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信息统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2210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种植信息统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玉米种植信息统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玉米种植信息统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玉米种植信息统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玉米种植信息统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种植信息统计Word文件下载.docx

《玉米种植信息统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种植信息统计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米种植信息统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原产地是墨西哥附近的中美洲,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以后直到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

1494年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

到了明朝末年,玉米在我国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吉林、河南、山东、浙江、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安徽、新疆等地。

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将种子脱粒后晒干用,亦可鲜用。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

种植范围从北纬58°

(加拿大和俄罗斯)至南纬40°

(南美)。

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

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其中约2/5供外销。

中国年产玉米占世界第二位,其次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

原产于中美洲,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喜高温。

十六世纪明朝时传入中国,玉米在中国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是中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山东省莱西市为玉米的重要产区之一,开鲁县的玉米质量非常高。

全球有两大著名玉米黄金带,分别位于美国和中国。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国,曾经局限于食物和饲料为主要消费的玉米如今有了巨大变化,除了稳步增长的饲料消费外,这些年玉米深加工业飞速发展。

综上所述,工业玉米消费属于玉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是玉米总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玉米加工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很多应用,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未来需求前景看好。

随着中国玉米加工业程度不断深化,产品链不断拓展和延伸,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

四品种分类

形态分类

1硬粒型:

也称燧石型。

籽粒多为方圆形,顶部及四周胚乳都是角质,仅中心近胚部分为粉质,故外表半透明有光泽、坚硬饱满。

粒色多为黄色,间或有由、红、紫等色。

籽粒品质好,是中国长期以来栽培较多的类型,主要作食粮用。

2马齿形:

又叫马牙型。

籽粒扁平呈长方形,由于粉质的顶部比两侧角质干燥得快,所以顶部的中间下凹,形似马齿,故名。

籽粒表皮皱纹粗糙不透明,多为黄、白色,少数呈紫或红色、食用品质较差。

它是世界上及中国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适宜制造淀粉和酒精或作饲料。

3半马齿型:

也叫中间型。

它是由硬粒型和马齿型玉米杂交而来。

籽粒顶端凹陷较马齿型浅,有的不凹陷仅呈白色斑点状。

顶部的粉质胚乳较马齿型少但比硬粒型多,品质较马齿型好,在中国栽培较多。

4粉质型:

又名软质型。

胚乳全部为粉质,籽粒乳白色,无光泽。

只能作为制取淀粉的原料,在中国很少栽培。

5甜质型:

亦称甜玉米。

胚乳多为角质,含糖分多,含淀粉较低,因成熟时水分蒸发使籽粒表面皱缩,呈半透明状。

多做蔬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各地已广泛种植。

6甜粉型:

籽粒上半部为角质胚乳,下半部为粉质胚乳。

中国很少栽培。

7蜡质型:

又名糯质型。

籽粒胚乳全部为角质但不透明而且蜡状,胚乳几乎全部由支链淀粉所组成。

食性似糯米,粘柔适口。

中国只有零星栽培。

8爆裂型:

籽粒较小,米粒形或珍珠形,胚乳几乎全部是角质,质地坚硬透明,种皮多为白色或红色。

尤其适宜加工爆米花等膨化食品。

中国有零星栽培。

9有稃型:

籽粒被较长的稃壳包裹,子粒坚硬,难脱粒,是一种原始类型,无栽培价值。

颜色分类

1黄玉米:

种皮为黄色,包括略带红色的黄玉米。

美国标准中规定黄玉米中其他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5.0%。

2白玉米:

种皮为白色,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玉米。

美国标准中将淡黄色表述为浅稻草色,并规定白玉米中其他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2.0%。

3黑玉米:

黑玉米是玉米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籽粒角质层不同程度地沉淀黑色素,外观乌黑发亮。

4糯玉米:

富含粘性的玉米。

5杂玉米:

以上三类玉米中混有本类以外的玉米超过5.0%的玉米。

中国国家标准中定义为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0%的玉米。

美国标准中表述为颜色既不能满足黄玉米的颜色要求,也不符合白玉米的颜色要求,并含有白顶黄玉米。

品质分类

1常规玉米:

最普通最普遍种植的玉米。

2特用玉米:

指的是除常规玉米以外的各种类型玉米。

传统的特用玉米有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新近发展起来的特用玉米有优质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等。

由于特用玉米比普通玉米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更大的经济价值,国外把它们称之为“高值玉米”。

3甜玉米:

通常分为普通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

甜玉米对生产技术和采收期的要求比较严格,且货架寿命短国内育成的各种甜玉米类型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它的生产技术比甜玉米简单得多,与普通玉米相比几乎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采收期比较灵活,货架寿命也比较长,不需要特殊的贮藏、加工条件。

糯玉米除鲜食外,还是淀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

中国的糯玉米育种和生产发展非常快。

5高油玉米:

含油量较高,特别是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0%,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

6优质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

产量不低于普通玉米,而全籽粒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80-100%,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高产优质的结合。

7紫玉米:

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玉米品种,因颗粒形似珍珠,有“黑珍珠”之称。

紫玉米的品质虽优良特异,但棒小,粒少,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

8其他:

包括高淀粉专用玉米、青贮玉米、食用玉米杂交品种、有争议的先玉335转基因种子等。

五主要价值

1经济价值

加工原料

玉米虽然营养价值低于其他谷物,但是玉米里面可以提出异麦芽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是益生元里最优异的,益生元是益生菌的粮食,对人体的益生菌繁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对肠道菌群达到平衡状态,使得肠道健康。

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籽粒加工方式有多种︰湿磨法是将籽粒在稀的亚硫酸溶液中浸泡40~60小时;

乾磨法是用喷雾或蒸汽使籽粒短期濡湿;

发酵法是将淀粉转化为糖,又加酵母使糖转变为酒精。

植株的其它部分用途也相当广泛:

玉米秆用于造纸和制墙板;

苞叶可作填充材料和草艺编织;

玉米穗轴可作燃料,也用来制工业溶剂,茎叶除用作牲畜饲料外,还是沼气池很好的原料。

玉米的根为须根系,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

从地下节根长出的称为地下节根,一般4~7层;

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气生根,一般2~3层。

株高1~4.5米,秆呈圆筒形。

全株一般有叶15~22片,叶身宽而长,叶缘常呈波浪形。

花为单性,雌雄同株。

雄花生于植株的顶端,为圆锥花序;

雌花生于植株中部的叶腋内,为肉穗花序。

雄穗开花一般比雌花吐丝早3~5天。

秸杆利用

颗粒饲料

该设备有粉碎机、蓄料罐、压制机、输送装置、干燥清选机、装袋机等组成。

其工艺流程为:

秸秆除杂、粉碎机粉碎、气流输送粉状物料至蓄料罐、罐内物料经往复摆动装置膨松、搅龙无级变速供料、颗粒饲料压制机压制颗粒、颗粒输送、干燥清选、装袋入库。

其主要特点:

高温75-98℃高压轧制,部分粗纤维降解,饲料熟化增值;

物料自动密封输送,自动化程度高;

整体布局合理,操作方便安全;

粉尘处理彻底,厂内空气清洁。

发酵饲料

该设备有粉碎机、蓄料罐、给料装置、搅拌机、计量装袋机、抽空机等组成。

秸秆去杂粉碎、物料储存、物料菌种供给、物料搅拌、计量装袋、抽空封口。

其主要特点为:

粗蛋白含量提高3%—5%;

设备简单且机械化程度高;

无粉尘污染。

青贮饲料

玉米秸秆加工成品饲料设备及工艺技术成熟,喂养效果极佳,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实现秸秆加工增值养畜,农、牧、机结合,形成节粮型牧业结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六栽培技术

基本特性:

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

拔节期日均18℃以上。

从抽穗到开花日均26~27℃。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

玉米适宜的土壤pH为5~8,以PH6.5~7.0最适。

耐盐碱能力差,特别是氯离子对玉米为害大。

受潮的玉米会产生的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不宜食用。

1无公害种植

隔离种植,分期播种由于甜、糯玉米与普通玉米串粉杂交,籽粒易变成普通玉米,失去甜味和糯性。

因此甜、糯玉米种植要与普通玉米隔离,可通过时间和空间隔离。

为获得较好的经济价值,可采取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盘育乳苗移栽甚至大棚栽培等设施栽培技术,每隔5—7天分批分期播种。

一般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8—7)35—45公斤、硫酸锌肥0.5—1公斤作基肥。

采取大小行的种植方式,大行距80—90厘米,小行距50—60厘米,株距视密度而定,播深以种子入土3—5厘米即可,每穴播种2—3粒,每亩用种量1—1.2公斤,确保全苗。

适时施肥要根据不同地力水平和不同品种的需肥特性进行配方施肥,一般每亩施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6—20公斤、10—15公斤和15—20公斤。

氮肥中基肥集中施于播种行内穴间,一般占总施用量的30%,苗肥占10%—20%,于幼苗3—4叶龄时追施,注意大苗不施或少施,小苗多施,提小苗促平衡;

穗肥用量占40%—50%,于7—8叶展开时重施;

甜、糯玉米在乳熟期就摘穗收获,所以粒肥一般不必再施,但灌浆初期应视前期肥料用量及苗情特点,酌情施用粒肥,还可以叶面喷施生化制剂,以促进灌浆。

病虫害无公害防治通过采用乳苗移栽、地膜早播等措施可有效避开早世代螟虫危害。

对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可用辛硫磷或90%晶体敌百虫250克加水5公斤溶解后喷于100公斤切碎的杂草上,制成毒饵,傍晚撒在地头上进行诱杀。

也可在低龄幼虫高峰期用25%快杀灵乳油1000倍液或52.5%农地乐乳油1000倍液进行全面喷雾。

防治玉米螟时,可在大喇叭口期接种赤眼蜂卵块,进行生物防治最为理想,或采用药效高、无残留的药剂防治,以提高产品食用安全性。

也可在抽雄吐丝期,选用5%锐劲特悬浮剂1000倍液或25%快杀灵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100毫升防治螟虫,总体防效在90%以上。

甜、糯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防治一般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解决,防治玉米粗缩病采用调整播期,避过感病生育期,加上治虫防病,防治灰飞虱传毒达到防病效果。

另外甜、糯玉米从出苗开始到收获期间,注意防鼠害,如遇台风暴雨,要及时排水、扶倒,以减少损失。

适时采收果穗不同品种的适宜采收期应根据品种特性、当季的气温特点,同时依据利用及加工要求进行实际动态测定、品尝而定。

2玉米利用

就玉米利用而言,大体经历了作为人类口粮、牲畜饲料和工业生产原料的三个阶段口粮消费占玉米总消费的比重大约在5%左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比例有逐步降低的趋势。

玉米是三大粮食品种之一,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起到很大作用。

时至今日,玉米仍然是全世界各国人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

在“玉米的故乡”墨西哥,“国菜”玉米饼的年消耗量达到1200万吨之多,人们无论贫富贵贱都非常喜欢食用;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玉米也被作为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铁、镁等矿物质的来源为人们广泛食用;

在某些贫困国家和地区,玉米依然是人们廉价的裹腹之物。

饲料消费是玉米最重要的消费渠道,约占消费总量的70%左右。

该项消费可以看作是生活水平和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函数: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初期,恩格尔系数较高,人们对肉、蛋、禽、奶的强劲需求拉动了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大发展,导致饲用玉米需求大幅度增加,成为玉米增产的主要动力;

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恩格尔系数下降,对肉、蛋、禽、奶等的需求将保持平稳,此时饲用玉米消费将仅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作为工业原料使用也是玉米消费的主要渠道。

玉米不仅是“饲料之王”,而且还是粮食作物中用途最广,可开发产品最多,用量最大的工业原料。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可得到化学成份最佳,成本最低的产品,附加值超过玉米原值几十倍,广泛用于造纸、食品、纺织、医药等行业。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酒精是一种清洁的“绿色”燃料,有可能在21世纪取代传统燃料而被广泛使用。

库存亦是玉米需求的一种形式。

处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各国总要储备一些粮食。

世界玉米库存量一般占消费量比重的20%左右。

3病虫防治

有30多种,主要有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病毒病和茎腐病等。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管理预防之。

虫害有玉米螟、地老虎、蝼蛄、红蜘蛛、高粱条螟和粘虫等。

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圆斑病、玉米螟、玉米灯蛾、玉米病毒病、玉米黑穗病、玉米黑粉病、玉米茎腐病、玉米锈病、玉米炭疽病、玉米霉斑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普通花叶病、玉米条纹矮缩病。

防治措施:

玉米穗腐病的初侵染来源广,湿度是关键,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必须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抗(耐)病品种,改善贮存条件,农药灌心与喷施保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亲本(制种)或品种

建议科研单位、制种企业选用对穗腐病具有优良抗性的亲本及组合,建立无病制种基地,培育健康种子。

同时县市种子公司、农技中心在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中,应把对该病的抗性列为鉴选重点,对抗性差的品种不予引种;

庄浪县应在推广抗病品种中单2号、酒单2号、酒单4号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地膜覆盖,适期早播

采用地膜全覆盖或半覆盖、适期早播可使玉米提早成熟,降低感病品种的穗轴和籽粒含水量,能有效减轻收获和贮存期的病菌感染。

及时剥掉苞叶,防雨淋湿受潮

玉米收获期多秋雨,收获后的果穗不要堆集过厚,应及早剥去苞叶,打结成串挂在通风向阳处晾晒,对不能打结成串的果穗应摊薄晾晒,并经常翻动,防止受热而发病,如有降雨及时遮挡,防止雨淋。

折断病果穗霉烂顶端,防止穗腐病再新扩展

在剥苞叶过程中,对发现有病的果穗,应在发病与健康交接部位折去霉烂的顶端,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展,增加损失。

据试验观察:

果穗受雨淋不剥苞叶堆积3d,果穗顶端霉烂长度由3cm扩展到7cm;

剥掉苞叶如不清除病果穗顶端霉烂部分,在脱粒前期,穗腐病还会由5cm扩展到15cm;

对果穗霉烂部分清除不彻底,脱粒前期,穗腐病还会扩展2-5cm;

而清除彻底干净,穗腐病就不在发展。

早脱粒,防霉变

收获后将病果穗挑检出,尽早脱粒,并在日光下晾晒或在土坑上烘干,以防籽粒进一步受病菌感染霉烂。

处理玉米秸秆,压低初侵染源。

玉米秸秆、穗轴、根茬大量累积是镰刀菌、玉米螟越冬的有利场所。

所以,必须对玉米秸秆、穗轴、根茬及时采取喂(饲喂家畜)、氨化(氨化饲草)、粉(粉碎喂猪)、沤(沤制肥料或作为沼气填充料)、烧(烧坑做饭)的办法彻底处理,减轻病虫初侵染源。

种子精选包衣

因玉米种子表面病菌存活时间1a以上[5],生产经营单位,在供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秕小病籽,用20%福?

克种衣剂包衣[14],每100kg种子用药量444.4-800g,或用30%多?

克?

福种衣剂包衣,每100kg种子用药量214-300g。

化学药剂防治

在玉米喇叭口期,用直径2mm左右水洗河沙5kg与20%氰戊菊酯8-10ml,50%多菌灵WP50g均匀搅拌制成的颗粒剂,每hm2用量60-75kg灌入玉米心叶正中心和组成心叶丛的4-5片叶间隙,避免在结露和卷叶时施药,据试验:

灌心不仅对玉米螟防治效果达100%,而且对玉米穗腐病、粘虫、蚜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

同时在玉米收获前15d左右用50%多菌灵WP1000倍液在果。

七转基因

据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11月28日欧盟食品安全局就法国"

转基因玉米致癌"

的研究发布了最终结论。

欧盟食品安全局认为,这项研究缺少科学依据,没有必要再次评估转基因玉米NK603的安全性。

在完成对转基因玉米的独立评估,并综合考虑比利时、丹麦、法国等成员国提供的评估报告后,欧盟食品安全局认为,该项研究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设计、报告以及分析环节不够科学严谨。

12年9月19日《食品化学毒物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显示,转基因玉米导致试验老鼠患上了乳腺肿瘤,以及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甚至寿命出现了缩短。

这项研究在刊登后得到了广泛关注。

玉米产量

国家粮食信息中心日前发布消息称,11年我国东北玉米大获丰收,全国玉米产量更是首次突破2亿吨。

作为农业部稳粮增粮的重要科技行动,11年春季,农业部在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启动了玉米“双增二百”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在东北地区近2亿亩玉米种植面积中,实现1亿亩玉米平均亩增产200斤以上,亩节本增效200元以上的目标。

不到一年时间,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科技增产增收效应,种粮积极性越来越高。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认为,抓好玉米生产,就抓住了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抓好了东北地区玉米的稳定增产,实际上就是抓住了我国玉米生产乃至粮食生产的“牛鼻子”。

八玉米种植成本与收益

1蓬莱2012年玉米种植成本及收益情况调查

近几年由于受到党的惠农政策的激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较从前大有提高,生产性投入逐步加大,劳动收入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加上雨水充足,我市秋粮玉米再度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1320多斤,比去年平均亩产1100斤增幅达到20%以上。

为此,为了更好了解今年农民种玉米增收情况,选择了几户有代表性的农民进行了一番详细调研。

亩均支出情况

种子费用:

360.00元;

施肥费用:

225.00元;

施药费用:

50.00元;

机播机收:

140.00元;

运输费用:

20.00元;

浇水费用:

由于今年雨水充足,省去了农民浇地费用。

人工费用:

亩均用工7个工作日,按当地每个工作日最低80.00元测算,共计560.00元。

上述各项费用支出合计为:

1031.00元。

亩均收益情况:

按今年玉米亩均1300斤计算,目前市场玉米销售价格1.20元/斤,农民今年平均每亩毛收入为1560.00元,减去亩均费用支出1031.00元,亩均纯收益应为529.00元。

2神农架林区2012年度玉米种植成本收益分析报告

2012年由于雨水充足,玉米成熟期长,产量明显高于去年。

据我们对9个农户,65亩玉米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调查,与上年比较,单产增加、生产成本上升、净利润略增。

每亩主产品产量及产值较上年增加

2012年玉米亩产量平均396.6公斤,比去年增收73.5公斤,增幅22.33%。

亩均主产品产值为966.7元,与去年同期亩均主产品产值790.1元相比增加176.6元,增幅为22.35%。

2012年玉米平均亩产产量、产值增加的主要原因:

一是今年全区大部分地区气候正常,玉米在播种、生长、收获期间没有受到大的自然灾害,持续的降雨保证了玉米生长所需的充足的水分,加上成熟期长(130多天),可以说是风调雨顺,从而使调查户产量增幅较大。

每亩总成本较上年上升

2012年玉米每亩总成本平均801.9元,较上年增加197.5元,增长32.7%。

其中生产成本601.9元,较上年增加62.5元,增长11.6%。

主要是:

1、种子费用增加。

今年调查户全部种植了优质品种,加大了种子费用支出,由去年的亩均25.6元上升为53.1元。

2、农家肥投入费用加大。

近年来,随着神农架林区旅游业的提档升级,林区党委政府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农民多使用农家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改善土壤结构,打造绿色食品。

每亩净利润与上年略增

2012年玉米每亩净利润为189.24元,与去年同期185.7元相比增加3.54元,增幅为1.91%,较上年略增。

其主要原因是自营地土地租金上涨。

二是受2011年玉米价格上涨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加大了生产投入。

32011年博州玉米成本收益情况

对博乐市种植玉米的9个调查户进行调查,成本收益呈现“二增一减”态势,即:

成本增加、收益增加;

种植面积减少。

一是种植面积减少。

据不完全统计:

2011年玉米种植面积23.09万亩,较去年减少1.63万亩,降幅7.1%。

二是亩生产成本增加

玉米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幅18.7%。

特别是种子、化肥、农膜、机械作业费、人工上涨明显,其中:

(1)玉米主要种植品种销售价格为32元/公斤,较上年上涨28%。

(2)地膜销售价格10.5元/公斤,较上年上涨了2.5元/公斤,增幅约23%。

(3)市场上销售的云南、贵州产的磷酸二铵零售价180-190元/袋(50公斤),较上年平均上涨了20元/袋,增幅12.5%,尿素84元/袋(40公斤),较上年同期上涨了9元/袋,涨幅约12%。

玉米每亩人工成本略减26.26元,降幅11%。

综合各项增支因素及其它减支因素,玉米亩生产成本为738.13元,较上年实际增加55.45元/亩,增幅8%。

三是价格稳中有升,收益增加。

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玉米收购价格上涨,目前,玉米1.75-1.70元/公斤;

亩产达834.49公斤,与去年基本持平;

玉米每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为86.46元,预计玉米价格仍将保持稳中有降态势,但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玉米每亩净利润为410.97元,较上年增长23%;

每亩现金收益为939.86元,较上年增长23%。

4周至县2013年玉米种植成本和生产收益情况的调查

根据省、市成本调查工作的规定要求,9月10—20日,我成本调查队先后深入9个粮食种植调查点,对2013年玉米种植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全县玉米普遍增产丰收;

玉米价格小幅上扬;

玉米种植成本明显上升;

玉米种植现金收益显著增加;

玉米种植利润空间相对缩小。

其具体情况表现为:

亩产增加丰收,价格小幅上扬

2013年6—9月,由于天气持续高温多雨,极其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灌浆,促进了玉米的增产丰收。

从调查的数据看,今年我县玉米平均亩产量为466.00公斤,较2012年的437.78公斤增加28.22公斤,增幅为6.4%。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工业原材料需求的增加,玉米消费旺盛,市场供应偏紧,玉米价格呈现出持续上扬的态势。

从调查的数据看,目前周至地区玉米平均销售价格2.20元/公斤,较2012年同期的2.10元/公斤上涨0.10元/公斤,上涨4.80%。

生产费用增加,种植成本上升

随着县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