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2409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初级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教学检测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A.

闻药品气味B.

检查气密性C.

测溶液pHD.

稀释浓硫酸

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置换反应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

3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8.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u、Mn、NiB.Mn、Ni、CuC.Ni、Mn、CuD.Mn、Cu、Ni

9.分析、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分析、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

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10.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B.用水鉴别NaOH固体和CaCO3固体

C.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D.实验室用品尝的方法区分食盐和蔗糖

二、填空题

11.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

(2)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3)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

12.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家用净水器含有大量的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__性。

(2)用洗洁精清洗碗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

(3)用稀盐酸除铁锈,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石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____℃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t2℃时,将20g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_g.

(3)若B中含有少量A,可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B.

(4)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填“A”、“B”、“C”或“无法确定”)

三、推断题

14.A~I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已知A为金属单质,其他均为化合物,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为一种常见的不挥发性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H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请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O2,则应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___。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加以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处通入F装置.

(4)已知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制取氨气时,其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填字母),收集方法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6.某化学课堂上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

只有Na2SO4;

猜想二:

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

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其中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①加入酚

酞溶液

②加入铁片

③滴入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不变色

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气泡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

H2SO4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酚酞溶液.铁片.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进行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方案①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再选择一种与以上三种试剂属于不同类别的试剂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17.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某种维生素D2的化学式C28H44O,计算:

(1)每个维生素D2分子中有____________个原子;

(2)维生素D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8g维生素D2中的氧元素____________g。

18.向盛有193.8g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镁带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海水晒盐、粉笔折断、干冰升华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A。

2.B

【解析】

A、植树种草能够净化空气,防止沙尘暴天气的发生,符合该主题;

B、焚烧废纸、落叶等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不符合该主题;

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该主题;

D、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该主题。

故选B。

3.B

A、物质的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属性,故加入菜叶是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A选项错误;

B、蜂窝煤的多孔可以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煤燃烧的更充分,减少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B选项正确;

C、高层建筑起火,千万不能乘电梯,因为建筑起火很可能造成断电,而且电梯间的通道往往是浓烟和火焰的集中的地方,C选项错误;

D、酒精能和水任意比例混合,用水只会增大火的燃烧面积,反而更危险,正确做法是用湿抹布或者细沙盖灭,D选项错误。

选B。

4.D

A、x=32-8-18-4=2,该选项说法正确;

B、锗原子的电子数为32,该选项说法正确;

C、锗原子的中子数为:

73-32=41,该选项说法正确;

D、锗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5.B

A、肥皂水遇软水产生较多泡沫,遇硬水则产生较少泡沫,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故正确;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所以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C、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故正确;

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正确。

6.C

A、闻气体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应用手把气体轻轻的扇过来,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一浸二握三看”,即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正确;

C、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错误;

D、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着烧杯的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正确。

故选C。

7.C

A、由一中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氧气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为28,水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C物质的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

28:

18=14:

27;

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是+1价,没有变化。

8.B

由题意可知,将镍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锰比镍活泼;

将插入CuCl2溶液中,镍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镍比铜活泼。

则Mn、Ni、Cu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n>Ni>Cu。

9.D

试题分析: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

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5.6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比如质子;

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故选D.

考点:

基本概念和原理

10.B

A、CO2和N2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NaOH固体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用水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钠溶液和盐酸分别显中性、酸性,均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实验室不能用品尝的方法区分食盐和蔗糖,故选项错误。

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

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1.2N

3SO42-Al2O3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

2N;

(2)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可表示为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3SO42-;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

Al2O3。

12.吸附乳化Fe2O3+6HCl═2FeCl3+3H2O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家用净水器中;

(2)用洗洁精清洗碗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t265蒸发结晶A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将20g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是65g;

(3)若B中含有少量A,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4)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A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

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14.Cu改良酸性土壤置换反应Ca(OH)2+CuSO4═Cu(OH)2↓+CaSO4

【分析】

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F是碳酸钙,F生成的G能与水反应生成H,H能与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I,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则H是氢氧化钙,G是氧化钙,E为一种常见的不挥发性酸,则E是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D硫酸铜,故B中含有铜元素,A为金属单质,则A为铜,B为氧化铜,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由分析可知

(1)A是铜,化学式为:

Cu;

(2)G是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3)①是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合反应,②是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③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属于分解反应,④是氧化钙与水的化合反应,⑤是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属于复分解反应,⑥是氢氧化铜生成硫酸铜,属于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到置换反应;

(4)⑤是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方程式为:

Ca(OH)2+CuSO4═Cu(OH)2↓+CaSO4。

在解此类题时,根据题中的条件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推断即可。

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常见物质性质的掌握,以便灵活应用。

15.试管CaCO3+2HCl=CaCl2+CO2↑+H2ODA试管口没有棉花团,应该放一团棉花②AE

(1)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为:

CaCO3+2HCl=CaCl2+CO2↑+H2O,因此不需要加热;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O2,则是固体加热型反应,应选择发生装置A;

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是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小于水,故应该从②端进入;

(4)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因此需要加热;

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6.2NaOH+H2SO4=Na2SO4+2H2O有Na2SO4和NaOH三NaOH产生气泡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不变色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氧化铁,氧化铁消失,溶液变黄色(或加入氧化铜,氧化铜消失,溶液变蓝色);

或加入氢氧化铜,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或加入其他不溶性碱)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aOH+H2SO4=Na2SO4+2H2O。

[假设猜想]猜想四:

有Na2SO4和NaOH;

若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那么反应后的溶质是硫酸钠;

若氢氧化钠过量,那么反应后溶质有两种:

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若稀硫酸过量,那么反应后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

由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不能共存,故猜想三错误。

[实验探究]

(1)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现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2)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若含有稀硫酸,加入铁片会产生大量的气泡。

[评价反思]

(1)由于酸性或中性溶液均不能使无色的酚酞变色,故实验方案①不能得出含有稀硫酸的结论。

(2)实验步骤和现象是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氧化铁,氧化铁消失,溶液变黄色(或加入氧化铜,氧化铜消失,溶液变蓝色);

或加入氢氧化铜,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或加入其他不溶性碱)。

17.7384:

11:

4168

(1)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及构成来分析原子总数;

(2)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及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元素的质量比;

(3)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

(1)由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则可知1个分子中含有28个碳原子、4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则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为28+44+1=73;

(2)由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则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8:

44:

16=84:

4;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得198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98g×

×

100%=168g。

18.

(1)9.8g

(2)5%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uSO4+2NaOH===Na2SO4+Cu(OH)2↓,由反应的图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g,那么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8g,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和硫酸钠的质量。

设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

CuSO4+2NaOH===Na2SO4+Cu(OH)2↓

8014298

8gyx

x=9.8gy=14.2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193.8g+100g-9.8g=284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

答: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9.8g,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点睛: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利用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各溶液溶质的质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把所以加入物质的质量相加,在减去沉淀、气体、杂质的质量,即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