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1785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各种情境当中,人们对于事情发生的期待、对于情境中其他人行为的解释以及自己再情境中的行为都高度决定于自己的自我概念。

1.2自尊

是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和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自尊建立有两条途径:

一是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

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

提高自尊的方法主要有:

学会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

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

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者逃避消极的反馈;

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

在自己的某一方面的能力遭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中西方对自尊的理解是不同的,西方的自尊概念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个体具有强烈的保持和扩张个人自尊的需求。

杨国枢等人对中国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的自尊是多元的,分为:

个人取向自尊、关系取向自尊、家族或团体取向自尊以及他人取向自尊。

归因是指人们推论自身和他人行为或态度的原因的过程。

因为人的认知资源有限,所以不会对所有的事件都进行归因。

一般在两种情况下:

发生出乎意料的事;

发生不愉快的事。

1.3.1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1.3.1.1海德的归因理论

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到事件的原因。

他认为人有两种强烈的动机:

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

二是控制环境需要。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内因:

情绪、态度、人格、能力。

外因:

压力、情境、天气。

人在归因的时候往往会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共变原则,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的结果相联系。

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存在。

人们就可以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

二是排除原则,如果内外因中有一个足以解释该事件,则就可以排除另一个方面的归因。

1.3.1.2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建立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斯的成绩动机理论的基础上的。

该理论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和归因对于成功和失败行为的影响。

韦纳第一次只提出了“内部外部”和“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后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来第三个维度:

“可控不可控”。

稳定是指经常发生。

不稳定是指偶然发生。

可控制:

努力、注意是受意志控制的。

不可控:

能力、心境等是不可控制的。

韦纳的归因模型——以考试成败的归因为例

内部外部

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

可控制特定的努力针对某事的暂时努力老师的偏见他人的偶然帮助

不可控特定的能力心境和情绪考试的难度一个人的运气

韦纳的归因理论引起了人们对归因风格训练的兴趣,即帮助人发展出适应性更强的归因风格。

1.3.1.3阿布拉姆森的归因风格理论

阿布拉姆森提出了抑郁型和乐观型的归因风格,抑郁型的归因风格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一因素之上,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因素之上,所以具有这样的归因风格的人常常从消极的方面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

而乐观型的归因风格则正好相反。

1.3.1.4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借鉴了海德的共变原则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他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

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

归因的时候,人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致性信息,和别人是否一样;

一贯性信息,这个人是否经常如此;

独特性信息(区别性信息),这个人在相同的情境中是否只对这个刺激反应。

1.3.1.5对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人们可以把事件归因与他人的内在特质,即人格、态度、心情等。

条件有两点:

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与社会期望不符)。

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行为时自由选择而不是外界压力所致)。

1.3.2对自己的归因

Bem的理论主要涉及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他的理论被称为自我知觉理论。

他认为人们往往认不清自己的情绪、态度、特质和能力等,因此对于自己的推论也是依赖于自己的外显行为。

1.3.3归因中偏误

1.3.3.1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常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者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所处环境的重要性。

这被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

这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人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负责的信念。

二是情境中行为者比其他因素更为突出。

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

人作为观察者时会高估个人特质因素,但作为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1.3.3.2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等,对于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自利偏差的原因主要是人的印象管理过程。

1.4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包括在个人知觉的范畴里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

自我知觉和与自我知觉相关的内容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1.4.1自我图式

Markus和Wurf的自我图式。

M和W俩人用自我图式来说明人的自我概念,自我图式是人们用来组织、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Higgins等人在研究记忆问题时提出的自我参照效应,就可以在证明自我图示在组织记忆内容方面的作用。

他们发现人们在加工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更好)

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

自我差异理论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分为三个部分:

理想自我、应该自我、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

其中理想自我指引个体目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则使得一些人回避目标(追求金钱)。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会促使人缩小这种差距。

如果没有缩小这种差距的话,个体会产生沮丧的心情。

不能缩小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的差距的话,则会引起激怒的情绪。

自我概念的构建过程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

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

通过社会比较来推断自己(与别人相比);

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反省自己)

社会学家Mead提出社会互动理论。

在社会生活中,人之间的有意义的交流导致了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整合。

自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的,是自己在用行为表现自己时使用的符号。

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

1.4.2自我觉知

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分为内在自我觉知(对自己的内部特征和情感很重视,坚持自己的标准,很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公众自我觉知(自我的外在方面,看中别人的评价,受外界影响较大)。

自我意识比起自我觉知有相对稳定性,甚至可以说是人格的一部分。

1.4.3自尊

见上文1.2

1.4.4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用正面评价来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利偏差)。

使别人对自己产生高评价。

自我确认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人们通过自我提升,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高评价,从而有助于个体自尊的建立。

通过自我确认,使别人对自己有一致性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自尊。

1.4.5自我表演

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是指人们在他人对我们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总结了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

自我抬高,通过语言、行为呈现自己的正性信息。

显示,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和价值。

谦虚,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恳求,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与依赖,引起同情。

恫吓,用威胁的方式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逢迎,说他人喜欢的话。

1.4.6自我障碍策略

人对于自己形象都很关心,所以在失败可能会出现时,人们会采用自我障碍的方式来摆脱可能出现的困境(找借口)。

人们提前准备好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原因归结为缺乏能力。

如果成功了就会做出有能力的归因。

运动员在比赛前疏于准备,职员在任务刚开始时不认真做。

这都是自我障碍的表现。

1.4.7自我检控

自我检控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

也就是根据别人表演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1.4.8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又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B的期望会影响到C的行为,使得C按照B的期望行事。

(罗森塔尔效应。

实验者(A)告诉教师(B)某些学生(C)会取得进步,实际是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结果是这些孩子成绩因为老师对待方式的不同确实有了明显进步)。

1.4.9体像

体像是个体关于躯体知觉现象描述的总称(肥胖问题)。

2.1从众

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

是解除自己与团体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

情境因素:

团体的规模大小;

团体的凝聚力;

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团体其他成员的意见。

个人因素:

内在自我意识;

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

个人的控制欲望。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个体的社会地位、预先的承诺、性别等

2.1.1从众行为经典研究范式

Sherif的团体规范形成的实验研究。

为了证明在不确定条件下团体压力会对个体判断产生影响,他利用知觉错觉中的自主运动现象研究大学生被试的判断状况。

每三个人分为一组,被试在判断静止不动的光点时,会有光点移动的现象。

然后被试被要求将光点移动的距离告知另一组的被试。

在最初每个人单独观察的阶段,数据有很大的差异,但到后来一个小组一起同时判断的时候结果就趋于想相同了。

Asch设计的线段判断实验,给予几个被试两张卡片,一张卡片上是x线段,另一张上是a线段、b线段、c线段。

要求被试判断x线段与其他三个线段哪一个是等长的。

这个判断本身很简单。

但是团体中提前安排好的同谋会选择错误的答案。

这时候统计从众的人数。

2.2.1Hovland的说服模型

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态度改变的过程上,从信息传递和接受的角度看待态度改变的问题。

分为注意信息、理解信息、接受信息三个主要的阶段。

任何一个阶段出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改变。

说服信息

注意信息

是否

理解信息否不改变态度

是否

接受信息

改变态度

2.2.2说服的中心和外周路径模型

美国的Petty和Cacippo提出的认知反应理论回答了人们为什么要接受说服和改变态度。

该理论认为,在对说服信息做出反应时,人的想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当人们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时会选择“中心途径”,这时信息必须具有和你强的论据,若没有将很快被驳倒。

如果人们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则会选择“外周路径模型”,这时熟悉易懂的表达更有说服力。

2.2.3Sears的说服模型

前两个理论仅仅只是从信息传递和接受的角度探讨了说服何时发生和为什么发生的问题。

说服的过程不仅有信息的传递和接受也有人的因素。

Sears提出来包括四个因素的说服模型:

外部刺激、说服对象、说服作用过程和结果。

外部刺激说服对象作用过程结果

说服者态度改变

投入学习信息

信息免疫情感转移贬低信息

人格一致性歪曲信息

情境反驳拒绝信息

2.3.4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说服者的因素:

专家资格;

可信度;

受欢迎程度。

说服信息的因素:

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

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信息呈现的方式。

被说服者的因素:

被说服者的人格特征;

说服者的心情;

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说服者自身的免疫状况;

个体差异;

综合作用。

预先警告;

分散注意。

群体影响是社会影响的一部分,是运用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的方向上改变他人态度的行为。

2.3.1社会影响理论

社会影响理论指出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他人的数量(人越多,影响越大)、重要性(他人的身份地位)、接近性(时间和空间的接近程度)。

2.3.2社会影响的表现

2.3.2.1社会促进

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原因解释有三种:

他人出现引起生理激起的强化;

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当新异刺激出现,人的分心导致冲突,引起增强。

2.3.2.2社会懈怠

是指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责任分担)

2.3.3去个体化(去个性化)

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的反社会行为。

去个体化现象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社会传染”,个体正常行为控制的崩溃,比如球迷闹事的行为)。

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匿名性,团体成员越是隐匿,他们就越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

自我意识降低,越是缺乏自我意识的人,越是容易去个性化。

2.3.4群体极化

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2.3.5群体思维

发生于在任何有高度凝聚力的小群体中,其成员倾向于通过无意识形成共同规范来维持团体的精神,从而阻碍了判断性思维。

2.3.6合作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工作、休闲等社会关系中通过相互帮助、共同活动,以追求共同的目标,享受共同的成果或增进友谊的行为。

2.3.7竞争

是个体或团体的各方力求胜过对方的对抗性行为,甚至有些参与方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或追求更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2.4偏见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者群体的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偏见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队之上,而不是认识上,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

行为成分主要体现在歧视上。

2.4.1偏见产生的理论

团体冲突理论,为了得到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产生(团队竞争导致偏见)。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学习的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媒体的宣传是最为重要的。

认知理论,分类、图式与认知结构是偏见产生的原因,在整合记忆信息的过程中难免使用错误的判断法则和有误的记忆过程。

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的内部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

另一种是认为偏见来自人格的反常(权威性人格,德国人的反犹情绪就是这个作用的结果,对传统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固执,将对某些人的敌意扩大到一般人身上等)

2.4.2偏见的影响与克服

一是对知觉的影响:

偏见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人的知觉。

以性别偏见为例,尽管照片里的男性和女性身高一样,但人们的实际判断依然有很大的差异。

二是对他人行为的影响:

人们对他人的偏见也影响他人实际的行为表现。

罗森塔尔效应中的A对于C的假设预期,会影响B,使B产生对于C的偏见,这种偏见:

一是会使B对C的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二是会使C产生符合B的预期的行为。

2.4.3消除偏见的方法

社会化,儿童和青少年的偏见主要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那么可以控制这个部分来避免偏见的产生。

特别是要注意父母、媒体的影响

受教育,偏见更多的来自知识的狭隘,所以教育程度越高越可能产生更少的偏见。

直接接触,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队之间直接的接触可能会减少偏见。

前提条件是:

地位平等;

有亲密的接触;

团队内部有合作;

团队内部有支持平等的规范(国际会议、奥运会)。

自我检控,偏见与本身的认知过程有关,所以通过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

内疚感、自我批评、搜寻引发偏见反应的情景线索都有助于偏见的消除或减少。

2.5攻击

攻击(侵犯行为)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2.5.1侵犯行为的原因

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研究表明,当遭到他人攻击之后,人经常会采取报复的手段攻击他人。

遭受挫折,挫折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妨碍人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他人也是挫折。

当人们认为他人有意给自己造成挫折时,更可能以侵犯行为回应之。

归因的影响,人们对于他人行为的归因会影响自身会不会愤怒以及处理愤怒的方式。

学习在侵犯行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理论强调,侵犯行为可经由学习而获得,强化的模仿对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2.5.2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温度,温度很低或者很高时犯罪率较低,呈线性关系。

兴奋转移,由于其他刺激所引起兴奋性是否可以转移的侵犯性冲动上。

侵犯性线索,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线索,如枪等器械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这种现象叫做:

“武器效应”

去个体化行为,人因为群体而失去自我意识的控制和行为责任感,表现出平常不会表现的反社会行为(球迷暴动行为)

饮酒与侵犯行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于侵犯行为的控制(“去抑制”)。

2.5.3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利用惩罚来直接减少侵犯行为。

降低挫折,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内省)。

替代性攻击和合理宣泄(体育运动)。

示范非侵犯行为(利用对行为自制榜样的学习)

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教育)。

2.5利他主义和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利他行为:

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

是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5.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

2.5.1.1社会生物学

社会生物学是由威尔逊提出的理论观点,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下一代的遗传倾向。

是因为具有这些特质的个体较容易持续生存并产生更多的后代。

帮助他人的倾向对于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

比如有六只子女的雄鸟如果为了保护幼鸟而牺牲了自己,他自己的基因是消失了,但是他传给子女的基因是他的三倍,实际上是保全了更多的自己的基因。

2.5.1.2社会进化论

社会生物学的观点虽然很有道理,但是有一部分人认为社会因素比生物因素更为重要,在历史发展中人类选择性额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

因为助人和利他行为时遍布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他们也在进化当中得到了提高,并已经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于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社会责任规范,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并需要帮助的人,这个规范主要针对助人者。

相互性规范,指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么我也应该帮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社会公平规范,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2.5.1.3学习理论

利他行为的产生是行为学习的结果,学习过程中的强化和模仿很重要,儿童会模仿和学习父母或者他人的助人行为。

2.5.1.4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自己对利益和成本的衡量。

希望获得最大化的利益而获得最小的代价。

助人行为的利益可以是多种形式的:

赞扬、受到奖励等等。

2.5.1.5移情和利他主义

当人可以站在需要帮助的人的角度,发生移情的时候,纯粹的利他主义行为是可能产生的。

2.5.2影响利他和助人行为的因素

2.5.2.1情境因素

他人的存在,等一个需要帮助,而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会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的原因有几点:

责任分散;

情境的不明确性(是否真的有紧急情况);

评价恐惧(避免社会非难)。

环境条件,天气、噪音、社区环境。

时间压力,助人者个人的时间是否允许会影响助人行为

2.5.2.2助人者的特点

助人者的人格特点

助人者的心情

助人者的内疚感,人们因为做错了一些事而唤起了一些不愉快的情绪,为了消除这些情绪而选择帮助别人。

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个人困扰是指当人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如恐惧、无助或任何类似的情绪。

同情性关怀,同情心或者是对他人的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者间接性地分担他人的苦难。

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表现出的助人行为更多。

2.5.2.3求助者的特点

是否受他人喜爱。

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性别影响。

2.6冲突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立的需要同时存在,矛盾的心理状态。

2.6.1冲突的特征:

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

冲突双方必须有直接的交锋。

冲突各方所追求的目标既可能相同又可能不同,这与竞争必须是对共同目标争夺的情况不一样,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激烈的多,它往往突破了规则、规章甚至法律的限制,带有明显的破坏性。

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不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