实实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和水平,达到了科研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

  3发挥科研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促进作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对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最恰当的解读,不仅可以兼顾教学与科研的地位,正确处理学校教学与管理中的各种矛盾,而且可以有效地体现高等教育的本质。

  培养合格本科人才,是新建本科高校办学的中心任务。

如果教学工作没有搞好,学校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对新建本科高校,要下大力气适应本科教育,建立健全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尽早达到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要求。

在抓好教学工作同时,新建本科高校也应重视和抓好科研工作。

教学和科研二者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通过科研,教师能把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传导给学生,把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充实到课堂的教学中,使学生对学科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外,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带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又能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应重视科研工作,不仅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需要。

  三明学院成立以来,就一直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任务,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加强本科教学管理和建设,与此同时,重视发挥科研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促进作用。

五年来,学校在校学生共获得省部级各类学科竞赛奖项477人次,发表论文72篇,2007、2008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31名,2009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37名,显示了科研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4发挥科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新建本科高校开展科研工作要眼光向下,面向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开展产学研工作,科研在“立地”中寻求作为。

科研服务和服从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立地”站位,是新建本科高校自身的层次和性质决定的。

新建本科高校是教学型的本科层次教育的地方高校,不具备从事“顶天”的科研条件,也没有进行原始创新的科研优势和能力,不能跟研究型的重点大学或教学研究型的老本科大学简单地攀比。

  但是,新建本科高校的地方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要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决定了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要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完全具备从事“立地”的科研条件,也有进行集成技术创新的科研能力。

  三明学院成立以来,就一直重视发挥科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校设立了三明学院科技应用开发基金,每年拨出专项经费,支持教师为当地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服务等活动。

围绕三明市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学校与复旦大学共建了三明复旦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与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共建闽台林业研究所,与永安市合作共建三明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所,积极为三明市的机械与载重汽车产业、林产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学校与三明市明溪县、沙县建立了校县合作关系,与三明化工厂、三明移动通讯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三明市人民检察院建立了校局合作关系,通过与地方的广泛的合作,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的功能。

  为了搞好产学研工作,三明学院加强了科研基地建设,并通过这些科研基地服务地方的企业与社会。

学校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所研发的“明光生产线视频监控系统”已应用在三明市明光新型建材公司生产线上,为三明市三元区检察院开发了“审讯与监控系统”;

林产化学与涂料研究所开发的项目“ZWF—无毒引发剂的研制”,已与福建化纤厂合作,进行工业化的应用;

机械CAD/CAM技术应用研究所为三明市宝泰针织有限公司开发出了“经编双速电子送经系统”,为三明市汇华集团东南汽车缸套公司开发汽车发动机缸套磨床的自动控制系统;

  三明复旦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与三明市三元区吉口林业采育场共建了天然药物种苗繁育基地,开展生态公益林下套种草珊瑚获得成功,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草珊瑚人工种植基地,三元区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草珊瑚之乡”称号,申报国家草珊瑚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已通过专家组的评审;

化学与化工应用技术研究所与三明市明溪县百事达淀粉公司合作开发木薯深加工产品,与三明市三农股份上市公司合作进行合成药中间体的研发,与三明化工厂合作进行型煤富氧连续气化技术的攻关;

亚热带地理与生态研究所与三明市国土资源局合作,开展三明市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规划。

  通过脚踏实地为地方企业解决“立地”的科研问题,充分发挥了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提升了新建本科高校的办学水平。

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新建本科高校的办学也会得到地方的支持;

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过程中,新建本科高校也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社宇.高校科研本质的解读[J].教育评论,2006(6).

  朱中华.论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的十大关系[J].现代大学,2005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